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胭脂扣》:如花美眷,難抵似水流年

2021-02-08 現當代文學

前世你曾對我許下諾言,與今生相距不到五十年,並不長,你是否已把我忘記?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紅塵枉顧,你是否還記得前世情緣?
如果枉死城肯給予你七天讓你短暫逗留人間,你是否也如如花去追尋半個世紀前的愛戀?如花——她是一個鬼魂,沒有肉體,只是一縷魂魄凝聚的氣息。袁永定的報館出現了這樣一個少女,她固執的要找一個人。似乎是緣分早定,一番交談和交往,袁永定意識到這個女子遠離這個時代。他想這個女孩或許不是人,或是一個女鬼。帶著滿腹疑惑,他了解了這個女鬼所有的找尋——皆為念念不忘她前世的情人十二少。這樣的痴情讓袁永定內心的世界受到感召。他將這個女子帶回了家,想幫助她完成心願。現實世界鍾情缺乏,人們習慣了拒絕相信,以致袁永定在得知這樣一段人鬼殊途的情感之後,也曾滿懷質疑——鍾情至死在這個世界真是早已絕跡。現實的女人是:如他的女友阿楚似的,名為楚楚卻無一絲溫婉。現實的男人卻又如他:面前出現另一個女子,他嗅到有他渴望的味道,亦會動搖。袁永定的角度,帶有太多自我感性,切換這個童話故事視角的是他的女友阿楚。一個女人對另一個女人的防範距離,剝開了偽裝,呈現了赤裸裸的愛情真相,當年的這段殉情,生生死死的演繹,其實另有故事。無可質疑,如花愛著十二少,十二少也愛如花。在這場身份地位無法對等的愛戀裡,他們雙雙奉上的其實只有他們自己。於是如花將自己紅牌阿姑的身段暫且放下,只蜷縮於十二少私有的銅床,以示情堅。十二少與自己的家庭抗衡,未得到家長允諾,便離家出走,甚至為謀生計,淪為戲子,登臺賣笑。殘酷的是哪怕這樣一條謀生出路,也是建立在如花賣笑的基礎之上。不是這樣,像世間所有的男女一樣,共同生活最是殘酷無比。二人形容枯槁,三餐不繼,相對泣血,終於貧賤夫妻百事哀,脾氣日壞,身體日差,變成怨偶。一點點意見便鬧得雞犬不寧,各以毒辣言語去傷害對方的自尊。於是大家在後悔:我為什麼為你而放棄錦衣玉食嬌妻愛子?我又為什麼為你而虛耗芳華謝絕一切恩客?二人只有靠吸食鴉片才能將歲月填滿,找到依偎,而這種歲月只有逃離似乎才能讓他們都活過來。十二少還有偌大家業作為退路,如花卻是一無所有,紅牌阿姑已是昨天。曾有多少人為愛拋下所有,如今又有多少人擁有當初?十二少和如花的愛情也不過如此,經不起雞毛蒜皮和油鹽醬醋的淬鍊。