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一場殲滅戰,竟有5位元帥參與,並間接促成了西安事變

2020-12-23 騰訊網

作者:慎獨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在西安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張學良以及東北軍也多少洗刷了九一八事變以來的屈辱,改善了一下風評。

從消極抵抗到發動西安事變,張學良與東北軍不是一夜之間完成轉變的。屢戰屢敗於紅軍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張學良選擇與中共及紅軍合作。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迎來新一輪圍剿

東北軍圍剿紅軍實際上在1933年便開始了,剛剛打完長城抗戰並有不錯表現的東北軍第67軍在軍長王以哲率領下來到河南,圍剿鄂豫皖邊區的紅25軍。紅25軍北上陝西後,第67軍一路尾隨過來。

王以哲

1935年10月1日勞山戰役中,東北軍第67軍第110師遭遇紅15軍團伏擊,師長何立中、參謀長範驛洲陣亡,第628團團長裴煥彩被俘,原紅25軍的戰士認出曾多次被捉放的裴煥彩,槍決了他。三名高級軍官以下,第110師陣亡1000餘人,被俘兩千三百多人。

10月19日,中央紅軍到達陝北,10月21日伏擊了一路尾隨的何柱國手下騎兵軍,斃敵600餘人,俘敵1000餘人,以及數百匹戰馬。連續的敗仗讓張學良肉痛不已。作為離開老家的軍閥,他沒辦法在陝西補充力量,因為軍費是蔣介石給的,蔣介石巴不得東北軍被削弱。而陝西的楊虎城等人也不會允許張學良在自己的地盤招兵買馬。

楊虎城

10月底張學良與何柱國一同到達南京,參加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與五大,此次會議發生了一場意外。

11月1日上午全體代表合影時,青年記者孫鳳鳴突然掏槍向汪精衛射擊,連續三槍命中卻均未致命。就在一片大亂時,國民黨元老張繼保住孫鳳鳴,一名青年軍人衝上去一腳踢飛孫鳳鳴的手槍,這名青年軍人正是張學良。

雖然當時汪精衛是反蔣一派,刺汪的孫鳳鳴被不少人視為英雄,但卻不能公開表示,而張學良則成了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自九一八以來總算有了點正面報導。

張學良

在南京的張學良開心不起來,因為東北軍又打敗戰了,而且是慘敗。張學良離開西安後,蔣介石命令西北剿總司令晏道剛加緊圍剿紅軍。張學良不在,東北軍只能任晏道剛調遣。

晏道剛調集東北軍5個師,其中有董英斌第57軍的4個師為西路,自慶陽、合水出動,經太白鎮沿葫蘆河東進;王以哲第67軍1個師為東路,先由洛川前推,然後經羊泉鎮沿葫蘆河西進,企圖東西對進,圍殲我軍於葫蘆河、洛河之間的峽谷地區。

紅軍誘敵深入,牛師長被紅軍牽了牛鼻子

董英斌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領部隊出發,到達太白鎮停了下來,磨磨蹭蹭半個月就是不動地方。紅軍為了調動敵人,對甘泉的敵軍發起攻擊,逼迫第57軍出動。董英斌無奈召開軍事會議,會上第109師師長牛元峰自告奮勇,要帶著自己的第109師抄近路,從紅軍中間直插過去,到洛川與王以哲會師。

牛元峰素以作戰勇猛為名,而且他是張學良的親信,而軍長董英斌則與張學良不那麼親密,所以董英斌需要給這位下屬一些面子。第57軍地處隴東,補給困難,在太白鎮半個多月都餓瘦了,因此上下都希望能快點與王以哲部匯合,好獲得補給。

董英斌同意牛元峰的方案,並把第111師於一凡團加強給第109師。但董英斌也知道,牛元峰此行將穿越紅軍腹地,危機四伏,因此命令牛元峰在佔領直羅鎮後,本人必須回軍部匯報。

