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春秋——納粹時期的反戰題材

2020-12-19 小曉影視解說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篇二戰前期的反戰題材電影《亂世春秋》(Cavalcade),該影片改編自諾埃爾·科沃德的同名舞臺劇,是前六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中第三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反戰電影(前兩部是《西線無戰事》和《翼》)。影片揭示了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那個時代的國家和國際心理上揮之不去的影響。然而,正當《亂世春秋》接受1933年最佳影片的榮譽時,歐洲上空又醞釀起了風暴。1933年納粹黨在德國掌權,到1934年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行的時候,希特勒已經是總理了,而且即將成為總統。儘管一戰留下了深深的創傷,但除了如何更有效地殺人之外,人們幾乎沒有學到任何教訓。

影片講述了兩個英國家庭從1899年12月31日到1932年12月31日之間「樓上」和「樓下」的故事。「樓上」的家族成員是Marryot家族:父親羅伯特爵士、母親簡、兒子愛德華和喬。其他的家庭成員包括:男僕阿爾弗雷德·布裡吉斯、女僕兼男僕妻子的艾倫和他們的女兒安妮。隨著電影的開始,羅伯特和阿爾弗雷德都準備參加第二次波爾戰爭。兩者都在戰鬥中脫穎而出。在他們回來的時候,羅伯特被封為爵士,阿爾弗雷德成為倫敦一家酒吧的老闆和經營者。

故事的發展突飛猛進,偶爾會停下來描述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對這兩個虛構家庭的影響:維多利亞女王的死亡,鐵達尼號的沉沒,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一旦這場衝突結束,影片就會在爵士樂中淡出,並以一種有點誇張但又奇怪的預言方式講述了那個時代的煽動者是如何對普通人所希望的尊嚴與和平造成了顯而易見的危害。

這部電影成功地講述了一個跨越了重要時期的故事。《亂世春秋》的特點是一些複雜的拍攝畫面,如士兵離開輪船參加波爾戰爭時聚集的人群,但也有一些奇怪的削減成本的例子:當維多利亞女王的送葬隊伍在陽臺下行進時,Marryots家族正在觀看,畫面中角色從右向左轉動他們的頭——我們從來沒有看到街上發生了什麼。

《亂世春秋》更多關注的是死亡的可能性,而不是真正的悲劇——那些被拋棄的人生活在持續的焦慮狀態中,永遠不知道他們的親人是否會出現在傷亡名單上。這部電影還觸及了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戰爭是多麼的荒謬——它被認為是男人贏得他們的勳章和國家展示他們的力量的一種方式。

雖然原著是諾埃爾·科沃德的劇本,但這部電影對導演弗蘭克·洛伊德(Frank Lloyd)對原著進行了大量改編。雖然科沃德的一些機智、精闢對話仍然保留了下來,但洛伊德已經充分打開了場景,使這部劇看起來更像是一部原創作品,而不是在影院裡上演的舞臺劇。

導演諾埃爾·科沃德憑藉《亂世春秋》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這是他三年來第二次獲此殊榮。

《亂世春秋》在1933年上映時受到廣泛讚譽,影片在當時受到的積極好評提升了它獲得奧斯卡獎的資格。這部電影在收益上同樣是成功的,在上映中獲得了超過預算七倍的票房收入。今天,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克制的情節劇,更多價值的是它對上世紀30年代初的人們如何重新看待過去30年的深刻見解。

