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是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情景,汴京好風光

2021-01-18 菩提之惡花

在記憶中流逝的那些混混沌沌的日子裡,在那迷迷朦朦的歲月中,在那似水的流年中,他只是抓住了一縷細細的線,聖地牙哥回想,那就是安娜。

by 略薩

多少汴京好風光?

在河南呆久了,被他們比自己的還侉的語言弄得昏頭昏腦,只要一開口,再水靈的小姑娘也無興趣瞧上一眼,只是未去開封,那個城市,始終縈繞在北宋的旖旎春夢裡。恍恍惚惚,霧氣升騰,大抵是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的情景,汴京好風光。

繁華易逝,風物永存,流世浮雲,並無定數。遂感慨萬分,想把當下抓緊,還有清朝宮廷畫家徐揚的《姑蘇繁華圖》存於世,也是大隱隱於市,市井的喧囂熱鬧才是時光的根底。

被埋在地下的不知有多少歷史過往,像這北宋汴京城,幾近如夢如幻,卻不知所蹤。「曾觀大海難為水,除去梁園總是村」,北宋的開局還不錯,就算是「燭影斧聲」,稍後也給了平民百姓小人物們和平安寧的休養生息。

這些大抵得益於最初宋太祖的文以治國,武以安邦,文化的空前繁盛,文人如魚得水。盛極式微,至於徽、欽二帝被掠,北宋滅亡,命數、定數皆在其中。

近兩個世紀如詩如夢的繁華歲月,大宋汴京城,殘垣斷壁,趨於了消寂。多少年後,看到了《清明上河圖》,翻開了《東京夢華錄》,到底不知還有多少悸動徘徊,為那些燈火闌珊,人流湧動,唏噓不已,可惜世間的夢不外乎你走他來,複製不同的流連而已。

北宋的汴京,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穿城而過,享盡人間風流,最風華絕代的汴河,東西橫貫東京城,河上大大小小的橋梁,曲曲折折,婉約峻峭。再加上奢華不一的寺廟,煙燻火燎,彼時的人們想不醉生夢死都難。

北宋南渡人,生在北宋,金滅北宋,南渡就還是宋人,避地江南的中原人士,故國故鄉之思時刻縈繞心頭。孟元老,悵然扶昔,常憶東京之繁華,遂成《東京夢華錄》。

《東京夢華錄》的自序追述了當年的繁盛,「太平日久,人物繁阜「,這是人閒人多,其他還有閒適之處,「青樓畫閣,秀戶珠簾」,再則即是盛唐長安才有的奢華,「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琦飄香。」唯有就此感慨,「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

王國維《人間詞話》言及詞在北宋不僅為一種文體,而且登峰造極,充滿了浪漫幻想。詞始於李後主的眼界開闊,意象重生,詞牌名倒是流傳不少,卻是國破家亡的代價。

從《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裡的奢靡浮華,到《虞美人》裡的故國之痛。李煜已從一國之君淪為階下囚,一江春水向東流再世為人,太宗可沒有太祖豁達,於是他殺了這個唧唧歪歪的皇帝詞人。

輕佻浪蕩趙佶一點不似其祖輩的孔武有力,瘦金體類似骨感美人,倒也遒勁。皇帝對政治權力不感興趣,醉心於丹青、騎馬、射箭、蹴鞠等文體項目,基本上以舉國之力發展藝術,荒廢了江山,在所難免。

《紅樓夢》第46回鴛鴦就曾說,宋徽宗的鷹,趙子昂的馬——都是好畫(話),深層來說這未必是一句好話,有時候淺層次理解字面意思還是可以的,像賈府這種地方,自以為聰明絕不是件好事。

一字一畫足以抵消江山恨,清人賀裳《皺水軒詞箋》有一段穿鑿附會周美成與宋徽宗糾結李師師的事情,真真假假,但李師師豔名在外,至此已經垂垂老矣,古代六十歲的老媼,雞膚鶴髮,恐怕歌喉動人感傷歲月,皇帝最後還是轉身走了,畢竟自古誰不愛美人。

繁華如夢,過眼不再,豔情與羈愁幾乎是周邦彥詞的全部。宋朝士大夫出入歌樓妓館,是風流的表現,譬如範仲淹,口味就比較重,從鄱陽離任詩贈給當年相好,並寄胭脂傳情,詩云,「江南有美人,別後長相憶。何以慰相思,贈汝好顏色。」

