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美女白手起家,僅憑一碗拉麵年收益2.5億,網友:需要男朋友嗎?

2020-12-28 騰訊網

2020年1月8日,一位90後女孩站在天馬新產品頒獎典禮的舞臺上,獲得了「2020年度潛在新秀品牌獎」。這個小女孩就是姚啟迪。憑藉一碗拉麵,她以每年2.5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天貓快餐銷售額榜首。她甚至被列入2018年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她是怎麼做到的?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之後,許多年輕人不可能回家吃一頓家常菜和湯。用各種方式煮一碗方便麵只能算是對自己的一種解釋,然後看著廣告圖片中的大塊牛肉和新鮮蔬菜,感嘆圖片和實物的區別。

曾經,香港電影裡有一句話:「你餓嗎?我給你煮麵條。」被無數人模仿,我覺得一碗麵條包含了無數的意義,那就是關心、療愈和解脫。現在,姚用一碗拉麵俘獲了億萬網民的心。

2015年,她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完成了學業。回到中國後,他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時尚和美容化妝品是女性創業的熱門領域,但她們並不擅長,所以她們必須找到另一種方式。

像所有在外辛勤工作的上班族一樣,姚幻想著忙碌一天後回家後能吃頓好飯來安慰自己的心,而不是依賴一碗「高熱量、低營養」的方便麵。因此,她對美食有著極大的熱情,選擇了方便食品來攻擊「清淡廚房」。

所謂的「輕型廚房」方便食品意味著你可以帶回家簡單的烹飪,並使一餐相當於外面的餐館,這不僅易於使用,而且營養豐富。姚在菜地裡摸索著,終於決定從自己最喜歡的「麵條」開始。所以她決定做拉麵。

設定目標後,她和她的合作夥伴分析了方便食品市場,發現從2011年到2016年,中國方便食品製造業的規模持續下降,這是最低的時期。對於很多人來說,看到這樣的市場肯定會放棄,而姚認為這個行業的低谷說明它的上限已經夠高了。因此,他們不想放棄自己的目標,而是開始努力思考如何做一碗麵條。 呀,出錯誤了!再試下吧。

喜歡吃麵條的姚知道,做一碗麵條不容易,做一碗可以和外面餐館裡的方便麵相比的方便麵也不容易。她認為一碗好麵條需要美味的澆頭、美味的湯底和濃麵條,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經過一百次嘗試,麵條最終被選為半乾鮮麵條,保質期為60天。麵條、湯底和澆頭都解決了。

姚認為,湯料是拉麵的基調。為了找到一個健康美味的湯料,她去了上海的幾家麵館,但沒有找到一家令人滿意的。最後,她在一個進口食品展覽會上找到了一個日本湯料。她立即買下了湯料的核心配方,調整了幾次口味,決定用拉麵做湯料。

接下來是澆頭。姚自己吃方便麵已經有很多年了。面對圖片和實物的區別,她決定改變這種產品不正確的現象。她選擇了一大塊平均長度為7釐米的叉燒肉,搭配七種配菜。顧客買回家後,3-4分鐘內即可享用一碗內容豐富、湯底鮮美的拉麵骨湯。

產品已經做好了,怎麼賣?消費者會為這種方便食品付費嗎?後來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了。姚沒有被和他的隊友們的問題打敗。他們邀請了100位朋友進行網上試用,成立了微信群,討論產品並不斷優化,目標客戶群是年輕白領和單身人士。

在建立了良好的客戶基礎後,姚引進了2000人的內部檢測團隊,不斷調整產品的口味和包裝,形成了現在的「拉麵理論」。

2017年,「拉麵說」第一款產品在淘寶上推出。據姚介紹,這不是一碗普通的拉麵。她有很多情感。

該產品一上線,第一天就賣出了500多份訂單。姚仍然記得那天的興奮。她的幸福和痛苦沒有白費。她非常感謝第一批顧客。然而,交付的問題是立即面臨的背後的法案。此時,「拉麵說」團隊只有三個女孩。

