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照常升起》:五光十色的愛情萬花筒

2021-02-19 掌心沐雪

作為一個電影人,尤其作為一部電影靈魂的主創,導演要想傳達出極具個人化的創作理念營造出強大的感染力,必須要以直面人性真實的勇氣來反觀自身。從某種意義上講,電影就是在反覆追溯、詮釋人生的過去特別是青春記憶裡的各種情結。而它總是與異性分不開,根深蒂固於心靈歷史的深處。

童年印象,從倫理意義上總是和母親這一形象聯繫在一起。而中國式孝子最容易忽略的往往就是母親也是女人這一基本事實。

從母親溫暖的子宮裡離開,男孩的發育成長曆程也就是由依賴直至叛離母親角色意識的過程。男人喜歡陌生,總是選擇離開來作為證明自己的手段,而女人仿佛恰恰相反,女人喜歡固守,總是選擇追隨來證明自己對愛情的執著與無私,無論活著還是死去。

男孩總是嚮往成為真正的男人。槍,往往是男人的最愛;槍,是雄性力量的象徵。當男性力量的號角陽剛響起,便雄赳赳氣昂昂狠心而灑脫地踏上叛離雌性力量、追求自由自在放浪不羈的人生之旅。

執著於愛情而不惜生命,盲目於愛情而喪失自我,遊戲於愛情而因果報應,好奇於愛情而懵懂困惑……《太陽照常升起》,一個五光十色的愛情萬花筒。

母親生得美,美得讓兒子凝神,讓男人們驚豔。母親是兒子和村裡一切男人心中的偶像。不同的是,在兒子心中母親是一尊值得親信依賴仰視並欣賞的聖母像;而在那些男人們的幻想中則更多了幾許情愛意義上的意淫成分。

母親,是母性、人性與神性的綜合體。

母親活得真實、純粹、率性、灑脫,母親大聲說笑,大聲斥罵,喜怒無常、瘋言痴語。昔日唐人的黃鶴佳句此時通過動聽的吳儂軟語變成了兒女情長的愛情怨言。在母親的心裡,在兒子之前,只有她魂牽夢繞的阿遼莎。

然而,誰知母親女人心?那是兒子感到陌生的另外一個世界,是女人專有的最私密的神秘洞府所在。它伴隨孩子的成長,塵封多年,詭異、華麗而易碎,當青春期的兒子偶然闖入這一所在,才發現當年的父親一如現在的自己容光煥發玉樹臨風。這才明白母親為什麼要讓自己讀風流父親當年寫的情書,為什麼那樣無情的打自己耳光,這才驀然發覺一個單獨帶著孩子的女人的神秘、豐富、脆弱與艱辛。

母親在海邊長大,不喜歡穿鞋,分明是水的精魂孕育的一隻精靈魚。只是她被一個持槍的綠衣獵手迷惑並捕獲了,於是她背離了最初的自己,穿上夢中的黃穗子魚鞋,義無反顧地沿了獵手的足跡,帶了他們的血脈爬上他的家鄉村口那棵高高的樹上去望穿秋水,任憑多情的風放肆地撩撥她凌亂的頭髮如柔水般輕舞飛揚,向著遠方向著太陽發出對心上人阿遼莎最痴情最悽美最撼人心魄的呼喚。

不怕記不住,就怕忘不掉。

我知道,我知道。那段美麗如色彩繽紛的鸚哥般的愛情在風中飄逝於無形。

魚的水生水長的本性,註定了她最後還是要隨水而逝。

思想禁錮、欲望壓抑、想摸卻又不敢摸的特殊年代,生活於政治運動與人倫道德的雙重重壓之下,在女性強勢癲狂大膽示愛的逼仄之下,一個愛情的理想主義者的精神支柱竟然也會迅速萎縮直至轟然倒塌。靦腆內向善良的小梁老師,把獵槍送人,獨留下母親送的美麗槍帶送自己上路,以高貴的純淨之軀來祭奠自己被玷汙乃至破滅的純澈如梭羅河水的愛情理想。

封閉的環境,缺失的父愛,原始的純真,成長的艱辛。在專屬於母親的那個冷寂卻溫暖如子宮一般的洞府裡,男孩與大自己20歲的女人完成男人身份的最終確認。當荷爾蒙分泌旺盛的男孩變成男人,一樣會選擇離開,懷著青春的青澀與困惑去探尋真正屬於自己的天鵝絨。

人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嫉妒。王家衛版《東邪西毒》裡面為情所困的歐陽鋒曾經這樣表白。在為異性而對決的雄性力量對峙中,勝者難道總是屬於敵意與獨佔欲最強的那一方?