可惜美人遲暮,也已經六十多歲了。

【 繪畫:莊重】

相關焦點

  • 中國名畫《清明上河圖》張擇端
    畫家小傳張擇端,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諸城)人。他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北宋徽宗時期,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圖》《西湖爭標圖》等。
  • 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我在神武門之下,遠望太和殿,陣風吹過耳邊,腦中浮現是10年前的情景,國寶中的至寶沉睡於此,十年一次的甦醒大展,遺憾我與你擦肩,只能通過照片、新聞來感受你的不朽威嚴與魅力,她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的一幅畫作——北宋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也許你只知道她的名字和她的作者,那今天,小孫老師希望可以和你分享學習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識。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清明上河圖」之謎作為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長卷畫作,《清明上河圖》中約有82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這些栩栩如生的細節,讓北宋時期的汴京面貌躍然紙上。
  • 《清明上河圖》書生張擇端與李師師的一段情
    如果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孤篇壓全唐」,那麼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孤卷壓唐宋元明清」。清明上河圖氣勢恢宏大氣磅礴,全景式地展現了當時北宋京城的繁花似錦國泰民安,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的一派繁華。畫作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男女老少人物計500餘。
  • 仇英:你以為只有張擇端畫過《清明上河圖》?
    當有人提起《清明上河圖》時,你一定會非常自豪地接話:「我知道這幅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傳世遺作!」 對,但也不完全對。 是傳世之精品沒錯,但是,並非只有張擇端一人畫過《清明上河圖》。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從《清明上河圖》的3大謎團,看古人是如何拍馬屁的
    當高俅的親爹是誰都被討論的熱火朝天的時候,《清明上河圖》的3大謎團也越發引起人們的興趣。1. 張擇端到底是誰?在中國,隨便逮住一個小學生,問他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誰,他都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答案---張擇端。張擇端是誰?
  • 價值100億的《清明上河圖》千年之謎被揭開,張擇端:終於被發現
    價值100億的《清明上河圖》千年之謎被揭開,張擇端:終於被發現說到清明上河圖,它是中國傳世十大名畫之一。它是北宋時期的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澤端僅存的代表作。它是國家級文物,現在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
  •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從北宋東京的繁榮市景想要表達出什麼?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這幅價值連城的北宋風俗畫作,系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但是《清明上河圖》想要表達的不僅僅是簡單的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在商業繁榮的表面之下卻暗藏玄機,明線下交織著一條令人震驚的暗線,同時又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這幅畫作通過表現驚馬闖郊市為伏筆,鋪墊出全卷矛盾的視覺中心,船與橋的險情和橋上文武官員爭路交織成的矛盾高潮,以及前後出現的軍力渙散、消防缺失、城防缺失、國門洞開、商貿侵街、商賈囤糧、酒患成災等場景。
  • 走進傳奇民俗畫卷《清明上河圖》
    今天是年初五,我的媽媽組織了二十幾個小朋友一起來到了中華藝術宮,請了兩位老師為我們講解清明上河圖,讓我們進行了一次深入的學習。一本用宋畫呈現的大宋文明,一卷在視覺上賞心悅目的宋朝,一部看得見的歷史記錄,一幅可以近距離觀察的《清明上河圖》。
  • 終於把《清明上河圖》原版、清院本、動畫版、現代版找齊了!
  • 沒有名妓李師師,就沒有清明上河圖!名畫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北宋繪畫大師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一幅迷霧重重的寫實風俗畫。張擇端曾經有一位姓顏的未婚妻,是北宋官員顏振鶴的女兒,當年張擇端收到顏家的口信邀其從山東諸城趕往京師迎娶妻子,豈料卻撲了個空,顏振鶴因彈劾蔡京導致樹倒猢猻散,顏小姐也在那一場無妄之災中離奇消失。
