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邪典片,還是神作?這部亞美尼亞電影,已被觀眾爭論了50年

2020-11-15 皮皮電影

11月,當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美國大選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卻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爭。

亞美尼亞處於弱勢一方,他們總理的夫人、兒子都被迫上了戰場,可見這場戰事到了什麼一個什麼樣白熱化的程度。

亞美尼亞曾經是前蘇聯的一部分,1990年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才獲得獨立,它的人口只有區區300多萬。

可就是在這個彈丸之地上,曾經誕生了一名偉大的導演,他的名字叫做謝爾蓋·帕拉傑諾夫,他是世界電影史一座永恆的豐碑。

一、因「大逆不道」行為被判5年勞役

在世導演中,被公認為排名世界第一的導演戈達爾,他曾經這樣評價帕拉傑諾夫:

「曾有一座電影的神廟,那裡有光,有影像和現實,這座神廟的主人就是帕拉傑諾夫。」

帕拉傑諾夫出生於1924年,他的父母都是亞美尼亞人,他一出生就展現了驚人的繪畫天賦,此外他從小就對電影和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

從俄羅斯電影學院畢業後,他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憑藉《Andriesh》、《被遺忘的祖先的影子》等作品,逐漸聲名鵲起。

帕拉傑諾夫是雙向戀,這在前蘇聯是大逆不道的行為,1973年他被蘇聯當局逮捕,判處5年勞役,當時世界電影圈聯合起來為他聲援,他僥倖躲過了牢獄之災,卻被逐出莫斯科,來到了亞美尼亞。

對於他個人,這是個天大的不幸,但對於亞美尼亞這個國家,卻是一個天大的幸運。

以後提到這個國家,人們都會想起這個國家有一位天才的導演,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下這位導演最富盛名的作品——《石榴的顏色》。

二、影史最特殊電影,上海展映觀眾一半離場

上世紀60年代,美蘇正在冷戰期間,雙方除了軍事上互相比拼外,在電影上也是你追我趕。

1968年,美國的庫布裡克拍攝了《2001:太空漫遊》,定義了什麼叫「科幻片」,如今科幻片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電影門類了。

1969年,蘇聯的帕拉傑諾夫拍攝了這部《石榴的顏色》,定義了什麼叫「詩電影」,直到現在這個類別只有這一部孤片。

什麼叫「詩電影」?

簡單來說,看完一部電影就像讀了一首長長的詩。

這位天才導演將影像和文字的藩籬徹底打破,他用一種靜態的畫面表達了一位行吟詩人的異想世界,影片中詩歌和畫面交替出現,互相彌補契合,形成了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學享受,就像王維的詩歌那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影片在構圖和色彩上,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

每一幀的畫面,都像一幅油畫,閃耀著神性的光輝。帕拉傑諾夫堅持用中近景和特寫來呈現畫面,大膽摒棄了縱深鏡頭和廣角鏡頭,使得每個鏡頭就像一個有著特殊隱喻的詞彙,最後連綴成一個詩篇。

看完這部電影,你第一個反應是「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拍」。

你會深深領悟到,電影是可以作為一種特殊語言而獨立存在的。

如果說諾蘭的電影是「燒腦電影」,大衛·林奇的電影是「夢電影」,那麼帕拉傑諾夫的電影就是「詩電影」。

「燒腦電影」和「夢電影」你還有跡可循,能看出個大概的內容,而「詩電影」極度抽象,全片沒有對白,甚至缺乏情節,你只能如墜雲裡霧裡,不辨西東。

帕拉傑諾夫就是在1968年回到亞美尼亞拍攝完成了這部作品,本片原名叫《薩雅·諾瓦》(Sayat Nova),可惜作品一問世就引發了軒然大波,當局請他喝茶,讓他重新剪輯電影,最終才完成這部79分鐘「閹割版」的《石榴的顏色》,原版的作品已經永遠無法和觀眾見面了。

正因為「詩電影」的曲高和寡,註定了《石榴的顏色》是一部極具爭議的作品。

一方面《石榴的顏色》是影史無可爭議的神作,是很多電影學院課堂上的教材。一方面它又因片中無對白的濃濃的宗教儀式,又被IMDb的網友被評為「最難以理解的電影」,稱它為「邪典片」。

201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本片第一次與中國觀眾見面,它的票很快售罄,可是才真正觀影不到半個小時,影院裡卻走了一半的人。

半個世紀,50年過去了,人們試圖重新接近它,發現它依然遙不可及。

三、影片其實講述了一場「不倫之戀」

有人或許會問,皮哥,你說得那麼神乎其神,你自己看懂了嗎?

