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
從櫻花、煙火大會、始終保持影響力的流行文化,到電影電視劇中時常出現的武士道精神,甚至「戰敗者寧願選擇儀式性的自殺,也不願恥辱地向對手投降」。
日本的文明作為世界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環被逐漸引入更多的文學藝術作品中。
在中國,由於歷史、國家層面的交集、地域等各方面的影響,傳統上,一般中國讀者對作為鄰國的日本的文化及日本史的好奇基本集中在戰國時代和幕末維新兩個時期。
而對於更廣泛意義上的日本中世的戰亂、文化交流、耳熟能詳的重大事件更深的源頭,大家又有怎樣的了解呢?
今天汗青堂帶來的四本日本史的書籍,介紹了從保元之亂到戰國開端,從英國來的水手到開往橫濱的黑船,帶您一同探索遠東島嶼經歷的一個跌宕起伏的動亂年代。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汗青堂042
《應仁之亂》
【日】吳座勇一
康昊 譯
後浪 | 四川文藝出版社
日本室町幕府末期,諸大名動員數十萬兵力,以京都為戰場,分東軍、西軍相互廝殺長達十一年之久,史稱「應仁之亂」。
戰亂過後,貴族與寺院勢力式微,室町幕府走向衰亡,社會秩序近乎瓦解,「下克上」之風日盛,地方勢力崛起,日本步入戰國時代。應仁之亂作為時代轉折點,被著名歷史學家內藤湖南評價為「日本歷史上最大的事件」。
新銳歷史學家吳座勇一以興福寺兩位高僧的日記為基礎,結合多種史料與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從將軍承嗣問題、管領家畠山氏內鬥、細川勝元與山名宗全政爭入手,細緻入微地剖析了應仁之亂的起因。
以通俗的語言生動、翔實地還原了戰亂的經過與參與者之間的合縱連橫,總結了戰亂的後果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有助於讀者全面了解這場催生了日本戰國時代的大亂。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汗青堂052
《武士威廉》
【英】賈爾斯·米爾頓
袁皓天 譯
後浪 | 廣東旅遊出版社
探險總能勾起人們的興趣,標誌著東西方大規模交流之始的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尤其令人興奮。威廉·亞當斯,或稱三浦按針,正是那個時代的最佳寫照。
他出身英國一戶貧苦人家,本應默默無聞度過一生,卻憑藉時代的機遇,一路飄洋過海來到東方,在地球的彼端落得大名,直到今日仍受人敬仰。
本書講述的正是像他這樣不懼死亡的威脅,在進取心、野心和欲望的驅使下開闢東方航線的英國探險家的故事。書中之人皆遭遇種種挫折,大多死於途中,只有少數抵達目的地。
他們九死一生的經歷令人動容,不屈不撓的精神令人起敬。但與此同時,他們流露出的偏見與傲慢又不得不讓人感到遺憾。而一些人歷盡磨難,成功橫渡大西洋、太平洋後,卻只是換了一個地方,虛度時光罷了。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汗青堂058
《古代日本的戰爭與陰謀》
【日】吳座勇一
姬曉鵬 譯
後浪 | 廣東旅遊出版社
我們都喜歡陰謀。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們喜歡想像陰謀正飄蕩的某個時空,喜歡琢磨陰謀的究竟。
本能寺之變有幕後黑手?關原合戰是德川家康精心策劃的陰謀?室町幕府第一代將軍足利尊氏是陰謀家?有「戰神」美譽的源義經是陰謀的犧牲者?
日本新銳歷史學者吳座勇一從史料出發,結合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全面梳理了日本中世史上最精彩、最重要的事件,如源平合戰、本能寺之變、關原合戰等的來龍去脈,並利用歷史學的研究方法,抽絲剝繭,正本清源,深入批判了與這些事件相關的種種陰謀論。
本書既可以被當作日本中世史的入門讀物,也可以作為思維訓練書,幫助讀者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與歷史思維能力。
△本能寺之變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汗青堂059
《幕末史》
【日】半藤一利
王琪 譯
後浪 | 九州出版社
嘉永六年(1853),美國人佩裡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德川幕府治下持續了兩百餘年的太平盛世就此終結。
朝廷、幕府、諸藩圍繞著開國與否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攘夷志士在京都掀起腥風血雨。
然而,原本主張攘夷的薩摩、長州二藩,分別在薩英戰爭和下關戰爭中慘敗於列強之後,意識到非學習西方不可,尊王攘夷運動轉而變成了號召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勤王倒幕運動。
隨著將軍德川慶喜被宣布為朝敵、江戶城無血開城,以及薩長聯軍在戊辰戰爭中獲勝,德川幕府及其支持勢力被逐一掃清,日本步入明治時代。
本書以「非薩長史觀」的視角,再現了幕末及明治初年跌宕起伏、動人心魄的歷史,為讀者描繪了一幅不同於以往的明治維新畫卷。
△日本江戶時代末期以尊王攘夷為口號的政治運動,當時,幕藩體制危機嚴重,又面臨外來侵略,要求改革幕政的尊王論和主張排斥外夷的攘夷論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