  • 《清明上河圖》裡話清明:一紙宋朝人的度假攻略
    【環球網文化頻道】提起清明節,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千古傳誦:「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而與詩句同樣出名的,還有宋代畫家張擇端的畫作《清明上河圖》。  作為一部宋朝人的「紀錄片」,《清明上河圖》自問世以來,吸引了無數宋史學家和美術史學者的解讀。這幅著名的風俗畫長卷,亦被稱為研究宋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富礦」。
  •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的不朽之作!(宋徽宗時代第2卷157)
    大家都知道,他就是張擇端,就是《清明上河圖》。論起中國傳世名畫,無論怎樣排名,永遠少不了《清明上河圖》。今日無論何時何地,但凡有《清明上河圖》的展出,永遠是看不見隊尾的長龍,無數的人為之驚嘆、感慨。說起來令人遺憾,儘管我們都知道張擇端的名字,卻又幾乎對他一無所知,甚至連他的生卒之年,都沒有確切把握。實際上,歷史上關於他所有的記載,只有短短85個字。如下: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
  • 熱播劇《古董局中局》暴露了哪些《清明上河圖》隱藏的玄機?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清明上河圖》有眾多版本,其中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原版,和明代仇英的臨摹版最為有名。那麼,《清明上河圖》歷經兵火900年,遭遇了幾番劫難?這幅傳世神作中暗藏著哪些不曾示人的玄機?作者張擇端的身世又為何異常神秘?李涵說歷史,今天為您講述:《清明上河圖》背後的玄機。
  • 熱播網劇引爆千年懸案,故宮裡的《清明上河圖》是不是真跡?
    因為在歷史上,關於張擇端的記載,除了張著的這85個字的題跋提到過之外,再無任何史料記載,就連宋代的繪畫專著,也沒有一本提到過張擇端。在宋徽宗組織編寫的《宣和畫譜》中,記錄了歷代畫家231人,作品6396幅,就是沒有張擇端和《清明上河圖》。這麼牛的畫家,這麼牛的畫,難道宋朝人都不知道嗎?
  • 清明上河圖真假存疑!《古董局中局》揭秘三處難以解釋的破綻
    《古董局中局2》又叫《古董局中局之清明上河圖》,顧名思義《清明上河圖》是本劇的主角,故事圍繞許願和黃煙煙鑑別《清明上河圖》真假展開。疑點1.清明上河圖上沒有作者張擇端的印章或題字。張擇端是清明上河圖作者是由首次由金人張著記錄的,在宋朝並沒有張擇端是作者的記錄。2.清明上河圖上宋徽宗加蓋的雙龍小印丟失。宋徽宗是清明上河圖的第一位正式擁有者,還在上面用瘦金體親自題注,加蓋了自己的雙龍小印,這使畫作的真實程度存疑一定疑義。
  • 臺北故宮《清明上河圖》今年將首度到南院展出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新春伊始,臺北故宮今天公布2020南北院5大亮眼展覽,其中《清明上河圖》將首度到南院展出。另外,臺北故宮日前在官網宣布,懸缺已久的常務副院長將由余佩瑾接任。2020年臺北故宮南院年節將推出「清明上河圖特展」,1月22日至4月26日《清明上河圖》首度南下,展出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宋代張擇端《清明易簡圖》及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另外搭配新媒體作品《古畫動漫-清明上河圖》、《書畫互動桌-清明上河圖》與《話·畫-清明上河圖》,讓民眾通過豐富的感官體驗,遙想汴京的繁華盛景。
  • 漫步青島故宮文創館|沉浸式體驗《清明上河圖》裡的世界
    漫步青島故宮文創館 | 沉浸式體驗《清明上河圖》裡的世界「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青島故宮文創館傾力打造了《清明上河圖》3.0數字主題館,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包括盛世長卷、時空城門、孫羊老店、汴京古巷、汴河碼頭、宋街鬧市、尋找畫中人幾個主要部分,沉浸式互動體驗讓觀者流連忘返
  • 清明上河圖放大50倍後:樹下睡覺的那個人,能不能注意一下形象?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畫家,如顧愷之、吳道子、張擇端等等。他們的畫工都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而張擇端大師的《清明上河圖》則是作為其代表作,為眾人熟知。《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屬於國寶級文物,也是張擇端傳世不多的僅有精品之一,圖上描繪的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繁榮景象,是北宋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是以長卷的形式呈現盛景,兼以散點透視構圖法,使處於街頭巷尾的各階級人民躍然紙上,在沒有數位相機的北宋,《清明上河圖》便相當於現代社會都市生活的「全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