為何說運10客機下馬是最可惜的?看看這些參數,C919都不及

2020-12-24 騰訊網

《為何說運10客機下馬是最可惜的?看看這些參數,C919都不及》

在我國民用航空史上,我國一共研製過兩款中大型客機,它們分別是今天還在試飛的C919,150座級單通道窄體客機和早已經下馬的運10大型噴氣式客機,我們這裡要為大家特別提一下,大型客機一般是指載客量大於100人的客機。可以說我國在航空領域要遠遠落後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特別是民用航空領域,自建國以來,我國還未真正成功研製過一款投入商用的民航客機。像運10客機上世紀80年代由於種種原因被迫下馬,C919客機目前還在試飛當中,尚未正式投入商用,預計要到2022年左右才能完成試飛工作。

中國商飛C919客機

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下的運10客機,今天依舊令很多網友非常惋惜,有網友稱:如果運10客機不下馬,投入了商用,那中國民航客機的發展就不會像今天一樣,長期依賴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大型客機,自己的大型客機領域處於空白領域,錢讓西方國家賺,還處處受制於人。儘管C919客機已經進入試飛的最後階段,但很多部件需要從外界採購,特別是其使用的航空發動機,還是採用兩臺CFM LEAP-1C發動機。

在國內組裝生產的CFM LEAP-1C發動機

而該發動機並非國產發動機,而是來自CFM國際公司,CFM國際公司又是美國通用電氣與法國SNECMA(賽峰集團)各以50%資金比例合資建立的大型客機發動機生產商。也就是說自主權並不在我們手上,發動機又是飛機的核心所在,一旦沒了發動機,飛機就無法飛上天,一切都等於零。去年美國總統川普就曾威脅稱,要斷供C919客機的發動機,一時間上許多人緊張不已,更讓許多人意識到獨立自主的重要性。

正在試飛中的C919客機

那麼上世紀我國研製的運10客機到底處於什麼水平呢?又為何被迫下馬?如果不下馬投入商用,今天中國的民航客機發展又會如何呢?可以說運10客機是自我國建國至今研製過最大的一款民航客機,即使是今天的C919客機,不管是載客能力,航程,最大起飛重量,還是自主程度都是超越C919客機的。為此,我們先來說它的參數。

運10客機的翼展為42.24米

機長42.93米

機高13.42米

機翼面積244.46平方米

最大起飛重量110噸

最大載客量可達179人

最大航程8300千米

最大商載25噸

運10客機三視圖

C919客機翼展為33.6米

機長38.9米

機高11.952米

機翼面積129.15平方米

最大起飛重量72.5噸

最大載客量可達168人

最大航程5555千米

最大商載20噸

C919客機

從以上的參數我們不難看出,運10客機在尺寸、起飛重量、航程和運載能力上相較於C919客機都更有優勢。

在那個中國航空工業更落後的年代,中國就已經造出如此大的客機,那為何最終會下馬呢?運10客機的研製開始於上世紀70年代,1970年8月,國家向上海飛機製造廠下達運-10研製任務,標誌著運10客機的研製正式開始。經過6年的努力,到1975年6月廠商就已經完成了全部設計圖紙,到1980年9月26日運-10便成功試飛,標誌著運10客機的研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從運10研製任務的下達到首飛,一共用了10年的時間。

下馬後的運10客機

但到了1982年,運-10的研製就基本處於停頓狀態。1986年,財政部否決3000萬元人民幣研製費用預算,運-10飛機研製計劃徹底終止,運10客機還未投入使用便下馬。在此期間,運10飛機還進行了大量科研試飛,轉場試飛北京、合肥、哈爾濱、烏魯木齊、廣州、昆明、成都等地,到1984年一共飛行了130多個起落、170多個飛行小時,證明了飛機具有良好的操縱穩定特性,飛行性能達到預定的設計指標。

而運10下馬的原因則和它所處的年代以及設計上的落後密不可分,運10客機在設計上多多少少參考了波音707的設計,外形上也非常相似。因為1971年12月19日,巴基斯坦的一架波音707飛機在新疆著陸時損壞,當時我國科研人員花費3個多月對其解析了解。而且1973年8月,我國從美國訂購的首架波音707客機從美國起飛到了上海,標誌著波音707客機正式進入中國,此時的運10客機處於研製的開始階。

