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一夜熔斷13次,曾經的膠捲大王能靠當藥神東山再起嗎?

2020-12-25 瀚海觀察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7月30日的報導,作為曾經的「膠捲大王」柯達,在幾經沉浮之後,如今要華麗轉身做製藥買賣了!近日,柯達獲美政府7.65億美元貸款用於仿製藥生產,其中包括曾被川普吹噓能用於治療冠狀病毒的抗瘧疾藥「羥氯喹」。這一消息也直接點燃了柯達的股價。

北京時間7月29日晚,在前一交易日股價暴漲203%的情況下,柯達再度大幅高開,隨後盤中更是加速上漲,最高漲幅一度達655%,股價最高報59.98美元,向上觸發熔斷多達10次。

不過暴漲之後又迎來暴跌,柯達從572%的漲幅快速回落至260%,這也觸發了該股當日的第13次熔斷。截至發稿時,柯達報32.92美元/股,漲幅314.6%。

作為曾經全球攝影領域的領頭羊,柯達誕生於1892年,最鼎盛時期被譽為當時的「谷歌」或「蘋果」,在全球有14.5萬名員工,1997年2月市值最高達到310億美元。不過在經歷了輝煌的巔峰之後,柯達伴隨著膠捲行業一同沉淪,在這輪暴漲之前市值只剩下不到1.2億美元,與巔峰時期可謂天差地別。

相信所有人都沒有意料到曾經的世界膠片之王柯達能夠再次回到風口浪尖,在大家印象中柯達已經破產了相當長的時間之後,誰也沒想到在7月29號科達竟然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趨勢,創下了連續13次熔斷的超級記錄,我們到底該怎麼看待柯達的這一次轉變?從曾經的膠捲大王到如今的藥神柯達能夠東山再起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柯達是一個超級的工業巨頭,當年柯達在最巔峰的時候,實際上比谷歌和蘋果甚至現在的亞馬遜都強大很多,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之一。在我們90年代的印象之中,只要談到膠捲談到照片,幾乎無人不提柯達,柯達的衝印店開遍了整個中國的大街小巷。而當時的科達也是整個世界有名的科技巨頭,在柯達工作被稱為大家最好的工作之一,然而時過境遷,我們看到了柯達在經歷了巔峰之後瞬間快速衰退,到了20世紀90年代後期,數位相機開始慢慢流行起來之後,柯達就面臨著巨大的危機,雖然柯達發明了數位相機,但它卻沒能發展數位相機,所以科達在2004年之後可謂是年年虧損,在2012年的1月份,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柯達曾經被稱為遊巨頭到衰落的經典案例。

其次,基本上大多數人對柯達的了解,也就到2012年為止了,之後的柯達就成為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誰也不知道2013年柯達脫離破產保護之後,就開始了跨界轉型,2016年的時候柯達曾經推出過自己的手機,到了2017年柯達又開始做雜誌,做時尚品牌。然而我們不要忘了,因為柯達實際上是全世界最大的工業製造業企業之一,所以他手上其實擁有著非常多的,從化學工業到製造工業的專利,這些專利實際上給柯達發展其他副業提供了可能性。我們在柯達的官網上可以看到柯達的品牌授權許可產品,有電池,充電器,手電筒,相機的配件,眼鏡的鏡片,噴墨紙墨水,還有噴墨印表機等等。實際上這都是化學工業和電子製造工業的產物,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柯達的確是一個具有相當市場實力的企業,雖然如今的柯達已經是一個市值極為微小的企業,但是其依然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底蘊。

第三,我們看到柯達當前跨界做藥,實際上我們可以理解是柯達將自己的化學工業進一步向前推的舉動,之前柯達實際上也推出過自己的醫藥產業,比如說在1988年的時候曾經收購過製藥企業1994年又將這家企業出售了,但是畢竟柯達是做過醫藥產業的,有著醫藥產業的底蘊和基礎,在當前這個特殊的時代,不少企業都在轉產,有生產口罩的,也有生產其他防護物資的,對於柯達這樣的公司來說,去適時推出製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是從目前來看,柯達並沒有自己特別強大的醫藥研究團隊,所生產的藥品也都是仿製藥,所以從單純現在的信息來看,柯達想要憑藉生產仿製要東山再起,再次成為巨頭可能還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有非常長的路來走。