迴環故事,幾曲悲歌。男人的心靈解剖,女人的靈魂獨白。

人生的路本沒有盡頭,除非生命中的另一半出現。此刻,無論高山峻岭,無論荒原大漠,無論清流激湍,抓住機會停下跋涉,深情凝望執手相看相依相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過去的將永遠成為過去,未來的正向我們微笑招手,而太陽,天天照常升起。

在電影的結束,我發現影片改編成劇本之前的名字叫「天鵝絨」。在我模糊的讀書記憶中,這三個字無比鮮明地指向了女性。它曾經令多少懵懂少年目眩神迷、心旌搖蕩?我對葉彌的原著一無所知,但是我似乎一下子明白過來,姜文為什麼要拍這樣一部電影。我想,在姜文的成長記憶裡一定也充滿了太多的五光十色的美好與憂傷。

這部如同夢境一般的電影,把我帶回到如夢如詩亦真亦幻的年代記憶中尋尋覓覓,把我引入到光怪陸離美不勝收的精神家園裡流連忘返。我不知不覺化身為那一群雀躍在山間叢林裡的的小毛頭中的一員,跟屁蟲一般粘在自己英雄偶像的身後,不時發出傻傻的笑聲,一臉的樸實、純真與無邪。

這是一部充滿了天馬行空式的想像卻又無比貼近心靈真實的電影。正如姜文所言,這部宣稱獻給上帝的作品讓我分明地感受到導演胸中那股濃濃的宗教徒般的虔誠之意。它分明是在向人類致敬,向人類的童年和青春發出無限的懷戀與深深的憂傷,向男性自身發出鏗鏘有力的心靈拷問,向女性唱出發自肺腑的感天動地的靈魂讚歌。

我通過觀影來充實我枯燥灰暗的人生,我通過寫字來尋求精神的宣洩與共鳴。面對如此偉大而美麗的作品,我的靈魂怎能不為她而歌唱?

