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說90後創始人:叫二姐是為了看起來成熟點

2021-02-17 種子計劃
雖然一年賣出6億,但「拉麵說」的創始人認為,自己創立的品牌仍在爬坡階段。這個來自貴州的90後CEO,江湖人稱二姐。關於這個名字,她在本期「十問實答之瓊聊」訪談中,第一次給出了「官方」解釋。除了乾貨滿滿的創業秘訣,這次特別的直播首秀還一度變成大型徵婚現場:耿直、率真且單身高顏值的二姐,理想伴侶又是怎樣的呢?


這期直播前,我們還向粉絲們徵集了問題,並選擇其中大家問到最多的兩個,作為「十問」的最後兩問。

儘管我們整理了如下部分精華文字內容,但更推薦大家收聽原汁原味的對談音頻,聆聽二姐的創業故事

Q1:當初自己職場起步即創業,是想清楚了自己不適合當打工人,還是遵從了內心,想幹點不一樣的事情。父母或周圍朋友有勸過你嗎?

坦白說,我剛開始創業時,是處於一個「小我」的狀態。我是貴州人,來到上海以後,最先考慮的就是如何在上海立足。如果去打工,可能無法在上海很好地生存下來。內心也想著是不是可以折騰一點事兒,去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心態就是「光腳不怕穿鞋的」,失敗了也無所謂,沒有包袱。

剛創業的時候,我其實已經申請上了英國的研究生。我爸媽對我創業的看法是相互對立的。我爸就說,去試你想試的東西,人生苦短。但我媽不一樣,她想讓我去讀研,畢業後做大學老師,因為我是女孩兒,當老師比較穩定。

Q2:選擇了「湯」和「面」作為賽道,是憑感覺、直覺,還是經過了一番推演?

其實沒有推演。我們最開始做「湯」,自以為是個很好的「品類」,屬於有品類、沒品牌。感覺這是市場難得的機會,那就幹吧!結果驗證之後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最後就掛掉了。

當時就只剩下小几十萬,雖然我們也考慮了很多方向,但最後堅定選擇了「面」。除了因為判斷市場的確有機會,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自己就特別喜歡吃麵。創業的時候經常會去買辛拉麵,然後加點菜、加個蛋,就像韓劇裡那種吃麵的方式。

Q3:你覺得自己是普通人,還是所謂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是否有幹大事的自我暗示?如果知道創業會如此,當初還會開始嗎?

做夢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要承擔「大任」的(笑)。日常的話,其實我以前讀書的時候,成績也不是很好,不算特別聰明的那種,但我心態挺好的,各式各樣的朋友也比較多。本來就是普通人嘛,不管是創業還是做別的事,遇到困難都挺正常的。

拉麵說與999感冒靈的驚喜聯名

Q4:作為一個90後,怎麼管理80後、85後?

一般加入創業團隊的人有兩種類型,一類是相信你這個人,一類是相信你在做的這件事。剛創業的時候,團隊人少,大家都是難兄難弟,所以相信的肯定是這個人。但隨著生意做大,可能會有這個領域裡資深、專業的人看到這個品牌的機會。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彼此的價值觀是否吻合,是否有創業的精神,能夠耐挫、心態開放,並且持續學習。

我們經常會問應聘者,過往經歷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我們希望對方可以還原這個事件中真實的狀態,用什麼樣的心態應對問題?怎麼解決問題?對於未來的設想或者判斷,大家往往會說得很好聽,但過去的經歷是不會騙人的。我曾經問一個人,他最大的缺點是什麼。他說自己是完美主義。我就說,拜託,說一個真實的缺點。

除了價值觀一致,我們也會在一場接一場的戰役中,建立相互之間的信任。出現問題,一開始我會糾結,是不是需要互相尊重,委婉一點。但是後來我發現,你在那繞彎子,對方也不一定理解,還不如直接指出問題。所以我們現在公司文化的第一條就是:簡單、直接、透明,沒有玻璃心。

Q5:自己喜歡吃麵嗎,可以連續吃幾頓?當初創業想讓單身狗體面地吃上一碗麵,現在這個動力還在嗎,還是說現在的動力已經變成想做大、想贏?

