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戲中唱」長沙開講!與鄭小瑛教授在湘江畔品味中文版歌劇魅力

2021-01-08 長沙新聞網

(8月26日15:00,長沙市民音樂大講堂<公益講座第55期>特邀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漫談「洋戲中唱」。)

(講座由長沙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2020長沙「鄭式」指揮法基礎研修班執行總監肖鳴<左>主持。)

  (「洋戲中唱」引發聽眾共鳴,贏得陣陣掌聲。)

  星辰在線8月29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今年91歲高齡,依然以「90後」的活力努力推動「洋戲中唱」,並在長沙開辦「鄭式」指揮法基礎研修班的我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歌劇院終身榮譽指揮、音樂教育家鄭小瑛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地實踐著她「陽春白雪,和者日眾」之藝術追求,與大眾共享美妙音樂人生。8月26日15:00,長沙市民音樂大講堂(公益講座第55期)特邀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漫談「洋戲中唱」,吸引全國各地特意趕來的聽眾。講座由長沙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2020長沙「鄭式」指揮法基礎研修班執行總監肖鳴主持。

  服務人民,中文唱詞引發聽眾共鳴

(講座上,鄭小瑛教授強調,將唱詞譯成中文,才能讓中國觀眾切身感受到西洋歌劇的精妙之處。)

  長期以來,搬上中國舞臺的西方經典歌劇,幾乎都用外語原文演唱,若非專業人士,中國的觀眾幾乎不知其所云,以致和者甚寡。「對絕大多數不懂外語的中國觀眾來說,雖然有字幕的幫助,卻不能從歌者的表演中感受到語言同步的感染力,而歌者也因為無法理解歌詞的內容,只能是機械性地去表演。」講座上,鄭小瑛教授強調,將唱詞譯成中文,才能讓中國觀眾切身感受到西洋歌劇的精妙之處。

  鄭小瑛教授一直以來都在呼籲國內歌劇。她認為,藝術家應該不忘歌劇為大眾服務的「初心」,且應當保留並繼續推出西方經典歌劇的優秀中文版本,以此加大「吸收外來」和「洋為中用」對觀眾的普及實效和力度,激活各地歌劇廳的市場,並推進國內青年歌劇演員的培養。

  「洋戲中唱」不是我的發明,也不是我的創新。鄭小瑛教授說,早在 1956年,我們中國就已經用中文來介紹西方經典歌劇了,這是為了給中國人民服務。《茶花女》則是中國人製作、演出的第一部西方歌劇,單單該劇中文版就曾創造過在一個劇場連演40場、場場爆滿的紀錄,「譯成中文的唱詞,觀眾聽懂了,才能引發情感的共鳴。」

  現場導賞,品味中文版歌劇魅力

(講座上,鄭小瑛教授還通過播放影片和現場講解的形式,帶觀眾品味中文版歌劇《卡門》的魅力。)

  1982年前後與《卡門》的結緣,是鄭小瑛教授歌劇指揮中的重要一筆,該劇中文版的演出,也成為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為了這個中文版,鄭小瑛教授邀請北京二外青年教師孫慧雙,合作翻譯了腳本。法國指揮皮裡松指揮了6場之後,交棒鄭小瑛教授。她的指揮,成為這部歌劇在中國延續演出的一個有力的保證。講座上,鄭小瑛教授還通過播放影片和現場講解的形式,帶觀眾品味中文版歌劇《卡門》的魅力。

  「我自己看歌劇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困惑,一邊看演出一邊看字幕,確實有點費勁。」一位外地趕來的音樂學子表示,真的特別幸運能聽到鄭小瑛教授的講座,也很感謝鄭小瑛教授對「洋戲中唱」的普及和對國內歌劇的呼籲,她永遠是我們音樂學子逐夢路上最大的動力和榜樣。

  限量籤售,弘揚「愛樂女」精神

(講座結束後,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大廳限量籤售《低谷中的鮮花——「愛樂女」樂團星譜》一書,為愛樂者們揭秘嫋嫋餘音中的樂壇往事,弘揚「愛樂女」精神。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攝)

  成立於1989年的「愛樂女」室內樂樂團,由鄭小瑛教授和大提琴家司徒志文、小提琴家朱麗共同發起,是我國第一個女子室內樂團,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支不計報酬的志願者室內樂團。據鄭小瑛教授現場介紹,先後共有70多位女藝術家們加盟「愛樂女」,她們多是來自首都各音樂團體的主要骨幹和剛剛顯露才華的青年演奏家。

