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2020-08-29 圖說陝西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古老的宅院,掛起飄蕩的布條,不倫之戀的糾葛......由張藝謀導演,鞏俐、李保田等主演的電影《菊豆》,通過其富有張力的表現形式贏得了不朽的成就。

《菊豆》講述的是在清政府覆滅後,經營一家染坊的主人楊金山,花錢買來女子菊豆並每天對其施暴。不服於壓制的菊豆選擇了與小叔子楊天青發生關係,並生下了兒子楊天白。但當楊金山意外身亡後,菊豆與楊天青也飽受外界的壓力,東躲西藏。最終,被心靈扭曲的兒子所害,釀成悲劇。

整部影片情緒表達有著明顯的起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的女人的悲劇命運出發,再到女人成熟後的悲慘人生結尾,淋漓盡致的展現了人物所處時代的悲劇。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視聽語言的隱藏意蘊

色彩作為電影視聽語言的一大要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的正確把控與運用,極大程度地渲染了影片的氛圍,帶動了觀眾的情緒。而張藝謀的電影,便是在色彩、聲音、構圖等方面的塑造中,將藝術釋放到極致。

電影《菊豆》中,色彩的運用是既符合影片大致結構,又蘊含深層意味的。看完整部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顏色一定是染坊院子裡高高掛起的彩色布料。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不言而喻,紅色代表著希望、生機、愛情與生命,同樣也預示著性、不安、暴力和危機

影片起初,通過牲口棚的小洞窺視菊豆的楊天青對她初生情愫。而之後,導演巧妙地通過了紅色的染料在綠水中漫延,通過強烈的血紅色視覺衝擊著觀眾的眼球,同時也預示著楊天青對於菊豆的愛意已經一發不可收拾,野心迅速膨脹。

而緊接著,兩人在院子發生關係時,紅色的染布掉落在菊豆的眼睛上,蒙住了她的雙眼。這一細節暗示著愛情與性,並且也意味著被愛情蒙蔽,尋求快感的菊豆,在未來會面臨著巨大的危機以及意想不到的麻煩。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影片中有著兩次燒毀布料引起大火的情節。第一處是殘疾的楊金山逃脫後點燃了火把,想要把不倫的楊天青與菊豆兩人一同燒死,這裡的紅色火光與鮮豔布料,代表著即將到來的危機;第二次大火,是楊天白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後,菊豆徹底絕望,用火把點燃了布料,點燃了宅子,在鮮豔的火光中,菊豆的愛情、生命、生機也被徹底點燃,變成了一種對於內心不安與絕望的無奈與束手無策,對於悲劇人生的妥協。

除了布料具有鮮豔的顏色,女主角菊豆的服飾,也頗為鮮豔。在影片的前半部分,菊豆的服飾以紅色、黃色兩種鮮明的顏色為主:紅色代表著愛情,而黃色代表著輕鬆愉悅。在菊豆與楊天青成功生下來兒子之後,兩人過了一段幸福而甜蜜的&34;時光。但好景不長,當楊金山意外逝世,楊天青搬出了大院,菊豆的服飾便以灰色係為主,失去了年輕時的光彩與絢麗。服飾色彩的設定,與人物的處境、心境和情節的發展緊密結合,共同塑造完善著整部影片。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色彩的處理上,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與《菊豆》有著異曲同工之意味。在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與《菊豆》染坊的房屋一樣,採用了灰調的色調表達,營造出了一種冷漠、晦暗、陰鬱而沉悶的視覺效果。而鮮豔的紅燈籠同彩色的染布一樣,預示著愛情與不安。在封建社會,高高掛起的紅燈籠,代表著女人與老爺的親密關係,而為了爭取掛起的紅燈籠,大宅院的女人們明爭暗鬥了一輩子。這便是封建傳統社會女人地位的扭曲以及遭到的不公待遇的象徵。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菊豆》在聲音的處理上,同樣完美的契合了影片的整體氣氛,尤其是畫外音的處理尤為獨特。在影片的很多空鏡中,添加了人物語言以及聲音等畫外音,實現了不便於用實際畫面表達的場景的展現。當畫面中出現的是殘疾的楊金山滿目愁容的艱難移動時,畫外音則出現了菊豆與楊天青的嬉戲歡笑聲,與畫面中人物楊金山的情緒神態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烘託出楊金山內心的苦悶與報復心態的衍生,為之後的放火燒布等情節做出了鋪墊。

