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雷霆元首快樂炮,四號70V突擊炮,打爆T34和虎式不再是夢

2020-12-24 星空極冰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戰爭藝術家,今天我來講一下戰爭雷霆的四號70V突擊炮。

在遊戲中四號70V突擊炮堪稱是神器,聽我細細講一下,第一點我們來講一下它的機動性,機動性極強,可以快速移動,我經常拿這個打遊擊,打完就跑,爽的一批,機動比其他的坦克好太多了。

遊戲中該車的護甲總體來說還不錯,四號V70的前裝甲厚度離譜,一般坦克很難正面一發入魂,四號V70的裝甲弱點在於側甲,側甲一旦被敵人集中,一般就涼了,而且由於側甲很薄,導致很多防空車成為了四號V70的奪命殺手,所有看到防空車儘量遠距離擊殺。

遊戲中四號V70的彈藥就選擇默認彈藥,不需要考慮榴彈。在正面面對敵人,一般遇到中型和重型坦克正面幾乎可以一發入魂,主要攻擊敵人的炮塔圈座和敵人炮管四周,如果沒有把握一發入魂最好打炮管和炮手位置。四號V70打側甲就無解了,一炮一個,直接彈藥殉爆或者成員昏迷。

相關焦點

  • 開創自行突擊炮新紀元,德國III號突擊炮成為致命的王牌
    一般而言, 說到二戰德國的裝甲部隊,大家第一想法應該是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畢竟是作為德軍坦克的主要力量。在曼施坦因看來,德軍繼續建立一個的突擊炮兵,從分類上而言這是一種「混搭」的存在,因為這種突擊炮既非坦克,又非裝甲車,實際上是一種具有裝甲保護的自行火炮,因此擔負著在戰場上對步兵進行密切支援的重要任務,總的而言這種突擊炮就是一種進攻性武器,通過機動,火力和攻擊敵人來為步兵提供迅速,強力的支援。
  • 德系突擊炮中,比較好用的是「黃鼠狼」和「三號突擊炮」
    個人感覺,德系突擊炮中,比較好用的是「黃鼠狼」和「三號突擊炮」。「黃鼠狼」好用的原因,機動性好,火炮方向射界比較寬,左右射擊角度比較大,遭遇迂迴坦克,小角度內不需要調整車體位置,直接調整火炮左右角度射擊。使用繳獲蘇聯的76毫米反坦克炮,威力不錯。「三號突擊炮」好用的原因:機動性好,跑的快,轉彎速度快,車身低矮,二戰德國突擊炮的經典產品。
  • 一次擊毀6輛虎式坦克的蘇軍ISU-152突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62期
    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62期今天的主角是蘇軍的ISU-152重型突擊炮,二戰蘇軍突擊炮的霸主蘇德戰爭初期,德軍大量使用了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在實戰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蘇聯人吸取了敵人的成功經驗,也大量研製自己的同類武器。
  • 四號突擊炮和四號殲擊車有什麼區別?德軍為何要裝備這兩款武器?
    四號突擊炮和四號坦克殲擊車是二戰德軍同時裝備的裝甲武器,它們都是以四號坦克底盤為基礎,安裝一門前向火炮製成,兩者形制和性能都差不多,為何德軍要不嫌麻煩的安裝這兩款裝備呢?三號突擊炮的作戰效率高於四號坦克,為此元首決定將中型坦克的重擔交給五號黑豹中型坦克,而現有的四號坦克生產線則改成四號突擊炮,用以彌補三號突擊炮數量上的不足。
  • 師德長技以制德,效仿三號突擊炮而生,蘇聯SU-122自行火炮
    一、師德長技以制德事實上,三號突擊炮的作用對於陸軍的步兵而言非常重要,儘管當時德國已經開發了支援坦克,也就是四號中型坦克,但因為其歸屬於裝甲部隊,因此廣大步兵師往往是不能得到裝甲部隊支援的,這在突破敵方築壘地帶時就會變得非常麻煩。
