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裴熔熔 大河財立方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裴熔熔
12月21日晚間,郵儲銀行宣布,獲中國銀保監會批覆設立全資直銷銀行子公司,這意味著第三張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花落郵儲。而在10天之前,「第二張牌照」招商拓撲銀行剛剛獲批。
自2017年11月18日,全國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百信銀行開業之後,我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的發放一直處於停滯狀態。如今時隔三年多,再次開閘,是否意味著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批量設立的時機已到?
郵儲50億元全資設立直銷銀行
系全國第三家
首先,直銷銀行是啥?
從我國的發展歷程來看,直銷銀行分為兩種,一種是部門性直銷銀行,作為傳統銀行的內部部門之一,與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區別並不算大;另一種就是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最大的特點就是獨立性和純線上化,其不設物理網點,所有產品和服務均在線上提供,且與母銀行有產品、客群等方面的創新區分,不需客戶經理等中間環節,客戶可自取所需。
一般來講,直銷銀行由傳統銀行設立,依託於II類、III類帳戶,全線上開展銀行業務。II、III類帳戶的主要限制在於:無法現金支取、僅能向綁定的I類帳戶轉帳,且單日消費與支付的上限為1萬元。這使得直銷銀行天然具有「服務普惠」的特性。
根據12月21日晚間公告,郵儲直銷銀行子公司名稱擬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擬為人民幣50億元,註冊地擬為上海市,由郵儲銀行100%持股,作為該行所屬一級全資子公司運營管理。
郵儲銀行在公告中稱,本次投資是該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郵惠萬家銀行的設立,旨在探索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創新商業模式,基於科技的手段、普惠的理念、市場的運營,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踐行「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普惠大眾」的發展使命,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科技助力美好生活的創新聯接平臺。
而與郵惠萬家銀行不同,此前獲批的百信銀行、招商拓撲銀行,均是由商業銀行與網際網路公司合資籌建。其中,前者由中信銀行聯合百度發起設立,初設時中信銀行持股70%,百度持股30%,後有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新增入股;招商拓撲銀行的發起方則為招商銀行及網銀在線(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入股比例同樣分別為70%、30%。
在當下,以全新的銀行形式切入已經白熱化的市場,獲客基礎和實力是最大的倚仗。也因此,此前兩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均是由傳統銀行聯合具備場景優勢的網際網路巨頭髮起設立,而郵儲銀行此次獨資設立直銷銀行,同樣具備底氣。
國盛證券研究報告指出,2015年,螞蟻和騰訊兩大巨頭即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郵儲銀行,截至三季度末,螞蟻集團仍位列郵儲銀行第4大境內大法人股東,有望為直銷銀行獲客、產品服務創新等方面帶來協同;另外,截至三季度末,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覆蓋中國99%的縣(市),且其中70%坐落於縣域和農村,公司整體客群相對下沉,與「直銷銀行」目標客群更加契合;同時,自2018年開始,郵儲即在打造「郵儲食堂」線上生態場景,僅2年的時間,實名用戶較上年末增長223%達到3674.3萬戶。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監管在此時放行直銷銀行,反映出在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以及網際網路貸款等眾多業務監管辦法出臺後,監管方支持持牌機構發揮金融科技優勢進行開拓創新。
獨立法人的運作模式,也可以讓直銷銀行將創新風險限制在可控範圍內。
同質化等問題凸顯
部門性直銷銀行漸趨淘汰
事實上,直銷銀行在我國並不是一種新鮮事物。
早在2013年9月,北京銀行就首次宣布建立直銷銀行,與ING集團合作開展直銷銀行業務,計劃以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方式提供服務。2014年2月,民生銀行首家推出純線上的直銷銀行服務平臺,成為我國第一家真正探索實踐直銷銀行新型經營模式的商業銀行。