其實我們的初衷,就是希望不斷地給用戶提供好的產品。單身狗也好,有家庭的也好,我們都希望他們從吃飽到吃得更好,對自己好一些,有治癒的感受。雖然這個願望「小」,但並不影響我們能把它做成一件「大而美」的事兒。

圖片來源:拉麵說官方帳號

Q6:疫情發生後心裡怎麼想的,慌過嗎,給誰打過電話求助求指導嗎? 

應該還好吧,畢竟也不是賣不出去(笑)。但供應鏈的確是應該籌備地更充分一些,可以更彈性地去面對市場和大環境整體的變化。在遇到這種黑天鵝事件時,團隊其實是沒工夫惆悵的,我們整個團隊很早就回上海了,然後大家分別去全國各地跑供應鏈,非常辛苦。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小夥伴們還是很給力的。

Q7:三個女生創立的公司,默契太強會形成一種小閉合狀態嗎,組織成長方面的心得是什麼?

默契不代表封閉,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剛創業的時候,我們就達成了一個共識:公司不是只靠我們三個人就能幹起來的,需要更多優秀的人加入,才能把拉麵說真正做成一個新一代的中國品牌。所以我們必須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願意接受新鮮血液和新想法,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接受衝撞和挑戰,不斷進化。

我們三個不僅吵過架,還動手打過,但過一兩天就好了。我們的想法是,如果犯了任何的錯誤,尤其是合伙人犯錯,那需要更嚴肅地去處理,甚至換一個CEO都是該的。我們這麼做,是希望提供一個好的土壤,讓更多人能在這個團隊中成長,發揮自己的價值。

Q8:可以聊聊自己一個工作日正常的時間安排嗎?除了工作,業餘愛好是什麼?有時間談戀愛嗎?

我大多時候都在公司和家裡,兩點一線吧。對我來說,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二者並不矛盾。特別是我們現在做的是吃的產品,很有意思,也很容易獲得成就感。

業餘時間,我喜歡看八卦和追劇。我不打遊戲,但不會反對男朋友打遊戲,每個人放鬆的方式不一樣,適當玩一玩挺好的。而且遊戲打好了,也能賺錢對吧(笑)。現在我是單身,歡迎大家給我介紹男朋友。

Q9:在不懂營銷的情況下,你如何快速學習,從0做到1?如何獲得營銷的手感?

我覺得最好的學習就是通過打仗和實操。不管是失敗的過程,還是遇到了困難,你都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會有一些營銷大神的方法論,但所有的理論都需要在實戰中演練自己的手感。我希望我們的團隊能夠不斷地遇到困難,然後在困難中復盤、糾偏。

Q10:你在產品轉型上,未來會有哪些創新之舉?

對於拉麵說來說,核心還是做好面,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我們會在更多場景上拓展,在家裡也好、出差加班也好,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除此之外,我們最近也開始有一些新產品在測試,還不太成熟,希望大家多多提意見。

(點擊右上角三個點,收藏之後再聽)

瓊聊直播每期都會準備豐厚的抽獎禮品

歡迎關注「種子計劃」公眾號和「中彥夜讀」視頻號

種子計劃聯合中彥夜讀視頻號推出全新直播欄目「十問實答之瓊聊」,在這裡,我們與創業創投一線人士,聊聊「生意後面的生活,使命裡面的宿命」

這裡沒有戰鬥者的姿態,只有十問的「瓊」追不舍,和「實答」的真誠「破綻」;這裡沒有燃爆直播間的打折帶貨,但有送出的「乾貨」。

如果你想和我們一起工作

成為「瓊聊」欄目的幕後小能手

歡迎文末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我們的志願者團隊。

投資案例:喜馬拉雅、一條、樊登讀書、美ONE(李佳琦)、伴魚、食亨、天使之橙、星辰教育(輕課)、榮信教育(樂樂趣)、毒舌電影、集餐廚、工匠社等。14年產業投資及私募股權投資經驗,以服務優秀創業者為志業;專注大消費賽道,具體包括:產業鏈賦能、新流量、新品牌、新科技等。

