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賣座大片《鳴梁》內地上映 導演:續集邀中國演員

2021-02-23 騰訊娛樂


視頻:專訪《鳴梁海戰》導演金漢珉,時長14分17秒。

《鳴梁》導演金漢珉接受騰訊娛樂專訪

(騰訊娛樂專稿 文/付超 視頻/阿洋 編輯/三替)

12月12日,韓國抗日愛國大片《鳴梁海戰》登陸內地影院。這部電影無疑是一艘航空母艦:影片耗資200億韓元(約1.2億人民幣)打造,韓國國內公映以來,動員了1750萬觀影人次,一拳打翻《阿凡達》,創下韓國觀影人次新紀錄。

即便已經搖身成為韓國影壇票房一哥,《鳴梁海戰》的導演金漢珉依舊掛著氣定神閒的表情,這位早年憑藉《極樂島殺人事件》等一系列懸疑驚悚小成本成名的中年男人說:「為了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我還經常把《極樂島殺人事件》拿出來看。」

談起自己的歷史三部曲計劃,金漢珉的理由很單純,一來自己感興趣,二來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關心和經歷過苦難歷史,得「通過電影的視效和影響力」把他們的關注度給重新拽回來。

《鳴梁海戰》中朝鮮的龜船

《鳴梁海戰》中的日本艦隊

所以,在打造《鳴梁海戰》時,金漢珉帶團隊造了四艘1:1的戰船實拍,加上特效,供奉了整整長達61分鐘的壯闊海戰。他還不辭辛苦花費整整兩天拍了一個展現李舜臣將士奮勇抗敵的長鏡頭,「我不希望這個鏡頭用特效來接,否則觀眾感受不到身臨其境」。

可惜的是,在國內上映的版本中,這個鏡頭因為部分內容過於血腥,被攔腰剪斷,整部影片對比韓版也少了整整19分鐘。在鏡頭面前,金漢珉拒絕回答刪剪一事,採訪完閒聊,他嘆口氣爆料,「本來為了排片還要剪得更短,我死活停在109分鐘,堅持不能再剪了」。停頓一下,他搖搖頭一臉遺憾,「可惜了那個長鏡頭了」。


《鳴梁海戰》劇照:來島通總

《鳴梁海戰》中的李舜臣將軍

《鳴梁海戰》不只是朝鮮和日本對決

騰訊娛樂:之前的《最終兵器:弓》也是歷史題材,導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關注這方面的?

金漢珉:苦難的歷史總能給人們帶去感動,因為人物本身都帶有克服這種苦難不屈不撓的精神,這些閃光點值得被放大。另外,現在的一些年輕人對歷史沒那麼關心,他們也沒有經歷過這些苦難的歷史,我希望通過它們給觀眾帶去感動。

騰訊娛樂:具體到東亞三國的歷史,刨除電影創作,導演私人上比較感興趣的歷史都有哪些?


金漢珉:具體說不上,我本人是對歷史上的戰爭比較感興趣。小時候聽到東亞戰爭史,比如二戰,都會很興奮。所以我自己有個做歷史三部曲的規劃,除了《最終兵器:弓》、《鳴梁海戰》,下一部作品,會拍一個日軍在韓國殖民統治時期的故事。


騰訊娛樂:歷史上,東亞三國之間的關係複雜又敏感,從歷史反觀現在,導演怎麼看現在中日韓三國之間的狀態?


金漢珉:這個問題有點敏感(笑)。電影其實是對社會現象的一種反映,同時又能將它升華,呈現給觀眾。如果大家僅僅從《鳴梁海戰》裡看到朝鮮和日本對決,最後日本戰敗,那就是沒有看到升華的部分。這裡面,升華的所在就是李舜臣將軍,他是如何做出了犧牲,在那樣一個極端環境裡,帶領大家將恐懼轉化成勇氣,給大家帶來希望。

李舜臣將軍的大船被日本的船隊包圍

李舜臣將軍帶領眾人與日本士兵近身肉搏

雙方的戰船嚴格根據史書記載打造

騰訊娛樂:片子商業上最大的賣點就是磅礴的海戰,個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那個繞船展現眾人拼殺的長鏡頭,當時如何設計的?拍了幾條?(註:國內上映版本這個長鏡頭因為部分內容過於血腥從中被剪了。)