隨後,在金融科技浪潮的助推之下,一大批直銷銀行紛紛設立。「2015年的時候直銷銀行可以說是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有時候一個月就可能設立好幾家。」某城商行渠道管理部負責人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不過,這些基本都是部門性的直銷銀行,「好景並不長」。
「直銷銀行通過線上渠道開展零售業務,可以突破物理網點限制,因此特別受中小銀行的歡迎。但受制於一些特定因素,這些年發展並不突出。」於百程告訴記者。
首先,產品比較同質化,直銷銀行多數是以理財類產品為主,而借款等產品由於線上風控等體系不足,而無法開展。其次,前些年設立的直銷銀行多數是銀行內的一個部門負責,網際網路基因也比較弱,獨立性和權限不足,在銀行內部也形成彼此競爭;有些銀行將其運營外包,但也面臨產品合規和合作方風險等問題。再次,近幾年銀行數位化成為全行戰略,手機銀行成為零售業務的第一平臺,直銷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在手機銀行都可實現,獨立發展直銷銀行的重要性大幅下降。因此,從銀行自身來說,部門性的直銷銀行意義已不大。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以來,國內推出直銷銀行模式的銀行機構已經超過135家。但除了百信銀行、招商拓撲銀行、郵惠萬家銀行三家是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外,其他直銷銀行基本上處於傳統銀行部門或事業部運作狀態。
「最開始大家都搞不懂直銷銀行到底是什麼,很多就是當成一個內部獲客渠道來做,而並非獨立的銀行,但逐步發現與手機銀行越來越趨同,因此很多銀行逐漸將直銷銀行取消或者合併了。」某城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業內對於直銷銀行的理解並未達成一致。
據了解,華夏銀行已宣布其直銷銀行與手機銀行在12月5日合併。此前,已經有浦發、平安等數家銀行或宣布整合或退出直銷銀行。
開閘將迎更多「客」
謹慎平穩是主基調
不過,縱使直銷銀行在我國「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但此次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獲批開閘,仍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是傳統銀行進行網際網路銀行探索的重要方式,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銀行涉足其中。但監管部門出於風險管控和風險外溢的考慮,會保持審慎的態度,未來直銷銀行的發展步伐可能更多以謹慎平穩為主。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堵偏門、開正門,在金融科技浪潮中,直銷銀行應有更大的作為,批覆趨勢也發出了這樣的信號。在他看來,目前直銷銀行發展已走過了渠道功能階段,邁入了第二階段——流程再造,即根據客戶行為的變化、產業環境的變化,對銀行的運營、流程、產品設計等進行重塑,在渠道建設的基礎上進行重新布局,做「網際網路上的商業銀行」。而「深度場景化」將可能是未來中小銀行發展直銷銀行做流程再造的方向之一,基於一體化帳戶為客戶提供全景式品質化的金融服務。
《2020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提到,開放是未來發展方向。「優秀的直銷銀行紛紛借力BBC模式,隱去直銷銀行品牌,輸出銀行服務,實現了開放銀行理念,即通過開放API等技術實現銀行與第三方機構間的數據共享、銀行服務與產品即插即用,進而提升用戶體驗,共建開放的泛銀行生態系統。」
不過,經過七年的走走停停,直銷銀行在我國仍處於初步階段,未來發展如何仍需進一步考察。
一如首家百信銀行,初期依託中信銀行傳統信貸業務方面的經驗和百度在客戶方面引流的優勢,曾十分被外界看好。但其成立後連續虧損兩年,2019年也僅盈利0.2億元,今年上半年業績再度出現了下滑。11月26日,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新增入股,被業內普遍看作是資本對這一行業看好的信號。但此舉能否「一挽頹勢」?還需等待時間檢驗。
與此同時,也有城商行相關人士向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坦言,設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必須有獲客、場景等方面的龐大特色與優勢,對於優勢不太明顯的中小銀行來說,獨立拿下這一牌照尚不太現實。
編輯丨徐姣
定了!盒馬即將亮相鄭州,這家店或是首店 | 極刻第五家全國性AMC獲批開業!或重點發力這一領域鄭州東部起新城!今天,這個千畝大盤迎來首批主人原標題:《時隔三年再開閘!10天內連發兩張直銷銀行牌照,釋放哪些信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