相關焦點

  • 一夜熔斷13次,股價一度暴漲655%!曾經的「膠捲大王」柯達轉行做藥...
    每經編輯:王曉波作為曾經的「膠捲大王」柯達,在幾經沉浮之後,如今要華麗轉身做製藥買賣了!近日,柯達獲美政府7.65億美元貸款用於仿製藥生產,其中包括曾被川普吹噓能用於治療冠狀病毒的抗瘧疾藥「羥氯喹」。這一消息也直接點燃了柯達的股價。
  • 一夜熔斷20次!做膠捲的柯達公司現在賣藥了!
    都市快報訊 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攝影圈火爆無比的「柯達時刻」嗎?如今,這家公司已經「徹底復活」,只不過不是因為那些頗具歷史情懷的黑白膠捲,而是因為賣藥。是的,你沒聽錯,做膠捲的柯達公司現在賣藥了,而且因此股價暴漲。
  • 從膠片轉戰製藥業的柯達,股價一夜熔斷13次
    說起柯達,可能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個有膠片的時代,每一張膠片留下的都是美好且珍貴的回憶。而擁有過百年歷史的膠片巨頭——柯達,自2012年1月19日正式宣布破產後,便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時至今日,柯達以全新的身份重回人們的視線當中。
  • 「膠捲大王」柯達要轉行變藥廠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柳靜)昔日「膠捲大王」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在歷經轉型失敗破產之後,這幾天借著它製藥企業的新身份煥發新生三個交易日柯達累計上漲1480%。不過,做膠捲的要去製藥了,這專業對口嗎?柯達轉型藥廠直接點燃股價美國時間7月28日,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與柯達共同宣布,前者向柯達公司提供7.65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推出柯達製藥業務部。
  • 柯達不做膠捲轉買藥:未來的美國藥神?
    提到柯達,相信大家第一直覺就是膠捲,沒錯,柯達曾經是叱吒風雲的膠捲大胃王,奈何在時代的衝擊下被數位相機殺了個措手不及。7月28日,美國國際發展金融有限公司(DFC)宣布向柯達公司提供7.65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柯達推出的藥業部門。
  • 柯達「詐屍式」一夜暴漲逾500%昔日膠捲巨頭想做「藥神」
    繼周二暴漲200%後,柯達周三盤中漲超500%,觸及熔斷,暫報50.6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政府與柯達公司籤署了建立柯達製藥公司藥物生產的價值7.65億美元的合同,該廠將生產近四分之一的仿製藥成分。
  • 柯達改行製藥!膠捲變膠囊,也是專業對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1日電 (彭婧如)30日,「柯達一夜熔斷13次」登上微博熱搜榜。  網友:生產膠捲的那個柯達嗎?還以為是同名。  柯達:不是同名,是我本尊。2009年6月24日,柯達公司宣布於2009年停止生產擁有74年歷史的柯達彩色膠片。
  • 高興沒幾天,柯達就攤上大事!有人提前知道「膠捲大王」獲巨額貸款...
    「膠捲大王」柯達上周意外宣布獲得7.65億美元美國政府貸款,將開始生產新冠肺炎仿製藥原料。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受上述消息刺激,柯達從7月27日起的三個交易日,股價累計上漲將近15倍,期間市值增長13.6億美元。
  • 膠捲大王再次跨界製藥 柯達能否抓住「抗疫風口」?
    每經記者:張瀟尹 每經編輯:梁梟經歷連日暴漲,最高漲逾2700%後,膠捲大王柯達(NYSE:KODK)的股價有所回落。截至美東時間7月31日下午四點,柯達股價收報21.85美元/股,五日漲幅達940.48%。柯達曾經是世界最大影像產品和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
  • 柯達轉行賣藥 曾經破產的膠捲大王重生後在幹什麼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這家曾經破產的百年品牌,經過重組成為一家小型數位影像公司。除了為人熟知的影像類產品,柯達還跨界生產影音和數據存儲產品,比如存儲卡、無線耳機等,還曾宣布生產手機,展示過平板電腦、無人機等,但其中大部分產品都是品牌授權給其他企業生產。
