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常升起》:偽荒誕浪漫主義,尊重了生活的本質

2020-10-14 簡理壹

文藝電影,重點關注電影的本質——生命、人性、哲學的深層思考。@簡理壹



太陽照常升起》是英皇等三家影視公司聯合出品的文藝片,由姜文自編、自導、自演,周韻、陳衝、黃秋生、房祖名等演員主演,2007年9月上映的電影,大約17萬人參與豆瓣評分還高達8.2分。它曾獲得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提名。

《太陽照常升起》是一部非常「奇特」的電影,它的奇特在於解讀難度,也是被網友稱為「姜文導演最燒腦的電影」。它是姜文蟄伏七年之後的又一力作,影片講述了四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有些評論者從欲望的角度解讀這部電影,也有些評論者從愛的角度解讀。

自從2000年《鬼子來了》被禁,直到2007年才交出這部具有「文革味」的文藝片。姜文,是中國電影界的一個鬼才,他導的電影從來模仿和超越不了。與其說這部電影是天馬行空的夢幻之旅,不如說一位老頑童對歷史和現實的混亂寓意。

因此,姜文的電影風格,很難單從故事內容進行解讀。因此,今天我將基於《太陽照常升起》電影內容,並結合姜文導演的電影元素,從「敘事方式、視聽技巧、主題呈現、現實意義四個維度進行深度解讀:

  • 敘事方式:精巧的劇作格局,懸疑反轉的後現代主義斷裂敘事方式,使電影藝術具有先鋒性
  • 視聽技巧:高超逼真的多種視聽技巧,呈現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以及塑造出誇張荒誕的人物行為,帶給觀眾猜謎一樣的過癮效果
  • 主題呈現:通過「瘋」、「戀」、「槍」、「夢」四部分故事,運用隱喻的方式,講述喜劇背後的悲劇以及隱藏的主題
  • 現實意義:基於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四個部分故事的劇情內容,我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對「人生迷茫階段」的三點思考

01 敘事方式:精巧的劇作格局,懸疑反轉的後現代主義斷裂敘事方式,使電影藝術具有先鋒性

《太陽照常升起》是姜文導演的第三部電影作品,它是根據著名作家葉彌的短篇小說《天鵝絨》改編的二次創作。當年該片以先鋒的反線姿態,挑戰傳統的電影敘事方式,為觀眾帶來一種全新的欣賞體驗。影片跳躍的節奏、跳躍的故事,這也是電影難解讀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影片先呈現1976年同一年不同地點發生的「瘋」、「戀」、「槍」」三部分小故事,即整個完整故事人物的結果

  • 影片第一部分「瘋」:講的是1976年,一位擁有性感雙腳的李東方(房祖名 飾)的媽(周韻 飾),因樹上的新鞋消失,變成瘋媽也消失,只剩下衣服和那雙鞋。
  • 第二部分「戀」:講述的是1976年,一位大學梁老師(黃秋生 飾),因「」摸屁股」嫌疑,後在水塔吊死,還帶笑。
  • 第三部分「槍」:1976年,老唐(姜文 飾)拿著梁老師給他的槍,因「天鵝絨」,把李東方給殺了。

看完影片前三部分,我認為「戀」部分故事的大學梁老師是因為自尊心強,承受不了70年代的「色狼「懸疑犯身份,才自尋短見。對於「瘋」「槍」這兩部分故事和其它方面,影片給觀眾留下很大懸疑。電影呈現出幾部分斷裂的生活現象,交代情節的發展隨之模糊,敘事變得跳躍不定,此時給人以破碎凌亂的捉急感覺。

第二,影片末尾反時間追述回憶1958年「夢」的一部分故事,即整個完整故事的起因

第四部分「夢」:1953年,這其實是整個故事的開頭。新疆,兩個騎駱駝的女人,老唐妻((孔鐿珊 飾))和身懷六甲的瘋媽,並肩而行,迎接她們的,是兩段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我看來,影片的第四部分「夢」講述了老唐妻和懷孕快生的李東方媽相識;還有老唐妻夫婦在南洋時的浪漫愛情故事。為故事第第二、三部分』『戀「槍」——老唐因「天鵝絨事件」拿著梁老師送的槍,把瘋媽兒子斃了的事,而埋下伏筆故事第一部分李東方的媽變「瘋』『後自殺,是因為第四部分「夢」她收拾李東方父親的遺物時,發現婚姻出軌的證據,心理承受不了。