整部電影在音樂和音響的處理上,整體以極度悲傷主義為主。並以沉重的鼓點與清脆的鑼聲為重音,驚醒沉浸在劇情中的觀眾,並對他們的精神與思想進行再次的施壓。影片中,多次出現的歌謠,也成為影片情緒表達的一個高潮點。隨著不同人的演唱和不同情緒下的演唱,同一首歌謠的意義與性質,也有著喜調與悲調的明顯差別。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構圖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高角度對於染坊全景的俯角拍攝。這一角度的空鏡頭,在影片中出現過多次。首先,俯角的拍攝角度給人一種窺視的感覺,帶給人一種無形的壓抑感。其次,鮮豔的布料與清冷的房屋對比鮮明,在框架式的構圖下,仿佛暗示著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冰冷的庭院、牢固的禁錮所束縛,被永遠封鎖在了這密不透風的封閉正方形。

宅院下的人物定位

人物,是一部作品的生命之魂。是否能完整的、符合影片時代背景與情節要求的形象,是衡量一部電影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

《菊豆》是一部以20世紀20年代歷史為基準的電影。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註定符合這一時代大環境下的人物生活、性格、心理等特點。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影片圍繞的最重要的人物,毫無疑問是菊豆。整部影片所有的人物關係、情節安排,都可以說是以此為開端。菊豆的人物形象,可以說是整部影片中最&34;的設定。被花錢收買的菊豆不屈服於被楊金山蹂躪的命運,勇於打破命運的不公,當發現楊天青偷看她時,沒有害羞怯懦,而是主動出擊,勇於追求屬於自己的&34;愛情。當深沉的愛情處處受到楊金山和族人的壓迫時,她勇敢地提出毒害楊金山和遠走高飛的大膽想法,這在當時的落後社會,是極為罕見的。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其次,就是菊豆的&34;楊天青。如果說菊豆的形象是當時所處時代女性的一個特例,那麼楊天青這一個角色便是時代環境下正常的、常見的一類人群的代表。楊天青的性格特點中,明顯具有膽怯、懦弱的一面。

外表看來,他與菊豆一樣,敢於衝破封建禮數、傳統禮儀的束縛,展開不倫戀情,但更多時候他是在&34;。當他發現菊豆對他動了情愫時,第一反應是不敢於承認與面對,甚至將自己的房門反鎖,防止菊豆進入。

而當兩人趁楊金山外出共處一室時,前一秒還在放狠話的楊天青被院子中突如其來的開門聲嚇得連滾帶爬。而當菊豆要求他殺死癱瘓的楊金山時,他卻念及叔侄之情,下不了狠心。種種跡象都代表著楊天青,代表著在傳統高壓禮教的常年壓迫下的一代人。他們具有反抗的意識,卻缺乏為之付出行動的膽量。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而影片中的楊金山這一形象,可以說是封建禮教的人形象徵。在影片的人物對話與情節中,我們可以得知菊豆並不是楊金山的第一任妻子,而是楊金山買來的女人。起初單單憑藉這一點,我們就能夠清楚地將楊金山的形象定位到封建社會的地主階級形象,隱喻的代表著傳統落後的封建思想以及傳統禮教

獨特時代的主題表達

當染坊坊主楊金山意外身亡,菊豆與楊天青所嚮往的&34;的戀愛,更加成為了一種不可能。在楊家家族的長老們的壓制與控制下,菊豆與楊天青即使再相愛,也終究逃不出叔嫂的倫理輩分。