訂單不斷刷新,所以他們不得不從整個辦公大樓僱傭清潔阿姨來打包,最終確保順利交貨。

有了這個經驗,創業團隊立即開始擴大,從最初的3人擴大到100多人。2017年同一天,雙十一的銷售額超過了300萬。

為了保持其在方便食品行業的競爭力,拉麵表示,該團隊已經在46天內開發了第二個產品。到目前為止,拉麵表示有12種口味的產品供不同口味的顧客選擇。

除了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種研發,拉麵表示,該團隊還在營銷渠道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他們沒有放棄內容營銷、社交電子商務和直播平臺。在與李佳琪的第七次合作中,它在一秒鐘內賣出了280萬元。

後來,拉麵說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變得越來越有名。2018年,拉米恩麵條公司稱天貓的旗艦店開張,同年雙11的銷售額超過1000萬。

2019年,618.8分鐘將成為第一快餐類別,銷售額達到2.5億元。姚對未來有著更高的目標。他們希望到2020年能超過6億元,並相信只要能為消費者提供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拉麵提到的品牌就會一直存在。

這位90後女孩僅用三年時間就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這讓人們羨慕不已。拉麵表示,這一成功並非巧合,但拉麵表示,這是整個團隊無數努力的結果。姚的創業故事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值得學習的營銷經驗:

1、了解市場需求。

一包可以賣到20元,拉米麵條仍然可以搶購。這與目標客戶密切相關。拉麵表示,主要產品是「光廚」方便食品。幾分鐘後,你可以吃一碗營養又美味的麵條。對於年輕白領和居住在大城市的單身人士來說,這無疑是下班後回家的最佳選擇。吃起來很容易,但又不顯得勉強。

2.拓展營銷渠道。

「拉麵」表示「不滿足於上線後只在網上銷售,而是緊密結合當前流行的營銷市場來擴大品牌影響力。與主要內容平臺、自媒體、網際網路紅、科爾等合作。增加品牌流量,利用微信和其他公共平臺來推廣產品。2019年,它將與直播營銷合作,每秒產生280萬元的銷售額。

3、抓住機會創造產品價值。

即使是在大家都不喜歡的方便食品行業,姚也看到了的機會。她仔細分析市場,定位目標客戶,發現客戶的需求,提高產品質量。每一步都是從服務客戶開始,創造適合目標客戶的產品。只有抓住顧客的痛點,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產品。