看完影片,我覺得姜文導演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患上了傑姆遜所說的「精神分裂症」敘述模式。影片敘述時間走向的重構,導致敘述方式需要重解,進而表現事件歷史的斷裂感。在斷裂化和反整體的人物和事件呈現特徵下,它展現新的敘述特色,這就是帶有先鋒性的後現代主義。

02 視聽技巧;高超逼真的多種視聽技巧,呈現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以及 塑造出誇張荒誕的人物行為,帶給觀眾猜謎一樣的過癮效果

《太陽照常升起 》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幾乎像達文西密碼,一旦找到到關鍵,就覺得此片非常清晰,並令人感動震驚。影片瘋、槍、戀、夢各部分的寓意,即瘋狂與執著、荒誕與尷尬,衝突與毀滅,生命與希望。我將從視聽技巧的三個方面進行解讀。

豐富的鏡頭運動,呈現誇張荒誕的故事情節和細膩的人物行為心理。

  • 移動鏡頭的運用:年輕的瘋媽領取丈夫遺物時,鏡頭對著桌上的遺物緩慢移動,圍繞瘋媽移動,我們先是看到一件件遺物,接著才是瘋媽哭泣的臉,強化了憂傷的情緒。
  • 特寫鏡頭的運用:影片的特寫鏡頭比較多,例如:瘋媽的腳、護士被摸的屁股、食堂女工的手等鏡頭強化了氣氛,多場室內交流也淡化了背景。望遠鏡作為拉近與被觀察者距離的工具多次出現。

②姜式風格的象徵性色彩,衝破影片固有的表意。

象徵性色彩,是姜文電影中運用是最獨特的。《太陽照常升起》大部分運用的是暖色調。

瘋媽用石頭堆砌成的白色小屋,白色象徵純潔。梁老師在醫院病房遭遇告白,窗外下著雨,燈光灰暗,窗外樹影搖曳,但他的輪廓在窗下十分清晰,很好地體現了他憂鬱、不安的心情,使人物形象造型感突出。戈壁灘的夕陽和傍晚,呈現出橘黃色的顏色,它代表著溫暖、熱情、有活力,同時也夾著繁華過後的寂寥之感。

電影的色調由暖色到強烈色彩,營造出夢一樣的意境場景,體現了人物心裡情感的純淨和火熱。

極具形式感的布光,使影片充滿魔幻和詩意化。

影片的第一部分「瘋」:瘋媽媽和兒子在室內談話,導演只對他們兩人布光,周圍一片都是漆黑。這種聚焦的布光方式,增強了人物的造型感和超現實意義。

第二部分「戀」:梁老師在學校看電影的夜晚,非固定的人工交叉光束運用的非常神奇,具有寫意性的象徵意義。在黑暗的夜幕下,導演用運用不停移動的手電光,配合雜亂的腳步聲,人群呼喊聲,形成了強烈的明暗對比,增強了情節發展的懸念。

在我看來,無論是豐富的鏡頭運動、姜色象徵性的色彩、還有極具形式感的布光,這三者都配合得如火純青。導演不按一般邏輯出牌,衝破了色彩固有的表意,主觀色彩的運用超越了自然形式,上升為一種有寓意的造型效果。整體影片的造型感和運動感也使得整個畫面擁有豐富的層次感,造成了視覺上豐富的信息量衝擊。

03 主題呈現:通過過「瘋」、「戀」、「槍」、「夢」四部分故事,運用隱喻的方式,講述喜劇背後的悲劇以及隱藏的主題

姜文曾說過葉彌的原著《天鵝絨》給了他很大震撼,它把生活的本質推到人的眼前,什麼來龍去脈都不存在,所有的解釋都是人們在極度不安的狀態下強加進去的意念。因此,人們未被格式化的生活現象,其中也包括荒誕和不遵循常規倫理的浪漫主義行為,都遵循了生活原有的本質

