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援疆工作隊向伊州區維吾爾族群眾捐贈多功能智慧通

2020-12-27 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10月18日,在我國第七個國家扶貧日的第二天,洛陽援疆工作隊來到哈密市伊州區天山鄉捐贈100臺多功能智慧通,並現場為第一批23戶維吾爾族建檔立卡脫貧戶發放了多功能智慧通。這是一款集漢維翻譯、致富科普、政策宣講、法律法規、漢語學習、電話機和收音機等為一體的多功能電子文化產品。

  洛陽援疆工作隊來到剛剛領到多功能智慧通的維吾爾族群眾奧伊娜西古麗家裡,詳細為她講解了多功能智慧通的功能及使用辦法,現場為她宣講了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奧伊娜西古麗高興地說,謝謝洛陽朋友捐贈的多功能智慧通,它就是全家人學習、生活和奔小康的好幫手。有了這個好幫手,就能了解到更多黨的好政策、學到更多更強的致富技能,以後家裡日子也會越過越好。奧伊娜西古麗與村裡的大多數村民一樣,家裡種植有小麥、土豆等農作物,在村裡的棚圈養有正在育肥的牛和羊。目前,這個村的移動寬帶已實現全覆蓋。 這次活動為少數民族群眾捐贈價值近40萬元的電子文化產品,將極大地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方便群眾的生產經營,也是洛陽援疆工作隊積極宣傳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一次具體行動。

