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這些小菜館,在這吃飯總能找到歸屬感

2021-03-02 徐州吃喝玩樂

似乎每次和朋友同事們約飯

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去某個商業中心

逛街吃飯再看個電影一氣呵成

這樣固然效率很高選擇也多

但總感覺原來吃飯的那種悠閒愜意

正在離我們漸漸遠去

老居民區裡走一走總能發現一兩家小館

價錢不貴環境什麼的也稱不上精緻

但那股家常味依然讓人難忘

什一菜館,發現老店!出門覓食竟然發現什一擴大了版圖,又開了一個麵館,主打是牛肉小面各種小面還有他家的經典菜拌麵。面很筋道。菜還是熟悉的味道!有四種送的小菜,還有他家的特色千葉豆腐,超級夠味。

另外還有水果可以自己拿。超棒!是我這個麵食女孩的福音。店裡都是特色徐州菜。推薦蒜爆魚、尖椒雞、雞爪子、尖椒豆腐乾、炒飯一絕、千葉豆腐、炒筋頭、炒蹄筋、糖醋裡脊、爆炒花蛤花甲、蛙魚、臘皮。

地址:淮海西路金鷹二店金鷹人民廣場店北上坡星美影城電影院東門對面

被人帶去吃過一次之後就再也忘不掉的一家店。店門真的挺小的,在居民區,是那種如果沒去過,餓了要隨便找家店吃飯的話絕對不會去的那種。老闆一家人開的店,開了很久了。去的基本都是老顧客。很任性的沒有菜單,全靠口碑和老闆推薦。

鍋貼雞,徐州以地鍋雞出名,但這家做的鍋貼雞一點不比地鍋雞遜色,鍋貼很脆,沾著湯汁的很入味。份量特別足,三個人點一份都夠吃。雞爪是老闆家秘制的,入口即化,很軟很入味,微甜帶辣。

也是每次最想念的一道菜。這個每天好像只做那麼一盆,賣完了就沒了。蛋香茄子剛上菜的時候雞蛋伴著石鍋還在沸騰,茄子也做的入味,看上去充滿了食慾。

地址:新吳莊西區7號樓6單元

徐州有出名的奇葩老菜館。徐州有出名的奇葩老菜館,徐州人都知道那條賣了20多年始終10塊錢的紅燒鯉魚。

沒有特地的擺盤, 紅辣椒大蒜大蔥就隨意的鋪在魚上,魚肉入口先甜後辣,用來下飯最合適,真是讓人停不下來。幹煸牛柳軟嫩多汁,連配都很入味,用烙饃卷上,我一口氣能吃兩個。地鍋雞比較辣,但是非常入味。

地址:夾河街二號

為什麼叫老屋 因為這個店真是有些年頭了 另外裡面的擺設都是70後80後小時候的記憶 上過中央電視臺的《行走的餐桌》

門頭很破,店裡桌子很少,只有5張小桌子,老闆果然如大家說的一樣脾氣不大好,點菜的時候有點任性,我們只好自己小聲偷偷討論,不敢跟老闆說話。我們3個人點了4道菜,老屋風味雞和幹煸松花蛋是特色,看到好多人都推薦,然後又點了素燒茄子、土豆絲和酸辣湯。

小編在此插句嘴,大家都跟我抱怨這家老闆的脾氣不好,我想也許脾氣不好就是這家飯店的特色吧,就像我身邊有一群很欠的朋友,他們想去老屋吃飯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見識見識這個老闆的脾氣到底是有多臭,在此奉勸大家和為貴!只要味道好,忍著淚也要吃下去。

地址:市中心富國街南少華街軍分區招待所斜對面

開了十幾年的老店,難得的是味道一直沒有變,很偏但是很地道的一家店,比較難找,當然對應的他的口味和價格在徐州也是很難找出第二家的了!徐州的老菜館。

招牌蒜爆魚是我吃過最好吃,而且據說十幾年都沒想漲過價,十元一條

地址:民有理巷51號附近,熊小美店旁邊

彬彬菜館也是二十老店了,他家總店在煤建路上,可以說是伴隨著我們少年到青年成長,我們年少輕狂,彬彬菜館見證過,彬彬菜館灰土白牆,我們也見證過。

到如今彬彬菜館舊貌換新顏,青瓦古桌,一派雅致景象。唯一不變的,應該就是那初心吧,我們依然相信愛情,熱愛生活。彬彬菜館的菜依然那麼好吃。尖椒打野小公雞,肉質嫩而不柴,牛蛙帶皮幹煸。紅燒蟶子,甜辣很像,蟶子新鮮

