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被念叨了近大半年的神片《鳴梁海戰》今日終於公映了,我報今天也出現了它的廣告,乍看就是個中規中矩的文案嘛,但我今天拿著報紙細細琢磨了良久,發現關於這片該知道不該知道的乾貨都藏裡面了,一條條縷縷撒~還是蠻熱血的。
微信號:yuleyidian
新京報文娛採編團隊炮製
讓娛樂Fun力十足,我們靠譜您隨意
1.「韓國電影史最高紀錄,超越阿凡達」
文案上的第一句話其實也是這大半年來不斷翻炒的話題,據統計:《鳴梁》在韓國上映之後幾乎每天都在創造影史的各項新紀錄,一部本土片僅用了18天就打敗了《阿凡達》1362萬名觀眾觀看的總票房紀錄,最快突破200萬人(3天)、最快突破300萬人(4天)、最快突破400萬人(5天)、最快突破500萬人(6天)、最快突破600萬人(7天)、最快突破700萬人(8天)、最快突破800萬人(9天)、最快突破900萬人(11天)、最快突破1000萬人(12天)等等。還有首映日最高觀眾人數(68萬人)、工作日最高紀錄、周末最高紀錄等。《鳴梁》票房超越《阿凡達》,不僅重新找回了被外片佔據多年的影史票房冠軍寶座,更讓韓國電影人歡欣鼓舞,看到了新的高度和希望。在《群盜》、《海賊》、《海霧》等大片圍攻下始終領跑,令眾多同檔期對手只能望洋興嘆。
2.「奇蹟是怎樣煉成的?」
據此前我報做的報導:《鳴梁海戰》影片公映後,票房爆炸性增長,並引發「李舜臣效應」。周邊商品(玩具、小說等)成了零售界的寵兒;與李舜臣有關的文物成了熱門景點;龜船形遊覽船重新開始在鳴梁海峽運行等。這其中,除了受益於市場總體增長,依託CJ自身「投資-發行-上映」的垂直系列化體系,以及口口相傳的好口碑等,背後支撐的民族主義話語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票房助長的原動力。這和1999年賣座鼎盛的《生死諜變》的狀況尤為相似。
3.「韓國每三個人有一個必看!」
△韓國總統和他們的政府部門都在組織集體觀影
這句話也事出有因,本報昨天見報的評論裡也看到這麼一段話:樸槿惠總統執政兩年來,她的「創意經濟」(通過利用創意來重振停滯不前的經濟)和「經濟民主化」(通過公平地分配經濟利益),都未取得成果。而其承諾過的要通過保障安全的方式來開啟「一個民眾幸福的時代」,也因「歲月號」沉船事件的發生(2014年4月16日),受到公眾強烈質疑。於是乎,現實中缺失理想的領導力在銀幕上引起了各階層觀眾共鳴,並激起反彈,「深陷危機仍不忘積聚民心,並將危機化為機會」的李舜臣將軍被民眾當作救世良方。值得一提的是,《鳴梁海戰》開映後一周,樸槿惠與青瓦臺官員以及普通觀眾一起觀看《鳴梁海戰》的報導被媒體大肆渲染後,電影的消費從眾效益愈發明顯,政府機構、部隊和企業也開始組織集體觀影,之後的好口碑所帶來的長尾現象,最終使得《鳴梁海戰》一步步成為「每一個韓國人都應該看的『國民電影』」。
4.「擂血戰鼓,熱血豪情,共此一戰!」
關於劇情,大家應該都了解了「主人公朝鮮名將李舜臣也是韓國人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影片的故事改編自『鳴梁大捷』這一歷史上的真實戰事,講述了1597年10月26日,李舜臣將軍在鳴梁海峽以12艘板屋船擊退330艘日本入侵船隊的故事,也是韓戰史上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海戰案例。」要特別一提的是,這部影片背離了典型的「韓國式大片」公式(即用「幽默+感動」打時間差攻擊戰術),它更像是一部偽紀錄片,用搬演的方式,圍繞李舜臣這個中心人物,全方位展現一場視覺效果震撼的慘烈戰役。
5.圖中的崔岷植&柳承龍