老實說,皮哥也沒有看懂本片的故事情節,只是驚嘆於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電影呈現得如夢如幻的質感。

不過,2006年,義大利播出了一部紀錄片《追憶<石榴的顏色>》,片中帕拉傑諾夫曾經的助手向我們揭秘了這部影片的大概情節。

影片講述了一位吟遊詩人悲慘的一生,他被選入宮廷,成為了一名宮廷詩人,卻意外和皇后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事情敗露後,詩人逃出宮廷,流落人間,他目睹了人世間的殘局,在鬱鬱寡歡中走向死亡。

我們之所以看不懂情節,是因為導演用一種極度抽象的手法來講述故事。

我們就拿詩人和皇后的愛情這一段舉例吧。

兩個人分別出鏡,但從不同框,代表愛而不得。

兩個人一個手捧蕾絲,一個手舉樂器,代表各自的身份。

兩人都面無表情,動作機械,這是刻意營造一種宗教般的儀式感。

接著詩人拿出一隻白玫瑰,代表愛情告白。

詩人拿出一隻海螺,掠過胸前,海螺就成了愛情信物。

皇后拿著海螺,掠過蕾絲花邊,就代表愛情之火已在胸中燃燒。

詩人和皇后同時摘下戒指,代表兩人有了私奔的想法。

而詩人和皇后是同一個演員飾演的,代表兩人愛得不融為一體,不分彼此。

……

看看吧,一場不倫之戀被層層拆解,最後成了一場盛大而詭異的宗教儀式,越是愛得熾烈,越是表現得克制;越是見不得光的戀情,越是要用神聖的宗教儀式來表現,兩種極端的碰撞產生出了強烈的藝術美感,即使你沒看懂影片,也能體會到導演溢出屏幕的才華。

恐怖的是,這樣的設計不只是一處,在1969年電影工業還不發達的年代,這部影片就是憑藉導演無比瑰麗的想像完成了這種極端形式主義的表達,觀看本片更像是一次朝聖,一次對精神世界的洗滌,我們仿佛走進了一個天才的內心世界。

看完本片,皮哥一直在想,影片為啥名叫《石榴的顏色》?

石榴的顏色,就是鮮血的殷紅色,影片中大部分人群都是機械重複無意義的,只有一尺白布上的石榴,被打碎後,它的汁液飛濺,暈染開來,仿佛吟遊詩人湧動的內心一般,給人荒蕪的世界注入一絲跳動的生命力。