責任編輯:趙檬

相關焦點

  • 從「輸血」到「造血」,東莞援疆交一份滿意答卷
    (以下簡稱「工作隊」)援疆樓,了解東莞援疆幹部人才近年來的總體工作成效和亮點。 「我們堅決貫徹中央關於援疆項目向基層和民生傾斜的要求,堅持將85%以上的援疆資金投入到民生領域,先後實施了251個援疆項目(其中2020年的援疆項目61個,援疆資金已撥付7.62億元,佔全年應撥付資金的95.13%)。」
  • 健客集團:二萬隻口罩助力複課 將援疆進行到底
    來自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總指揮、喀什地區地委副書記王再華同志代表廣東援疆前指向師市捐贈的10萬個一次性口罩;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第三師圖木舒克市黨委副書記、副師長梁傑釗同志代表東莞市人民政府向師市捐贈的
  • 健客集團捐贈二萬隻KN95口罩助力兵團第三師防疫複課
    這是一場跨越5124裡的雲捐贈。健客集團在廣東省援疆前方指揮部的倡議下,再一次向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紅十字會「萬裡送鴻毛」傾囊相贈20000隻KN95口罩,助力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中小學校復學複課,以及幫助第三師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及團場醫療機構的一線醫護人員,緩解短期防疫物資需求。
  • 河南醫療援疆: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完成哈密市、伊吾縣、巴裡坤縣婦幼保健院建設項目,改寫了哈密無市級婦幼保健院的歷史;支持建設哈密市維吾爾醫院洛陽正骨樓項目和13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完成紅星醫院中醫綜合樓、中原病房樓、遠程會診中心建設。推進遠程醫療會診。
  • 2020「喀什光明行」啟動 手術教學+培訓實現「造血式」援疆
    由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眼科組成的援疆醫療隊深入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疏勒縣,為200名符合手術條件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為喀什地區四縣眼科醫護人員開展白內障診治規範化培訓。活動還向新疆喀什地區捐贈了價值40餘萬元的醫藥物資,為山東衛生援疆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 援疆十年 | 南通篇:把張謇思想的種子根植在杏鄉伊寧
    ,堅持向民生和基層傾斜,持續把富民安居、定居興牧、基層教育衛生醫療條件改善等群眾直接受益、廣泛受益的項目作為重點,切實改善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針對伊寧縣貧困群眾技能少、分布廣實際,堅持精準扶貧,就業先行,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免費培訓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構建就業扶貧長效機制。
  • 福維克向支援武漢及海外的上海醫務工作者捐贈千餘臺多功能料理機
    14日在青浦舉行,德國百年大型跨國集團福維克向支援武漢以及海外的上海醫務工作者捐贈1652臺美善品多功能料理機,以致敬最美逆行者。此次捐贈活動由上海市青浦區政府、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聯合愛心企業共同發起,向曾經抗擊在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的上海醫務工作者們表達最由衷的敬意。(福維克向醫務工作者捐贈美善品多功能料理機)  疫情發生後,福維克曾在第一時間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款5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 踏沙追夢 援疆情深 18位天津援疆幹部下沉到和田地區東三縣鄉鎮...
    為了安撫這些青年,李獻策向他們保證,一定不會讓他們餓著肚子睡覺。於是,他親自下廚,在鄉政府食堂做了一大鍋蛋炒飯。累了一天的青年們看到副鄉長端出來炒米飯後非常興奮,圍著他又說又笑。餐食雖然簡單,但大家並不在意,他們吃的很滿意。這次經歷,進一步拉近了李憲策和當地群眾的距離。
  • 裡沙塘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帶領群眾建設美麗鄉村
    村民吳祖存興奮地向記者展示裡沙塘村兩年來的變化。  改變並非易事。定安縣龍門鎮委副書記、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派駐龍門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裡沙塘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長、駐村第一書記吳棉坦言,自己剛駐村時,就碰上了不少難題。首當其衝的,就是村民對建設鄉村的疑慮和不解。
  • 北京援疆醫生孔文君:患者的認可就是我援疆最好的禮物
    1月11日,在和田縣人民醫院掛職的北京佑安醫院援疆醫生孔文君,收到了患者吐送江·買買提送上的一面寫有「醫術精湛 醫德高尚」的錦旗。「這份肯定,是我臨行前收到的最好禮物。」收到「禮物」的孔文君高興地說。近日,當吐送江得知孔文君要結束援疆工作回到北京時,他非常不舍,特意做了一面錦旗送給孔文君醫生,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激動地說:「非常感謝孔醫生這幾個月的悉心治療和貼心幫助,讓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北京專家的高超醫術。」援疆一年來,孔文君共完成診療病患600餘人次,主持完成手術92例,其中多項手術實現了當地的「零突破」。
  • 援疆幹部席世明:入疆581天 走過100多個村莊讓愛一路蔓延
    援疆幹部席世明:入疆581天 走過100多個村莊讓愛一路蔓延 援疆後,他的足跡遍布于田100多個村莊;生活中,他是天津援疆于田工作組照顧大家生活的「大管家」;對於當地維吾爾族群眾來說,他是給予真誠幫助、留下溫暖笑容的漢族兄弟。從他患病到去世期間,自發到醫院探望或者以各種形式委託天津援疆幹部代為轉達慰問心意的當地群眾多達千人,20多位維吾爾族群眾在接受採訪時都情不自禁落淚……入疆581天,瘦了16斤,勤勉工作,沒有豪言壯語。
  • 一個維吾爾族青年眼中的託萬克麥蓋提村之變
    9年前,為了走出窮村託萬克麥蓋提,維吾爾族姑娘茹則古麗·赫則木選擇嫁到條件更好的鄰鄉,沒想到幸福短得只有3年。與丈夫離婚後,她帶著兩歲的女兒回到村裡。沒有生活來源的茹則古麗只能伸手向父母要錢,母親哭著勸她再嫁:「女人得嫁人才能有好生活」。  女兒阿迪拉的一場重病花了2500元,這成了壓垮茹則古麗的最後一根稻草。她不願再當個家庭婦女,於是到100公裡外的阿克蘇市一家火鍋店當服務員,把女兒留給父母照顧。  2017年5月,茹則古麗面臨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外出打工,眼前是每次離別都痛哭流涕的女兒;留在村裡,又找不到工作。
  • 天津援疆推進地區人民醫院信息化建設
    董濤攝今年,天津市「組團式」醫療援疆在加快培養和田醫療隊伍的同時,藉助天津智慧醫院建設的經驗,結合地區人民醫院實際,通過優化升級改造軟硬體建設,補齊醫院信息化建設短板,自助終端服務平臺、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電子病歷等廣泛應運於就診過程,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看病就診,提高了就診效率。在多功能自助終端機掛號。
  • 醫療援疆 情系和田——北大腫瘤醫院卓明磊醫生援疆之行
    不忘初心,民族團結親卓明磊入疆後發現和田當地群眾的保健意識、抗癌意識相對欠缺,定期做體檢的人數不是太多。很多患者就診的時候已經是臨床IV期(癌症晚期),治療效果就會很差。他上崗不久接收了一個叫薩吉艾合買提的患者,是個已有三個孩子的維吾爾族青年,胃癌術後因長期臥床,十餘天前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劇烈,一直忍受著,直至超過了人體忍耐的極限方來醫院就醫。
  • 赤誠之江心 大愛白衣情——寧波十年醫療援疆紀實
    援疆醫生周雨生接診後,決心治好他的病,將情況向寧波援疆指揮部做了匯報,並和後方寧波眼科醫院聯繫,解決了他的交通費、食宿費、醫療費,把他帶到寧波做了手術,於11月11日恢復了視力。當小吾斯曼開心地享受著美好的生活時,庫車市牙哈鎮託克乃村的努爾古麗艾沙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沒有寧波援疆醫生,就沒有我和我的兒子。」她說。
  • 「造血」式幫扶如何真見效——廣東創新產業援疆方式調查
    為進一步發揮致富能人的「頭雁」效應,提升當地特色產業檔次,帶領更多群眾穩定致富,廣東援疆工作隊2020年起創新性地實施「培育少數民族致富帶頭人項目」。2020年9月,經過評選、考察和評分等環節,最終選出艾尼·吐孫、阿依甫·庫瓦等6人為致富帶頭人培育對象,涵蓋養殖、傳統手工、工藝品加工三大特色行業。隨後,援疆幹部迅速與相關團場對接,根據實際情況形成「一人一策」的培育方案。
  • 沙漠中有位來自北京的董媽媽———京和公司董家琪的援疆故事
    看到情緒低落的奴爾尼沙汗亞森,負責招聘的董佳琪趕緊向學校了解情況,得知是家長不準許的原因後,就做起了家訪工作,告訴奴爾尼沙汗的父母他們的女兒學習成績非常優秀,而這次學習對她的未來非常的重要,耐心細緻的解釋說服工作,最終換得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當時真是頂了很大的壓力,這些孩子此前沒有走出過和田,普通話水平極差,基本的交流都不能保證。」
  • 情滿江寧 愛在天山 50個小援疆項目匯聚江寧大愛心
    第十批援疆工作啟動以來,江寧工作組堅持「大援疆」有力度、「小援疆」有溫度工作思路,緊扣地方工作重點,群眾生活難點,社會治理焦點,充分發動後方各界力量,廣泛參與疫情防控、產業發展、脫貧攻堅、民族團結等小援疆
  •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許昌新一批支教團隊來到援疆,展現別樣風採
    自援疆工作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教育援疆作為對口支援工作的「築基工程」,不斷拓展教育援疆工作的深度與廣度,有力助推受援地教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2020年4月2日,魏中甫與其他5名援疆教師一起,背負著父老鄉親們的希望,懷著奉獻邊疆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抵達了廣袤、寧靜的祖國西部邊陲——新疆巴裡坤,開始為期3年的教育援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