在納粹逐漸掌權時期卻出現了具有強烈反戰題材的電影,這一點在德國人來說似乎有點複雜,事實上,人類的現實又總是如此矛盾和無奈的。

相關焦點

  •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他是怎樣輔佐三代齊王 在亂世捍衛齊國威嚴的?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他是怎樣輔佐三代齊王 在亂世捍衛齊國威嚴的?時間:2020-11-27 14:2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他是怎樣輔佐三代齊王 在亂世捍衛齊國威嚴的? 晏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 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春秋時代,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王室衰微、王霸迭興,諸侯王竟敢問象徵王權的"鼎"之輕重,「禮崩樂壞」的局面標誌著奴隸制已到末日。這時期分封的諸侯國不再聽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強大的諸侯。各諸侯國不斷進行戰爭,強大諸侯迫使各國承認他們的地位,成為「霸主」 。
  •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大局勢,法家如何走向政治舞臺?
    文丨老金聊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百家爭鳴的歷史狀態出現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這對於東周是政治上的大分裂,是更是少見的混戰。隨著長時間的戰爭,人們在思想開始不斷的變革。
  • 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小說推薦
    今天主推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不排名次,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小說都太少了,可能是這段時期太特殊,太璀璨,史料太少,以至於沒有一定的筆力駕馭不了這個時期,所以春秋和戰國混在一起寫了)1.<引用自《大爭之世》簡介> 主角穿越的人物為公子慶忌 推薦一看3.春秋小領主 作者:赤虎春秋時代,是中華文明的根源,因為中國一半以上的姓氏都在春秋形成,一半以上的成語形成於春秋時代,我們文化的始源也在春秋……因為有了這段歷史,才給我們留下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遺產
  • 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春秋公羊傳說人類社會分三大形態,而亂世居多
    權,就是政治上的統治力,也就是春秋五霸所追求的「霸道」。術,就是為了達到目的採用的手段。用權用術取天下,就是「權術」。孔子寫《春秋》一書,通過對歷史的還原,融入個人的見解主張,把春秋時期權術描寫得惟妙惟肖。
  • 為什麼說秦楚兩國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
    城濮之戰是春秋時期秦、楚兩國在齊國東部交戰的戰役,是中國戰爭史上十分著名的一場戰役。春秋時期,晉國與楚國兩國爭霸,在季孫氏、芮氏的推動下,積極地瓜分晉國,成為最強盛的國家。公元前489年,晉國大將季孫尊與楚國大將伍尚決戰,晉國一舉獲得重大勝利,二晉聯盟徹底瓦解,晉、楚兩國開始分道揚鑣。
  • 春秋時期的史書,《乘》《檮杌》和《春秋》
    春秋這個詞,既指《春秋》這部史書,也指春秋這一時期。那麼,春秋時期各國的史書都叫什麼名字呢?一、春秋時期的史書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部分。東周的前半段叫作春秋,後半段叫做戰國。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自己的史官記錄本國的歷史。那麼,這些諸侯國的史書都叫什麼名字呢?大部分國家的史書也叫春秋。但是,也有些國家用其他的名字。孟子就曾經說,「晉之乘(shèng),楚之檮杌(táo wù),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就是說,晉國的史書叫作《乘》,楚國的史書叫作《檮杌》,魯國的史書叫作《春秋》。
  • 亂世求生:春秋時代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這暗示了在任何時期的和平時代,普通人可能會遭遇大致相同的不公。戰爭對農業的影響日益增大而隨著春秋亂世的降臨,大國主動發動戰爭的頻率和遠徵距離逐漸變長,田園牧歌般的黃金歲月一去不返,比如《左傳-隱公三年》記載:「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農人辛苦勞作一年的成果,很快就會被敵國軍隊搜刮殆盡。
  • 春秋時期天命觀念的演變
    春秋社會,混亂的現實刺激人們思考天命是否在周的問題,儘管人們已經看到周王不堪大命,但沒有一人明確說明天命將轉移至何方。春秋金文顯示,諸侯們紛紛宣稱膺受大命,傳統天命觀念至此發生重大變化。諸侯們所擁有的天命,與周王室的天命並行並存,這是春秋社會非常奇特的現象。考察春秋時期天命觀的整體狀況,可見敬天命、保人事的西周傳統依然存留,戰國時期的德政觀念與之一脈相承,成為此後大一統王朝意識形態的直接來源之一。
  • 春秋戰國時期,變法運動屢次失敗,為何還會有人組織變法?
    還有,吳起為了讓國家儘快強大起來,也開始主張變法運動,但是也沒有取得成功,而且最終也賠上了自己的性命……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一時期主張變法的政治家或者軍事家,幾乎沒有一個好下場的,但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算有人為了變法運動付出了生命代價,但卻依舊有人前僕後繼,推動變法運動的開展,這是為什麼呢?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在歐洲多地設立了集中營,對猶太人以及戰犯實行肉體消滅。位於愛沙尼亞的克魯加集中營設立於1943年,關押了包括蘇軍俘虜、愛沙尼亞政治家以及許多猶太人。在納粹黨衛軍和愛沙尼亞警察的殘暴管制下,許多囚徒被強迫進行各種重體力勞動,由於生存條件極其殘酷,許多人在集中營中死去。
  • 春秋時期周德雖衰,但至少天命還在,為何春秋過後禮樂崩壞?
    今天李小白就來盤點春秋時期那些看似「奇葩」的規定,實則是文明的另一種體現。春秋一、戰爭的正義性雖然時至今日,全世界都還是比較講「武德」,但是這種正義性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義性,發動戰爭往往只需要一個藉口就可以完成。但是在春秋時期可不是這樣,春秋時期的戰爭十分看重師出有名。
  •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民不聊生,為何沒見周天子出兵鎮壓呢
    然而就這樣一個亂世,各大諸侯國你爭我往,視周王畿為無物,為什麼就從來沒見過周天子派兵徵討,挽救亂世呢?
  • 春秋戰國時期十大大家人物
    晏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五十餘年。他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聰穎機智,能言善辯。
  • 二戰老照片:德軍中將被判死刑,真實的納粹德國時期的消防隊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5年5月6日,美軍第11裝甲師解放了毛特豪森.古森集中營,該集中營始建於1938年,後在1940年逐步擴大,成為了納粹時期歐洲最大的集中營之一,裡面關押的大部分是波蘭、蘇聯的平民,根據戰後統計,有超越15萬人死在這座地獄之中,充分證明了當時納粹德國的殘暴。
  • 藝術家成為了反抗納粹的無恥混蛋!
    講述馬爾索的人生經歷,以及在二戰時期參與法國抵抗運動的故事。 馬塞爾·馬爾索的父親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被殺害,他學習啞劇來求生,二戰期間,他帶領了不計其數的孩子從法國邊境越過阿爾卑斯山逃往瑞士,直接和間接地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 晉國在春秋時期有多強勢?
    被左丘明的《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國語·鄭語》和司馬遷的《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共同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晉國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霸。晉襄公時期先後在餚之戰和彭衙之戰中大敗秦國,繼其父為中原霸主。
  • 蕭山丨裘家塢村發現春秋時期窯址
    近日,蕭山區進化鎮裘家塢村發現一處春秋時期古窯址,窯址內有印紋硬陶和大量原始瓷片出土,這對於研究蕭紹地區商周時期窯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古窯址位於蕭山區進化鎮裘家塢村。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楊金東說:「這個印紋硬陶片上的紋飾,應該屬於春秋時期,上面是米篩紋,下面是網格紋,這是有時代特徵的。如果進行正式挖掘,我們可以提取更多信息,包括當時的制瓷工藝、制陶工藝。」
  •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哪個時代更強?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簡單盤點一下(排名不分先後):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名將其實更多體現於謀略方面,雖然如今來看這些人的謀略其實也很簡單,但由於早期戰爭受「禮制」影響較大的原因,這些人的戰法在當時已經是極大的創新。1、曹劌,長勺之戰。
  • 春秋戰國時期的40個典故
    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局面。 02尊王攘夷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但齊桓公上臺後,看重管仲的才幹,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