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演講風波:號稱「為服務小微而生」螞蟻集團,小微貸佔比僅18%

2020-11-18 新浪財經

來源:市值風雲

原標題:馬雲外灘演講風波:號稱「為服務小微而生」的螞蟻集團,小微貸款佔比僅18%

作者| beyond

流程編輯 | 小白

2020年10月24日,螞蟻金服實控人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的一番演講立即引爆了金融圈,餘波久久難平,還是挺熱鬧的。

11月3日,央行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11月3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決定暫緩螞蟻集團上市。

由此,市場上開始泛起各式各樣的言論,有些甚至上升到利益格局、市場力量與監管部門之爭的層面。

到今天,興頭已過,這事兒暫歸風平浪靜。既然「子彈已經飛了一會兒」,風雲君抱著吃瓜的態度,回家翻了翻《世界金融200年》,補充了一些金額史知識後,決定再來聊聊對以螞蟻集團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創新的認識。

首先,我們得了解我國金融體系的基本特徵。我國的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銀行中大銀行多、小銀行少,理想中的多層次銀行體系建立的還不算非常完善。

這就給金融科技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加上前期的一些失誤,結果就是P2P網貸一地雞毛和類似於螞蟻集團這樣的金融科技公司的迅速發展。

有了這個背景知識後,我們需要知道金融業本身就是信息科技行業。金融業務的立足點就是要解決資金融通、配置資源和風險管理的難點痛點。

從過往金融體系幾百年的發展來看,基本是不斷融合科技創新的過程,而沒有出現一項新技術完全顛覆整個金融體系的情況。

進入金融服務業的大型科技公司實質還是沒有脫離基於信息處理的金融中介模式。

傳統銀行貸款可以分為「交易型貸款」和「關係型貸款」。

所謂的交易型貸款就是使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等信息進行評分,決定是否放貸。這些標準化信息可以叫做「硬信息」。與之對應還有一種關係型貸款依賴的「軟信息」,比如網際網路平臺收集的客戶端的消費數據等非標準化信息。

金融科技公司實際是將定性信息定量化,將企業原來的一些軟信息以新的信息處理方式變成了硬信息,從一些原本屬於關係型貸款的業務轉向交易性貸款。

改變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方式,確實是一種進步,但這本身沒有改變基於信息處理的金融中介模式。

其次,從幾家科技公司的金融業務來看,最賺錢的是消費貸業務,而消費貸實質上還是吃利差的生意。

馬雲批評銀行貸款是當鋪思維,實際上金融科技公司在放貸中也會使用擔保品。

以電商平臺的貸款客戶為例,擔保品就包括平臺商戶存放在餘額寶等理財類帳戶中的現金、應收帳款等。這些擔保措施也是金融科技公司控制信貸風險的手段,因此,不能將金融科技公司較低的壞帳比例完全歸功於大數據風控。

另外從國際經驗角度,在貸款業務中使用擔保品屬於正常業務操作。

基於大數據風控的金融服務也只佔到金融業務當中的一小部分。相對而言,針對電商平臺客戶的銷售數據發放貸款還是較為簡單的商業場景。

大多數企業由於行業和業務特性,放貸時還要綜合考慮其行業地位、管理能力、經營風險等多重因素。何況金融中介服務也不只是放貸,像企業兼併重組和風險管理等一些複雜的金融服務無法只依靠大數據來實現。

最後,金融科技並非只是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絕招,大多數傳統金融機構近些年都在加強科技投入,進行金融業務的科技化改進。

工商銀行就通過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開發出多款小微企業線上信貸產品,服務了20餘萬家中小微企業;招商銀行在2019年將科技投入提高到營業收入佔比的4%,用於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創新。

在支持普惠金融方面,銀行業金融機構目前佔據主導地位。

截至二季度,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分別達到40.7萬億元和13.7萬億元。

而以螞蟻集團為例,其聲稱「為服務小微而生,普惠是我們的理念」。但在其發放的2.2萬億元貸款中,小微經營信貸餘額還不足5000億元,佔比18%。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大型科技公司從事金融業務,只是手段上的創新,業務模式沒有改變。不管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實質都是在經營風險。