地址:煤建一街5號

無名花壇飯店位於王陵路與西安南路交叉口,隱藏的很深的小店,一進門,處處都瀰漫著熱鬧騰騰的氣氛,食客們都是好默契,誰進來都會問老闆還有沒有位置啊

他們家的豬腰很好吃,豬腰腥氣重,做不好很難吃,但是他家的炒的腰花非常入味好吃,臊味去除的很乾淨,口感鮮嫩帶脆,刀工不錯,真的是一朵朵可愛的豬腰花。

幹煸茄子條這道菜務必點2份,太好吃了,我不喜歡吃茄子的都吃到把茄子都挑完才心滿意足,茄子炸成條,椒鹽一炒,超級好吃,炒花蛤味道很不錯,就是量不是很大,吃著吃著就沒了,不過癮~

地址: 王陵路與西安南路交叉口

好久沒來這邊吃了,都快找不到正確的覓食路線了,他家的菜味普遍不錯,就是環境稍微簡陋了些,要是再有幾個大包間就更好啦,現在的環境只能作為平時幾個朋友小聚一下的場所,

最愛吃他家燒餅雞,比一些飯店的分量足,味道好,就是店面藏的有點深,不太常去了

地址:戶部山步行街淮海農場銀行東邊989菸酒店的巷子裡

相關焦點

  • 徐州這20家最經典的小館子,據說沒去吃過都不算徐州人!
    兒童醫院北側,隱藏在萬福街裡的小菜館,味道可能不是特別符合徐州人最愛的麻辣鹹,但特別之處,在於每一道菜都有種家和媽媽的味道,那種不經意的搭配,就讓人心頭一熱。 地鍋堪稱徐州菜的代言,而徐州的哪家地鍋味最正?
  • 長沙味的私房私廚,吃的是人情味和歸屬感XX美食
    長沙人愛吃,這早就不是新鮮事,但私房菜卻有這樣的魅力,有時讓人很難理解。團長認識了個朋友叫曼咔,70年代末生人,冬瓜山長大的,正經老長沙人。跟曼咔吃飯,上桌要有酒,但酒水的種類無所謂,一邊吃菜,他一邊跟你聊天,口乾了就自飲一下,並不像社會上那種逢端杯必幹掉的搞法。聊菜,曼咔對西餐一肚子苦水:「那些傢伙我反正是呷不慣,帶屋裡細伢子去吃,吃完我們這一輩的,肯定想四路子找碗粉就好。」
  • 名笑cp深夜逛街品小吃,意外上演偶像劇場面,小熊終找到歸屬感
    宋名申和熊笑宇是從戀愛真人秀《喜歡你我也是2》走出去的一對cp,節目裡的他們一開始並不被看好,誰能想到,如今的他們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甜蜜。總覺得一見鍾情並不是最浪漫的,日久生情才是最浪漫的,熊笑宇和宋名申不就是這樣嗎?宋名申用堅持和始終如一讓小熊一點一點的愛上了他,他們也因此成了《喜歡你我也是2》裡最甜的一對cp。
  • 徐州這些讓你痛哭流涕的變態辣物,敢挑戰嗎!甩掉口水戳進來看
    曾經有外地朋友問過小編:「江蘇貌似沒什麼吃辣的呀。」小編我當時就不樂意了,硬把他拽到一家小菜館,點了些菜險些沒讓他哭!也不想想我們大徐州要是不能吃辣,怎麼還會有「大乎的辣椒,大乎的鹽,別忘了多放點孜然」還有「想辣饞,椒子鹽」以及「能吃辣,能當家」等等的經典語言呢?所以徐州人愛吃辣的習慣,已經凝聚成地方性格的一部分,所謂「吃辣,能當家」,更加體現出咱們大徐州人對辣椒的喜愛。那麼我們大徐州究竟有那些又辣有好吃的美食呢?請往下看↓↓
  • 25年土菜館生意寡淡,老闆娘卻很樂觀:人生總有高峰和低谷
    在這其中,以餐飲業和娛樂業虧損最為嚴重。每年的春節假期、學生的寒假期間,都是餐館能好好大賺一筆的時候,今年為假期準備的菜品庫存卻只能默默留在倉庫,經營者都是損失慘重。南京有一家土菜館由一對夫婦經營了25年,曾經很受周邊部隊官兵的青睞,甚至復員老兵回到南京都來打卡。近些年來,隨著網紅餐廳的火速發展,外賣的逐漸火熱,餐廳生意遠不如從前。
  • 如果《舌尖3》來徐州了,這23家經久不衰的老店可能會被「翻牌子」
