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830】呂嘉與我們演繹二百年間的德奧傳承

2021-02-18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音樂會演前導賞:8月23日 19:00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主講人:王紀宴

本場音樂會,國家大劇院首席指揮呂嘉先生將要指揮樂團演奏兩位古典音樂巨匠——貝多芬和舒伯特的作品。在同一年間,舒伯特寫過兩首序曲,副標題為「義大利風格」。人們之所以把對音樂方面的關注對象轉移到了義大利身上,原因在於「狂戀羅西尼」已經席捲了整個維也納繼羅西尼歌劇《快樂的騙局》1816年登臺之後,次年又上演了歌劇《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奧地利人完全沉迷於這位義大利作曲家的作品當中,正如那時候大部分的歐洲人一樣。

今晚演奏的D大調序曲,是舒伯特所寫兩首曲目中的第一首,名氣相對較小,但隨著《羅莎蒙德》序曲的反覆上演,這首曲子中的序奏部分早已不再陌生。在曲子的中段,舒伯特直接引用了羅西尼歌劇《坦克雷迪》中的詠嘆調「我充滿激情」,以此向他致敬。相比之下,舒伯特第五交響曲是他最為「古典」的作品之一,在配器、結構和精神方面都表現出了明顯的莫扎特式風格(在舒伯特所有的交響曲中,這首曲子是專為小型樂隊而作的)。

音樂會下半場演出的是貝多芬《第四交響曲》,它延續了舒伯特交響曲中所散發的青春活力。介乎廣為流傳的《第三交響曲》和《第五交響曲》之間,貝多芬《第四交響曲》在作曲家所有的交響樂作品中最鮮有人知並且少有演奏。對於這樣一篇充滿樂觀精神的韻文,我們應當欣賞的是它的新鮮感和貫穿於整部作品的音樂主題的自發性。樂曲開篇的柔版樂章尤為難忘,毫無疑問,本曲將為今晚的「古典之夜」落下完美的帷幕。

音樂會演前導賞:8月23日 19:00 國家大劇院音樂廳

主講人:王紀宴

在本音樂季理查·施特勞斯周年紀念音樂會的第二場中,我們主推他的交響詩巨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將由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席指揮呂嘉先生執棒。《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在影迷當中受到了頂禮膜拜般的推崇,這得歸功於1968年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電影,《2001太空遨遊》當中首創的象徵著「黎明」的號角。不過,在這部巨著當中,號角聲後會帶給我們更多的期待。整首樂曲被分成九個部分,演奏當中有三次停頓。施特勞斯根據尼採書中的章節名來對它們命名,譬如《關於旋流中的人》、《關於喜悅和情感》、《關於科學和學習》和尾聲《夜間的流浪者之歌》。「自然主題」透過號角聲在作品中反覆重現,映射了華格納在歌劇中常用的主樂調手法。為了呈現這部宏偉大作,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將展現樂團各個聲部的精湛技藝和表現力,同時,這也給音樂廳這架龐大管風琴提供了絕佳的展示機會。

此外,我們還特意邀請到國際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傾力演奏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相信他的演繹定會讓觀眾印象深刻。這首埃爾加協奏曲是這位英國作曲家創作的最後傑作,也是大提琴曲目中的經典之作,樂曲開篇抒情哀婉的主題曲餘音環繞,讓人難以忘懷。

【呂嘉】

國家大劇院歌劇總監及首席指揮,同時兼任澳門樂團音樂總監,曾任義大利維羅那歌劇院音樂總監及西班牙桑塔·克魯茲·特內裡費交響樂團藝術總監。

呂嘉曾先後在歐美指揮歌劇及音樂會近兩千場,合作過的世界知名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包括斯卡拉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羅馬聖塞西莉亞交響樂團、伯明罕城市交響樂團、利物浦皇家愛樂樂團、裡昂國立管弦樂團等。

歌劇在呂嘉的指揮生涯中佔據著特殊位置,曾指揮歌劇劇目五十餘部。作為第一位在義大利國家歌劇院擔任總監的亞裔指揮家,他被義大利的音樂評論譽為「比義大利人更懂得義大利歌劇的指揮家」。1989年獲安東尼奧•普蘭佩得羅第國際指揮大賽第一名。1998年他指揮的歌劇《茶花女》被馬切拉塔歌劇節評為最佳詮釋。2007年義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為他頒發「總統杯」;同年,他在羅西尼歌劇節裡指揮的《賊鵲》被評為當年「最佳歌劇」。