瘋媽自殺是影片的開始,她對鞋子的尋找,對樹的迷戀,對往事的不斷糾結,唐詩吟唱,包括她莫名其妙的瘋了,都是「愛而不得」焦慮的隱喻世界

而接下來的「戀」的摸屁股事件則是對文革時"欲望禁忌"的另類想像。影片中通過跳舞的廚娘,彈吉他的廚師,欲望強烈的女護士,還有四處偷情的老唐,甚至一起捉流氓的王書記,這些都喜劇般顛覆了那個時代看似嚴肅的敘述符號。這些敘述符號隱喻地體現出對過去時代的懷念以及傷感,人物的誇張表演都被賦予了「欲望而不得」批判意味。

在「天鵝絨」「槍」部分,影片通過神秘的樹林、歡快的鼓聲、響亮的槍聲,隱喻對青春期美好的想像。老唐為了一句「你老婆肚子一點不像天鵝絨」,把瘋媽兒子李東方殺了。我想,老唐不能忍受的,並不是婚外情,而是妻子隱秘部位的那種象徵物。天鵝絨是一個人對隱秘情慾的最為美好的想像性象徵物。另外,美好的事物面前,也隱喻伴隨著死亡。

「夢」部分,把對「欲望和愛」想像的焦慮,終於在戈壁灘老唐的婚禮上達到了高潮,沉醉的男男女女、熱氣騰騰的烤羊、歡快的舞蹈。在影片最後,象徵與隱喻的意味更濃了。年輕的李東方媽站在火車上,向著遠方太陽出來的地平線呼喊。把太陽升起過程拍攝得極其具有藝術化、情感化。

在我看來,一方面,姜文導演式是通過華美的影像,在濃濃的懷舊情緒中,隱喻為我們傳遞出了對「愛和欲望的想像」無法實現的焦慮。另一方面,則通過這些混亂荒誕的浪漫主義故事人物行為,告誡我們現今時代的現實真相——因安全感的缺失,所以人們容易在人生階段迷茫,導致失去自我。這兩方面,就是我對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解讀出來的主題。

04 現實意義:基於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四個部分故事的劇情內容,我將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我對「人生迷茫階段」的三點思考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故事人物在現實和想像的矛盾中徘徊,呈現出當時青壯年的「欲望和愛」得不到滿足的迷茫,從做出非典型的荒誕浪漫主義喜劇行為,最終產生悲劇結果。結合影片故事內容的啟發,接下來,我將談談對「人生迷茫階段」的三點思考:

① 清理負能量,找到迷茫原因

什麼叫負能量?它就是能迅速把人的心情拉低,讓人消沉的東西。其包括人類自身內心的負面情緒、心理、思想,如嫉妒、陷害、攀比、抑鬱。當一個人的負能量嚴重時,喜怒哀樂無常,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莫名其妙地胡思亂想,導致荒謬的言行舉止和不良後果。

影片的李東方媽,因李東方父親死後的遺物懷疑愛人」出軌「事宜,被村裡人閒言閒語。因她承受不住純潔愛的玷汙以及愛人去世的強大負能量打擊,她瘋了,隨之自尋短見消失。文革時代的女人,是非常看重婚姻忠誠度的。即使換作是現代已婚女性,也把婚姻幸福擺在第一位。

因此,在我看來,李東方媽的負能量主要是愛人出軌和去世。作為單親母親的她,當時是非常無助和傷心的,同時對自己和兒子的將來也感到極度迷茫;影片呈現才有她禁止兒子上學、為夢買鞋、迷戀上樹,鞋是隱喻婚姻,樹是依靠。她真正負能量是害怕以後沒有了保護和依靠,這是迷茫的根本原因。女人最大的依靠是自己。只要她清理負能量,改變心態,就會堅強生活下去。

充實業餘生活,行動找答案

趕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誰的人生不曾迷茫過,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找不到方向。沒錯,好男兒志在四方,條條大路通羅馬。