    自它開播以來,小編每次都是掐著飯點看微距鏡頭下松子魚咕嚕咕嚕在油鍋裡炸成金黃淋上湯汁,隔著屏幕都能聞到糖醋的香甜回想那時候,每天吃炒蛋都能下2碗飯十三年前,林師傅脫下了自己廚師長的高帽,接手了這個館子,這也就有了現在的天天香老菜館。自打林師傅開起菜館就做起了「不上檯面」的老菜,按他話說:老菜做出心意才會有回頭客。
  • 在這兩間潮汕菜館,能偶遇半個香港的明星……
    對潮州菜熱愛到骨灰級別的,還要數星爺,他曾經創下連續14天在同一間潮菜館吃飯的記錄,至今無人能破。到底,港星最愛幫襯哪些潮州菜館,娛樂圈對潮州菜有著怎樣深厚的情結,接下來,跟著半島君來八一八吧~八完尚興有關的小道八卦,你一定對它充滿好奇:到底這家潮菜館有什麼魔力能吸引眾多明星為之傾倒?秘密在於他家的潮州菜真硬核,下至幾十的春菜煲、普寧豆腐等家鄉小菜,上至過千港元的響螺、鮑魚等豪氣海鮮,同樣出色。
  • 紅遍韓國的勁爆小章魚你還沒吃過?徐州最具創意韓式餐廳等你來約
    老闆Alex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為了徐州這家章魚主題的韓國創意餐廳,他遊歷韓國首爾、釜山、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學習,每到一處,他都會潛心研究菜品和設計。老闆自己設計了這面形象牆,小章魚奔跑在地球村,不斷尋找美食和美的設計。
  • 真正的高檔餐廳,米其林也只能自愧不如,這類菜館你知道嗎
    高檔餐廳的定義很模糊,其實在普通的大眾看來,無非就是吃飯的環境好,菜品消費高,還極有可能吃不飽。所以,如果不是月入過萬的高消費人群的話,基本上去這類餐廳的機會非常少,偶然去一次也極有可能是因為一些商務宴請或者是應酬所需。
  • 《三十而已》:王漫妮結束上漂,回老家過生日宴找到歸屬感
    面臨三十這道坎,心灰意冷的漫妮想起了以前的誓言,決定回老家。回到熟悉又陌生的小縣城,街坊鄰居熱情的跟漫妮打招呼。回家後,爸媽給王漫妮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生日,漫妮深受觸動,她突然找到了歸屬感,一直在尋找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原來竟是自己的父母。
  • 臺灣三杯雞,三杯醬爆牛蛙,眷村風……在徐州這條百年美食街上煥發光彩!
    大同街是從徐州東門(人民舞臺附近)向城內延伸的一條街,曾叫東門大街或察院街,北伐時期改名「大同街」。上世紀三十年代,大同街是徐州最著名和繁華的商街,引領著徐州時尚潮流,有「小上海」之稱。有句話說:不會做三杯雞的不是臺菜館,足見三杯雞在臺菜中的地位。這道名聲大噪的美食背後,流傳著一個溫馨的傳說:那時媽媽家裡很窮,有天來了客人。媽媽非常著急,家裡實在拿不出東西,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家裡僅養的一隻老母雞殺了燉在鍋裡。
  • 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徐州早餐吃九家也不會堵車!
    徐州人通常把吃早餐叫做「吃早點」。文面上早點和早餐相比似乎是少了幾分精緻,這也倒是符合徐州不拘小節的脾性。多數腿腳不勤之人總把減肥寄希望於少吃幾頓飯上,但無論哪位都不敢少了早上這一頓。「不吃早餐影響健康」這個觀點深入人心。
  • 讓「戰友」找到幸福感、歸屬感、獲得感——安徽滁州市科學教育...
    辦理手續期間,帶著「困惑」的小徐來到天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直接把他帶到「一站式」服務窗口,小徐把退役證等相關材料交給工作人員,不到半小時就辦完全部手續。「來的時候還擔心,沒想到報到第一站就把所有手續辦完了,滿滿的幸福感!」回想當時情景,小徐滿是笑意。