  • 狡猾獵手,兇悍炮,為了大戰使勁造:憶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
    生產與改進 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雖然由阿爾凱特工廠設計,但因為阿爾凱特已經不再生產四號坦克,所以L/70(A)全部都是由仍在量產四號的尼伯龍根工廠製造的。雖然希特勒希望尼廠儘快轉產L/70(V),但為了減少生產線改造對四號坦克製造的影響,L/70(A)還是生產了半年多,一直持續到戰爭最後階段。
  • 三號突擊炮的自白:我很醜但我很兇猛
    模型男們,你們都喜歡高富帥的虎、豹坦克,不把我這種矮屌醜的三號突擊炮放在眼裡。我被軍隊歸在了炮的家族裡,被定義為什麼「自己會走的炮」,連個坦克的名分也沒有。二戰開打後,我被配署給步兵師協助步兵作戰,在法國戰役、巴爾幹戰役和侵蘇戰爭中我獲得了前線士兵的普遍好評。而且在我裝上了75毫米長管反坦克炮後,我的反坦克才能也顯露了出來。你們就知道坦克王牌米歇爾·魏特曼開得是虎式豪車,但你們知道嗎,東線戰場初期,他開得可是我這種屌絲車。
  • 戰爭大片《獵殺T34》,還原二戰用真坦克,性能符合歷史很有看點
    這部電影比較有看點的地方:大多數裝甲車輛都是從博物館倉庫拉出來的,用的是二戰真車而不是道具車,也就是說觀眾可以看到真的3號、山貓、4號H、t34-76、t34-85、豹式等。在虎式還沒有出來前,t34還是比較強悍的,給德軍帶來了不小的困擾,尤其是t34-85型號比76改良了不少,對戰豹式G型號也能應對。有朋友會說虎式出來後,t34幾乎被碾壓,這一點不錯,但是當時蘇聯生產了大量的t34,數量遠超虎式,所以在戰場上坦克對戰,德國也沒有什麼優勢。影片中對每種坦克性能的描述還是比較符合歷史的,就衝這一點也能值回票價了。
  • 二戰灰熊突擊炮進化史:德軍生不逢時的巷戰利器
    ▲除了專門生產的型號外德軍還利用返廠重修的三號突擊炮改造了大量的42型突擊炮,上圖就是在戰爭後期用三號G型突擊炮改造而出的42型突擊炮,該突擊炮最大的特點就是豬頭炮盾
  • 三號突擊炮的繼承者:二戰德軍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二戰初期,無論是四號坦克還是三號突擊炮都安裝的是24倍徑的75毫米短管火炮,主要用於支援步兵作戰,為步兵提供火力掩護。可是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德軍在東線面臨著空前的反坦克壓力,德軍不得不將所有可改裝的裝甲戰鬥車輛都投入到反坦克作戰中,四號坦克和三號突擊炮相繼都更換為長身管的75毫米火炮,更多地擔負起反坦克作戰任務,支援步兵作戰被置於次要的位置。
  • 「虎豹」坦克耀眼光環下:三號坦克黯然離場!結果扛了門大炮歸來
    而在戰爭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新式的「虎豹」坦克。特別是戰爭後期,德國的「虎豹」一度打得對手聞風喪膽,後來只不過因為產量的局限,最終功敗垂成。而在「虎豹」坦克那耀眼的光環下,很多坦克都黯然失色,例如有一款曾經的絕對裝甲主力:三號坦克,自從「虎豹」出現後,就顯得默默無聞,毫無存在感了!其實在二戰初期,三號坦克所向披靡,可以說是當年「閃電戰」的中流砥柱。
  • 二戰中的虎式坦克—BUG一般的存在
    虎I的基本設計概念同時延用到其他車輛上面,包括改良型的虎II坦克和突擊虎式重型突擊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部分存留下來的虎式坦克乘員手冊成為紀念品。前方有120公釐厚,兩旁和背面也有80公釐厚的裝甲,而當時被定位為主力戰車的四號坦克車身前方只有80公釐的厚度,且炮塔正前方也只有50公釐厚這樣的厚度能夠抵擋在大多數二戰時期接戰距離,尤其來自正面的反坦克炮彈。