金漢珉:拍攝前一天,我們進行了一天的試戲,設定好鏡頭運動、每個人的走位,第二天,花了一整天來實際拍攝。對,我們用了兩天來拍這一個鏡頭。其實,這個鏡頭也可以通過後期接起來,但我設計的初衷,就是想表現困難環境下,每個人都在出力的壯舉,並給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我聽到你的提問,非常開心,我的用意被感受到了,是有回饋的。

騰訊娛樂:怎麼平衡文戲和海戰戲的比例?結尾超長海戰場面中穿插的那段煽情戲,個人覺得有點兒長了。

金漢珉:戰鬥場面和人文情感是不可分割的,因為這場戰爭,也是有很多百姓幫助軍人戰勝了倭寇,百姓也是有犧牲的。你說的那段戲,是一對夫妻為了打贏,舍小家顧大家的犧牲精神的呈現,通過他們情感上的描述,給觀眾傳遞出一種更深的感動。如果沒有它,觀眾可能也會覺得戰爭戲太長了吧。

騰訊娛樂:雙方的戰船有嚴格參照史實設計嗎?

金漢珉:有的,都是根據史書記載打造的。長度大概是32米,寬度在18到20米之間,裝有大炮,可在交戰時互相炮擊。其實,能夠進行炮擊的海戰也是從鳴梁海戰才開始的,它本身就是近代海戰史上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次戰役。


騰訊娛樂:最終為了拍攝需要,是只造了模型,還是有造能真實航行的實體船?

金漢珉:也是有的。我們按照剛剛說的尺寸造了四艘實體船,它們都是能正常在水面移動的。另外,為了拍攝需要,還造了四艘尺寸一樣的模型船,這四艘模型船沒有下水,放在陸地上結合綠幕拍攝片中甲板上廝殺的戲份。

騰訊娛樂:我們都知道,韓國在亞洲範圍內電影特效技術都是領先的,這次《鳴梁海戰》所用的特效,有刷新或者革新了哪些特效技術嗎?

金漢珉:其實通過拍攝《鳴梁海戰》,韓國特效團隊在拍水上戲方面是得到了蠻大提高的。比如水流的流動呈現更自然了,包括一些濺起來的水花特效會更逼真。拍之前,有技術人員跟我吐槽說,用電腦特效做一個長達61分鐘的海戰,是非常難的,但他們最後都進行了完美消化。這些特效公司也通過它找到了更多生意,我聽說現在就有一些中國電影公司來找他們了(笑)。

露梁海戰

從左至右:李舜臣、豐臣秀吉、鄧子龍

《露梁海戰》有大明水師介入,會請中國演員參演

騰訊娛樂:續集要拍《露梁海戰》,按照史實,該有大明水師介入了,續集的話會選中國演員來參演明朝將軍嗎?

金漢珉:確實,我們肯定會到中國來選合適的演員。我知道中國有很多優秀的演員,我也在關注一些年輕的演員,希望無論是實力派還是新生代,都能完美消化角色。

騰訊娛樂:最後問個私人問題,其實我最早關注您,是因為您的《極樂島殺人事件》,但您現在商業化那麼成功,還有沒有可能回去拍您早期的懸疑驚悚類的小成本電影?

金漢珉:謝謝你對《極樂島殺人事件》有這麼好的評價,其實說實話,我為了告訴自己不忘初心,現在也會經常把它拿出來,自己看看回味下(笑)。現在我要先完成歷史三部曲,暫時沒法分心,但你的這個提問,再次給了我提醒,十分感謝。以後有合適的劇本,我還是會想嘗試的。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鳴梁海戰》預告片。