而且,金融風險不會憑空消失,只會發生轉移。傳統金融與科技的融合才是值得探索的發展思路。

日益發展壯大的金融科技公司還引起「創新與監管」的談論與挑戰。但這些不是風雲君的業務範疇,就留給各位金融大佬去操心吧。

通過講解,大家能獲得對「外灘演講事件」一點兒新的思考。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網絡小貸新規給螞蟻集團戴上「緊箍咒」:將消減主要利潤來源、重塑...
    每經記者 張卓青 每經編輯 段煉 螞蟻集團A+H股暫緩上市無疑是向資本市場扔下了一顆「深水炸彈」,上交所表示暫緩上市的原因是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馬雲及董事長、總經理被四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而公司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
  • 馬雲的「炸彈」——螞蟻集團還能繼續上市嗎?
    馬雲在演講正式開始之前,在話筒前說了一句「誰扔炸彈?沒扔炸彈!」,聽者均莫名其妙,不知道他何出此言。但知道這個梗的人都明白,馬雲曾經在演講中說自己是扔鞭炮的人,希望把大家驚醒,而不是扔炸彈,把大家都炸死。但是,一語成讖。馬雲「炮轟」金融監管的犀利演講真成了「炸彈」,「炸彈」扔得痛快,但代價也是慘重的。11月3日,上交所發布決定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
  • 外灘演講後,馬雲等人被約談!螞蟻真的「今服」了嗎?
    在此之前的幾天,10月24日(周六),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演講了大概20分鐘。據說發言引起的爭議非常大,震動金融業和金融管理界。A股定價,馬雲演講刷屏!截至2020年6月末,螞蟻信貸餘額高達2萬來億元,螞蟻平臺促成的消費信貸餘額為17320億元,另有小微經營者信貸餘額4217億元。自己的數據不說謊,主要都是貸款給了個人。當然槓桿遊戲認可,急人所需,也是好事。3、資金販子的本質。
  • 螞蟻做錯了什麼
    不久前,馬雲給他出了一道考題:做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給在阿里巴巴上做生意的商家降低貸款門檻。這個項目被命名為阿里小貸,後來被整合為網商銀行,成為螞蟻集團的四梁八柱之一。  剛剛接了任務的胡曉明,為了找馬雲要人、要錢、要資源才寫出這張PPT。 胡曉明聰明的很,他這張PPT是有典故的。
  • 螞蟻的「科技長跑」
    他一開口就是一句「大話」,馬雲和王堅卻給他拍手叫好。 馬雲一直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當成願景。而王堅是技術派,他希望胡曉明能用技術驅動的原理為中國的小微企業打造一架「融資直升機」。 瘋狂的螞蟻人,完成了瘋狂的使命。
  • 「消失」88天,馬雲笑著回來了
    自2020年10月24日,馬雲在上海外灘峰會上炮轟金融監管後,到螞蟻集團暫停IPO、被約談,再到阿里巴巴因反壟斷被立案調查,馬雲已經消失了整整88天。出於獵奇心理,外界最關心的還是,經歷這麼大的風波後,馬雲去哪兒了?一時之間,眾說紛紜,但誰也不知道馬雲究竟在哪兒,而他的個人微博也停留在10月中旬。
  • 網絡小貸新規逼近 金融科技三巨頭「十字迷途」
    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其微貸科技平臺收入佔比從2017年的25%逐年提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39%,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京東數科的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合計收入佔比在2020年上半年成為第一大業務,提升至43%;陸金所零售信貸近三年均為主要收入來源且呈上升趨勢,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佔比均超80%。
  • 螞蟻集團被監管約談,叫停上市,真的是因為馬雲的演講嗎?
    同一天晚上,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嚴格的限制了網絡小貸公司的槓桿率。11月3日,上交所和港交所接連發布通告,暫緩螞蟻集團兩地上市。這幾顆炸彈,炸響了平靜的湖面。2引爆這幾個炸彈的導火索,或許正是馬雲10月24日在國家副主席參加的外灘金融峰會上的演講。
  • 明天開始A股打新,螞蟻集團68.8元,到底貴不貴?
    當然,吐槽歸吐槽,作為吃瓜群眾,有機會買點小股,還是要關心關心。 68.8元的螞蟻集團,貴嗎? 螞蟻集團的投資價值? 貴嗎? 貴,菜頭的觀點毫不含糊,螞蟻有再多的成長預期,153.69倍市盈率的金融股,除了馬雲爸爸有這個勇氣,估計全球也沒有第二個人了。 先來看看公司的性感介紹:
  • 螞蟻集團一旦上市 首富馬雲的身家會增加多少個億?
    因為自2013年3月份,阿里巴巴以旗下金融資產籌建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螞蟻集團的前身)以來,除支付寶外,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版圖還包涵了中小企業貸款、天弘基金、招財寶、眾安在線等資產。新協議把利潤分享對象從支付寶擴展到整個小微金服,對阿里巴巴及其主要股東雅虎、軟銀來說是利好消息。
  • 創新建設支持小微企業首貸續貸
