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裡的血稀了,體虛、心悸、眩暈是怎麼回事?教你1招氣血雙補

2020-12-23 妙手醫生

「你的氣色不怎麼好,是不是貧血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像上面這樣的對話,貧血在大家的印象裡可能就是虛弱了一點。

從醫學角度來講: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

從通俗角度來說:貧血就是氣血虧虛、血稀了!

在中醫裡,把氣色不好或面色發黃髮白、淡白、指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發麻、月經量少色淡,經期錯後和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稱為血虛證。

血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對全身各臟腑組織起著營養作用,如果由於各種原因引起氣血虧虛,則可以出現一系列的病症。

在西醫中,貧血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貧血原因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屬於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礙所致貧血,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引起貧血,見於一些營養不良,大量的或長期小量的出血以及鉤蟲病。只要是女性,她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因為每個月生理期會固定流失一定的血液。

第二類,出血性的貧血。屬於非出凝血性疾病所致貧血,像急性的大量出血,比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使管靜脈曲張破裂以及外傷導致的貧血。

第三類,溶血性貧血。屬於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主要是由於紅細胞過度破壞而引起的貧血,是比較少見的,常常伴有黃疸的發生。

第四類,巨幼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由於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於嬰兒和孕婦長期營養不良引起的。

另外,還有一些惡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中醫裡,血虛是什麼原因呢?

中醫的血虛是指血液不足,血的營養和滋潤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經 絡、形體器官等失養的病理狀態

形成血虛症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脾胃虛弱和各種急性出血或久病不愈、傷氣耗血和思慮過度、暗耗陰血和瘀血阻絡、新血不生和腸道寄生蟲等。

本證以面部口唇甲,其血色及全身虛弱為特徵。人體臟腑組織結依賴於血的濡養,如肌膚紅潤,身體強壯,血虛則肌膚失養,故見面唇長牙,蛋白色血虛木津實昂,故頭暈目眩、血虛心失、所養則心悸、失眠,經脈肌肉失養,則手足發麻,脈細無力,女子與血為用,血液不足,故經量少,經期錯後甚至閉經。

那我們缺血了,該怎麼調養?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有補氣血的功效,但有一種食物很常見,平時也用來表達多子多福等吉祥祝願,那就是石榴。

石榴汁---具有氣血雙補的作用,用於氣血虛引起的氣短,頭暈,心悸,健忘等。

石榴籽---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和自由基清除活性。能清熱燥溼,健胃消食,堅固牙齦。

石榴作為原材料也被應用於維吾爾古籍 《曬日赫艾裡卡農》的石榴補血糖漿之中,距今已3000年。

現代實驗也表明,石榴補血糖漿對小鼠失血、 鹽酸苯肼(溶血性)和CTX (化學性損傷)血虛證均有防治作用。

友情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提及藥品相關信息,均需在專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清風計劃##健康真相館##中醫養生#