眾所周知,李舜臣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在韓國國民中有著「神」一般的重要地位,並經常出現在韓國的電視劇和小說中,一千個人心目中會有一千個李舜臣形象。時隔四十多年(1971年韓國電影《聖雄李舜臣》),金漢珉導演把這一英雄人物再次搬上大銀幕,並請來韓國一線明星崔岷植、柳承龍擔綱主演。
崔岷植可謂韓國國寶級演員,他2003年主演的《老男孩》獲得了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並為他包攬了韓國大鐘獎、青龍獎、百想藝術大獎的影帝桂冠,也讓很多中國觀眾通過這部電影認識了他。此次他在片中飾演李舜臣也是頗有壓力,他表示:「《鳴梁》是一部對演員來說非常困難和辛苦的作品,和以往的商業電影完全不同。我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心存尊敬,暫時把我的身體借給這個人物。」曾出演的《雙面君王》《7號房的禮物》等影片的柳承龍也是頗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他在片中飾演誓要手刃李舜臣的日本武將來島通總,這個人物的強大更能體現出作為對手的李舜臣將軍的偉大。
△12.5崔岷植(左三)為宣傳此片來中國並與粉絲們合影
加點小料:崔岷植說老演反派是為生活所迫
在《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看見惡魔》等電影中,崔岷植成功飾演了諸多邊緣暴力人物,此次發布會時,現場嘉賓主持劉儀偉特意問到他為什麼鍾情壞蛋角色,崔岷植笑稱「為生活所迫吧」,然後表示,「我不太看重本人在作品中呈現的形象會給觀眾帶去怎樣的感覺,對表面的東西我不太看重,壞人本身其實也有一些不得已層面的東西蘊含在裡面」。而被問及為何會出演好萊塢科幻電影《超體》中的黑幫頭子時,他幽默地表示:「聽呂克·貝松說要和斯嘉麗·詹森合作,我立刻就答應了,一定要抓住和美女合作的機會。」談到華語電影,崔岷植立刻想到《霸王別姬》,「對這部作品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還有張國榮的演技也很吸引。雖然目前中國電影發展有種種不太有利的環境因素,但是大家通過努力,一定會製作出優秀的電影。之前我也通過一些電影,感受到了中國的包容,有大國之範,領袖之範。」
6.圖中他們的船隻、服裝有講頭
記得導演和主創曾經說過,這部戲的布景和服飾有其本源可尋,於是乎有位叫「紅衣人」的網友找到了18世紀一位朝鮮畫師的作品,表現的是鳴梁海戰的場景(上圖),他發現的確找到了影片中的服飾的復原。
事實上金韓民導演除了對李舜臣將軍所著的《亂中日記》數十種版本進行了研讀、比較和分析,以求最大程度還原李舜臣將軍當時的戰略思路和想法感受外,在服裝道具上也盡最大程度還原史實。
△鳴梁海戰中朝鮮主力戰船-板屋船
7.「唯愛與尊嚴不可負!」
近十幾年來,韓國電影產業快速發展,影片質量迅速提高,也讓大多數韓國觀眾對本土電影懷有信心以及養成了很好的觀影習慣。韓國人強烈的民族主義意識舉世公認,反映民族歷史和底層民眾生活的電影屢見不鮮。《鳴梁》不是一部迎合娛樂觀賞需要的爆米花電影,而是一部頗為厚重的民族史詩電影。《鳴梁》128分鐘的時長裡有61分鐘都是海上戰爭的場面。曾經和金韓民導演合作《最終兵器:弓》的攝影指導金泰成此次接下了這一高難度的挑戰,而全片特效鏡頭超過1500個,大製作、優秀的演員、紮實的劇本和史料輔佐,究竟這部在韓國「不負眾望」的片子來到中國會否水土不服?還是等著大家進影院自己評斷咯。
微信號:yuleyidian
新京報文娛採編團隊炮製
讓娛樂Fun力十足!
若您對我們有什麼建議或想看到的好玩選題、投稿,歡迎直接聊天框與小T阿姨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