詩人永不死去,他的繆斯永生。

最後,皮哥想告訴大家《石榴的顏色》已經可以在國內直接線上觀看,各位朋友在閒暇之餘,在彈幕護體下,不妨來一次靈魂的震顫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百無禁忌的邪典電影
    自童年的《力王》為始,我便與邪典電影這種匪夷所思獨樹一幟的電影類型結下了不不解之緣。但真正系統性地了解並喜歡上邪典電影則是在十幾年後的07年左右了,那時在網絡的幫助下真是一發不可收地尋找一切與邪典電影有關的資源。
  • 30部人類邪典電影精華!中國又有哪些邪典電影和B級片?
    對了,本文標題雖然使用了「邪典」一詞,但正文我還是直接用「cult片」好了,原因下面會解釋。B級片和cult片是兩個不一樣的概念,儘管也存在一點點的聯繫。 先說B級片吧。 六十年代末,審查制度廢除,分級制度實施,電影尺度變大了。一部分B級片走了黃賭毒的路線。另外,此時出現了另外一個概念——獵奇電影(exploitation film)。 獵奇電影通常也是低成本和低品質的影片,但它更強調對某種主題的過度利用,以此招徠特定口味的觀眾。
  • 【另類邪典】票友習作一不小心鼓搗成了令人目瞪口呆的神作《殺妻總動員》
    另類邪典
  • 試讀福利 | 《星球大戰》:「邪典」還是不「邪典」,這是一個問題
    事實上,現在不喜歡星戰的人貌似更有「邪典」氣質。在我們身處的多重真相、後「星戰」邪典化的時代,你搞不清人們說自己不喜歡《原力覺醒》(TheForce Awakens)是出於真心還是故作高冷。他們聲稱《原力覺醒》過於迪士尼化,是對《新希望》(New Hope)的廉價復刻,試圖吸引腦殘的年輕人觀眾。
  • 【另類邪典】殺出個黎明 (1996)
    另類邪典
  • 10部經典的邪典電影(Cult Film)
    這種電影通常難以獲得小圈子外的大規模票房成功。它不是一種嚴格的電影類型,也不是一種電影風格。大多數被稱為邪典電影的影片,都在最初的影院放映中表現不佳,在贏得大眾口碑方面鎩羽而歸。但在隨後的影碟租借及售賣中會一掃頹氣,創造與影院上映收入相比更顯豐腴的進帳。在大多數的例子當中(但絕非全部),邪典電影很難給大眾留下深刻印象,影評人也經常缺乏興趣。
  • 「兒童邪典片」流毒國內,官方出手了!
    1月20日,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愛奇藝三家視頻網站發出聲明,對「兒童邪典片」進行了大規模的清除。1月22日19時42分,搜狐視頻發布聲明「已對相關關鍵詞進行搜索屏蔽處理」。「兒童邪典視頻」流入國內危害未成年人 我國已部署監測清查1月22日11時32分,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針對利用經典卡通形象製作傳播涉暴力、恐怖、殘酷、色情等妨礙未成人健康成長的有害視頻情況,全國「掃黃打非
  • 聊聊豆瓣的《邪典電影本紀》:被藏在背後的「野心」
    後來不同的途徑和媒介,這個詞在影迷中傳播開,大家根據一些電影所擁有的共同特徵 ,帶著一些猜測和自己的解讀,慢慢的中文的「邪典電影」和原版「Cult Movie」的意思變得有所區別,變成了一個帶有地域特色的詞語:以暴力血漿和獵奇元素為標誌,模糊的和B級片剝削電影等概念混雜,和三池崇史、昆汀·塔倫蒂諾等名字聯繫在一起。
  • 【另類邪典】園子溫導演作品《冰冷熱帶魚》 (2010)
    >很多朋友把cult電影等同於邪典,我覺得有一定的誤區。cult雖然有著邪典電影的很多特徵,但是有一樣是獨有的,cult是在小眾範圍口口相傳擴散的,一旦在小眾圈子內被奉為經典,而又開始向普通觀眾和主流媒體擴散以後就不再cult。邪典不同只要是成本低廉,劍走偏鋒,元素混搭充斥著亞文化,不向衝突商業類型片低頭的都算得上邪典。反正喜歡cult和邪典的基本是同一類觀眾,也沒有分得太清的必要。所謂邪典無外乎一小撮人心中的神作,一大幫人眼中的垃圾。
  • 鯨魚 | 爛出風格的史詩級邪典片