【王健】

王健四歲開始學習大提琴,父親是他的啟蒙老師。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時,著名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艾薩克·斯特恩在中國》講述了他的故事。在斯特恩的鼓勵與支持下,王健踏上赴美學習之路。1985年,王健進入耶魯大學音樂學院深造,師從著名大提琴家奧爾多·帕瑞索。

王健和世界很多頂尖樂團進行過合作,其中包括美國的紐約愛樂樂團,克林夫蘭管弦樂團、費城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德國的柏林愛樂樂團、英國的倫敦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皇家愛樂樂團。法國的國家交響樂團,巴黎管弦樂團,國家廣播樂團,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瑞典的哥德堡交響樂團、斯德哥爾摩愛樂樂團、義大利的斯卡拉歌劇院樂團,羅馬聖塞西莉亞交響樂團、捷克愛樂樂團,馬勒室內樂團和日本NHK交響樂團。在這些音樂會上執棒的大師級指揮家包括阿巴多、薩瓦利什、雅爾維、夏伊、迪圖瓦、艾森巴赫,鄭明勳和杜達梅爾。

王健錄製過很多唱片,最近幾張是和雪梨交響樂團,阿什肯納齊合作的埃爾加大提琴協奏曲和名為《夢幻曲》(Reverie)的大提琴與吉他小品集。此外他錄製過的唱片還包括全套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和薩爾茨堡室內樂團合作錄製的巴羅克作品輯、和柏林愛樂樂團、克勞迪奧·阿巴多、吉爾·沙漢姆合作錄製的勃拉姆斯雙重協奏曲、和古本江交響樂團合作由湯沐海指揮的海頓大提琴協奏曲集、和鄭明勳、吉爾·沙漢姆與保羅·梅耶合作錄製的梅西安的"時間終結四重奏"、以及與皮雷絲、杜梅合作演奏的勃拉姆斯、莫扎特和舒曼室內樂集。王健使用的大提琴由已故林壽榮先生的家人慷慨借予。