運10客機的駕駛艙

為此,有分析認為運10逆向仿製了波音707,儘管我國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逆向仿製這一說法。但不可否認的是,運10的設計很大程度上還是參考了波音707的設計,參數也非常接近。不過到了上世紀80年代,波音707的客機已經運營了20多年,顯得較為落後,設計過時,油耗大,噪音大,許多技術跟不上當時的先進水平,美國已經開始淘汰這種飛機,波音707民用型在1982年便停產。

波音707客機

加上我國航空工業相較落後,運10客機的總體水平還不及波音707。而且早期的試飛機型其核心部件基本成套進口,例如:慣性導航儀,JT3D渦扇,雷達和許多電路總成、自動駕駛系統等等都是進口而來,JT3D渦扇發動機就是波音707客機的標配發動機。儘管那時候運10客機的配套設施都已經處於研製當中,就連發動機已經已經試驗多年,但短期內無法滿足需求,且技術上難以達到國際水平。

配套運10客機研製的渦扇8發動機

還有更重要一點是運10客機的試飛時期恰好處於「中美蜜月期」,美國開放了民航客機的技術輸出和出口,使得我國有機會接觸到世界先進水平。藉此機會,1980年代初期,中國嘗試與國外合作進行大型噴氣式客機的研發,彌補國內客機技術落後的局面,這才導致了運10客機的研製被迫停止。經過一系列的談判,美國政府和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同意與中國展開合作,使用配件組裝麥道DC-9超80(即MD-82)這一形式來進行合作,與麥道公司合作總裝MD-80/90系列客機。

正在測試中的運10客機

這使得我國航空部門認為,與麥道公司合作總裝MD-80/90系列客機可以解決中國民航領域落後的局面,運10客機技術上顯得落後,不如加強和麥道公司合作,就這樣運10的研製被擱置,砍掉經費,所有的研製工作停止。為此,1984年6月4日,上海飛機研究所的219位同志還專門聯名上書《不要花巨額外匯去組裝DC-9超80,建議在運-10基礎上發展我國民航工業》。

這也導致中國民航客機的發展上停滯了20餘年,直到2006年2月9日,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把大型飛機的重大專項被確定為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這又才重新開啟了中國民航客機的發展,而此時西方國家和我國在民航領域的發展差距被拉大到了50年以上。而在運10的研製之時,外媒曾評論稱,運10的研製使得中國航空業與國外大約30年的差距一下子縮短了15年。

運10客機

反觀歐洲空中巴士公司,1970年12月才成立,進軍民航領域,幾乎和我國的運10客機的立項時間同步。而今天,空客經過30年的發展,已從飛機製造業的挑戰者成長為行業的領導者。成長為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航空製造與研發企業,在國際民航市場上佔了較大的份額。

為此,有分析認為,儘管當時運10客機要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但如果堅持研製工作,投入商用,今天的中國航空工業將截然不同,所有配套設施均能實現獨立自主,甚至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挑戰波音和空客。很遺憾的是,運10的下馬使得中國民航航空業的發展停滯了20多年,拉大了同歐美的差距。但我們相信,未來我國在民航領域的發展能夠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同時也祝願C919能夠早日投入商用,更大型的客機能夠早日問世,配套設備擺脫對外界的依賴。

