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2021-01-18 山東頻道

原標題:金門駐軍將縮至三千人 臺軍方:現在不反攻大陸了

臺灣軍力持續精簡,軍方證實由於臺灣正在進行兵力精粹方案,加上對外戰略構想改變,未來金門馬祖等外島將陸續裁撤軍事單位,金門的駐軍最快七月將縮編到只剩三千人,不過軍方保證,雖然兵力精簡,但戰力反而會提升。

臺灣外島金門一向被軍方視為防衛重點,目前駐軍人數約有一萬人,不過隨著兩岸情勢改變和馬政府推動兵力精粹方案,金門駐軍持續縮編,軍方證實最快今年七月,金門駐軍可能只剩下三千人。

臺灣軍方發言人羅紹和:「『國軍』的戰略目標調整,以前是反攻大陸,現在是防衛固守。」

金門駐軍全盛時期曾號稱擁有十萬大軍,蔣經國時代裁減到八萬,李登輝執政再砍到五萬多人,之後歷任領導人的駐軍政策,也都是朝向減少兵員方向進行。軍方強調,雖然兵力進行精簡,但火力會相對提升,戰力不會打折。

臺灣軍方發言人羅紹和:「精粹案持續縮編,但保證兵力調整不會影響戰力。」

除了兵力調整,包括金門、馬祖、澎湖和花東地區等防衛指揮部,傳出計劃將降為守備大隊,臺灣本島三個軍團的配置也會全面進行改編檢討。

鳳凰衛視黃家騰 陳佑彬臺北報導

相關焦點

  • 金門駐軍將只剩三千
    金門駐軍銳減。(資料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將再度精簡金門駐軍兵力,今年7月將裁減到只剩3000餘人,多個離島指揮部將降編為守備隊,金馬澎等3個外島防衛指揮部指揮官的位階未來可能降為少將指揮官。
  • 解放軍將靠近金門軍演 臺軍方:充分監視民眾放心
    原標題:解放軍將靠近金門軍演,臺防務部門還是那句:嚴密掌握,民眾放心……[環球網綜合報導]福建海事局12日發布航行警告,解放軍4月18日將在臺灣海峽實彈演習。此消息一出,臺灣「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多家媒體紛紛跟進報導。
  • 金門的「前世今生」:挖地道、打菜刀、滅蟲鼠,一座小島上的「反攻夢」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讀者分享至朋友圈。據臺媒7月29日報導,臺「行政院」要求金廈暫緩「通水典禮」,金門縣28日拍板決定,儀式照辦水照通。金門位置圖,圖片來自紀錄片《金門之戰》1953年初,金門縣政府雖然名義上得以重新恢復,但軍方仍掌握著實權,在未來漫長的52年裡,島上幾代人都將在戒嚴與軍管中生活。
  • 最後一位叛逃臺灣的大陸軍方飛行員
    蔣文浩於1989年9月6日下午14點04分在福建漳州機場駕駛40307號殲-6型戰鬥機,執行高級特技訓練科目起飛後,當爬升至300米高度,即突然右轉45度,急速俯衝至超低空,航向130飛行。當蔣文浩飛近海岸時,航向右轉,貼海飛至金門邊緣,再將機首拉升到300米。
  • 大陸向金門供水,「臺獨」在金門部炮,這個道理說不通呀
    這消息雖然純屬瞎猜,一點也不靠譜,但也提醒我們:萬一將來解決臺灣問題不得不動用武力,近在大陸懷抱裡的金門、馬祖,島上有「臺獨」分子部署的大量火力,那是非常容易對我們形成傷害的。再說了,大陸一直向金門供水,「臺獨」分子卻在金門部署火力,把炮口對準大陸,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 金門"反攻大陸"標語掉漆 臺媒:大陸人愛看 要刷新
    大膽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金門大膽島「反攻大陸」的標語落漆,導致看不清。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導稱,廈門有關方面特地致電金門表示,民眾愛看卻看不清,要求金門的臺軍趕緊刷新。金門位於金門島西南方的大膽島、二膽島,距廈門僅4.4公裡,是臺軍防衛前線,常年被視為軍事禁區。