文稿:仔仔 晨欣   音頻:包包

排版:安靜 CICI   封面:婧嫻

總編:嚴思

相關焦點

  • 拉麵說背後的90後:1款拉麵,2.5億銷量丨食業人物
    而這點,正恰如其分地擊中了其目標群體——年輕的白領和單身人士。一款產品,3個90後,一年2.5億這並非姚啟迪第一次創業,之前,姚啟迪在2015年曼徹斯特大學畢業後和另外兩個創始人創立了「老媽土雞湯」,發現雞湯不是主食,生活中似乎可有可無。這次失敗後,他們便把目光轉向主食,創立拉麵說,而姚啟迪因做事風格凌厲,被稱:二姐。
  • 拉麵說創始人九一:敢賣19.9元方便麵,一線白領與小鎮青年也有重合點
    12.9元至19.9元的價格帶,是拉麵說避開與外賣及常規方便麵競爭、抓取核心客群、佔據消費升級紅利的錯位空間;宣傳圖所見即所得的食材配料,也是拉麵說與脫水蔬菜搭配方便麵的一大區別點。據其官方表示,拉麵說已經將銷售額從單月數萬元提升至2019年年銷2.5億元,並計劃在2020年衝擊10億元銷售,做到年度同比增長200%-300%。
  • 90後妹子創業,美團外賣中夾縫求生,一款拉麵賣出2.5億
    其中還有這樣一匹黑馬——拉麵說,創立僅3年,在2019年銷售額就突破了2.5億,一年賣出高達1600餘萬包。而它的創始人還是90後的年輕妹子!3個90後妹子,一年銷售額突破2.5億創始人姚啟迪,早在2015年曼徹斯特大學畢業後,她便和和另外兩個創始人創立了「老媽土雞湯」。後來他們開始轉戰主食市場,創立了拉麵說。在產品上線前,姚啟迪建立了一支2000人的內測團隊,對口感、設計包裝進行反覆討論和嘗試。
  • 拉麵說關聯公司申請「拉麵喊」、「拉麵叫」、「拉麵吼」、「拉麵...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1月16日,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拉麵說關聯公司上海銳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新增多條商標信息,包括「拉麵叫」「拉麵吼」「拉麵喊」「拉麵亂說」「拉麵聊」「拉麵說什麼」「拉麵說吧」等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為方便食品,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及商標申請中。
  • 90後長沙男孩和他最local的拉麵武士
    這個下午,是兩個90後年輕人思想碰撞的愉悅時光。為了這件事,他用了半年時間,一個人走在長沙和上海之間,飛來飛去,往返十幾次。終於,成功地帶著面屋武士·龍來到了長沙。巧克力小姐隨意點了黑武,感覺沒辦法完全接受,後被告知,這是骨灰級拉麵愛好者的最愛,不適合日本拉麵的入門品嘗。
  • 二姐
    但不管人多人少,耳朵裡的聽到的聲音依舊很怪異,我感覺不正常,我問二姐有沒有這種聲音,二姐說她也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笨,為什麼當時不把這件事情說出來呢,說破了或許反而好。這個挨千刀下地獄的壞東西,可能那時候已經盯上二姐了,而我從小身體弱,也感受到了。那時社會慢慢開放了,路上經常可以看見拎著鳥籠拄著拐杖瞎眼算命先生,這叫鳥測字。
  • 張歆藝二姐外號是怎麼來的?張歆藝為什麼叫二姐是什麼意思?
    娛樂圈明星很多都有屬於自己的外號,而不熟悉這些外號的人可能都會奇怪這些外號怎麼來的,比如二姐你知道是什麼人嗎?熟悉張歆藝的人肯定第一時間就知道說的是張歆藝,那麼張歆藝二姐的外號是怎麼來的,是什麼意思呢?