影片中大學梁老師因為摸屁股事件嫌疑,自命清高的他,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後想不通,他上吊自殺,死帶笑。梁老師是一位乾乾淨淨的好老師,只在乎靈魂之內敢興趣的事。在我看來,梁老師已經被平反了,可以通教書和彈奏吉他充實豐富業餘生活,努力行動尋去找人生靈魂伴侶,或許這就是他想要的答案。

通過學習,重新定位方向

學習可以改變人的生活,改變人的一生。學習也是成為好老師的基礎之一。

梁老師自殺以後,老唐就被下放了。下放的地點恰好是瘋媽所住的小村莊。老唐到來的那一天,正是瘋媽消失的那一天。老唐是喜歡大自然的人,平時愛與村裡孩子們玩追逐打獵遊戲。影片中的老唐妻也沒有孩子。因此,老唐的主要精力,都用在純真的村童們身上了。因」天鵝絨「,用梁老師給的槍,把瘋媽兒子殺了,就此成為殺人犯。

我覺得,老唐作為一位70年代大學老師,算得上成功了,也證明他的學習能力很強。當時文革下放鄉村,他也可以通過教授知識改變村裡的兒童,把這種當作工作對待。但他為人格局不夠高,天天墮落玩樂。既然因想像物」天鵝絨「,為維護大男人面子,做了殺人犯。其實具有老師基礎的老唐,可學做人方面,提高眼界,不糾結小事,改變專注理想方向,人生更美好。

人生路漫漫,經歷風吹雨打,我們才能見彩虹。如果負能量過多,會害己又害人。我們要及時深入內心,欣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於面對。痛可以哭,就算天天傷心流淚又怎樣,起碼誠實面對生活。時間有時是最好的療藥。清理負能量,找到迷茫的原因;充實業餘時間的愛好和生活方方面面。邊行動邊學習,改變方向,就能找到你的理想方向。

總結: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講述的是革命時代幾個普通中國人的故事,展示當代中國人的生存狀態。導演借影片喜劇回味逝去青春的美好,同時帶有批判色彩的悲哀。夢想和現實有時會相互打臉,處於迷茫階段的你我他,在太陽照常升起的日子,是不是應該改變心態?人生不僅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相關焦點

