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都拉斯白蝙蝠

2021-02-08 房山區城關街道藍城家園社區


一提到蝙蝠,大家想到的都是嗜血,厄運,病毒

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隻蝙蝠,將顛覆你的認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今天我們來聊聊

宏都拉斯白蝙蝠







 /  竟有如此呆萌的蝙蝠?  / 

 


現在我們一說到蝙蝠,總是會先聯想到吸血鬼,古堡,和一些其他哥特元素,而如今的疫情肆意,又有報導指出冠狀病毒與蝙蝠有關。似乎一提到蝙蝠,就會有厄運發生一樣。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很多事情都有例外,在我國古代,蝙蝠諧音「福」。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在一些中式家具上經常出現蝙蝠圖案。而現實中蝙蝠的種類也是非常之多,共計19科185屬962種。而今天,我們介紹的就是蝙蝠中最能夠顛覆人們固有認知的蝙蝠,也是蝙蝠界呆萌與顏值的領頭人-宏都拉斯白蝙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宏都拉斯白蝙蝠也稱白無葉蝠、白蝠、白果蝠。從外觀上,呆萌的白蝙蝠就像黃豬鼻的小倉鼠。體長37-47毫米,重約5克,身披毛絨絨有光澤白色「外套」覆蓋,這件漂亮的外套只在靠近翅膀的地方混有微微的灰色。宏都拉斯白蝙蝠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們的耳朵、腿和翅膀,包括臉、鼻子的部分全都是明亮的橘色。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說到蝙蝠習性,我們可能第一想到的就是跟吸血鬼一樣,蝙蝠有吸血的特性。而我們的白蝙蝠,不僅不吸血,而且還是一個素食主義者。生活在新大陸的白蝙蝠,可以說是最小的食蔬蝙蝠。而他們也不同於絕大多數蝙蝠,倒吊著生活在洞穴中,而是三五成軍,扎墩在咬過的芭蕉或香蕉樹樹葉中間休息。看著他們擠在一起的樣子,活像一群小倉鼠。


圖片來源於網絡



 /  逐漸飛遠的呆萌怪  / 


而這麼可愛的小蝙蝠,卻也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人們的過度發展,中美洲的雨林正在消失與退化,而白蝙蝠失去了棲息之所,也逐漸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在自然保護聯盟瀕臨滅絕物種危急清單中白蝙蝠被列為「近危」物種。最後也希望人們能夠快點進入可持續發展,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相關焦點