8月30日音樂會購票連結,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重磅預告 | 呂嘉、呂思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
    著名指揮家 呂嘉,小提琴家 呂思清 聯袂 中國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將齊聚琴臺音樂廳,共同演繹一場恢弘交響音樂會!他現任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總監與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在世界範圍內指揮歌劇及音樂會近兩千場,被稱為是「比義大利人更懂得義大利歌劇的指揮家」。
  • 乘著歌聲的翅膀:呂嘉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歌劇之夜
    由呂嘉擔任音樂總監,陳佐湟任桂冠指揮。樂團自2010年創建以來,以其熠熠生輝的表演歷程,穩居當代中國頂尖樂團之列。多年來,樂團合作的世界級藝術家包括:指揮家洛林·馬澤爾、祖賓·梅塔、克里斯多福·艾森巴赫、瓦萊裡·捷傑耶夫、法比奧·路易斯、鄭明勳、呂紹嘉、張弦等,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維奇、王羽佳等,大提琴家王健、戈蒂耶·卡普松等,小提琴家鄭京和、瓦汀·列賓、呂思清等,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芮妮·弗萊明、裡奧·努奇等。
  • 呂嘉:行走在國際樂壇上的指揮大師
    此後,呂嘉又先後擔任了義大利佛羅倫斯交響樂團、瑞典諾爾雪平交響樂團、羅馬拉其奧室內樂團及等著名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及首席指揮,同時還經常擔任英國曼徹斯特-哈雷交響樂團、德國多特蒙德歌劇院和義大利米蘭威爾第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31歲成為第一個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的華人指揮家,41歲接任義大利維羅納歌劇院音樂總監。
  • 微信樂談 | 聽呂嘉講述「布魯克納的通透世界」
    呂嘉、呂思清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21年04月14日  周三  19:30- 演出地點 -長沙音樂廳(湘江大廳)呂嘉曾先後在歐美指揮歌劇及音樂會近兩千場,合作過的世界知名歌劇院及交響樂團包括斯卡拉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皇家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慕尼黑愛樂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羅馬聖塞西莉亞交響樂團、伯明罕城市交響樂團、利物浦皇家愛樂樂團、裡昂國立管弦樂團等。歌劇在呂嘉的指揮生涯中佔據著特殊位置,曾指揮歌劇劇目五十餘部。
  • 鋼琴音樂德奧學派——舒納貝爾學派的特點
    在鋼琴音樂的發展中,由於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影響使鋼琴作品具有了不同的派別與分類下面就德奧學派與舒納貝爾學派的音樂特點進行分析。第一節 德奧學派一、德奧學派及其風格特點德奧鋼琴演奏學派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下半葉,莫扎特的維也納演奏學派和貝多芬的動力性演奏風格,以及在此後出現的一批鋼琴演奏家。
  • 【獨家訪談】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首席指揮家呂嘉:推動中外文化交流 在世界舞臺書寫中國榮耀
    自一九九一年奪得歐洲指揮比賽金獎後,呂嘉在歐洲交響樂和歌劇舞臺上活躍了整整二十五年,直到他二零一七年回歸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的舞臺。這些年來,呂嘉因對西方的交響樂和歌劇的深入探索和動人演繹而享譽世界。
  • 名人 | 呂嘉:從音樂神童到指揮大師
    貪玩到什麼程度?讀書時呂嘉喜歡上唐詩宋詞,於是日夜顛倒地吟詩作對,連給女孩兒寫情書,都要按仄仄平平的格律來。有位老師恨他「不務正業」,於是逼他一個星期練一個樂章,呂嘉從容完成,後來作業翻倍,到兩個樂章、整部交響曲,呂嘉照樣手到擒來,還不耽誤玩兒。大學畢業時呂嘉不但成績優異,甚至還跳級直升研究生,天賦如此,也只有豔羨。
  • 名人 | 呂嘉:我們腦子裡的聲音,別人聽不到的
    《德意志南方報》評論:他指揮的音樂如此完美,對勃拉姆斯的音樂理解得如此透徹和具有說服力。樂隊在這位年輕大師的帶領下,散發著如詩一般的細膩和意境。這使他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好的指揮家之一。1980年呂嘉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三年後成為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當年唯一一個被錄取的學生。師從鄭小瑛教授學習作曲、鋼琴和指揮,1987年在中央音樂學院跳了一級後,呂嘉直升指揮系研究生班,這裡的學習條件和環境,都是中國一流的,但呂嘉卻覺得,自己有必要到國外去見識一番。
  • 呂嘉X李菁:我們為什麼依然愛聽貝多芬?