    2003年由託米·韋素自導、自演、自己剪輯和製作完成。投資成本600萬美元,票房卻僅僅1800美元。(注意:沒有萬字,導演還自費讓電影在院線掛了兩周,為了獲得申報奧斯卡的資格)但是....大家可千萬不能低估它的影響力!
  • 這部惡趣味的怪咖邪典,勾起了我們對復古老片的欲望
    最近,有一部風格奇怪的邪典電影非常受關注,就是這部《愛之女巫》別看評分不那麼高,但是,如果你也是一位復古邪典電影迷
  • 兒童邪典片從何而來?上傳者定位在荷蘭越南美國等
    近日,「兒童邪典片」事件在網上發酵,引發關注。
  • 燃爆了的邪典電影!乾乾幹~
    還有一個特別無腦的小孩版邪典 Kick Ass!推薦邪典怎麼能不大推特推昆汀啊,沙龍主說的那倆已經是昆汀大師商業化後的電影了,要說邪乎得厲害,還屬2007年的《死亡證據》。這部電影是追車片,一公路變態殺手,最大愛好是開著福特車在馬路上把漂亮姑娘碾碎,有一天打算對一群性感小妞下手,沒成想這幫大胸大屁股的主兒全是玩飛車特技的高手。電影充分展示了昆汀的「對白才華」。一上來一群女孩開著車,泡吧,聊天,扯什麼選美,感情糾葛,絮絮叨叨快50分鐘,突然那個變態殺人狂駕到,把這群姑娘全碾死了,後面的劇情就跟之前毫無關聯。 還有什麼別的?
  • 【另類邪典】鬼屋大電影 (2013)&鬼屋大電影2 (2014)
    另類邪典
  • 如何正確看待「邪典電影」?給這類影片一個明確定義,並不簡單
    相信每個人在研究邪典電影的時候,都會疑惑「什麼是邪典?」、「哪些電影算是邪典?」、「邪典的含義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始終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的確,邪典電影似乎是某種誰都知道,但誰都說不清楚的東西。長久以來,人們在討論邪典電影,都更加注重歐美電影人的作品,實際上亞洲,比如日本電影人也在邪典電影史上留下了專屬於他們的獨特印記。
  • 跨過2018,必須擼完這部邪典電影(非血漿愛好者慎入)
    文電影導演上田慎一郎在訪談說,他只是想創作有意思的東西,電影只是一種娛樂,觀眾的體驗最重要。年度現象級神片2018年日本電影《攝影機不要停!》以不足人民幣18萬的製作預算,狂掃全球1.73億票房,成為當之無愧的票房黑馬。
  • 兒童邪典片的七宗罪和五大危害
    「兒童邪典片」,一種聽起來就很邪的文化垃圾,正在遭遇「全網通緝」。事件回放據媒體報導,「兒童邪典片」在美國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事件,被稱為:艾莎門(Elsagate,因為《冰雪奇緣》裡的艾莎公主是這類視頻中最常出現的主角)。去年7月,《紐約時報》特意報導了這一情況,引起了全美的關注。
  • 「兒童邪典片」的七宗罪和五大危害
    「兒童邪典片」,一種聽起來就很邪的文化垃圾,正在遭遇「全網通緝」。該文章發出後,很快引發網友關注,不少視頻網站中隱藏的「邪典片」被網友找出並引發廣泛熱議。該出手時就出手國家有關部門已發出「通緝令」使出「必殺技」,誓將「毒視頻」逼入絕地。
  • 《攻殼機動隊2.0》遺世獨立的重口味科幻文藝邪典
    如果讓我給攻殼劇場版貼標籤,我會說,這不是什麼瑰麗神奇的科幻巨製,更不是什麼場面火爆的動作槍戰片,這是一部非常裝逼、也非常牛逼的重口味科幻文藝邪典。從少校全裸著從摩天大樓之間縱身躍下,到合著悽厲而反覆的女聲合唱、長達數分鐘生化人製造過程刻畫兼片頭字幕,我手臂上的汗毛始終不曾倒伏。一開場,電影就造足了氣勢,讓人看得眉頭緊蹙、凝神屏息。
  • 韓國電影邪典大師——樸贊鬱
    樸贊鬱,這位邪典電影的大師,以其影像的黑色風貌、主題的大膽叛逆、敘事的懸疑複雜以及持續的哲學追問,獨步於韓國導演之林。樸贊鬱在西方世界擁有大量擁躉。據全球頗具權威性的網際網路站IMDB統計,2011年票選的有史以來最佳250部電影中,《老男孩》竟然力壓眾多歐美名片,擠入排名Top100(第95名),成為繼黑澤明與宮崎駿的代表作之後最被西方影迷所熟知和接受的亞洲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