關注@妙手醫生

相關焦點

  • 女性氣血虛會進入衰老,身體若有這4個症狀,你該補氣血了
    人體內隨時都存在著血液循環,而且血液循環流暢之後,人體的身體才會更加的健康,咋中醫中主要講的就是人類的氣血,氣血支撐著人們的聲明活動,如果氣血不足,那麼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會有很大的傷害,如果氣血停止運行,那麼也就代表著生命的結束。
  • 氣血不足身體虛,一個中醫方,補氣血養脾胃,氣血平衡壽命長!
    其實,這都是氣血不足的惹的禍。氣血對於女人來說十分重要,氣血決定著臉色的好壞、眼睛的光彩、頭髮的疏密、皮膚的乾淨和緊緻與否。而對女性身體的狀態來說,氣血決定月經周期、睡眠質量、衰老速度、器官功能等。所以,女性氣血是否充足,直接決定著身體的健康程度、外表的美麗程度。
  • 氣血兩虛這樣補,益氣攝血,疏肝解鬱,一杯花茶就能搞定!
    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好,常有頭暈、睏乏之感,沒有精神,氣色差,還畏寒畏冷,經常感冒,甚至出現了心悸氣短、月經不調、腹脹噯氣、胸悶胸痛等症。 如果您也出現了這些症狀,說明氣血虛弱越來越嚴重了,再不及時調理,各種疾病都可能找上門!
  • 突然心悸 突然心悸嘔吐怎麼回事
    突然心悸有些人總是會無緣無故的頭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並沒有把頭暈當疾病治療過,覺得暈一會就過去了,沒有治療的必要。醫學中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頭暈現象,下面小編就介紹幾種常見的疾病引起的頭暈。
  • 十全大補丸真有那麼補?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影視劇裡,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味神藥「十全大補丸」,藥效大到沒邊兒,這是編劇瞎編的嗎?其實,現實中還真有十全大補丸這劑藥,只不過沒有劇中那樣「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奇功效。它是一劑氣血雙補的藥,對於氣血兩虧有著不錯的療效。十全大補丸收錄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主要成份有黨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川穹、酒白芍、熟地黃、炙黃芪、肉桂。
  • 畏寒怕冷、手腳冰涼,都是因為身體虛!補虛還得多吃它
    中醫認為,手腳冰涼多是由於氣血不足、陰陽不協調所致。不過,年紀不同、性別不同,背後的原因也各有不同,調理時還需一一對症,區別對待。 1、女性:氣血虧虛
  • 國醫大師顏正華治療心悸經驗
    如脾失健運,氣血化生無源,或勞心過度,血液耗損過多,可致心脾兩虛而出現心悸;若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陰以涵養心陽,使心火獨亢而出現心悸;若肺氣虛損或肺的宣降失常,影響宗氣的生成或氣機阻滯不暢,勢必影響心主血脈之功能,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而出現心悸;若肝血不足,牽及心血虧虛亦可出現心悸。心悸的病位在心,但可因他髒的功能失調而引起,故臨床應審證求因,辨證論治。
  • 氣血虛吃什麼補得快?記住這5點,血虛不在,好氣色回來
    氣血虧虛的症狀1.心悸有些人因為常年工作操勞,身心俱疲,經常會有心跳得很快、很重的感覺,就像有個小兔子在懷裡亂蹦。失眠的群體多是成年人,成年人由於事業、家庭,長期處在能量入不敷出的狀態,即在大量消耗「氣」的同時,也在透支著「血」。當人體處於氣血虧虛的狀態,睡眠就會不正常。失眠出現,意味著體質下降,只不過這種警告信號,多數人沒有意識到。人們用安眠藥來對抗失眠,目的就是想辦法睡著,安眠藥的劑量不斷增加,能對付一宿算一宿,很少有時間思考失眠的真正原因,更不要說如何去調理。
  • 氣血不足的十五個食療秘方
    中醫裡說的氣血不足,就是氣虛和血虛,女人氣血不足的結果會導致臟腑功能的減退,引起早衰的病變。那麼怎麼才能補好氣血呢...  大棗粥-紅棗10-2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有健脾胃補氣血作用。
  • 哈爾濱市中醫醫院王冬梅主任:頭暈和眩暈是一回事兒嗎?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美淇 王冬梅)頭暈和眩暈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兩種病症,這兩種病狀在某些症狀上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很多人無法正確的區分頭暈和眩暈,甚至在平時出現症狀後,也無法進行對症治療。只有正確的了解頭暈和眩暈的症狀,才能在出現症狀後更好的進行治療。那麼眩暈和頭暈是一回事嗎?頭暈和眩暈的區別有哪些呢?
  • 補氣血藥酒配方大全
    喝養生藥酒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養生方式,不同的藥酒有不同的養生功效,這裡面的學問還是挺大的,據我們尋醫問藥的中醫介紹,氣血充足對我們的健康非常的重要,而補氣血功效的藥酒也較為常見,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補氣血藥酒的配方! 在藥酒裡面,通常會把補氣類的藥酒,補血類的藥酒還有氣血雙補的藥酒統稱為氣血雙補類藥酒。