相關焦點

  • 影市▎韓國導演解讀《鳴梁》爆紅原因 韓國電影優劣
    ,並就韓國電影和電影市場的優勢劣勢進行了深入解讀。也有4.7%的觀眾因為「信賴《最終兵器:弓》的導演金韓民」,《弓》在2011年以超越750萬票房人次,成為韓國年度最賣座的電影。最後還有3.0%的觀眾因為該片是「在電影院最容易看到的電影」,排片居高不下讓觀眾們鮮有其他選擇。
  • 《鳴梁海戰》的中國票房為何這麼差?
    《鳴梁》引進內地做了兩處改動:1、片名加「海戰」二字 2、刪20分鐘文戲 《鳴梁海戰》原名《鳴梁》,在引進中國時發行方特意加了「海戰」二字,以便讓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來它是個什麼片子。 發行方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上映檔期一改再改也是迫不得已,因為11月至12月初的中國電影市場大片雲集,不但有《星際穿越》、《忍者神龜》這樣的好萊塢巨製,也有《一個人的武林》、《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撒嬌女人最好命》等國產大片,基本沒有上映空間。
  • 觀察|《鳴梁海戰》演員片酬只佔成本十分之一 高群書震驚了
    戰爭史詩巨製《鳴梁海戰》導演金漢珉和中國優秀電影人高群書、劉儀偉等人參與鳳凰大影響論壇,探討、分享韓國電影崛起給中國電影市場帶來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該片即將於11月28日登陸中國。著名製作人劉儀偉也表示了自己對《鳴梁海戰》成功的理解:「《鳴梁海戰》、《星際穿越》都是特效片,技術是讓影片更好看的一個工具。」   古裝電影目前在中韓兩國有著不同的境遇。與韓國古裝巨製賣座不同,中國雖然歷史上也有很多值得拍成電影的故事和人物,但「古裝大片」往往很難收回成本,包括製作融資問題,製作規模問題等,引起了現場的熱烈討論,高群書劉儀偉特意向金漢珉導演請教了《鳴梁海戰》的資金使用情況。
  • 鳳凰大影響:《鳴梁海戰》巨星片酬只佔電影10%
    本次鳳凰大影響關注的焦點是創造韓國電影史最高觀影人次紀錄(1760萬)並且獲得韓國總統樸槿惠親自點讚的電影——《鳴梁海戰》,該片導演金漢珉做客鳳凰大影響,與內地著名導演高群書(《神探亨特張》、《風聲》等)、著名主持人兼製片人劉儀偉(《泰囧》、《心花路放》等)暢談韓國電影奇蹟,酷愛韓國電影的內地女演員李昕芸(《看上去很美》、《有種》)擔任了這次活動的嘉賓主持。
  • 《鳴梁海戰》啟示錄:從韓國到中國都不容易
    但只要將這個數字除以目前韓國人口總數約5100萬,等號右邊「三分之一的韓國人看過此片」的結論,應該足夠讓你吃驚了。這1700萬人次到底怎麼來的?影片預計年內將在中國上映,在沒有被盜版分流票房的前提下,《鳴梁海戰》在韓國的成功能夠被複製嗎?有無其他共同盈利的方式?
  • 韓國影史上最賣座的《鳴梁海戰》,再不看就要下檔咯
    軍事題材的電影,單憑情懷和內涵能奪取普通觀眾的心,但要過他們這關很難,不能偏離史實,又不能拍得不好看,導演們一不謹慎,就會遭網絡評論炮轟,更不要講拍戰爭片就跟拍科幻片一樣燒錢,票房不好,回不了本,後果很嚴重。 決定放手做《鳴梁海戰》之前,把酒言歡的導演金韓民和主演崔岷植,就像片中將要在鳴梁海峽以十二艘板屋船抗擊日軍戰船一百三十餘艘的李舜臣那樣,心知勝算寥寥,並無把握。
  • 【電影資訊】-《鳴梁海戰》崔岷植: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
  • 海戰史詩大片《鳴梁海戰》
    2014年上映的《鳴梁海戰》是韓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耗資最多的海戰史詩影片
  • 《鳴梁》登頂韓國釜日電影獎 宋康昊稱帝沈恩京封后
    第23屆釜日電影獎於10月3日在釜山海雲臺揭曉,刷新韓影歷年最高票房紀錄的海戰大片《鳴梁》獲得最優秀影片獎。
  • 策劃▍看《鳴梁》應該知道的十件事:4艘船拍海戰戲
    《鳴梁海戰》經歷了數次延檔,終於登上中國大銀幕。這部講述李舜臣將軍在鳴梁海峽以少勝多的「抗日神片」在韓國上映時接連刷新了數十項票房記錄,最終登頂韓國影史票房榜冠軍,超越了《阿凡達》保持多年的最高記錄。而長達61分鐘的海戰大場面,其實是導演用4艘船加特效拍出來的。