    今晚19:00,呂嘉總監將作客三聯讀書會,與三聯中讀總編輯李菁對談「我們為什麼依然愛聽貝多芬」。頹鬱的人生裡,他如何成為精神貴族?貝多芬,一個為古典音樂帶來革命性改變的人,一個開拓古典音樂浪漫主義時期的先鋒,我們總是擅長用「偉大」、「與命運進行鬥爭」這樣的表達來形容他。在這個天才誕生二百五十年之後,我們依然在熱切地聆聽和討論著他的音樂。在中國的古典音樂圈中,有一個人對德國古典浪漫派作品的詮釋被盛讚為用「精準的音樂語言與完美的指揮技巧」演繹出「極其令人信服的音樂」。
  • 鄭小瑛VS呂嘉:三十一載師生情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華人交響樂團以彰顯華人在世界音樂中的實力」,這一直是呂嘉的夢想,此次2014國慶六十五周年全球華人交響樂團的演出僅僅是個開始。 「呂嘉有這個專業實力和號召力。他的夢想一定能實現!」鄭老師喃喃地說。著名指揮家鄭小瑛老師和著名鋼琴家殷承宗老師在一旁仔細地觀看著呂嘉的排練。 他們二位老藝術家是呂嘉專門請來演奏鋼琴協奏曲《黃河》的。
  • 呂嘉與青島交響樂團的大師系列音樂會
    5月25日晚,青島交響樂團攜手指揮家呂嘉在青島大劇院音樂廳奏響《大師系列II》音樂會。從上世紀90年代呂嘉活躍在義大利的各個樂團,到2008年擔任澳門樂團總監,再到2011年擔任國家大劇院歌劇總監首席指揮至今,合作過無數樂團。這些佳話,古典音樂的樂友們想必早有耳聞。
  •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呂紹嘉演繹西貝柳斯和布魯克納 回復免費送票了 詳情請看全文
    伴隨他們一起經歷這個過程的,有諸多當今全世界最優秀的音樂大師,包括: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克里斯多福·艾森巴赫、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根特·赫比希、克裡斯蒂安·雅爾維、耶歐·萊維、譚利華、張國勇等,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維奇、王羽佳、陳薩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賓、呂思清、寧峰等,小號家艾莉森·巴爾松,打擊樂演奏家李飈,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裡奧
  • 人物 呂嘉:不為生存為藝術
    呂嘉被逼上了絕路,只能用地道的義大利語將歌詞朗誦一遍,並說出這個詞為什麼發這個音,依據的是義大利哪部文獻。這時女高音才服,覺得很不好意思。呂嘉卻真誠地感謝她,說她又一次替劇院領導考驗了自己。後來呂嘉和她成了好朋友。  我又問呂嘉:「你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了那麼多原創歌劇,跟中國的作曲家有沒有過衝突?」  呂嘉說:「絕對沒有。
  • 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攜手英倫雙星奏響德奧音樂盛宴
    "現代德意志的代言"奏響德奧音樂盛宴東藝作為上海浦東藝術演出和文化生活的橋梁一直堅持引進世界一流的交響名團,豎起了市民心中的古典音樂高地德國一直是交響大國,不僅有柏林愛樂樂團,此次的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自成立以來的70多年間,一直在遍布交響勁旅的德國居於頂尖樂團之列。樂團歷史上蜚聲全球的音樂總監人數之多,作品涉獵之廣泛,曲目之浩繁,尤其是對現當代音樂的注重,使其成為獨樹一幟的存在。
  • 走近大師 | 奧德·納德盧姆Odd Nerdrum作品選
    奧德·納德盧姆Odd Nerdrum(1944)挪威畫家。他是一個引起爭議的人物。他宣稱自己的作品不是藝術,只是一種浮躁虛誇。繪畫藝術的預言者奧德· 納德盧姆Odd Nerdrum1944年出生於瑞士南部
  • 奧促會副會長王偉:將秉承宗旨把雙奧遺產傳承好
    王偉稱,本次論壇以奧運遺產傳承新視角、新機遇為主題,以新的視角研究奧林匹克運動、奧運遺產傳承與城市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最近巴赫主席也發表講話,每次危機都孕育著機會,讓我們以團結創造的方式,抓住此次機會,用我們的奧林匹克價值觀來塑造體育運動。
  • 德奧·悅東方營銷中心正式開放 樣板示範區多種戶型等你品鑑
    德奧·悅東方營銷中心正式開放。 【城央著作,綻放美好人居】 大雨一直伴隨著德奧·悅東方營銷中心的開放,但人群的熱度卻絲毫未減少,營銷中心開放當天來訪客戶近1000批。這場雨不是營銷中心開放的阻礙,似乎是故意給德奧·悅東方加的特效一般。
  • 美媒:樂團精緻 昊辰牛逼 呂嘉不咋地
    潮流×人氣×談資=郎朗生病,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在呂嘉的指揮下赴美國巡演這個作者我們不認識,這個網站和我們沒關係,這篇文章也不是在我們的致使下寫的。我們就是轉載一下而且還不翻譯,就像你們今天都在轉載紅黃藍一樣的。所以,請別有事沒事就把屎盆往潮人談頭上扣。有問題,找美媒,找公關。這篇樂評評論的是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陳其鋼《亂彈》,《黃河鋼琴協奏曲》和西貝柳斯《第二交響曲》。
  • 【館長新聞】吳經國獲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續任命為國際奧會文化暨奧林匹克傳承委員會主席
    國際奧會委員、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館長吳經國,獲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續任命為國際奧會文化暨奧林匹克傳承委員會主席
  • 德 奧 宮 廷 秘 聞
    作為音樂劇圈內頗具代表性的分支,德奧音樂劇總是有一種「令人戰慄卻又無法自拔的黑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