(潛望者2020年12月14日著,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國產飛機運10下馬,中國航空業誤入歧途?5大問題曝光:教訓深刻
    據中國新聞網11月10日報導,11月初,中國國產客機已經獲得了100架訂單,訂單中包括了ARJ21和C919系列客機。數據顯示,目前ARJ21客機已經累計交付了39架,安全運送旅客超過了131萬人次。各種好消息傳來令人喜悅,然而回望歷史,中國曾經有一款承載了國人的殷切期望,項目卻中途下馬的大客機。它就是1980年首飛成功的運10。
  • 韓國有三星等世界級企業,為何造不出C919級別的大飛機?
    這些企業在很多領域裡面都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比如三星集團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晶片製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銷量最多的手機提供商,之外,三星的業務還涉及機械,化學等其他領域。而現在集團所生產的汽車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比較知名的,現在重工實力也不俗。
  • 增加神秘白色設備,為何不是我軍最好選擇?
    為何會說運20不是我軍加油機最好的選擇呢?此前我國就只有唯一一款轟6轟炸機改裝而來的轟油6空中加油機,這款加油機可以說僅僅是解決了我軍有沒有的問題,在我國空軍實際的應用當中,轟油6加油機本身也就只能讓飛行員鍛鍊一下空中加油技能,實用性並不是很強,這主要是因為轟6平臺本身其實就裝不下多少油料,自身的耗油量也不小,能夠勻給戰機的就更少了。
  • 當年美國用MD-82擠掉運10,如今這樣對C919,航發依舊被卡脖子
    不過老軍迷都知道,這一刻實際晚來了40年,因為1980年9月,運-10二號機就已經試飛成功了。雖然運-10的下馬有各種原因,但最主要的一是經費不足,二是為和麥道聯合生產的MD-82讓路。雖然通過聯合生產,我們也見識到了當時國際化的飛機生產技術和工藝,但是如何設計大飛機,這是圖紙上永遠不會寫的,美國人也是永遠不可能相授的。
  • 鯤鵬換裝渦扇-20,C919也能嗎?航空發動機,軍用民用區別在哪
    一個大國空軍,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美國和俄羅斯都有著自己龐大的運輸機隊伍,在關鍵時刻可以保證自己的軍隊在任何時間快速投送到任何地點。近年來,我國空軍也開始越來越強調遠程作戰的重要性,運-20就成了我國戰略運輸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中國C919大型客機飛行模擬器首次亮相 發布時間:2019-09-19 10:31: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 孫自法)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航空展覽會(北京航展)18日在北京開幕
  • 就看誰拳頭硬,美國將89家中企列入黑名單,不準C919挑戰波音飛機
    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國航天現骨幹企業,川普認為這些企業與中國軍方有合作,會對美國構成國家威脅。外界認為川普這樣做,是為了確保美國波音公司繼續能夠獨佔鰲頭,佔領全球最大市場份額。 他們早就知道了美國強勢,尤其是歐洲空客,美國一直認為歐盟在給這家公司提供補貼,故而對歐盟徵收了高額關稅,雙方之間鬥爭長達十年,至今都沒有結束。
  • C919大型客機批生產首架機雷達罩成功下線
    12月28日,C919大型客機批生產首架機雷達罩成功下線,19時19分,下線儀式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濟南特種結構研究所舉行。儀式由特種所黨委書記崔巖主持,所長張明習致辭。
  • 巴基斯坦客機墜毀前最後一刻,都經歷了什麼
    墜毀的是一架A320客機先來說說發動機失靈。真正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為何兩臺發動機全失靈了……當然,這也並非完全不可能。1982年,一架隸屬英國的波音747客機曾在印尼附近空域不慎接近火山灰漂浮區,吸入火山灰的四臺發動機全部熄火,最終在滑翔至雅加達的途中才恢復動力,成功迫降在雅加達機場。
  • C919客機安全技術先進:可防200千安雷電