  在嚴肅音樂在低谷中徘徊,「港颱風」有越刮越烈之勢的當下,致力於讓年輕人有機會領略經典音樂之美妙的「愛樂女」們,在學校、工廠、農村等為20餘萬聽眾無償義演240多場,被我國著名女作曲家瞿希賢譽為「低谷中的鮮花」。講座結束後,鄭小瑛教授在長沙音樂廳大廳限量籤售《低谷中的鮮花——「愛樂女」樂團星譜》一書,為愛樂者們揭秘嫋嫋餘音中的樂壇往事,弘揚「愛樂女」精神。

相關焦點

  • 人生不老,樂聲不停——鄭小瑛教授91歲感言
    可是我還魂牽夢縈地做著「歌劇夢」,還想儘自己之所能,再為中國歌劇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吸收外來」做一點實事。——鄭小瑛這是去年鄭小瑛老師在接受採訪時撰文寫到,今日正逢鄭老師生辰,已91歲高齡,她依舊未從一線指揮與教學崗位上退下。
  • 人物|鄭小瑛:生命就是一曲交響樂
    2021年1月1日和2日,91歲的指揮家鄭小瑛將在上海的東方藝術中心為上海人民獻上兩場新年音樂會。與癌症鬥爭二十多年,音樂之於她,就是一劑良藥。「比較特別的是,音樂會下半場的歌劇《茶花女》《卡門》經典選段,將是用中文演唱的。這是我想恢復『洋戲中唱』的一次嘗試,也是我的『賊心』不死。」
  • 人物 | 鄭小瑛:生命就是一曲交響樂
    「比較特別的是,音樂會下半場的歌劇《茶花女》《卡門》經典選段,將是用中文演唱的。這是我想恢復『洋戲中唱』的一次嘗試,也是我的『賊心』不死。」電話中,她中氣十足,絲毫聽不出她已經與癌症鬥爭二十多年了。音樂之於鄭小瑛,就是一劑良藥。鄭小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位女指揮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如今,年過九旬依然活躍在一線的交響樂和歌劇舞臺上。
  • 「90後」傳奇指揮家鄭小瑛來長沙開班「收徒」了
    鄭小瑛教授在講課中。17日晚,國際知名指揮大師鄭小瑛教授指揮法研修班在長沙開班,鄭小瑛在授課中傳授了自己的「鄭氏指揮法」。來自全國知名音樂院校及樂團的12名正式學員與50名旁聽學員爭取到了這一來之不易的進修機會。 全國愛樂之人齊聚,爭當「關門弟子」 鄭小瑛是新中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原主任,中國交響樂界的泰鬥。
  • 鄭小瑛:不老樂魂的交響人生
    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專業指揮人才,此後又被選派到蘇聯國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師從知名教授尼·安諾索夫和格·羅日傑斯特文斯基進修歌劇、交響樂指揮專業,一生與交響樂歌劇結緣。面試出奇的順利,她也成為蘇聯專家授課合唱指揮班中唯一的女學員。從此,鄭小瑛再也沒有放下過指揮棒。 5年後,鄭小瑛又被選派到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進修歌劇、交響樂指揮專業,師從知名教授尼·安諾索夫和格·羅日傑斯特文斯基。
  • 文史|鄭小瑛:生命不息,愛樂不止
    她創立了廈門愛樂樂團,數年後,這個年輕的樂團成為了廈門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她完成了演繹馬勒名作的夙願,帶著《土樓迴響》走出國門,創造了在世界12國公演70多場的輝煌記錄;她開啟了校對、譯配西洋歌劇中文版的龐大工程…… 為去解放區,連「逃」三次 鄭小瑛原籍河南滎陽,祖輩在幾百年前為躲避戰亂遷徙到閩西山區,定居福建永定,成為客家人
  • 【人物·大家】鄭小瑛:陽春白雪 和者日眾
    1978年以來,她經常擔任國家重要演出活動的指揮,並指揮演出了中外歌劇《護花神》《第一百個新娘》《茶花女》《夕鶴》《卡門》《費加羅的婚禮》《蝴蝶夫人》《魔笛》《波希米亞人》《塞維亞理髮師》等;還曾與中央樂團、上海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等十多個交響樂隊合作,舉行音樂會。鄭小瑛被認為是國內最有經驗的指揮教授之一,已步入國際指揮行列。
  • 國風少女陳依妙將在北京音樂廳與指揮大師鄭小瑛合作演出
    鄭小瑛鄭小瑛教授是我國第一位歌劇-交響樂女指揮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鄭小瑛曾成功地在20多個國家指揮演出,曾獲法國文學藝術榮譽勳章和兩枚俄中友誼榮譽勳章,被世界合唱理事會邀請出任世界合唱比賽-榮譽藝術主席團永久成員。她也是中國最有經驗的指揮教授之一,她的多名學生已在國內外交響樂團和歌劇院裡擔綱。她更是一位熱情的音樂社會活動家,她邊講邊演的表演形式被媒體譽為「鄭小瑛模式」,而備受廣大聽眾歡迎。
  • 鄭小瑛攜手廈門歌舞劇院《茶花女》時隔九年再度上演