  • 《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姜文作為活躍在影壇的第六代導演,至今其作品仍有著舉足輕重的社會影響力。他的作品擅長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方式摻雜著革命的青春記憶進行重構。姜文的每部作品都具有其獨特的個人風格,《陽光燦爛的日子》強烈的個人化色彩將中國特殊時期在規定的政治意識形態內的青春反叛通過少年的成長故事全數概括。
  • 談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
    談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文/騷客vlog太陽照常升起作為一部電影或者一闋音樂的標題,沒什麼詩意,但是足夠讓人感到不安,並且忍不住要一探究竟的是太陽沒照常升起時發生了什麼?我在看了大名鼎鼎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後與多數人一樣無感,不明所以。唯獨對日本作曲家久石讓的配樂有一種無法自拔的迷戀。
  • 影評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是一部由姜文執導,房祖名 / 周韻 / 姜文主演的一部劇情類型的電影,文章吧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些觀眾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太陽照常升起》觀後感(一):《太陽照常升起》——魔幻敘事中的現實生活       好的電影不是給人答案,而總是給人提出門口題,引人思考。
  • 影評 | 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中人物行事中展現的半虛半實的邏輯感與夢境極為相似,乍一看好像很合理,細想又很是不對勁,好像處於荒謬和真實的邊緣。其場景尤其如此,比比皆是:老唐對小隊長開槍之前,霧氣忽然大漲隔開二人;梁老師的遺體在大堂門口的桌子上陳列,風吹動果蔬壓著的白布;唐和妻子新婚之夜時所有人的狂歡;火車拉起燃燒的帳篷;母親沿鐵道跑向野花越發鮮豔茂盛的光明世界。
  • 《讓子彈飛》電影插曲——《太陽照常升起》
    不得不說,這一部曠世之作也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了姜文,尤其是姜文對音樂的熱愛,在電影中就能看出姜文特別鍾愛莫扎特。      《太陽照常升起》這首曲子由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讓創作,而這位音樂大師正是為了姜文在2007年上映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而創作的。
  • 觀影《太陽照常升起》★飛虎讀書筆記279
    今天觀看2007年9月上映的老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是姜文執導的第三部電影,由他自編、自導、自演。 《太陽照常升起》借鑑了昆汀的「章節式環狀敘事結構「,影片展現了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講述了1958年和1976年四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
  • 從小說到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比如懸疑作品就要用有限的時間去表達出書中的懸疑甚至超過他比如《太陽照常升起》這部作品。我國也有很多文學作品被翻拍比如《霸王別姬》、《白鹿原》這兩部作品前者《霸王別姬》將一部二流文學作品展現出一流的影視作品,而《白鹿原》則是一流的文學作品改編成二流的影視作品。
  •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聽到《邪不壓正》今年會上映的消息後,第一時補看了《太陽照常升起》,我覺得最值得寫的是這部,因為它最難懂,也最有趣。事實上,如果我們認真捋一下就會發現,姜文是個對歷史極度感興趣的導演,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在講述歷史裡的故事,包括《一步之遙》和《讓子彈飛》,但他對歷史的理解更偏向於荒誕和欲望。前戲鋪了半天,現在進入主題。《太陽照常升起》分為:瘋、戀、槍、夢四個章節,每個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這四個章節起於1958年,終於1976年。
  • 生命的浪漫狂想曲 ——淺析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而今我輩狂歌,不要裝乖,不要吹牛逼。敢駕閒雲,捉野鶴,攜武陵人吹笛。我戀春光,春光誘我,誘我嘗仙色。風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姜文一曲《念奴嬌》道盡了他作為導演對《太陽照常升起》(以下簡稱《太陽》)的全部情愫。它就像一首浪漫的狂想曲,帶領觀眾進入一個瘋狂的幻想世界,去感受愛的純潔與美好,感受欲望打碎在人們面前時的脆弱和不堪。可以說,它是生命最為抽象的表達。