直羅鎮戰役示意圖

11月20日,第109師在6架飛機掩護下出擊,剛一出發就遇到了紅15軍1個連和縣遊擊隊,與以往不同,第109師面前的紅軍基本上是一觸即潰,屢戰屢敗。

當天下午,牛元峰就順利到達了直羅鎮。得意忘形的牛師長以為是紅軍怕了他,把董英斌叮囑他的事拋在腦後。他不僅讓部隊在直羅鎮過夜,連鎮子外的外圍陣地都不駐守。當晚第109師在鎮子裡大擺盛宴,喝酒吃肉,全然忘記資金是在作戰。然而,紅1軍團在前一天就已經到達直羅鎮外圍紮好了埋伏圈,就等這頭蠻牛鑽進來。

紅軍戰前準備

一場殲滅戰,雲集了我軍八十多位將帥

人口只有百餘戶的直羅鎮,三面環山,北面臨河。東側山峰上有一座土圍子,已經被紅軍拆毀。一條東西向的道路穿鎮而過。紅軍在直羅鎮外的山嶺設伏,直羅鎮裡面的敵人已是甕中之鱉。

戰前毛主席叮囑「這一仗一定要打好,我們要的是殲滅戰」,他發現作戰地圖比例尺太小,命令各軍團派出測繪骨幹,在19日、20日緊急繪製大比例地圖,並和各部隊指揮員一起勘察地形。

直羅鎮

毛主席還親臨一線指揮,指揮所就設在直羅鎮東面的一座山上。紅1軍團指揮所在直羅鎮北面山坡上,林彪、周恩來親臨一線。紅15軍團指揮所在南面山坡上,彭德懷與徐海東一起指揮。三大指揮所呈三角之勢遙相呼應,互相支持,互相協作,讓敵人無處可逃。

除了他們之外,另有葉劍英、聶榮臻、羅榮桓、羅瑞卿、張雲逸、黃克誠、陳賡、蕭勁光等,其中陳賡還是坐擔架指揮戰鬥。五位未來的共和國元帥,與六位共和國大將,以及七十多位將軍參與了這場戰役,牛元峰應該想不到,自己有這麼大面子,能讓紅軍半壁江山出動,也算是沒白活。

徐海東

20日晚,紅1軍團、紅15軍團的突擊隊已經在直羅鎮外做好準備。21日子夜,紅1軍團從北向南攻,紅15軍團從南向北攻,敵人在睡夢中不知所措,一片慌亂。第109師乃至第57軍都是東北軍中比較有戰鬥力的部隊,裝備好,士兵經過較好的訓練,軍官素質高,我軍兵力佔絕對優勢,但也付出不小傷亡。

不過這些東北軍本身不願意和紅軍作戰,眼見沒機會突圍,紅軍向他們喊話說繳槍不殺後,大部分東北軍士兵都放下了武器。激戰至21日14時,敵第109師大部已經被殲滅,牛元峰帶著500多人負隅頑抗。

我軍一面圍殲殘敵,一面阻敵增援。佔至23日午夜,敵援軍已被擊退,牛元峰見援軍遲遲不來,率部突圍,在24日上午被消滅,牛元峰兵敗自戕,第109師全軍覆沒。此戰紅軍殲敵一個整師,是抗戰前最後一場大的殲滅戰。算上打援的戰果,總計斃傷敵人1000餘,俘虜5300餘人,繳獲武器裝備物資無數。

我軍陣亡600餘人,其中竟有三位井岡山時期便參加紅軍的優秀指揮員犧牲,分別是紅1軍團紅2師紅4團團長黃開湘(又名王開湘)、代團長黃甦、紅5團團長李英華。

黃開湘

張學良痛定思痛,決定與紅軍合作

在南京的張學良得知第109師被殲滅,牛元峰自殺的消息後生氣但無話可說,畢竟要怪自己的手下不爭氣。更令他氣憤的是,當他要求給被殲滅的第109師與之前被殲滅的第110師補充兵源恢復建制時竟遭到了拒絕,何應欽乾脆銷了第110師的番號,甚至連安撫家屬的撫恤金都不願意給。

回到西安的張學良動了與紅軍接觸的念頭,此前他最多只想和紅軍互不冒犯。通過多重關係,張學良與紅軍搭上線。他手下的王以哲在很早之前就和共產黨有過合作,這會更是增強了他與紅軍合作的意願。為了表示誠意,我軍釋放了之前俘虜的東北軍團長高福源,並讓他帶一些吃喝慰問被紅軍包圍,缺衣少糧的東北軍。