相關焦點

  • 90後妹子創業,美團外賣中夾縫求生,一款拉麵賣出2.5億
    其中還有這樣一匹黑馬——拉麵說,創立僅3年,在2019年銷售額就突破了2.5億,一年賣出高達1600餘萬包。而它的創始人還是90後的年輕妹子!3個90後妹子,一年銷售額突破2.5億創始人姚啟迪,早在2015年曼徹斯特大學畢業後,她便和和另外兩個創始人創立了「老媽土雞湯」。後來他們開始轉戰主食市場,創立了拉麵說。在產品上線前,姚啟迪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內測團隊,對口感、設計包裝進行反覆討論和嘗試。
  • 拉麵說背後的90後:1款拉麵,2.5億銷量丨食業人物
    在強敵環伺中殺出重圍,拉麵說靠的是什麼?根據CBNData和天貓美食聯合發布的《2020天貓美食消費趨勢報告》,方便速食品類增速迅猛。而拉麵說,就是在近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即煮即食的半成品日式拉麵品牌。2019年,拉麵說年銷售額2.5億,一年共賣出1600餘萬包拉麵。
  • 日本最紅的拉麵連鎖店:一碗拉麵1年賣288億日元,它如何做到的?
    幾十年來,一蘭拉麵從頭到尾只做拉麵,幾乎從不開發新品。然而,就憑著一碗「普通」的拉麵,它一年收入288億日元,並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瘋狂,全球任何一家一蘭拉麵門口,無時無刻不是排著長龍等待的人。它是怎麼做到的呢?說起日本拉麵,一蘭拉麵的名字應該是如雷貫耳的了。
  • 一碗蘭州拉麵的故事
    後讓我這個79年的大叔多少有些格格不入,面對80後的領導也必須笑臉相迎……也許只有到了這個年紀才知道什麼是「用力活著」。不知不覺走到了熟悉蘭州拉麵館,還是吃碗麵吧!不多時,一碗蘭州拉麵端到了我的面前,這次,我一反常態的沒有急著下筷,發呆的看著它,就如同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這不就是面如其人嗎?一清二白代表人的品格,三紅代表鬥志,四綠和五黃代表著我們的青春,一碗蘭州拉麵,人生百態,吃麵如人生,細品之則回味無窮!
  • 拉麵說90後創始人:叫二姐是為了看起來成熟點
    雖然一年賣出6億,但「拉麵說」的創始人認為,自己創立的品牌仍在爬坡階段。這個來自貴州的90後CEO,江湖人稱二姐。關於這個名字,她在本期「十問實答之瓊聊」訪談中,第一次給出了「官方」解釋。除了乾貨滿滿的創業秘訣,這次特別的直播首秀還一度變成大型徵婚現場:耿直、率真且單身高顏值的二姐,理想伴侶又是怎樣的呢?
  • 拉麵哥爆紅,3塊錢一碗15年不漲價,卻遭網友瘋狂抵制......
    不說大城市,四五線的小城市一碗拉麵少說也要8塊,最近網上很火的那個拉麵說,一袋速食拉麵也賣到了17元以上。網友內心第一想法,3元一碗的拉麵能吃嗎?這大哥是不是在糊弄顧客?事實恰恰相反,拉麵哥做的拉麵不但味道正宗,就連用料也很實惠。一碗拉麵六七兩以上。
  • 90後長沙男孩和他最local的拉麵武士
    陳馳,90年出生,雙子座,雖是男生,仍然可以用清秀來形容,文靜的外表下掩藏不住對自由的喜歡喝桀驁不馴的氣質這個下午,是兩個90後年輕人思想碰撞的愉悅時光。偶然的機會,陳馳路過上海靜安寺的巨鹿路,一碗從日本遠洋而來的豚骨拉麵,就這樣深深地吸引了他。
  • 憑一碗黑拉麵走紅!這家店蟬聯日本拉麵冠軍5年!果然是陳奕迅超愛的拉麵!
    冷意十足的日子裡,唯愛與美食不能辜負,疲憊的時候,靈魂和胃,都需要慰藉…天冷了,來碗日式拉麵吧
  • 《好想吃拉麵》:一碗拉麵中展現的烹飪藝術與人生哲學
    《好想吃拉麵》是2018年上映的一部家庭溫情電影。電影由熊谷佑紀執導,改編自林明輝原作漫畫,由中村百合香、葵若菜、石橋蓮司、片桐仁等主演。 電影講述了三位主人公面對人生困境,因一碗拉麵而聯繫在一起,尋找到新的人生的故事。茉莉繪因為好友的背叛,遭受網絡暴力,痛苦不堪的她選擇了割腕自殺。此時茉莉繪的爺爺因為老伴的去世決定關閉拉麵店,隨妻子而去。
  • 「禿」如其來的煩惱……我國超2.5億人受脫髮困擾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有超過2.5 億人正飽受脫髮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髮。其中,大批90後也已經加入到脫髮的陣營中。近日,#我國超2.5億人受脫髮困擾# 登上微博熱搜。90後的小編,萬萬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蹭」上熱搜:好巧哦,我就是那2.5億人之一,反正就挺「禿」然的……
  • 繼「大衣哥」之後,山東「拉麵哥」火爆全網!一碗拉麵3塊錢,15年從沒漲過價