  •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你看懂了嗎?
    這在《太陽照常升起》中發揮到極致。電影中遍布著難於索解的意象,比如瘋媽世界裡的鳥、樹、可能來自《百年孤獨》的史前巨蛋;比如李不空留下的一桌遺物。它們充滿誘惑又充滿歧義。在如此紛繁多彩的符號面前,不解是正常的。而機會在於,姜文為這部他所珍愛的電影留下了太多的文本記錄。關於《太陽照常升起》,至少有四個版本的故事可供我們追索。
  • 一部電影一本書 重讀姜文電影系列(3) 《太陽照常升起》
    電影是姜文的第三部導演作品《太陽照常升起》,書呢是電影相關的文集《長天過大雲》。這篇文章很長,圖片也多,如果有條件請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看視頻,更加直觀!結果又打臉了,姜文還是隻字不提他的創作意圖,倒是《讓子彈飛》相關的書籍《騎驢找馬》,裡面有很多採訪談到了《太陽照常升起》,看完基本就明白了,只是有些細節還得「猜」。
  • 太陽照常升起,我們被姜文耍了
    文/九弦日 首發於2007.10.8 電影上映後,不外乎被評為年度最佳或最爛,即便不溫不火,也會有很多人津津樂道著票房究竟會和「黃金甲」之類商業大片差距多遠,而「最具話題電影」,如此評價,實在不知褒貶為哪般,《太陽照常升起》就落得了這樣的田地。
  • Eason:與你常在黃金時代,太陽照常升起
    與你常在黃金時代,太陽照常升起,好似天使的禮物,永遠有相信你的,See u later!很喜歡這次的歌單!!慶幸你有很多老少鹹宜耳熟能詳的歌曲 ,又為很多好聽不火的歌感到惋惜。《太陽照常升起》對應遠處的日出,一切又那麼美好。Eason笑起來,讓我覺得一起都會很簡單。在曦光裡的維港開live show,等待日出,這個男人也太浪漫了吧!
  • 楚挺徵的錘子被擊倒了,讓我們高歌《太陽照常升起》送你一輪月光
    最後,唱《太陽照常升起》。一代優秀的楚國英雄,追隨項羽的勢頭,寧願「虞姬」而不是江山!但是你沒有足夠的文件項羽,繼續項羽的缺點!你還有記得你熟練的行動、滑坡的思想和不當的後續行為嗎?很好的轉換,《太陽照常升起》這首歌已經被記住了,讓我們先為你唱吧!讓我們給你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讓你看看夜晚是什麼樣子!讓我們看看漫漫長夜中是否有「牛鬼蛇神」在你身邊穿梭!
  • 電影 | Cult Film 11 《太陽照常升起》
    1976年,南部一個邊遠的小山村,李東方(房祖名 飾)的母親因為一雙鞋子瘋掉,成為瘋媽(周韻 飾),終日瘋瘋癲癲,一天,李東方無意發現瘋媽發瘋的真相……   1976年,一所大學裡,晚上在操場放電影,有五個女人聲稱被人「摸屁股」,梁老師(黃秋生 飾)陰差陽錯成為嫌疑犯,有人開始在暗中幫他洗脫嫌疑……   1976年,老唐(姜文 飾)和唐妻(孔鐿珊 飾)下放到李東方所在的小山村
  • 太陽照常升起:SUN與波場的秘密
    在昨天下跌的過程中,我看到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百幣下挫之時有一個幣居然還拉升了一下,我笑了,這幾乎在我的邏輯之內,因為整個TronDeFi,也就是波場生態的秘密就在這個太陽(SUN)裡。圖片來自姜文導演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Sun Also Rises),導演的名字改為了孫宇晨的英文名Justin Sun。因為他也在導演這樣一齣好戲。
  • 《陽光普照》—太陽不一定照常升起
    他認為最公平的是太陽,總能找到每一個人身上,你要你走出陰影,就能得到溫暖。而他就是整個故事裡的太陽,用自己照亮家庭以及他身邊的人。而太陽的另一個意思,就是他離人們太遠,永遠東升西落,高掛在天上,人們無需杞人憂天地為他擔心,只要去擁抱溫暖就好。畢竟,在人們心裡「太陽每天都會照常升起」。人物的第一個出場,就顯得與世界那麼的格格不入。
  • 《太陽照常升起》:五光十色的愛情萬花筒
    執著於愛情而不惜生命,盲目於愛情而喪失自我,遊戲於愛情而因果報應,好奇於愛情而懵懂困惑……《太陽照常升起》,一個五光十色的愛情萬花筒。只是她被一個持槍的綠衣獵手迷惑並捕獲了,於是她背離了最初的自己,穿上夢中的黃穗子魚鞋,義無反顧地沿了獵手的足跡,帶了他們的血脈爬上他的家鄉村口那棵高高的樹上去望穿秋水,任憑多情的風放肆地撩撥她凌亂的頭髮如柔水般輕舞飛揚,向著遠方向著太陽發出對心上人阿遼莎最痴情最悽美最撼人心魄的呼喚。
  • 偉大的母親——《太陽照常升起》影評
    真正做好這些的電影,乃鳳毛麟角,甚至可遇不可求,《太陽照常升起》就是這樣一部曠世精品。就像導演姜文對配樂大師久石讓的要求一樣:給電影創作的主題曲要比肩莫扎特。《太陽照常升起》足以使姜文成為電影界的莫扎特!電影是由4個故事組成的,從前到後,按春夏秋冬四季排列,分別講述了:瘋媽、流氓、槍殺、結婚。前三個故事發生在1976年,第四個故事發生在1958年。
  • 《太陽照常升起》:姜文最難懂的電影,原來有這麼多隱喻
    昨日武漢風雪交加,今天竟晴空萬裡,一如我剛看完的姜文的這部影片名《太陽照常升起》。此片被公認為姜文最難懂的作品。我曾經好幾次點開過這部片子,但很久都看不進去,只得放棄。前面周韻演的瘋媽的部分,太天馬行空,太荒誕,只看到她不停地跑,不停地爬樹,不停地喊,而房祖名演的兒子則不停地找,不停地追,不停地問。如果能耐心看完片子,才會看懂這些情節,瘋媽的瘋自有原因。瘋,是逃避極致痛苦的出口。電影一共演了四個故事,都跟情慾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