所以十二少想回歸到原來的生活中去,亦如《歧路燈》中的譚紹聞,浪子回頭。但袁永定和阿楚於局外,卻隱隱覺察這場殉情似乎也不是那麼簡單。他們再次殘酷的揭開了當年悲劇:如花和十二少吞食鴉片同約殉情,如花似乎早已料到十二少沒有勇氣,便在飲用的酒中放置了足夠多的安眠藥,精心布局一場同生共死的愛情實驗。如花將十二少給她的禮物一個景泰藍的胭脂盒子,掛在頸上,與愛人同付生死約定。她並不知道此刻已被這個胭脂扣鎖入輪迴的宿命,生命不再如花綻放,僅有的是如血般的滴落,滴落在一個相約暗號的虛無裡。3877,前兩個數字代表女人,後兩個暗語姻緣隔斷。最大的悲劇是哪怕這樣,這場試驗也並沒有得到上天的眷顧,十二少並沒有死,他依舊活在世上,二人陰陽兩隔,自此兩世天空。於是一個用五十年的等待在陰世徘徊,一個用五十年的苟且在陽間蹉跎。人鬼情未了,如花無法放下。情不自已,她做了轉世前,記憶停留最後一次掙扎。用七年的轉世陽壽,換來重返陽世七天的停留。原來讓她遇到一個令她快樂,令她喜歡的男人,那已足夠。這情緣的信物,如血的胭脂扣鎖了她的前世今生,也鎖了她的來生來世,找尋並非那麼輕而易舉。物是人非,昨日種種早已湮滅,3877的指引亦是渺茫。誰又想到七天的期限到來,塵緣即將終結夜晚卻有了解開情緣的密碼線索。命運如此雷同,胭脂如血的命運又要上演。這一次作出選擇的不再是十二少,變成如花。沒有任何遲疑,如花留下來,第八天,她去看了自己的愛人,代價昂貴到重複前世宿命。小說的結局,如花在看到十二少那無序的生活狀態後,已經意識到,這是一場物是人非的重逢。相見太難,誰也不堪流水凋零,她最終擁有的只有十二少當年。原來他在經歷死亡以後,並未快樂,和未婚妻完婚後,又拋家棄子,以演戲為生,一生未紅,只是群眾演員,進出局裡局外,僅夠餬口。看,如花在陰世孤單,十二少也在陽世飄零,分侍命運兩端,都是一個人的世界。深愛一人是多麼苦的事,愛而不能,愛而不得,曾以為的缺憾,轉身回首又何嘗不是圓滿?如花本可以放下,來世去享一個不同於前生,另一個平凡女子的生活,這些苦楚亦會煙消雲散。但愛欲如執炬,痴人看見的只是這一炬燈火,明亮的照澈,便已是全部。於是如花綻放,連軀殼也被製成了殷紅的胭脂,幽香醉人再不清醒,完全忘記了血色的淌盡犧牲。大約每一個女人都曾是如花,幻想過自己曾是鍾情男子的前世踐約之人,大約每一個男子都曾有如花這樣的一滴胭脂血陪伴過轟轟烈烈,卻只是綻放並未開花結果。你曾愛過我,我曾愛過你,也罷。不如相忘江湖,各自安好,何必這樣纏繞糾結?