  • 140歲柯達,賣不出膠捲慘遭破產?竟靠跨界製藥、重新復活
    近期,曾經的「膠捲大王」——柯達,竟然因轉行賣疫情用藥火了!在獲得7.65億美元的政府貸款後,一夜之間,柯達的股價暴漲655%,收漲318%。跨界真的能拯救,這家多次面臨破產的老企業嗎?,腦海中會情不自禁浮現出,黃底黑字、小巧精緻的柯達膠捲。
  • 獲美政府7.65億美元貸款,攝影巨頭轉行做藥,柯達一夜熔斷13次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DFC)與柯達共同宣布,前者向伊士曼·柯達公司提供7.65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推出Kodak Pharmaceuticals業務部。這個新部門將生產關鍵藥物成分。
  • 140歲柯達,賣不出膠捲慘遭破產?竟靠跨界製藥、賣衣服,重新復活!
    編輯 狂人 | 營銷狂人(HLW3600) 近期,曾經的「膠捲大王」——柯達,竟然因轉行賣疫情用藥火了! 在獲得7.65億美元的政府貸款後,一夜之間,柯達的股價暴漲655%,收漲318%。
  • 膠捲巨頭柯達徹底轉型 為何選的是製藥業?
    膠捲巨頭柯達徹底轉型,為何選的是製藥業曾經的美國膠捲巨頭伊斯特曼柯達公司(簡稱「柯達」),正式宣布進軍製藥行業。當地時間7月29日,柯達美股盤中觸發了20次熔斷。 @央視財經 圖7月29日,在美股上市的柯達股價大漲,盤中觸發了20次熔斷。
  • 川普砸8億美元,讓「膠捲大王」柯達造抗疫神藥!股價暴漲1480%
    被「選中」的柯達7月28日,柯達宣布已通過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的初步篩選,並同DFC籤署融資意向書,後者將向柯達提供7.65億美元的貸款,以協助柯達成立製藥公司。柯達CEO吉姆·康坦扎表示,製藥業務未來將佔到公司整體業務的30%-40%。
  • 柯達,從膠捲走向靈藥?|思客問答
    幾度瀕臨破產的柯達公司,終於等來了自己的「好運氣」。近日,柯達公司通過《國防生產法案》獲得美國政府7.65億美元貸款,這筆貸款將用於創立柯達製藥,幫助柯達轉型製藥行業。▲上周,柯達股價騰空而起。圖片來源:美股納斯達克行情截圖。
  • 「風暴」中的柯達:膠捲巨頭轉型製藥 三大問題待解
    《科創板日報》(特約記者朱潔琰),昔日膠捲巨頭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在歷經轉型失敗破產之後,這兩天借著它製藥企業的新身份煥發新生。這則消息直接點燃柯達股價,公司股票隔夜放量上漲,股價飆升203%。7月29日美股盤中,柯達股價再度飆升650%以上,創7年來新高。不過暴漲之後又迎暴跌,柯達漲幅快速回落至260%,盤中更是觸發了20次熔斷。當日截至收盤,柯達報33.2美元/股,漲幅318%。美東時間7月30日早盤,柯達股價高開逾20%,隨後低走,截至發稿前,報35.18美元/股,漲5.96%。
  • 一文讀懂膠捲巨頭柯達轉型:要做什麼藥?為什麼美國選擇了它?
    周三(7月29日)柯達公司股價再度暴漲,盤中13次觸發熔斷,一度漲超650%。柯達轉型做什麼藥?柯達將利用這筆資金生產用於仿製藥的「起始原料」和「原料藥(活性藥物成分)」——目前,美國人消耗著全球大約40%的仿製藥原料供應,但只有不到10%的仿製藥生產是在美國進行。按照川普的說法,「這是將製藥業帶回美國的一個突破」。
  • 柯達轉型為醫藥公司:轉變觀念才是生存的王道
    根據美國政府的計劃,柯達未來將提供給美國市場非生物及非抗菌性藥物中至少25%的藥物,預計能帶來360個工作機會,並間接帶來1200個就業機會。 有網友評論熱搜:「乍一看標題,還以為膠片時代回來了。」 也有人感慨:「小時候常見柯達廣告,還買過柯達膠捲。
  • 昔日膠捲大王改行製藥 柯達這些年經歷了啥?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祖爽)昔日的膠片巨頭伊士曼柯達公司(以下簡稱柯達)開始轉行製藥了。近日,柯達與美國國際發展金融有限公司宣布,柯達獲得7.65億美元的貸款。據悉,柯達創立於1880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影像產品以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就是其攝影膠片產品,其首款彩色膠捲柯達克羅姆於1935年推出後,橫掃全球市場,一度創造「膠捲時代」的巔峰,在全球擁有超過14.5萬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