  • 金門島距離大陸1.8公裡,為什麼內戰時沒有收復?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金門島一直扮演著「反共橋頭兵」的角色,幾十年來國民黨在金門布有重兵,有人稱金門是臺灣的一座兵島。兩岸關係緊張時,金門駐軍最多時達10萬多兵力。金門在未開禁之前,是個戒備森嚴的地方。每天晚上10點以後,老百姓不準點燈,島上一片漆黑。為了防止駐軍官兵與老百姓偷聽大陸廣播,島上不準使用收音機。
  • 解放軍將靠近金門軍演 臺防務部門:嚴密掌握
    臺灣「中央社」援引臺當局防務部門發言人陳中吉表示,臺軍針對臺灣周邊海空狀況充分監視、偵查,民眾可以放心。島內綠營媒體稱,臺防務部門稍晚也發布新聞表示,福建海事局發布公告之禁航區位於福建石獅靶場沿海,研判為解放軍部隊年度例行性火抱射擊訓練。臺當局也聲稱,臺軍對周邊區域情勢均能「嚴密掌握與應對」,確保安全,請民眾安心。而此次軍演究竟離臺灣有多近?
  • 金門自大陸引水 馬祖人好生羨慕金門人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8月14日報導,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計劃5日分別在金門和晉江舉辦通水儀式,正式宣告啟動兩岸通水,金門同胞期盼多年的願望得以實現,「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成為現實。「當然同感興奮」,畢竟都是離島面臨同樣的困境,早年還沒有離開馬祖,當地嚴重缺水,當時馬祖駐軍,最盛恐怕超過10萬人,一桶水要生活一整天。
  • 那些年,大陸與臺·灣的交鋒!
    1949年,節節敗退的國民黨軍隊不得不放棄大陸,轉戰到了臺·灣、金門等地,這次撤退不僅讓中國陷入了長達67年的未完全統一狀態,也成為了今天兩岸問題的一切起因。(臺·灣放氣球大陸也會,福建民兵在當時的主要任務就是輔助軍方進行宣傳,放氣球幾乎是日常任務。)
  • 炮擊金門六十周年,臺灣要炮彈還是自來水?
    重點再說說當時的臺海關係1957年10月10日至23日,國民黨八大在臺北召開,蔣介石致開幕辭,陳誠作《政治報告》,張厲生作《黨務報告》,王叔銘作《軍事報告》,于右任等人代表五院作《施政報告》。國民黨八大確立了「反攻大陸」政策,工作重心由「保衛臺灣」轉向進攻大陸。
  • 臺媒:臺當局在大、二膽島減兵 向大陸遞橄欖枝
    臺媒:臺當局在大、二膽島減兵 向大陸遞橄欖枝 2014-07-01 14:48:51來源:環球網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6月30日自金門搭乘臺灣軍方的海龍快艇前往大膽島,主持大、二膽島移交金門縣政府開放觀光典禮。
  • 從央視熱播紀錄片,回顧驚心動魄的1958炮擊金門始末
    20世紀50年代中期,困守臺灣一隅的蔣介石集團,在美國的羽翼庇護之下,繼續做著「反攻大陸」的美夢,並以金門、馬祖為基地,經常對大陸地區進行騷擾。在國際上,1958年的中東事件,成為炮擊金門的導火線。以蔣介石為首的臺灣當局以為「反攻大陸」時機已到,企圖進一步將事態擴大。8月6日,臺灣所謂「國防部」宣布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同時大量增兵金門、馬祖,使這兩個地方的兵力多達10萬餘人,佔臺灣陸軍總數的1/3,臺海局勢處於高度緊張狀態。8月11日,美國國務院發布「不承認共產黨中國政府的備忘錄」,重申不承認中國。
  • 蔣介石有多想反攻大陸?原子彈都擋不住!