    重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創新建設支持小微企業首貸續貸】馬天祿介紹,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會同相關部門在全市範圍內推進民營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中心建設,為市場主體提供金融政策、信貸產品諮詢與服務。
  • 服務小微亮「新招」—看大中小型銀行如何做小微
    工行行長易會滿說,截至2013年6月末,工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已達1.82萬億元,佔同期各項貸款的20.7%。    「幾年來,工行將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與自身經營轉型及信貸結構調整緊密結合,著力在6個『專』上下功夫。」    易會滿所說的6個「專」,指專題規劃、專項機制、專屬產品、專門制度、專享系統、專業化分工。
  • 螞蟻集團剛剛披露的招股書給出答案!半年大...
    招股文件顯示,螞蟻集團擬在A股和H股發行的新股數量合計不低於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後總股本不低於300.3897億股(綠鞋前),意味著將發行不低於30億股新股。招股文件顯示,螞蟻集團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淨利潤為180.7億元;今年1-6月,螞蟻營收725億元,其中數字金融科技服務收入佔比超六成。
  • 螞蟻集團到了最難的時刻?‖依靠科技創新去獲取紅利得有個度吧?
    今日主題:「科技創新下的紅利」前言:螞蟻集團的話題這兩天真的是持續高熱,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時間線:先是螞蟻在IPO前期宣布了螞蟻金服改名為螞蟻集團,並且面向社會統一了口徑:然後就是最精彩的部分了,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懟一切的演講。之後就是很尷尬的事情發生了,馬雲及螞蟻集團高管被四部委聯合約談。這個信息密度確實有點高啊,但是事情還沒完,隨後世界迎來了新的高光時刻,螞蟻A+H股被要求全面暫緩上市,根據規定碰了暫緩這兩個字再想上市的話,估計就要等到六個月以後了。
  • 螞蟻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為了能夠讓螞蟻上市融資,實現快速斂取巨額財富的目的,螞蟻金服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融服務變身為螞蟻科技集團,玩了一手狸貓換太子的戲法,使螞蟻集團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由此就可以完成另一件事:在A股科創板上市,這就隱去了這家金融公司的真面目,掩蓋了其年均利率14%放貸的高利貸主的真實身份。
  • 螞蟻集團官宣擬A/H股上市
    螞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行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母公司,也是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致力於以科技推動包括金融服務業在內的全球現代服務業的數位化升級,攜手合作夥伴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綠色、可持續的服務,為世界帶來微小而美好的改變。  井賢棟表示:上市可以讓我們更透明地面對世界,面對公眾,可以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路人,同時也將更好地跟全社會分享我們的成果和未來。
  • 解構「螞蟻」: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與核心能力深度分析
    螞蟻集團的借貸業務從阿里小貸開始,致力於為電商平臺上的小微商戶提供信貸服務,業務模式經歷了從銀行合作到小貸公司自營再到成立網商銀行的過程,商戶也從線上平臺擴展到了線下的碼商。2、消費金融。螞蟻集團在 2015 年推出了花唄和借唄產品,以兩家小貸公司作為放貸主體,通過發行 ABS 進行融資。2018 年隨著監管趨嚴,業務擴張有所放緩。業務模式逐漸從小貸公司自營向金融機構助貸模式轉移。
  • 螞蟻遭圍剿
    (一)11月2日:發布的網絡小貸管理辦法會明顯衝擊到螞蟻集團之前的分析告訴我們,螞蟻集團旗下四家微貸平臺有兩家為小貸公司,即分別於2010與2013年獲得的重慶螞蟻商城小貸和重慶螞蟻小微小貸(2019年合計貢獻利潤達到27.76億元,佔其當年全部淨12.66%)。
  • 微眾銀行微業貸彰顯金融服務實力,獲多家媒體小微金融服務獎
    12月23日,微眾銀行微業貸憑藉其對小微普惠金融領域產品及服務的不斷創新和持續優化,獲得由界面頒發的"2020優金融獎·產品服務大獎·年度領先小微金融服務獎"。同一天,微眾銀行微業貸還獲得了由華爾街見聞頒發的"2020年度卓越小微金融服務產品獎"。
  • 螞蟻上市將成全球史上最大IPO,每天在用的支付寶你真的了解嗎?
    其中以花唄、借唄為代表的微貸科技平臺業務是螞蟻的收入支柱,僅今年上半年,收入達 285.86 億元,佔到總收入的近四成,花唄借唄服務用戶約 5 億。另外支付寶截至今年 6 月 30 日的月活用戶達到 7.11 億,這也意味著支付寶已經超越 QQ ,成為在中國僅次於微信的第二大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