  • 不是坦克,而是三號突擊炮
    當然了,這些人根本想不到,自家的坦克都被集中去打閃電戰了,步兵們幾乎不能得到坦克的支援,而突擊炮則彌補了這一空缺。何況比起坦克,結構簡單的突擊炮更易於維護,也更適合幫助步兵清掃道路。最終在德國軍方高層的準許下,這種武器在法國戰役時生產了出來,產量雖然不大,但是測試夠了。首批生產的三號突擊炮A型以三號坦克F型底盤和零件為基礎,被稱為三號突擊炮,於1940年一月投入生產。
  • 二戰德國不止三號突擊炮,還有Sd.kfz.251突擊炮,硬著頭皮上戰場
    除了基本的裝甲運兵型,它還有一種突擊炮的變形,作用和早期三號突擊炮一樣。,這種可以伴隨步兵作戰的裝甲武器深受士兵喜愛,能給作戰士兵極大的信心,在激烈的交戰中,三號突擊炮的車長甚至需要專門和步兵連基層指揮官建立通信,告訴他們突擊炮撤離戰區只是為了補充彈藥。
  • 三號突擊炮的遠房表弟,匈牙利茲裡尼突擊炮,二戰小國的悲哀
    雖然匈牙利在二戰初期就和德軍一條戰線,但是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一樣,並沒有做好迎接世界大戰的準備,尤其是裝甲部隊缺少可靠的裝甲車輛,而後方兵工廠又缺乏研發生產的後勁。茲裡尼2突擊炮蘇德戰爭爆發初期,匈牙利從盟友德軍那裡獲得了一些三號突擊炮早期型號,這些突擊炮在實戰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匈牙利渴望得到更多,但是德軍自身的裝備都緊巴巴的,難以及時大量的分出配額支援友軍
  • 裝甲先鋒——三號突擊炮
    在一戰時,德軍奪取一個據點往往會犧牲大量的人力,戰爭結束後,德國軍方便吸取教訓,開始研究起配合步兵的裝甲火炮,但其真正意義上的研發是從1935年開始的,最終在1937年,一種無炮塔,使用三號坦克底盤和短管75毫米火炮的新式武器(自行火炮)被克虜伯公司研發成功,這就是三號突擊炮的原型。
  • 戰爭雷霆德國四號H型坦克,只要用得好照樣打爆T34和KV大法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最近我一直打戰爭雷霆,今天我就來講一下我經常用的坦克德國四號坦克H型。對於遊戲中的四號坦克,首先來說一定要用最初始給的彈藥,要不然根本打不動敵人的裝甲,其他彈藥要命穿深不夠要麼打完之後,直接跳彈。
  • 芬蘭吊打蘇聯坦克的神器:納粹德國三號突擊炮
    德國三號突擊炮的底盤設計非常優秀,經得起大規模的升級和改裝,它主要的變種型號如下:三號A型、B型、C型、D型、E型、F型、F/8型和G型。其中G型的火力和防護性能最為強悍。由於它們低矮的輪廓,因此三號突擊炮易於偽裝起來,並能成為一個難於被敵方火力命中的目標。到歐洲戰事即將落下帷幕的1945年4月10日,尚有1330輛三號系列突擊炮在服役。  此外,在1943年和1944年,芬蘭陸軍從納粹德國手中接收了59輛三號G型突擊炮。其中,30輛炮車於1943年接收,剩下的29輛則在1944年接受。
  • 德軍的多用途利器,三號坦克改裝的三號突擊炮,性能與表現如何?
    三號突擊炮在法國戰役裡被編成了4個突擊炮連,分屬於不同的部隊之中。而法國戰役本身也證明了曼施坦因的理論,因為坦克都去進行穿插合圍,所以步兵們無法得到坦克的支援。而三號突擊炮的存在則解決了這個問題,尤其是在面對法國的魏剛將軍組建的'魏剛防線'時,三號突擊炮頂著法軍的火力衝上前去,把這些火力點和工事通通拔出了。
  • 三號突擊炮考證專輯1
    這次給大家分享的歷史照片,來自靜態模型愛好者QQ群(547313462)網友nickzhou(回天跳蚤雷)和我自己在網上搜集的。由於個人喜好,這次做一個三號突擊炮的專輯,讓大家對三號突擊炮的各個型號有個大致的了解,解說不到之處,歡迎群內討(撕)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