    能承受200千安雷電的C919,前後已進行了超過十萬次的雷電防護試驗,而這些雷電防護工作就是在合肥完成的,進行試驗的實驗室也是我國目前唯一資質齊全的大型專業飛機雷電防護實驗室。雷電防護試驗貫穿全過程 據悉,在地球大氣中,平均每天約發生800萬次雷電,每秒就有近100次閃電。
  • 通過川航駕駛艙舷窗爆裂,來看看噴氣式客機舷窗的故事!
    ▲這是個闖禍孩子 它採用了當時最新的技術和材料,被認為是在飛行速度、舒適性、載客人數等方面都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水平。看看它的四個噴氣發動機與機翼融為一體(不但美麗,而且致命),是多麼性感的流線型身軀啊~
  • 基礎工業薄弱,研發步履維艱—運十下馬的是是非非
    談到國產大飛機,運10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個項目承載著太多的期待,但最終命運卻令人扼腕。關於運10的爭論持續了很久,即使幾十年後,國產大飛機項目已經步入正軌,ARJ21投入商業運營,C919穩步推進,但網上的爭論仍然沒有停止,不少網友還在糾結當年的運10是否應該下馬。
  • C919客機105架機首次完成空中遠距離轉場飛行(圖)
    C919客機105架機首次完成空中遠距離轉場飛行(圖) 發布時間:2019-12-06 20:1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劉佔昆 吳鵬泉 姜濤)12月5日,歷時1小時36
  • 威脅斷供發動機後,川普態度為何大變?中國C919大可放心生產?
    但隨後,川普又改口稱,不會禁止,為何態度突然轉變?川普政府不禁止了,中國C919客機就可以放心生產了嗎?要知道,逆向研發這種發動機是需要通用的圖紙的,而在沒有相關技術經驗、工業體系、材料支持等的情況下,連研發一個發動機葉片都很困難。再一個,中國引進的737MAX上和A320neo上也有同系列的子型號發動機。如果真想逆向研發,總是可以弄到發動機的,但中國並沒有這麼做。|為何又不斷供了?
  • C919狂暴試飛,上演鷂子翻身側傾90度,把客機飛成了戰鬥機
    這個動作對於大型客機來說風險非常大,當年B52和C17就是因為做這個機動動作而墜毀的。B52大坡度轉彎改出失敗墜毀C17大坡度改出失敗墜毀而正因為如此,C919才要進行這項測試,找到飛機的極限,保證以後的安全飛行。
  • 踢館 | 中國海軍最令人惋惜的項目之一:下馬的055大驅
    追求學♂問的分割線 問:中國海軍裝備發展史上有沒有特別令人惋惜的下馬工程? 中國海軍發展這麼多年,下馬工程自然是不少的,哪個令人惋惜?都是令人惋惜的。至於特別,那還是要說055驅逐艦了。現在這些「非法核國家」所有的核武器,基本都是胖子、瘦子、小男孩的水平,甚至可能還不如,至少美國人當時起爆的成功率比起印、巴、朝都高,說明美國人當時對設計和工藝的掌握更好。現在搞原子彈,對於各國來說都是沒有什麼技術問題。二戰時期對鈽和鈾的特性還不了解,尤其是鈾分離還得用電磁分離法,耗電極大產量極低。至於鈽,當時反應堆大家也都不太懂。
  • 中國大飛機C919備戰「大考」
    從運10項目下馬,歷經麥道合作項目終止、空客合作項目落空,幾經周折,耗費超過20年時間,有ARJ21支線客機「鋪墊在前」,中國終以C919填補了大飛機製造能力的空白。不過,這個「填補空白」的過程,不僅是科研人員技術攻關的過程,也是與國際供應商在國際市場規則下不斷合作、交手和博弈的過程,這些經驗,其意義與價值,絕非僅限於這架「中國大飛機」。
  • 鷂子翻身側傾90度,C919試飛過程很暴力,試飛員將客機當成戰鬥機
    按照我國大飛機發展規劃,到2021年,我國首架幹線大飛機C919就將正式交付客戶,如今2020年過半,距離C919交付日期還剩一年,C919的試飛工作也進入了最關鍵的階段,實際上在飛機研製過程中,試飛難度是逐漸增大的一個過程,距離服役期越近飛機的試飛難度越高,在飛機即將服役之前,試飛員會儘可能地去試飛飛機的極限性能
  • 國產大飛機C919呼之欲出,川建國同志功不可沒(大飛機競爭那些事)
    中國的客機一路走來也非常艱辛,運十下馬就不說了,我們說說國產支線客機ARJ21吧,名字的意思是「21世紀新一代支線噴氣機Advanced Regional Jet」。 ARJ21是中國第一次完全按照國際標準研製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飛機,也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並製造的支線客機,78~90座,航程2200~3700公裡。
  • 10月無碼就看她!真正的女教師下馬出鮑!
    在花守みらい(花守未來)之後,又有大咖下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