2011.2.18,石家莊

相關焦點

  • 《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姜文作為活躍在影壇的第六代導演,至今其作品仍有著舉足輕重的社會影響力。他的作品擅長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方式摻雜著革命的青春記憶進行重構。姜文的每部作品都具有其獨特的個人風格,《陽光燦爛的日子》強烈的個人化色彩將中國特殊時期在規定的政治意識形態內的青春反叛通過少年的成長故事全數概括。
  • 影評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是一部由姜文執導,房祖名 / 周韻 / 姜文主演的一部劇情類型的電影,文章吧小編精心整理的一些觀眾的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太陽照常升起》觀後感(一):《太陽照常升起》——魔幻敘事中的現實生活       好的電影不是給人答案,而總是給人提出門口題,引人思考。
  • 談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
    談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的配樂文/騷客vlog太陽照常升起作為一部電影或者一闋音樂的標題,沒什麼詩意,但是足夠讓人感到不安,並且忍不住要一探究竟的是太陽沒照常升起時發生了什麼?我在看了大名鼎鼎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後與多數人一樣無感,不明所以。唯獨對日本作曲家久石讓的配樂有一種無法自拔的迷戀。
  • 影評 | 太陽照常升起
    《太陽照常升起》中人物行事中展現的半虛半實的邏輯感與夢境極為相似,乍一看好像很合理,細想又很是不對勁,好像處於荒謬和真實的邊緣。其場景尤其如此,比比皆是:老唐對小隊長開槍之前,霧氣忽然大漲隔開二人;梁老師的遺體在大堂門口的桌子上陳列,風吹動果蔬壓著的白布;唐和妻子新婚之夜時所有人的狂歡;火車拉起燃燒的帳篷;母親沿鐵道跑向野花越發鮮豔茂盛的光明世界。
  • 《讓子彈飛》電影插曲——《太陽照常升起》
    不得不說,這一部曠世之作也讓更多的人重新認識了姜文,尤其是姜文對音樂的熱愛,在電影中就能看出姜文特別鍾愛莫扎特。      《太陽照常升起》這首曲子由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讓創作,而這位音樂大師正是為了姜文在2007年上映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而創作的。
  • 從小說到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比如懸疑作品就要用有限的時間去表達出書中的懸疑甚至超過他比如《太陽照常升起》這部作品。我國也有很多文學作品被翻拍比如《霸王別姬》、《白鹿原》這兩部作品前者《霸王別姬》將一部二流文學作品展現出一流的影視作品,而《白鹿原》則是一流的文學作品改編成二流的影視作品。
  • 生命的浪漫狂想曲 ——淺析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而今我輩狂歌,不要裝乖,不要吹牛逼。敢駕閒雲,捉野鶴,攜武陵人吹笛。我戀春光,春光誘我,誘我嘗仙色。風流如是,管他今夕何夕。」姜文一曲《念奴嬌》道盡了他作為導演對《太陽照常升起》(以下簡稱《太陽》)的全部情愫。它就像一首浪漫的狂想曲,帶領觀眾進入一個瘋狂的幻想世界,去感受愛的純潔與美好,感受欲望打碎在人們面前時的脆弱和不堪。可以說,它是生命最為抽象的表達。
  • 太陽照常升起,我們被姜文耍了
    文/九弦日 首發於2007.10.8 電影上映後,不外乎被評為年度最佳或最爛,即便不溫不火,也會有很多人津津樂道著票房究竟會和「黃金甲」之類商業大片差距多遠,而「最具話題電影」,如此評價,實在不知褒貶為哪般,《太陽照常升起》就落得了這樣的田地。
  • Eason:與你常在黃金時代,太陽照常升起
    與你常在黃金時代,太陽照常升起,好似天使的禮物,永遠有相信你的,See u later!很喜歡這次的歌單!!慶幸你有很多老少鹹宜耳熟能詳的歌曲 ,又為很多好聽不火的歌感到惋惜。《太陽照常升起》對應遠處的日出,一切又那麼美好。Eason笑起來,讓我覺得一起都會很簡單。在曦光裡的維港開live show,等待日出,這個男人也太浪漫了吧!
  • 觀影《太陽照常升起》★飛虎讀書筆記279
    今天觀看2007年9月上映的老電影《太陽照常升起》,這部電影是姜文執導的第三部電影,由他自編、自導、自演。 《太陽照常升起》借鑑了昆汀的「章節式環狀敘事結構「,影片展現了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講述了1958年和1976年四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
  •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你看懂了嗎?
    這在《太陽照常升起》中發揮到極致。電影中遍布著難於索解的意象,比如瘋媽世界裡的鳥、樹、可能來自《百年孤獨》的史前巨蛋;比如李不空留下的一桌遺物。它們充滿誘惑又充滿歧義。在如此紛繁多彩的符號面前,不解是正常的。而機會在於,姜文為這部他所珍愛的電影留下了太多的文本記錄。關於《太陽照常升起》,至少有四個版本的故事可供我們追索。