  • 宏都拉斯白蝙蝠:長得像豬豬奶黃包的蝙蝠界顏值擔當!
    這也太顛覆我們的想像了……我們印象中的蝙蝠明明是這個樣子的:但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些萌態十足的小動物,竟也是蝙蝠的一種,俗稱宏都拉斯白蝙蝠,學名是白外葉蝠,也譯作白無葉蝠、白蝠、白果蝠。因為長相酷似豬豬奶黃包,宏都拉斯白蝙蝠一在網絡上出現,就迅速圈了不少粉,這還真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好看的蝙蝠也能成網紅。
  • 中美洲有一種白色的蝙蝠,重約5克迷你生物,是顏值最高蝙蝠之一
    但蝙蝠的種類非常繁多的,全世界已知的共有16科185屬962種蝙蝠,顏色也是多樣的,其中中美洲有一種純白色的蝙蝠,是顏值最高蝙蝠之一——宏都拉斯白蝙蝠。  宏都拉斯白蝙蝠的體型非常小,體長37-47毫米,重約5克,其的耳朵、腿和翅膀,臉、鼻子的部份全都是明亮的橘色,身體則披毛絨絨有光澤白色的毛髮,又最常在宏都拉斯發現,所以稱為宏都拉斯白蝙蝠,實際上中美洲中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等都有分布。
  • 陳民鎮​|惡魔與洪福——中外文化中的蝙蝠
    但中國的某些地區的確存在吃蝙蝠的現象。不少古書都記載,蝙蝠及其糞便有養生和藥用價值。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北山經》記載了一種叫「寓」的動物,稱其「狀如鼠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清代的郝懿行認為這種狀如老鼠、長有鳥翼的動物便是蝙蝠。《山海經》儼然是一本「野味大全」,記載了林林總總的奇獸異鳥,以及食用這些奇獸異鳥的效用。
  • 形形色色的蝙蝠
    ,但這是一隻蝙蝠,而不是狗。人們稱它「狗頭蝙蝠」Buettikofer的單足蝙蝠是一種巨型蝙蝠,可以在象牙海岸,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塞內加爾和獅子山找到。宏都拉斯白蝙蝠這些絨毛小球稱為宏都拉斯白蝙蝠。它們可以在宏都拉斯東部,尼加拉瓜北部,哥斯大黎加東部和巴拿馬西部的低地雨林中找到。
  • 科普||關於蝙蝠的一些認知誤區(無噁心圖)
    稍加區分不難看出:網上盛傳的蝙蝠湯圖片上的蝙蝠,並不是中華菊頭蝠或中國馬蹄蝠,而是快被人類吃滅絕的果蝠。它們長得一點都不像。蝙蝠湯受害者果蝠只吃水果和花蜜如今網上鋪天蓋地說「吃蝙蝠導致新型肺炎」,但我還是想說:吃中國馬蹄蝠導致感染新型肺炎的言論是不嚴謹的,吃蝙蝠導致新型肺炎的言論也是不嚴謹的。不少人看了蝙蝠湯的圖片後都說圖中的蝙蝠長得像狗子。確實,果蝠耳朵小,眼睛大,五官端正,和小狗子有幾分相似。
  • 舌尖上的蝙蝠
    在許多人看來,吃蝙蝠是相當重口的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蝙蝠長相猙獰。如果了解到蝙蝠五毒俱全,想必大家會更加難以下咽。但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便是食用蝙蝠在中國是有著悠久傳統的。吃蝙蝠養生,吃蝙蝠治病養生與藥用,這是古書對食用蝙蝠效用的基本認識。
  • 中古時代的白蝙蝠及其他
    晝日寢庭前,忽有白蝙蝠,繞庭而飛。家僮輩竟以帚撲,皆不能中,久之,飛去院門,撲之亦不中。又飛出門,至外門之外,遂不見。其年,禪妻卒,輀車出入之路,即白蝙蝠飛翔之所也。 在唐人眼中,白蝙蝠乃是引路之物。李頎有一首詩,《送王道士還山》就有這樣的詩句:「先生舍我欲何歸,竹杖黃裳登翠微。當有巖前白蝙蝠,迎君日暮雙來飛。」
  • 宏都拉斯甜橙莊園—《來自宏都拉斯的喜訊》
    2019年宏都拉斯COE剛剛結束的時候,顧小姐特別開心的告訴我,甜橙莊園的日曬Catuai拿了第二名,冠軍是個瑰夏。有關甜橙莊園的點點滴滴突然就都湧現出來,從第一次採購甜橙的生豆,到自己親身去宏都拉斯,去到甜橙的咖啡地裡,還有和莊園主夫妻倆的每次見面……第一次去宏都拉斯
  • 宏都拉斯咖啡產區 宏都拉斯咖啡豆 宏都拉斯荔枝蘭酒桶發酵處理法
    宏都拉斯位於中美洲北部,北臨加勒比海,南瀕太平洋的豐塞卡灣,東、南同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交界,西與瓜地馬拉接壤,多為山地和高原。位於中美洲沿海平原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均氣溫31℃。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3℃,6-11月為雨季,氣溫溫和,雨量充沛,是咖啡生長的理想之地。