本文已獲得原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繫作者

桃花月球:傳記文學作家,已出版《三毛:選擇一種姿態 活成無可取代》,《武則天:紅妝絕響》,《少年的你:李白的詩酒江山》。紅評文章收錄紅樓夢學刊出版的《微語紅樓》,曾在有書、十點讀書、美讀、知音、鳳凰網、婚姻與家庭等多平臺發表文章多篇。

▋ 沒有《金瓶梅》,就沒有《紅樓夢》

▋ 《平凡的世界》150段真摯感人的話:經典常讀常新,收藏了!

▋ 餘華為《活著》寫下的5版序言,收藏了!

▋ 餘華60歲,世上再無「福貴」

相關焦點

  • 《胭脂扣》如花美眷終究敵不過似水流年
    再看《胭脂扣》哥哥和梅姑都已經不在了,如花和十二少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熒幕上永恆的經典,梅姑並不是那種第一眼美人,長相甚至可以說偏硬朗,但是扮演起頭牌花魁如花那種神韻真的是絲絲入扣
  • 《胭脂扣》:如花美眷、情深至死,抵不過似水流年
    第十三天——《胭脂扣》原著作者:【中】李碧華一種是,風花雪月、懂得甜言蜜語,和所有哄你開心的浪漫點子;另一種是,沉穩老實、對你事無巨細,生活上照顧得無微不至這個答案或許在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中,我們能獲得答案。今天,就帶大家一起讀這本把愛情、人心都寫得淋漓盡致的書。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女主人公「如花」來到報館求助,登尋人啟事:「十二少:老地方等你。如花」,就這樣拉開了往事的序幕。
  • 我與李碧華的緣分(下):李碧華看女人
    電影《青蛇》劇照,張曼玉、黃祖賢主演李碧華,女,香港著名作家、編劇,代表作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川島芳子》《誘僧》《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等 。夢裡繁花似錦,金玉滿堂,崇拜者眾,食客三千,華燈璀璨,掌聲雷動,揮霍縱情,男歡女愛,如痴如醉,欲仙欲死……2003年,是李碧華災難深重的一年。她的兩位圈中好友——張國榮和梅豔芳先後辭世,相跟著走了。李碧華與兩人淵源深遠。1988年,香港導演關錦鵬將李碧華的新作《胭脂扣》搬上銀幕,大獲成功,轟動一時。片中的男女主角,正是張國榮和梅豔芳。
  • 也饞那如花美眷
  • 李碧華《胭脂扣》:「人一窮,連最細緻的感情都粗糙」
    多年前看《胭脂扣》的電影,記住了梅豔芳和張國榮。如花那暮氣沉沉的眼晴裡透出的幽怨與悽婉,給人無盡綺思,身姿更是如風拂柳;十二少氣質風流,細緻溫文的風華,出場時第一個浮現出來的詞竟是「面若桃花」,一個男人原來也可以煙行媚視,滿目慵懶繾綣。這概是最動人的鬼故事,古來多少人鬼情未了,都不及《胭脂扣》來得深刻。
  • 《胭脂扣》:我不想再等了
    個人覺得這是對相見不如懷念的最佳解讀,而《胭脂扣》則是對於這個詞的最佳詮釋。那便是李碧華的創作,梅豔芳、張國榮的再現。在香港,有一位擅於寫鬼魅系列,以浪漫,悽美,激越的寫作風格著稱的作家,那就是李碧華,小說《胭脂扣》就出自她筆下。而梅蘭芳的歌,張國榮的電影在香港甚至內地也是享有盛譽,三個看似無關的人,卻因為一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胭脂扣》而結下了思想上的緣。劇本的故事情節的不落俗套,兩位演員細膩的再現書中角色,則是讓人過目不忘的關鍵。
  • 《胭脂扣》:錯付千般相思
    有《地下情》和《投奔怒海》的金像獎做底,一向難搞的「文妖」李碧華也需給邱老師幾分薄面,這樣一來,劇本的問題就算是解決了。 雙方糾結最猛烈的一個點很有趣——到底第一幕應該是女鬼報館登啟示,還是半世紀前如花與十二少相識?
  • 李碧華:一半
    這種「半」文化的巧妙,讓我想起香港的一位知名通俗小說家,李碧華。李碧華的小說,雖然不乏讀者喜愛,且常有人拿她與張愛玲作比較。但從純文學創作角度來說,許多學者都認為李碧華的小說是遠夠不上一流文學的。 可有趣的是,李碧華的作品,文學性雖不如一流作品完整,但她的小說,卻幾乎每一部都被改編成了電影,且許多部,都是銘刻在世界電影史上的經典。
  • 李碧華式的財智.
    「讀完60部瓊瑤,不如讀懂一本李碧華」。今天我們來聊聊李碧華,當然是從錢的角度。
  • 李碧華:平淡的愛情,往往更持久
    期間,她一邊為《東方日報》撰寫專欄,一邊開始了小說創作,逐漸嶄露頭角,先後寫出《胭脂扣》《霸王別姬》《青蛇》等經久不衰的口碑佳作。《霸王別姬》劇照 《胭脂扣》是她創作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紅牌妓女如花和十二少陳振邦相愛,由於身份地位懸殊,遭到陳家反對,兩人訂下陰世之約,計劃吞食鴉片殉情。