  • 《太陽照常升起》:偽荒誕浪漫主義,尊重了生活的本質
    《太陽照常升起》是一部非常「奇特」的電影,它的奇特在於解讀難度,也是被網友稱為「姜文導演最燒腦的電影」。它是姜文蟄伏七年之後的又一力作,影片講述了四段交錯的故事,分別以瘋、戀、槍、夢為主題。有些評論者從欲望的角度解讀這部電影,也有些評論者從愛的角度解讀。
  • 海明威《太陽照常升起》:求而不得的愛情,照亮欲望中輪迴的心靈
    而他的《永別了,武器》和《太陽照常升起》被列為20世紀中100部最佳英文小說,可謂實至名歸。清醒的人無法忍受這個世界,海明威選擇了自殺。他不愧是美國的硬漢作家,別人自殺用手槍,毒藥或跳河海,他用獵槍,這才夠勁夠刺激,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海明威的作品一點都不迷惘,文字與思想異常清醒。
  • 太陽照常升起:SUN與波場的秘密
    在昨天下跌的過程中,我看到一個特殊的情況,就是百幣下挫之時有一個幣居然還拉升了一下,我笑了,這幾乎在我的邏輯之內,因為整個TronDeFi,也就是波場生態的秘密就在這個太陽(SUN)裡。圖片來自姜文導演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Sun Also Rises),導演的名字改為了孫宇晨的英文名Justin Sun。因為他也在導演這樣一齣好戲。
  • 電影 | Cult Film 11 《太陽照常升起》
    導演: 姜文編劇: 過士行 / 姜文 / 述平主演: 房祖名 / 周韻 / 姜文 / 黃秋生 / 陳衝類型: 劇情 / 奇幻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溫州話 / 俄語 / 維吾爾語上映日期: 2007-09-21(中國大陸) / 2007-09-03(威尼斯電影節)片長: 116 分鐘
  • 刷10遍也看不懂的姜文電影《太陽照常升起》,更像一部象徵主義作品
    姜文導演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就像運用了「冰山理論」,影片只給觀眾展示八分之一的表面,另外八分之七,一點也未透露給觀眾。有網友評論說,電影《太陽照常升起》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但連續刷了兩遍後,我覺得它更像一部象徵主義作品。影片裡面的「娜塔莎」、「阿遼沙」、「鵝卵石」、「梭羅河」、「槍聲」、「笑聲」、「火」等反覆出現,貫穿電影始終。影片情節簡單,但主題難尋。
  • 楚挺徵的錘子被擊倒了,讓我們高歌《太陽照常升起》送你一輪月光
    最後,唱《太陽照常升起》。一代優秀的楚國英雄,追隨項羽的勢頭,寧願「虞姬」而不是江山!但是你沒有足夠的文件項羽,繼續項羽的缺點!你還有記得你熟練的行動、滑坡的思想和不當的後續行為嗎?很好的轉換,《太陽照常升起》這首歌已經被記住了,讓我們先為你唱吧!讓我們給你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讓你看看夜晚是什麼樣子!讓我們看看漫漫長夜中是否有「牛鬼蛇神」在你身邊穿梭!
  • 資訊|《太陽照常升起》剪輯師張一凡:如何用剪輯給予電影二次生命
    《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找到你》《鬼子來了》《尋槍》《瘋狂的賽車》剪輯師張一凡7月29日課程登陸【燈塔學院】【課程介紹】法國新浪潮電影導演戈達爾曾說:剪輯才是電影創作的正式開始在本期胡蘿蔔計劃中,你將了解到藏在故事、演員後面的剪輯指導是怎樣的一個工種,他們是如何與導演、編劇、演員等其他部門配合工作的;你將了解到張一凡老師獨特的「三不」剪輯原則,了解到《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找到你》等電影的幕後故事;你更將了解到一個熱愛電影的幕後大師如何將自己的人生感悟注入到電影當中,運用「剪刀手」串聯起熒幕內外的兩重世界。
  • 一部電影一本書 重讀姜文電影系列(3) 《太陽照常升起》
    電影是姜文的第三部導演作品《太陽照常升起》,書呢是電影相關的文集《長天過大雲》。這篇文章很長,圖片也多,如果有條件請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看視頻,更加直觀!結果又打臉了,姜文還是隻字不提他的創作意圖,倒是《讓子彈飛》相關的書籍《騎驢找馬》,裡面有很多採訪談到了《太陽照常升起》,看完基本就明白了,只是有些細節還得「猜」。
  • 《邪不壓正》都要上映了 你卻還看不懂《太陽照常升起》
    聽到《邪不壓正》今年會上映的消息後,第一時補看了《太陽照常升起》,我覺得最值得寫的是這部,因為它最難懂,也最有趣。儘管我們說了解歷史和靠智商不夠理解《太陽照常升起》,但他們倆是這部電影的敲門磚。《太陽照常升起》分為:瘋、戀、槍、夢四個章節,每個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的色彩。這四個章節起於1958年,終於1976年。學過歷史的我們知道,這兩個時間點對中國來說代表著非同尋常的意義,1958年「大躍進」「大煉鋼」「人民公社」「吃大鍋飯」被搞起來,但因為這個運動搞死了超過3000萬人非正常死亡,簡單來說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用另一個詞來說就是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