  • 在這裡,我找到了歸屬感
    說到走紅毯,你的腦海第一時間浮現出來的場景可能是星光熠熠的電影節,或是莊重的慶典活動,今天小編將帶你走進一場「勇士」專屬的紅毯儀式。據該支隊政治工作處主任劉國武介紹,為充分調動支隊官兵投身強軍實踐的積極性,啟發戰士們紮根烏蒙高原苦練殺敵本領的行動自覺,支隊黨委始終注重立起鮮明導向通過實實在在的暖心舉措,用足惠軍政策,讓官兵及家人充分感受到強烈的歸屬感、成就感和獲得感,不斷激發乾事創業熱情。
  • 呼和浩特有哪些特色老菜館一定要去?盤點呼和浩特好吃不貴老菜館
    剔魚子,回勺面,燒麥,過油肉,幹炸裡脊,魚香肉絲……這些呼和浩特的老菜,是不是讓你垂涎欲滴。有好多朋友問,呼和浩特有哪些老菜?有哪些老菜館好吃不貴,一定要去呢?這些問題,可能地道的老呼市人最有發言權,以下是朋友們推薦的幾家老菜館,正宗的呼市風味,幾乎天天客滿。
  • 在日華人林康弘:從「小音樂家」到中國菜館經營者
    從「小音樂家」到中國菜館經營者  聘珍樓的創業於1884年。那時,一名姓張的華僑在現在聘珍樓本店所在地開了一家中國菜館,後由叫張茂元的華僑繼承。  這是一個兩層樓的小店鋪,關東大地震時(1923年)店鋪倒塌,後由華僑鮑莊昭、鮑金鉅父子接手再興。
  • 張家菜館的故事
    △ 這是菜單。我成長的北勘,就像一個大院兒,是一個很安逸的地方,同學之間、以及同學的父母之間,大家都相互認識,常常串門兒。我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都生活在這裡。每次回來,看著在樹蔭下閒坐打牌的老人,騎著車上學的小孩,還有路邊做生意的小商小販,以及晚飯後或是在路上散步或是在公園裡健身的成年男女——他們創造著財富,照顧著老人,撫養著兒女,他們是這裡的中堅力量,他們的面孔即陌生又熟悉。這些年,這裡有過很多餐館。但這些年,幾乎沒有變化的,一色的供婚宴包辦和商務宴請的大餐館,厚厚的一本菜單,卻找不到好吃的菜,貴賓包間圖有裝修沒有服務。
  • 徐州一乞丐跪謝餐館老闆,老闆立馬下跪還禮
    這是與生俱來的,也是我們代代傳承的驕傲。隨著信息的發達,我們總是看到很多小事情,他們用實際行動去傳播正能量,溫暖了每個人的心。雖然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不過還是有一些人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們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上街乞討,但是他們也是有尊嚴的人,也懂得感恩,最近一位乞討者與菜館老闆的新聞曝出,也是引起了熱議。
  • 家住徐州那一片兒
    ——《家住徐州那一片兒》 電風扇開了一夜,早上起床頭懵懵的。豆子總覺得哪裡不對勁,衝著大衣櫃的鏡子看了一眼…… 「爸!媽!」豆子慌得要死:鏡子裡這個蓬頭垢面的歪嘴貨,是哪位! 「怎麼了怎麼了?」
  • 玩了這麼多年遊戲 終於在《新神魔大陸》手遊找到了歸屬感!
    Hello小夥伴們,最近這段時間,你們都玩到了哪些令你驚豔的遊戲?恰逢《新神魔大陸》手遊正式開啟公測,身邊不斷有小夥伴踏入克蘭蒙多大陸,村長也忍不住下載遊戲並進入。不得不說,《新神魔大陸》手遊作為國產西方魔化史詩大作,確實有它的驚豔之處。而最令村長滿意的,就是它帶來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