    從結婚到現在,十五年了,家裡的老房子見證了他輾轉各個集貿市場賣拉麵的點點滴滴。程運付的拉麵生意,要從2006年說起。「當時剛結婚,家裡窮,還欠著債。」程運付笑著說,結婚時給了媳婦家1100元的彩禮錢,人家只收了500元,給退回來了600元。提起往事,程運付忍不住對媳婦說了聲「謝謝」。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生活,程運付跟著親戚,學起了做拉麵。從此一幹就是十五年。
  • 《好想吃拉麵!》好想吃一碗拉麵
    一碗拉麵,拌著湯,和一塊大大的叉燒,很美味。一碗拉麵使得兩個少女重歸於好。又讓她們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夢想。找到了快樂的源泉。而旅行家為了吃這碗拉麵,支撐著他走出荒野。能在這小小的一碗拉麵中就能找到的快樂是最深處的幸福了。這樣簡簡單單的幸福。總之,這是一本很溫暖,很快樂的美食記。我覺得至少是這樣。
  • 瘋狂盈利的「拉麵說」: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2.5億走來了
    「我們總看見了大品牌的壓力,看不見小品牌的崛起;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是缺舟也渡人」「拉麵說」這個品牌在榮獲了某平臺獎項之後,它的創始人直接放話說,營銷目標是突破6個億。現在看來這樣的估計可能還要再上漲。
  • 一碗脫胎換骨的拉麵:日本深遠的拉麵文化
    我隨他步出店門口,隱沒在福岡夜色下的明亮燈光之中,繼續尋覓下一碗拉麵。 二十年來,屋臺奮力求存,商店老闆譴責他們靠低廉租金取得競爭優勢;在地居民對於屋臺顧客的種種不良行徑,比方說噪音、菸酒的氣味或是隨地小便,也是怨聲載道。這些客人有不少是遊客,而且都喝得酩酊大醉。 我們喝了幾輪燒酎,品味了幾串直接在炭火上炙烤的乾酪,然後輪到拉麵登場——小小一碗麵裡點綴著筍乾、海苔和一片薄薄的烤豬肉。上村先生似乎察覺到我失望的神色。
  • 《蒲公英》這只不過是一碗有靈魂的拉麵而已
    1984年編導了首部喜劇片《葬禮》,溫馨爽快,寓意深刻,一舉成名。進入90年代,伊丹十三拍攝了《女稅務員》系列,以及《大病人》《民暴之女》等諷刺喜劇,揭露社會的醜惡和不公,招來黑幫等惡勢力的嫉恨。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他去世後,特地著書《被偷換的孩子》,以悼念這位至親的勇士。
  • 一碗炒拉麵
    可能已過飯點,店裡空蕩蕩的,老闆夫妻倆在櫥窗後。我急匆匆地掛完電話,跑去掃櫥窗旁的付款二維碼。笑著跟男老闆解釋,手機快沒電了,先付著,不然關機就不好辦了。老闆夫妻倆打圓道,沒有什麼,可以下次再給。我跟著笑了,算是回應。點了一份炒刀削麵,便去旁邊坐定。我是老顧客了。回到小城的這幾年裡,這間拉麵館成為我的小食堂,每當學校教師食堂的飯菜不合口味,我都會來到這裡。
  • 拉麵是一種修行,一碗入魂;味千拉麵忘記了修行,更丟了魂
    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它確實創始於日本,1968年,味千拉麵誕生於日本熊本縣。 說不是,是因為你現在中國吃到的味千拉麵跟現在日本的味千拉麵都來自中國。 1988年,出生在山西的潘慰隨父母赴香港生活。
  • 日式拉麵的測評有那麼多,而你一輩子可能只需要這一碗
    Ivan Orkin作為來自長島的「外人」,終於在07年的東京成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廚房奇蹟。而這個奇蹟,就是他所擅長的這碗日式拉麵。▲豬肉叉燒一碗好拉麵一定要有一片富含脂肪的熱叉燒。▲魚粉末如果去問拉麵學究,他們總是三句不離力道拉麵要有力道。魚粉會給拉麵加入另一層刺激的味道。
  • 不會日語,去日本怎麼吃上一碗正宗的日式拉麵?
    再質樸的一碗日本拉麵,也蘊含著拉麵師傅的認真與投入。小編認為單從配菜上來評價一碗拉麵,那便是「一碗拉麵,看似樸素,有菜有肉,吃完還是會長肉。哦~多麼痛的領悟…」老闆,來碗拉麵!1、拉麵店會看到的面種類請看下邊嗷~在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很多小夥伴會在拉麵店的菜單上看到「中華そば」字樣,雖然「そば」在日文中是蕎麥麵的意思,但在這裡並不是指蕎麥麵,而是拉麵的另一種說法。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眩暈?故事其實是這樣的。
  • 一蘭拉麵靠一碗麵年賺220億日元,對國內餐飲有何啟示?
    因此也出現了很多聞名世界的餐飲品牌,其中有一家餐廳靠一碗麵年賺220億日元,它就是一蘭拉麵。一蘭拉麵始創於1960年,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中一部分門店還採用了24小時營業的模式。一蘭拉麵如今已在日本本土、香港、臺灣等地開設了多家分店。成為眾多遊客訪日的熱門景點之一。在日本一蘭拉麵的名頭已經成為了日式豚骨拉麵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