高福源被放回西安,紅軍的誠意,促成了李克農與張學良在洛川會晤。雙方相談甚歡,張學良支援紅軍大量藥品與棉衣,幫助紅軍渡過難關,紅軍則允許被包圍的東北軍回到大部隊。張學良還以個人名義贈送中共中央1萬大洋。

李克農

直羅鎮戰役被認為是打破敵人對陝北根據地圍剿的關鍵戰役,是紅軍在陝北立住腳跟的奠基戰役,不過最大的成果還是以打促和,與東北軍合作,最終促使張學良發動兵諫,逼蔣抗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西安事變?張學良:「實在是逼上梁山啊!」
    81年前的12月12日,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西安事變」,這是張學良和楊虎城針對蔣介石發動的兵諫。與蔣介石有結拜之交的張學良,為什麼要採取「兵諫」這種極端方式扣押蔣介石?用張學良自己的話說,這「實在是逼上梁山啊!」其實,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經歷了從「善說」「哭諫」無效,到最後被逼無奈發動「兵諫」的過程。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蔣介石是如何被扣押的?
  • 還原西安事變當天:蔣介石最擔心紅軍發動襲擊
    「西安事變」背景回放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 共產黨中央紅軍抵達陝北:1935年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經過被毛澤東命名為兩萬五千裡長徵的轉移,抵達陝北革命根據地保安縣吳起鎮會師。
  • 曾不可一世的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被"坑"垮,到底是誰之過錯?
    若是張學良沒有表態,或者倒戈另一方軍閥,那麼蔣的總統之位不可能坐的如此安穩。那麼,這樣一支裝備精良且背負著國恨家仇的隊伍,為何在抗戰戰爭中的名氣遠不及川軍還有桂軍等,它們去了哪裡,換句話說,是誰在"西安事變"後"坑"垮了東北軍?世人皆知雙十二事變,但緊接著發生的"二二事件"卻並無多少人知曉。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以後,親自護送蔣等一眾回南京,不過他遭到了扣留。
  • 中國第一神師,出了3位元帥,2位大將,11位上將,後成百萬大軍!
    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答應不圍剿紅軍,一起抗日,1937年的時候,日軍發動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戰爭爆發,日本人妄圖在幾個月之間滅亡中國,我黨號召中國境內所有的武裝力量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一致槍口對外,經過談判,紅軍接受改編,正式改編成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這就是後來被人熟知的八路軍。
  •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起因於蔣介石的一句話
    張學良為什麼發動西安事變?當然是為了逼蔣抗日。為此,他不願去打紅軍。 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自來到西安,逼張學良出兵進攻紅軍。西安的學生聞訊蔣介石到了西安,12月9日結隊前去他的住處請願,要求停止內戰,出兵抗日。蔣介石下令軍警架起了機槍。張學良聞訊,趕過去,把愛國學生勸了回去。 第二日,他去見蔣介石。 結果,兩人發生激烈的爭吵。
  • 混亂與內訌,失落與悲壯,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結局大揭秘
    此時,張學良手下的東北軍,兵員達20萬,其中正規軍16.5萬人、非正規軍4萬人。在武器裝備方面,當時的東北軍可以說是最好的,不但有不少大炮,還有200架飛機。你別小看200架這個數字,如果你知道當時中央軍也僅僅只有二三百架飛機的話,你就知道東北在武器裝備上是如何的富有了。而此時,佔領東北的日軍有多少人呢?只有一萬多人,東北軍幾乎是其20倍!
  • 參加「西安事變」的東北軍,後來怎麼樣了
    「九一八事變」和 「西安事變」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命運。這支軍隊一方面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受到老蔣的仇視。身陷困局的東北軍官兵敢問路在何方?
  • 西安事變後傳:東北軍、西北軍的結局
    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爆發後,中央軍精銳沿著隴海線快速西進,佔領陝西東大門潼關,一場戰爭即將在關中打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國西部的陝西。後來,在各方斡旋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戰爭沒有打響,然而,擁有25萬將士的東北軍,和擁有6萬人的西北軍,成為中央軍的眼中釘。
  • 西安事變真相還原 毛曾經給張學良的親筆信
    可是, 西安兵變仍是一個謎團,其中很多秘辛至今無解,因為事變的核心人物張學良、楊虎城,以及推動或捲入事變的一大批國共領袖和軍政要員,都已先後作古。不料就在2013年,一批關於西安事變的秘密文件意外曝光,在美國紐約被集中拍賣,總成交價高達270萬美元,而其中就有毛澤東給張學良的親筆信……這批秘密文件是從哪裡來的?
  • 假如張學良沒有發動西安事變,他會成為民族英雄式嗎?
    趙一荻有才華,又有長相,她的外表深深打動了張學良。以致後來,張學良要與結髮妻子離婚,和趙四小姐在一起。 可能了解一些朋友都知道,後來,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一直是趙四小姐陪著張學良度過幽禁的歲月,可見兩人還是真心相愛的。而趙四小姐能夠在張學良落難的時候一直陪他走到底。站在一個男人的角度去評價,張學良的命真好。