  • 第51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揭曉 崔岷植稱帝孫藝珍封后 《鳴梁海戰》獲最佳
    崔岷植憑藉《鳴梁海戰》戰勝宋康昊(《辯護人》)獲得影帝殊榮,而孫藝珍則以《海盜》捧得影后獎盃。動員近1800萬觀影人次、刷新韓國曆年觀影人次紀錄的古裝海戰大片《鳴梁海戰》獲封最佳影片。、刷新韓國曆年觀影人次紀錄的《鳴梁海戰》最終捧得最佳影片大獎。
  • 電影▍崔岷植駕到談什麼:庸常時代如何打造英雄大片
    > 1905電影網訊 12月5日,韓國重量級演員崔岷植攜新片《鳴梁海戰》首度亮相中國,並與著名導演何平、製片人孫健君、北大學者陳旭光、主持人劉儀偉進行對話。韓國民族英雄大片《鳴梁海戰》在本土上映時,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吸引了超過三分之一的韓國民眾買票觀影。現場,幾位嘉賓就如何打造出具有市場號召力的英雄大片進行了討論。12月12日,《鳴梁海戰》將在內地上映。
  • 原來新京報《鳴梁海戰》廣告暗藏這麼多乾貨
    文案上的第一句話其實也是這大半年來不斷翻炒的話題,據統計:《鳴梁》在韓國上映之後幾乎每天都在創造影史的各項新紀錄,一部本土片僅用了18天就打敗了《阿凡達》1362萬名觀眾觀看的總票房紀錄,最快突破200萬人
  • 《鳴梁》曝水軍平民劇照 崔岷植帶將士浴血奮戰
    《鳴梁》曝水軍平民劇照 崔岷植帶將士浴血奮戰 時間:2014.07.1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鳴梁海戰》韓國民眾心中的歷史和現實
    如果說世宗大王創造了韓國的文字,那麼李舜臣則代表韓國的精神。世宗大王的銅像是5年前建造的,但李舜臣銅像則已在光化門矗立了50年之久。另外,李舜臣像還刻在韓國的100韓元硬幣上。100韓元雖僅相當於中國的5毛錢,但正因為這個原因,大部分的韓國人手上都有這枚硬幣。光化門廣場的世宗大王像李舜臣是歷史上的抗日英雄,在韓國家喻戶曉。
  • 韓國高分電影,給你一場刺激視覺盛宴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一、《奪寶聯盟》《奪寶聯盟》為韓國導演崔東勳執導的一部動作電影,該片2012年上映,該片講述5名身懷絕技的韓國小偷接受前任大佬的提議,與4名中國小偷集團成員合作,盜竊隱藏在澳門賭場內的鑽石「太陽之淚」的過程。兩組人馬表面上是同盟,但暗地裡卻為了獨佔鑽石而勾心鬥角。
  • 精彩影片賞析鳴梁海戰(史詩巨作)
    因《亂中日記》和《李忠武公全書》《宣祖實錄》等史料記錄相異,在缺乏確切歷史數據的情況下,為了真實再現「鳴梁海戰」,導演和相關專家對鳴梁地區的洋流、當時的天氣、地形都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為了真正了解書寫《亂中日記》時李舜臣將軍的所思所想,金漢珉導演對多個譯本進行了比較。
  • 《鳴梁》觀影人次力壓《阿凡達》 憑什麼?
    ,崔岷植、柳承龍、趙鎮雄主演的韓國歷史大片《鳴梁》。這部以1597年「鳴梁大捷」為背景、講述12艘戰船在壓倒性劣勢之下戰勝330艘日本戰船的影片,自7月30日在韓國首映以來,觀影人次突破1500萬,超過《阿凡達》名列韓國影史觀影人次之最。而緊接著,該片於8月15日在北美公映,3天共獲得56 .2萬美元票房,創下韓片北美上映首周票房紀錄。
  • 2015年內地最賣座的華語喜劇,這家公司居然都拍過!
    還要從去年中國電影市場說起—— 2015年,堪稱中國電影「奇蹟年」:440億人民幣的總票房一舉打破14年296億的紀錄之餘,國產影片總票房也高達271.36億元,佔總票房的61.58%,壓過好萊塢大片;當中,除了《捉妖記》以24.39億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全年十大賣座華語片中,喜劇(《捉妖記》、《港囧》、《夏洛特煩惱》、《煎餅俠》及《澳門風雲2》)佔了一半,而在全年超過
  • 《鳴梁海戰》導演拍新片 舍李舜臣將拍戰爭片
    《鳴梁海戰》導演拍新片 舍李舜臣將拍戰爭片 時間:2015.03.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