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氣色不怎麼好,是不是貧血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像上面這樣的對話,貧血在大家的印象裡可能就是虛弱了一點。
從醫學角度來講: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
從通俗角度來說:貧血就是氣血虧虛、血稀了!
在中醫裡,把氣色不好或面色發黃髮白、淡白、指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手足發麻、月經量少色淡,經期錯後和舌淡苔白、脈細無力稱為血虛證。
血液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它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對全身各臟腑組織起著營養作用,如果由於各種原因引起氣血虧虛,則可以出現一系列的病症。
在西醫中,貧血有哪些類型?
第一類,貧血原因常見的就是缺鐵性貧血。屬於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礙所致貧血,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引起貧血,見於一些營養不良,大量的或長期小量的出血以及鉤蟲病。只要是女性,她就會出現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因為每個月生理期會固定流失一定的血液。
第二類,出血性的貧血。屬於非出凝血性疾病所致貧血,像急性的大量出血,比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使管靜脈曲張破裂以及外傷導致的貧血。
第三類,溶血性貧血。屬於紅細胞破壞過多性貧血,主要是由於紅細胞過度破壞而引起的貧血,是比較少見的,常常伴有黃疸的發生。
第四類,巨幼細胞性貧血。主要是由於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於嬰兒和孕婦長期營養不良引起的。
另外,還有一些惡性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中醫裡,血虛是什麼原因呢?
中醫的血虛是指血液不足,血的營養和滋潤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經 絡、形體器官等失養的病理狀態
形成血虛症的原因很多,有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脾胃虛弱和各種急性出血或久病不愈、傷氣耗血和思慮過度、暗耗陰血和瘀血阻絡、新血不生和腸道寄生蟲等。
本證以面部口唇甲,其血色及全身虛弱為特徵。人體臟腑組織結依賴於血的濡養,如肌膚紅潤,身體強壯,血虛則肌膚失養,故見面唇長牙,蛋白色血虛木津實昂,故頭暈目眩、血虛心失、所養則心悸、失眠,經脈肌肉失養,則手足發麻,脈細無力,女子與血為用,血液不足,故經量少,經期錯後甚至閉經。
那我們缺血了,該怎麼調養?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有補氣血的功效,但有一種食物很常見,平時也用來表達多子多福等吉祥祝願,那就是石榴。
石榴汁---具有氣血雙補的作用,用於氣血虛引起的氣短,頭暈,心悸,健忘等。
石榴籽---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和自由基清除活性。能清熱燥溼,健胃消食,堅固牙齦。
石榴作為原材料也被應用於維吾爾古籍 《曬日赫艾裡卡農》的石榴補血糖漿之中,距今已3000年。
現代實驗也表明,石榴補血糖漿對小鼠失血、 鹽酸苯肼(溶血性)和CTX (化學性損傷)血虛證均有防治作用。
友情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提及藥品相關信息,均需在專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清風計劃##健康真相館##中醫養生#
關注@妙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