  • 從王小滷、拉麵說、空刻、ffit8..解讀新品牌2020年爆發密碼
    這一年中,Ubras、三頓半、王飽飽、拉麵說、自嗨鍋等,一批創立不過幾年的品牌拿到新的融資,在各個品類,都不時冒出一些「黑馬」級別的消費品牌。  在大環境遇冷的2020年,包括三頓半、Ubras、王飽飽、王小滷、雲鯨、拉麵說、極印、微果、拓牛、添可、自嗨鍋、ffit8 等,一大批新品牌逆勢獲得新一輪融資。
  • 忍者拉麵︱對不起,讓大家久等了!忍者拉麵創始人這周六在揚名廣場店約定你不見不散!
    ▽▽▽▽▽3月24日,本周六忍者拉麵創始人中村浩士先生就親臨珠海揚名店陪大家一起吃麵跟大家分享美食心得約定大家,不見不散    忍者拉麵創始人名叫中村浩士,>來自日本,91年長腿鮮肉,風趣幽默,普通話無障礙交流,還會一點粵語...曾經在中山大學留學,畢業後留在廣州工作,為了吃到家鄉味道的拉麵,於是自己開了家店。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專門製作了一期節目來揭秘了拉麵之所以叫ラーメン的由來。據說在1922年,北海道札幌有間名為「竹家食堂」的小麵館,麵館的招牌是由中國廚師製作的「肉絲麵」,非常受到一些中國食客的歡迎。於是老闆娘便想給這道菜改個名字方便顧客點單。▲ 當時的肉絲麵那麼,又該起什麼名才好呢?
  • 有一種情懷叫拉麵情懷
    讓我心心念念的是拉麵,本來發源於中國的拉麵在日本也得到了不同風格上的發揚光大。如果在日本,我可以一日三餐吃拉麵,真的,毫不誇張。在日本上大學之時,我住在東大阪市近鐵沿線一個叫瓢單山的車站附近。不想說什麼「沒有之一」這類的流行語言,反正真的很好吃。時至今日,屋臺老闆的音容笑貌還能清晰地浮現眼前,可見這碗拉麵對我的影響之深。這碗拉麵不是味噌拉麵,是醬油拉麵。日本的拉麵從味道上大致可分為3類,味噌味、醬油味和鹽味拉麵。這碗醬油味道的拉麵,確實是我在20年的日本經歷中吃到過的最好吃的拉麵。也許是比較濃鬱的醬油味道吸引了我,日本的醬油和中國的醬油不太一樣,香味各異。
  • 【黑扒皮】Wagamama: 全英拉麵連鎖店,有一種拉麵叫西方人做的拉麵!
    然而讓我比較意外的是,創始人居然是米其林餐廳Hakkasan和唐茶苑(Yauatcha)背後的男人,Alan Yau (邱德威)。嗯。。反差的確是有點大。 總結:全英最大,乃至遍布世界各地的日式拉麵連鎖店Wagamama其實跟日本沒什麼太大關係,老闆是香港同胞,廚師和服務員大多是歪果仁,很少會看到亞洲人的面孔。還沒來英國或者剛來英國的童鞋可能不太能理解。。
  • 禮物說創始人:牛逼的90後你們永遠黑不完
    90後創業者餘佳文前段時間上了一檔節目,這幾天關於他的各種評論天天刷屏,剛開始還是讚揚的聲音,而這一兩天紛紛都粉轉黑,到處都是吐槽和批評
  • 到日本還只吃一蘭和鬼王拉麵?這家地道的日本拉麵,一次就上癮!
    日本拉麵是日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不管是在日劇還是日本動漫都能經常看到,拉麵這道美食。所以去到日本旅行,拉麵成為必吃食物之一。在前往日本的時候,阿弗做了不少攻略,大部分推薦的都是一蘭拉麵和鬼王拉麵。所以這兩家拉麵都沒有踩雷,不過重點來了。在自己以為是吃到日本最最最最最好吃的拉麵的時候,來到京都無意之間跑進一家拉麵店名叫「拉麵藤記」。幾乎沒有遊客的拉麵店。點了一碗招牌後,才發現,這才是地道的日本拉麵啊。
  • 鐵男拉麵,名氣大於實力?