    歌劇《茶花女》在廈門歌舞劇院上演。(廈門歌舞劇院供圖)臺海網7月31日訊 據東南網報導 30日,中國著名指揮家鄭小瑛帶著歌劇《茶花女》在廈門歌舞劇院上演,現場反響熱烈,掌聲不斷。1962年,鄭小瑛在莫斯科國立音樂劇院執棒公演義大利歌劇《託斯卡》,使她成為第一位登上外國歌劇院指揮臺的中國指揮。過去30年,她在中央歌劇院指揮《茶花女》(中文版)已達160多場。
  • 鄭小瑛:91歲仍堅持工作的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她用一生詮釋了什麼...
    因為報名學員不甚滿意,杜馬舍夫親自到中央音樂學院挑選學生,鄭小瑛成了指揮班25名學生中唯一的女性。這是新中國第一個專業合唱指揮班,培養出一批在中國樂壇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指揮家,其中包括司徒漢、秋裡、施明新、聶中明、方韌、鄭裕鋒、張明權、曾理中、許直等,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鄭小瑛。
  • 女指揮家鄭小瑛 87歲登颱風採依舊
    鄭小瑛先後擔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組建第一支志願者樂團「愛樂女室內樂團」,創建廈門愛樂樂團。2013年,鄭小瑛離開廈門愛樂,在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時,致力於中文版歌劇的推廣。         掰著手指頭算了好幾遍,也不相信出現在記者面前的鄭小瑛已經87歲高齡了。一身黑衣,脖子上搭著一條明黃底色的絲巾,聲音洪亮,步履穩健。
  • 重磅推薦丨戴玉強攜手歌劇演修班&長沙交響樂團音樂會
    戴玉強,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授。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帕瓦羅蒂亞洲唯一弟子,戴你唱歌、帶你網創始人。中國音樂學院、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兼任特聘、客座教授;榮獲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五個一工程獎」「文華表演獎」、日本靜岡國際歌劇比賽大獎等國內外獎項。
  • 北京晨報:歌劇《紫藤花》 開啟校園歌劇新思路
    在中國聲樂教育界有三位令人敬仰的高齡女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94歲的周小燕教授、中央音樂學院84歲的郭淑珍教授和廈門工學院歌劇藝術中心82歲的鄭小瑛教授。這三位老人至今都活躍在聲樂教學的第一線,個個精神矍鑠,精力旺盛,激情四射,令人豔羨。
  • 鄭小瑛:她對我說「You are lucky」
    而在中國,我們有一位「新中國值得向世界驕傲的指揮家」鄭小瑛。現年92歲高齡的她卻說:「我沒有個人奮鬥史。我成長的年代,沒有遭遇性別歧視。我感謝我的祖國,感謝我的人民!」    早在1987年,鄭小瑛教授就在美國拜望過當時已經八十多歲的安東尼婭·布裡克這位前輩女指揮。她印象最深的是安東尼婭一見面就直接問:「你們中國有沒有歧視女指揮?」
  • 歌劇《血色湘江》:再現湘江之戰 彰顯信仰之光
    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2019年4月,劇組主創在全州採風。粟國光/攝11月10日至11日,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演出的歌劇去年9月28日在廣西南寧首演,經過修改後首次亮相京城。跌宕起伏的情節、激情澎湃的音樂、肅穆凝重的舞臺氛圍,讓觀眾穿越時空,仰望86年前血染桂北大地的英烈們不屈不撓的信仰之光。
  • 歌劇《血色湘江》:再現湘江之戰 彰顯信仰之光
    歌劇《血色湘江》劇照。粟國光/攝11月10日至11日,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部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廣西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演出的歌劇去年9月28日在廣西南寧首演,經過修改後首次亮相京城。跌宕起伏的情節、激情澎湃的音樂、肅穆凝重的舞臺氛圍,讓觀眾穿越時空,仰望86年前血染桂北大地的英烈們不屈不撓的信仰之光。
  • 中國第一位交響樂女指揮家鄭小瑛:我們的國民音樂教育,太落後了
    鄭小瑛的職業生涯中創造了不少「工作方法」,體現她的智慧與優秀。歌劇創作中藝術爭執浪費排練時間,於是鄭小瑛備好小紙條,夾在總譜中,下臺後再分別提點參演者在顧全大局下做到最好的效果。1965年,新歌劇《阿依古麗》的排練過程中,鄭小瑛又把「歌劇車間」的排練模式由蘇聯帶往中國。在以往的中國歌劇排練中,由於排練流程的不科學,樂隊和演員都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