  • 「藥食兼用」之桂圓,每天堅持吃5顆,氣血雙補,養生美顏!
    1、健腦安神:桂圓含有大量的果糖、葡萄糖、植物蛋白和一些活性成分,常吃十分有益腦細胞,能夠增強大腦活性,提高記憶力,同時延緩大腦老化速度。此外,桂圓還具有補脾養心、鎮靜安神的功效。睡眠質量差的人,睡前不妨用桂圓乾泡水喝,有助於加快入睡,改善失眠多夢的情況。2、氣血雙補:龍眼肉味甘性溫,歸心、脾經,適用於心脾兩虛證及氣血兩虛證患者。
  • 養生:氣血不足的16個偏方,轉給需要的親們把
    〖佳凝我知道〗→關注」(點擊圖片上方的藍色小字"佳凝我知道"就可以時刻關注佳凝,我會帶給您最實用,最貼近生活的分享,歡迎大家轉載,謝謝支持.)注意:感冒發熱、咳嗽者忌食  7 十全大補肉湯-豬肉500克,墨魚50克,豬肚50克,豬雜骨適量,藥袋一個(內裝熟地、當歸各15克,黨參、炙黃芪、炒白朮、茯苓、酒白芍各10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肉桂4克)同放入鍋內,再加水、生薑、花椒、料酒、食鹽適量,置大火上煮沸後,再用小火煨燉,煮至豬肉熟爛時,撈起切成條,再放回湯中,撈出藥袋不用。食用可加少許味精,食肉喝湯,早晚各服一碗,分數日服。
  • 氣血兩虛吃什麼補最快?補血補氣吃什麼最好?中醫師這樣講
    工作996,生病ICU,加班常態化,健康卻告急,不知不覺間「氣血」被掏空,導致身體疲乏、精神不振、頭暈眼花、記憶力減退、脫髮等氣血兩虛症狀。只有補足氣血,加大馬力,才能達到人生小巔峰。那麼氣血兩虛吃什麼補最快?補血補氣吃什麼最好?  氣血兩虛吃什麼補最快?補血補氣吃什麼最好?這個問題的答案,歸根究底在於氣血。  《黃帝內經》認為「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 鹿茸血酒,氣血雙全,陰陽同補.
    戲中乾隆身體不舒服,責備太醫為何不給自己用鹿血酒的時候,也說:"先帝也用鹿血兌酒服用。"但鹿血在歷史上被記錄的具體喝法,不是兌酒喝,是生喝。清代皇帝都很喜歡獵鹿,《清史稿》紀錄乾隆皇帝秋天到木蘭圍場獵鹿,親自駕著好馬,讓侍衛陪同一起進入深山,看見鹿群,就讓侍衛舉假鹿頭作呦呦聲,吸引母鹿靠近,再發箭射擊。射中母鹿就直接取它的生血喝。
  • 大補元煎,主氣血大虧,精神失守之危劇病.
    本方有救本培元,大補氣血之功效。此方如有元陽不足多寒者,加附子肉桂炮姜;如氣分偏虛者,加黃芪白朮,如胃口多滯者,不必用;有周身疼痛者以加羌活獨活;如血滯者,加川芎而去山茱萸;如滑洩者,加五味故紙之屬;如見陰虛甚,可加龜板、鱉甲、旱蓮草;陽虛明顯,可加巴戟天、肉蓯蓉;納差,加神曲、砂仁、谷芽、麥芽等。
  • 小心氣血兩虛!女性氣血兩虛如何調理
    氣血兩虛主要是指機體內的氣血均處於虧損不足的狀態中,而出現這種情況主要與身體虛弱、久病不愈、失血過多、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係。如:有些人長期體弱或者營養不良就會出現氣血兩虛的現象;而有些女性朋友比較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特別是來月經的時候, 為了身材苗條,就盲目節食,造成了氣血兩虛;或者是產後失血,營養沒有補充上去,也會有氣血兩虛。氣血兩虛會出現頭暈,耳鳴,身體乏力,整天睡不好,食欲不振,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差等症狀。
  • 如何判斷身體有哪些「虛」的表現呢?
    你的身體是否虛了呢?按氣、血、陰、陽四個方面,可以對照下面來判斷。一、氣虛: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生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二、血虛:面色萎黃蒼白、唇爪淡白、頭暈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大便乾燥,月經延期或量少色淡、舌質淡、苔滑少津、脈細弱等。三、陽虛:怕冷、喜熱飲、四肢不溫、體溫常偏低、腰酸腿軟、乏力、陽痿早洩、小腹冷痛、小便不利、舌質淡薄、苔白、脈沉細等。
  • 【傷寒論】第214條,【每日醫案】高血壓眩暈,【金匱要略】第十章第18條,【方劑歌訣】理血劑,【古詩詞】萬木春.
    這屬於裡虛,沒說不大便,意在言外,裡有不大便。這一段,不大便把大便提出來了,沒說譫語發潮熱,前後文互相會意,它是一條文,叫讀者把意思前後對照一下子。雖然沒說不大便,有譫語發潮熱,但是下邊已經提出來了不大便,那麼前面也應該有不大便。這是互文見意的一種寫法,我們讀者要把這種精神體會進去。脈反微澀者,脈反沒有勁,氣也虛,血也虛,津液也虛,見了一個正虛不足之脈。這是裡虛也。
  • 氣血兩虛的症狀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氣血兩虛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很多病人都有這樣的狀況,但是很多人對氣血兩虛的症狀了解的不多,那麼,氣血兩虛的症狀有哪些呢?它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吃什麼比較好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血病血虛,心悸,失眠,頭暈,目眩,脫頭髮,面色蒼白,爪甲不華,肌膚幹清枯裂,形體消瘦,大便難解,婦女月經量少或經閉,舌質淡白,脈象細小或芤。血熱,目赤,鼻衄,潮熱,失眠,發疹,發斑,婦女月經先期及量多崩漏,脈細滑數,舌質紅或舌尖生刺。血滯,身痛拘攣,胸脅腰腹刺痛,瘀塊內阻,積聚有形,婦女月經少而紫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