  • 李碧華|我最愛這「人間煙火」
    而於李碧華,演繹出了另一種說法——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兩個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同的,點綴了他荒蕪的命運。上海成就了張愛玲,香港孕育了李碧華。兩人都慣於寫兩性之間的愛恨糾葛,纏綿悱惻中見刀鋒,於繁華中見蒼涼,於熱鬧中倍加悽清。也許正是因為這段話,有人評價李碧華是張愛玲的後繼者。
  • 李碧華《胭脂扣》:以謀殺的方式求殉情的結果,真愛為何如此偏執
    李碧華小說《胭脂扣》有很濃重的「才子佳人」式的故事結構:綺紅樓的紅牌阿姑如花,因與富家子弟「十二少」(陳振邦)兩情相悅而以身相許,儘管自願為妾卻依然遭到對方父母的反對。為了能夠永遠在一起,兩人相約殉情。
  • 李碧華《胭脂扣》:以謀殺的方式求殉情的結果,真愛為何如此偏執
    李碧華小說《胭脂扣》有很濃重的「才子佳人」式的故事結構:綺紅樓的紅牌阿姑如花,因與富家子弟「十二少」(陳振邦)兩情相悅而以身相許,儘管自願為妾卻依然遭到對方父母的反對。為了能夠永遠在一起,兩人相約殉情。
  • 經典影片欣賞——《胭脂扣》
    她叫如花,當真的如花美眷,絕代風華。 他叫十二少,的確的蘭陵美少年,翩翩佳公子。 那一日她與他初遇。一曲《客途秋恨》,低迴婉轉,百轉千回。她一身男裝,嫵媚風情,別樣驚豔。他滿目歡顏,循聲而來。 「你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獨倚蓬窗思悄然……」擦肩而過,目光交會,一瞥已驚鴻。
  • 孫堅演繹《生死橋》李碧華經典男旦角色
    孫堅演繹《生死橋》李碧華經典男旦角色網易娛樂10月22日報導  由導演田沁鑫執導、由香港著名作家李碧華小說改變的電視劇《生死橋》將於今晚登陸中央電視臺八套黃金檔。這部《生死橋》中,李碧華再顯示她對「梨園」功力展現,用濃重筆墨描寫了一位男旦「金寶」,年輕演員孫堅出演這個角色也頗費周折,金寶這個角色曾經用一年時間在眾演員中挑選。李碧華大愛「金寶「香港著名才情女作家李碧華,由她小說改編的梨園電影《霸王別姬》、《胭脂扣》塑造程蝶衣和十三少堪稱經典,也因為張國榮的演繹,讓她的筆下的男旦形象備受關注。
  • 李碧華出品必屬精品-盤點那些根據李碧華作品改編的電影
    李碧華,女,原名李白,作家。祖籍中國廣東臺山,出生、成長於香港,畢業於香港著名女子學校香港真光中學。曾任小學教師、同時也擔任人物專訪記者、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先後在刊物撰寫專欄及小說。作為香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專欄及小說在中港臺新馬等地區報刊登載,結集出版逾百本並有多國譯本。擅長寫辛辣、悽豔悲涼的故事小說,文筆流暢,觀點獨到。
  • 拒絕,是最佳的勾引方式 李碧華
  • 《胭脂扣》傳世佳作,當年張國榮和梅豔芳合作,背後付出的艱辛
    張國榮和梅豔芳合作了五部電影,其中最令人難忘的是《胭脂扣》,這部電影是根據李碧華同名小說改編的,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一個名妓和一位風流少爺的故事。 最初決定出演這部電影的是鄭少秋,而不是張國榮,但是因為沈殿霞此時碰巧懷孕了,鄭少秋別無選擇,只能退出,導演不得不重新挑選演員。
  • 30年後再看《胭脂扣》,冥冥中的讖語,2位主角竟就是早亡人
    胭脂扣鬆脫煙消,現實中角色對換。李碧華認為梅豔芳最適合演如花,梅豔芳自己也是很喜歡,也是她要嘉禾買下李碧華的小說《胭脂扣》,所以「如花」等於是為梅豔芳量身定製的當初李碧華和關錦鵬選梅豔芳和張國榮來演「如花」和「十二少」時,也不知道會有後來的悲劇,只是他們眉宇間本就帶著幾許煙花氣,美則美矣,不免讓人擔心。
  • 《霸王別姬》(節選)——李碧華
    作家李碧華,女,原名李白,生於1959年,祖籍中國廣東臺山,出生、成長於香港,畢業於香港著名女子學校香港真光中學。曾任小學教師、同時擔任人物專訪記者、電視編劇、電影編劇及舞劇策劃,先後在刊物撰寫專欄及小說。代表作品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 。專欄及小說在陸港臺新馬等地區報刊登載,結集出版逾百本,並有多國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