  • 圖集 不是吸血鬼也不是女巫,真實的蝙蝠是這樣的……
    「蝙蝠面臨著多重威脅,包括風力發電的影響、不斷減少的棲息地以及肆虐的白鼻病,」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公共事務主管Ann Froschauer說道,長期以來他一直致力於蝙蝠的保護。這隻紅色狐蝠是澳大利亞特有的一種蝙蝠。圖中的蝙蝠正在接受亨得拉病毒檢測,亨得拉病毒是一種罕見同時具有潛在致命性的病毒,可從蝙蝠傳染到馬,再由馬傳染給人。攝影:LYNN JOHNSON  據美國農業部提供的數據,僅在過去的8年時間裡,白鼻病就造成600多萬隻蝙蝠死亡。
  • 宏都拉斯奶蛇簡介
    宏都拉斯奶蛇原產自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東北部的熱帶雨林裡。
  • 奶蛇圖鑑丨宏都拉斯~Honduran
    宏都拉斯奶蛇英文:honduran milksnake
  • 舌尖上的蝙蝠|大象公會
    在許多人看來,吃蝙蝠是相當重口的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蝙蝠長相猙獰。如果了解到蝙蝠五毒俱全,想必大家會更加難以下咽。但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便是食用蝙蝠在中國是有著悠久傳統的。吃蝙蝠養生,吃蝙蝠治病養生與藥用,這是古書對食用蝙蝠效用的基本認識。古人認為,食用傳說中的白色蝙蝠可以延年益壽,甚至成仙。
  • 暗黑醫療:古代醫學中的蝙蝠入藥
    2019年末以來,蝙蝠這種低調的動物突然間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不少文章渲染蝙蝠是「萬毒之源」,一些人因此談蝠色變,甚至提出要滅殺蝙蝠。蝙蝠身上攜帶的病毒雖然是新冠病毒的前身,但沒有證據表明疫情的暴發與蝙蝠有直接關聯。人類對醫療的探索,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歷史上都不乏「暗黑醫療」。
  • 人文咖啡|香蕉共和國宏都拉斯的咖啡
    大家肯定會很奇怪,為什麼小編用「魔幻」來形容宏都拉斯。這只能怪1502年,哥倫布在宏都拉斯登陸,給這裡取了一個宿命般的名字——無盡深淵。地處中美洲的宏都拉斯風景如畫,看似是人間天堂,其實是著名的犯罪天堂。
  • 萊後打扮如素人,寸金未著抵達宏都拉斯,低調樸實與5年前差別大
    此次萊後是和西班牙合作局一起,帶著120多噸物資,對受颶風埃塔和約塔影響的宏都拉斯進行人道主義援助。這是她在2014年成為西班牙王后,從婆婆索菲亞手上接過公務後的第四次出訪。曾在2015年到過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2017年在西非塞內加爾;2018年在多米尼加和海地;2019年在莫三比克。
  • 美國拒絕接收:宏都拉斯難民路在何方?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數千宏都拉斯難民正在去往美國的路上。宏都拉斯難民在前往美國的路上美國活動家狠狠的批評了政府的這一計劃:「這是違背美國價值觀的手段,總統違背了他的誓言。宏都拉斯難民在前往美國的路上但美國下任總統喬·拜登的政策和川普截然不同。拜登曾表示,一旦他當選,將會把移民上線提高到125000人。川普曾嘲笑拜登,明尼蘇達州將變為難民營了。
  • 宏都拉斯將「斷交」?臺當局緊急回應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繼布吉納法索24日宣布與臺灣「斷交」後,島內又有消息稱,臺灣「友邦」宏都拉斯外長正在北京商談與大陸建交
  • 之宏都拉斯
    昨天,我們分析了海地,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宏都拉斯。提起宏都拉斯,大部分人也許和我一樣,愣住,腦袋裡撈不出什麼記憶,完全沒有概念。沒錯,這是一個沒有什麼記憶點的國家,存在感略低。宏都拉斯,是中美洲的一個多山國家。北臨加勒比海,南瀕太平洋的豐塞卡灣,東、南同尼加拉瓜和薩爾瓦多交界,西與瓜地馬拉接壤。宏都拉斯國土面積約11.2萬平方公裡,比咱福建省略小。
  • 素來風評極差的蝙蝠,是如何被他們「洗白」的?
    在不少人的童年啟蒙讀物《伊索寓言》中就有一則關於蝙蝠的故事,裡面講到鳥類和走獸宣戰,雙方互有勝負,但兼具雙方特點的蝙蝠卻總是依附在勝者身邊。而當鳥獸宣告和平停戰時,交戰的雙方明白了蝙蝠的欺詐行為,將其裁定為有罪,並剝奪了它享受陽光的權利。從此之後蝙蝠只能藏身於黑暗,只有在夜晚時才能偷偷摸摸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