    結果,西南、西北被解放軍迅速攻克,海南島也沒守住,縮到臺灣島成為唯一的選擇。到了1949年底,國民黨方面全部遷至臺灣,500萬軍隊,撤退到臺灣的只有50萬左右。一片風雨飄搖中,「代總統」跑到美國不回來了,蔣介石再次登上前臺,又成為「總統」。
  • 韓福東:金門菜刀炮彈造
    接下來的炮擊,則要等到4年後的8月23日,在這之後,除1960年曾發生小規模的「六一七炮戰」等戰役外,至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解放軍奉行的都是「單打雙不打」的炮擊策略。李炷烽家附近曾落過三次炮彈。第一次是在八二三炮戰期間,炮彈落在後院爆炸,沒有傷到人。第二次是在1965年,讀小學六年級的李在客廳神龕前的八仙桌上寫字,一顆炮彈把10餘米外的大門打垮。
  • 蔣介石反攻大陸不是說說而已:1949年12月7日國民政府遷往臺北
    自從敗退臺灣以後,蔣介石就一直籌劃反攻大陸。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國光計劃了。該計劃從1961年到1972年積極籌劃,最後並沒有實行。其實,稍微有常識的人,都不會認為反攻大陸會成功。李彌曾經說過:依靠臺灣那麼點大的地方,想要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我為什麼不贊成從金三角撤軍?就是因為臺灣太小。用1個省去對付大陸30多個省,想要打贏是無稽之談。自然,蔣介石也明白這個道理,仍然制定了反攻的計劃,希望未來出現有利時機。
  • 大擔二擔移交金門 戰地最前線將變身旅遊勝地
    曾經是臺灣戰地最前線的大擔(上圖)和二擔島,6月30日正式從臺軍方移交給金門縣政府,規劃開放觀光。預計明年7月,就會對島內民眾開放。  只留數十兵力駐守  臺灣行政部門當天宣布,為促進金門觀光,大、二擔島正式從軍方移交,除留駐必要兵力外,金門縣政府將自7月1日起正式接管大、二擔島。
  • 臺灣距離大陸最近離島將開放 軍事要塞再減駐軍
    金門大擔島觀光處表示,未來獲獎作品將做成限量紀念商品在島上販售。  長年管制的大擔島被外界譽為「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如今這個秘境即將對外開放參觀。金門縣政府觀光處特別發出「誰能擔大膽?」召集令,邀請全臺設計師創作具收藏價值及代表性意義的大擔文創紀念商品。
  • 被臺軍視為「精神象徵」的金門大擔島開放 將陸客拒之門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6日報導,大膽島目前一半區域仍是軍事管制區,由臺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派遣一個「加強連」駐防,執行所謂的「固安作戰計劃」等反登陸任務,即使是在臺軍軍官精簡的人事壓力下,島上最高指揮官仍然是較為高階的「中校」。臺軍方表示,目前未接獲金門縣政府允諾讓陸客申請登島的訊息,而軍方至今也反對陸客申請登島。
  • 金門:地雷、軌條砦及對峙種種
    在山間田地,牛悠閒,人也悠閒。這裡沒有法拉利,沒有寶馬,筆者看到的最好的一輛車是一輛本田SUV——當然,最拉風且昂貴的國民黨駐軍的戰車,筆者是無緣得見的。金門慈湖,供遊客合影的坦克。海關的人看到精美的鐵質餅乾盒,知道這是過年帶給家人的禮物,也就沒有打開查驗。蔡顯國告訴筆者:「我當時就是在賭一把,真查到了,相機就歸海關;萬一沒查到,命中注定這臺相機就還屬於我。」多年前曾讓蔡顯國神經高度緊張的往事,如今聽起來已成一則距離遙遠的奇聞,現在的人無法想像當年金門軍事管制的嚴酷。曾經兄弟對峙,曾經劍拔相向,曾經「單打雙不打」,曾經炮火經年……好在,這些「曾經」,已成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