  • 張學良晚年談西安事變,執意送蔣回南京遭反對,但已抱著必死決心
    提起張學良,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那個風流倜儻的帥哥,同時也是西安事變的始作俑者之一,東北王張作霖的愛子,他擁有著傳奇的一生。不過,在晚年的時候,張學良表示,一生中最佩服一個人,而此人並非是毛主席也不是蔣校長。那麼,他口中所說的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 「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為什麼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
    中提到,「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之所以失去蔣介石的信任,主要原因是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想要了蔣介石的命。不過讓人奇怪的是,位列「黃埔三傑」之一的賀衷寒應該是個聰明人並且很了解蔣介石,不會不知道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等同於背叛蔣介石。既然如此,賀衷寒為什麼主張武力解決「西安事變」呢?
  • 何應欽在西安事變中,想置蔣介石於死地,為什麼蔣後來不處罰他?
    西安事變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得國共由對峙走向合作,開始了抗日日寇的偉大歷史徵程。西安事變之所以爆發,是在民族危機嚴重的情況下,蔣校長依然奉行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繼續圍剿紅軍。
  • 西安事變中,蔣介石是如何逃走的?西安的這個古蹟見證了真相
    「12日上午5時半,餘床上運動已畢,正在起床披衣時,忽聞大門前槍聲一發,餘緊命侍衛速即往查。少頃,聞第二發槍聲即起,此後槍聲連發不止。」
  • 4點原因告訴你,西安事變後,東北軍為什麼不救張學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要求老蔣聯合抗日。西安事變最終在各方調停下和平解決,1936年12月,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被蔣介石軟禁。原因有4個,我們分別來說說。一,民族大義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東北軍如王以哲、于學忠等部分高級將領深明大義,不願意與南京政府直接對立,從而打起內戰。因為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的目的,正是為了促成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合抗日。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懲處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方向為之一變。今天,就是西安事變爆發的84年紀念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西安事變的主戰場就是在西安,最終在周恩來的主持下,和平解決了這場事變。其實,當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戰場,就是在南京。
  • 西安事變的主角到底是誰?楊虎城之孫,楊瀚揭曉了真相
    楊虎城之孫:祖父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時,時任西北「剿總」副司令的張學良和十七路軍總指揮、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率領東北軍、十七路軍,用「兵諫」的方式扣留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由東北軍奉命到華清池捉拿蔣介石。
  • 彭德懷「飛石傳書」,徐向前「飛人渡河」,促成紅軍會師
    彭德懷曾隨國民革命軍參加過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面對白色恐怖的嚴峻形勢,毅然選擇革命道路,加入中國共產黨,與滕代遠、黃公略一起發動平江起義,成立紅軍第五軍。後來率領紅五軍主力赴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四軍會師,任紅三軍團軍團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他參與指揮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圍剿",在保衛中央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長徵中屢建功勳。1955年授銜成為開國十大元帥之一。
  • 「西安事變」蔣介石自覺必死,留下3封遺書,張學良拆開沉默良久
    中國抗戰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非常重要,這次事件促成了國共統一戰線,兩黨所帶領的部隊,團結一致,共同抗日,為後來的抗戰勝利,奠定了很好的基礎。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策劃發動了"西安事變",直接扣押了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地位顯赫的蔣介石被屬下扣押,非常突然,他內心也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