    莫以為這是天方夜譚,我們現在吃到的日本拉麵,就是一百年前中國拉麵在日本橫濱華人街發展出來的,當年日本人叫中國拉麵為「龍面」。今天就寫一家作古正經做拉麵的店子。本文獨家冠名,請點擊↓看起來符合長沙人的口味,其實也並沒什麼辣味,尋求個心理安慰罷了,長沙人嫌棄一道菜清淡總喜歡講「嘎子喇白」。白湯裡面,除了豬骨其實還有很多材料,比如雞骨、昆布、洋蔥、木魚花、蘋果等等。昆布我們可以初略理解為海帶,因為我們所說的海帶本來就是廣義的名稱,其海帶目包括繩藻科、海帶科、翅藻科和巨藻科。
  • 方便麵中的"愛馬仕",拉麵說的增長黑客是怎麼做出來的?
    拉麵說銷售勢頭在今年天貓雙十一中,拉麵說以一小時45分鐘突破1000萬的成績,躍居方面素食類目首小時TOP1。去年,拉麵說銷售額2.5億,今年,拉麵說目標6億。主打方便麵食的拉麵說,是如何佔據消費者心智的?拉麵說的爆發,是彌補了健康方便麵食在消費者中被忽略的需求嗎?它又是如何抓住麵食賽道,打造自己的不一樣的出位點的呢?
  • 方便麵中的「愛馬仕」,拉麵說的增長黑客是怎麼做出來的?
    拉麵說的爆發,是彌補了健康方便麵食在消費者中被忽略的需求嗎?它又是如何抓住麵食賽道,打造自己的不一樣的出位點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看看拉麵說的增長邏輯。·拉麵說解決了消費者什麼問題?我們交代了拉麵說健康方便的特性,現在來剖析一下第三點,拉麵說的麵食需求。麵食是中國人傳統主食,經歷了2000多年的發展,深受人民喜愛。對於麵食的喜好,不分南北,蘭州牛肉拉麵、重慶小面、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在祖國的天南海北被端上消費者餐桌。有面一定有市嗎?
  • 90後美女白手起家,僅憑一碗拉麵年收益2.5億,網友:需要男朋友嗎?
    2020年1月8日,一位90後女孩站在天馬新產品頒獎典禮的舞臺上,獲得了「2020年度潛在新秀品牌獎」。這個小女孩就是姚啟迪。憑藉一碗拉麵,她以每年2.5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天貓快餐銷售額榜首。她甚至被列入2018年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她是怎麼做到的?一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之後,許多年輕人不可能回家吃一頓家常菜和湯。
  • 90後編劇講述90後故事,青海首部撒拉族短片電影《拉麵女孩》開機
    2020年6月6日,廖乙入編劇、張海濤導演的短片電影《拉麵女孩》在青海西寧開機。作為90後編劇,廖乙入在《拉麵女孩》中成功塑造一對90撒拉族姐妹擺脫命運束縛的勵志故事。影片系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中國電影家協會「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短片電影創作題材。
  • 【乾貨】臉萌創始人:90後搞定90後,我們做了這六點
    現在團隊一共9個人,除了我和另外一個合伙人是88、89年,其他都是90後,是產品技術設計人員,大多是名校畢業,有一名臺灣人,一名香港人,沒有營銷,全靠產品帶來的自然流量。我們的理念就是沒有級別,極度扁平化,大家是夥伴,不是同事。大家在工作中各自分工,各抒己見,鼓勵吐槽。動漫的精神激勵著大家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