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辦公室裡又傳來了再熟悉不過的咆哮聲,「別跟我拉客觀!我要的是結果!搞不定就趁早滾蛋!」「我們真的盡力了,為了攻克難關,大家已經沒黑沒白加了一個月班了……還請您體諒,多包涵……」滿是委屈的中層主管老王欲言又止,臉憋得通紅。這類場景、這些厥詞,估計上班打工的人看多了、聽多了,不再感到新鮮了,好比對待過氣的明星,不太給予過多關注,畢竟都挨過訓、挨過罵,不想卷鋪卷辭職、露宿街頭,就只能忍氣吞聲,任憑管理者擺布和刁難。
但你可曾深想一層,管理者這種只重結果、不看過程的工作導向,恰恰演變成為盛產不忠不義腹黑男和不擇手段心機婊的滋生土壤。下屬為了迎合上司期待的結果,往往處心積慮地討上級歡喜,甚至採取違法違規、見不得人的歪門邪道,不達目的不罷休,只要能夠促成上級預期的實現,讓上級高興滿意,就不怕被別人在背後議論紛紛、戳脊梁骨。可以想像,一個單位裡如果人人這樣千方百計地「苦心鑽營」,相互之間哪有合作共贏而言,哪有誠信守信而言,你看到的、聽到到,不是人踩著人往上爬的骯髒案例,就是靠金錢肉體上位的流言蜚語。
銷售部小蝶是剛入職的職場菜鳥,單純簡單、為人正直,對同事熱忱、從不設防,一心想著靠實力贏得美好發展前景。可她萬萬沒有想到,即便是從不招惹是非的她,依然躲不過是非之人的背後黑手,她的勤奮努力、認真負責被一些品行不良者所不屑,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她的直接主管王姐是出了名的交際花,有關她與上司關係曖昧的故事早就成為職員茶餘飯後的熱議話題。但人家臉皮厚,毫不在乎,而且還當上了部門主管,可以對那些曾經看她不順眼、在她背後罵罵咧咧的同期實習生呼來喚去。
小蝶經常被王姐穿小鞋,她工作辛勤、加班加點,但業績確實一般,所以經常被管理層訓斥,因為不管是王姐還是更高層的領導,從來不過問小蝶費了多大勁、加了多少班,也沒有骨幹為小蝶傳經送寶,公司的導向就是只看結果、不管過程。時間久了,小蝶也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過程中變得老謀深算,漸漸轉變成偷奸耍滑的職場「戲精」,有時也學著嘗試見不得人、見不得光的手段處理問題。她越加發現,幹了一些「勾當」之後,非但沒有挨批,還少繞了不少彎路、減少了不少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得到了上司的肯定。於是,「何樂而不為」的念頭在她腦海中根深蒂固,原先那個真摯、刻苦、正派的白領女孩再也不存在了,再也回不來了,她終於也像其他姐妹一樣,在單位「只看結果」的氛圍中成了名副其實的心機婊。
小蝶的職場經歷和人設轉換,只是芸芸職場世界的一個縮影,還有N多個像她一樣的人,從懵懵懂懂的職場新手被迫轉變成別人憎惡、自己噁心的職場腹黑男、心機婊,促成他們轉變的不是別的,就是單位裡「只要結果、不看過程」的導向和氛圍。就像《甄嬛傳》中的眾多丫環勾心鬥角,為博得皇帝恩寵而鬥得你死我活一樣,因為皇帝不看你如何保養的過程,只看你貌美如花的樣子,至於你每天如何揮汗如雨健身、怎樣注意飲食和睡眠,皇帝是不關心的,你再節食、再運動,但仍胖若肥豬,也入不了皇帝的眼,只能令其更加厭惡。
「只要結果、不看過程」是一個值得辯證的命題,這一導向確實給不忠不義腹黑男和不擇手段心機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但在特殊情境下,其有一定的正確性和適用性。比如,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戰爭環境中,「只要結果、不看過程」是極端必要的,留了再多血、死了再多人,戰敗了就是寇,因為歷史永遠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
所以,對於「只要結果、不看過程」既不應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而要視情況靈活運用。在涉及功敗垂成的生死關頭,必須倡導「只要結果、不看過程」,因為過程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但在遂行非急難險重的工作任務時,不宜倡導「只要結果、不看過程」,因為需要通過辦事過程考察下屬的忠誠度和能力素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細小環節和經年累月中才能看清一個人是否堪當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