在整部影片中,最壓抑的代表就是菊豆與楊天青的孩子楊天白。自幼目睹本是父親卻又是叔叔輩分的楊天青與母親菊豆的親密關係。直接導致了他在楊金山溺死時開懷大笑,最終也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逼死了自己的母親。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電影將楊天白作為故事情節發展的一個推動力,同時也賦予了一個孩子最無奈的邪惡。楊天白的成長是楊金山的延續,也是封建傳統禮制摧殘下的畸形孩童的成長代表。時代的悲催導致了老一代人的思想扭曲,老一代人的思想扭曲阻礙著青年人的愛情自由,青年人對關係輩分的不當處理,成為了隱埋在新一代孩子心中的利劍。

按照常理來說,孩子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希望,最有童真的存在,而在楊天白身上,我們能看到的只有仇恨、冷漠、陰鬱......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也極其疏遠。這樣的塑造也使電影的主題表達變得更加悲壯,毫無生機。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菊豆》的將時代定位在了北洋政府軍閥統治時期,清朝剛剛覆滅,緊接著又進入了北洋軍閥的腐敗統治。這一時代的人,也深受著封建社會的禮教與傳統思想觀念的教化。

而菊豆與楊天青的不倫之戀,說白了就是一場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之下的人性反抗,極大程度的體現了封建主義與人性釋放的衝突與矛盾。

社會歷史反思與揭示的題材一直是張藝謀電影的一個熱衷選材,《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金陵十三釵》等,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通過塑造豐滿的人物形象,展現出時代帶給人們的人生糾葛與無奈。《紅高粱》、《金陵十三釵》表達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英雄平凡小人物的風雲事跡,而《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更注重於反映封建傳統對人造成的精神與物質的施壓。

因此,《菊豆》作為一部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電影,是值得觀眾去細細品味與感受的。將自己置身於電影中的時代,感受階級壓迫與封建傳統給予那個時代的人的精神壓迫,從而對於我們如今的時代進行剖析與反思,這才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所應該具備的。

​​​


相關焦點

  • 張藝謀的《菊豆》,你真的看懂了嗎?它被誤讀了近三十年!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張藝謀受爭議最大的作品《菊豆》。這部電影於1990年在日本上映,當年在國外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是國內首部獲得奧斯卡和金棕櫚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但因為《菊豆》內容比較敏感(侄嬸偷情),再加上電影的表現形式又過於大膽和直白,以致被禁長達25年。後面即使被解禁了,但也因為電影內容,和主要人物過於「醜陋」的設定,讓張藝謀一直被國內觀眾詬病。
  • 菊豆鞏俐被刪除片段,鞏俐主演的電影菊豆
    剛剛落幕的奧斯卡小金人被小李捧走之後幾乎在網上引起刷屏的趨勢,而在這麼多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中國首部被提名的電影還要回看1990年鞏俐出演那部《菊豆》。這部中國早期有深度,樸實唯美的電影卻也在當時給觀眾一種震驚。
  • 張藝謀電影《菊豆》,為何引起作家張愛玲的關注?坦言不會去看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菊豆》>張藝謀《菊豆》,中國首部奧斯卡提名影片1990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黃土地》和《菊豆》上映的時間分別是1984年和1990年。1985年,《黃土地》獲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其後的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黃土地》也多次獲獎。這是陳凱歌與張藝謀的第一次合作,當時張藝謀擔任《黃土地》的攝像。色彩鮮明的鏡頭語言和美學風格,為張藝謀後來獨自執導電影《紅高粱》和《菊豆》,奠定了藝術基調。
  • 張藝謀的《菊豆》刺痛了誰?
    在中國大陸,那些喜歡這部影片的觀眾走出影院後,常常模仿片中轎夫們酒醉醺醺的樣子,哼唱著他們不堪入耳的小調,使警察們感到非常緊張。然而也有一些憤怒的觀眾指責導演侮內媚外,取悅於西方(這部影片1988年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由於《紅高粱》冒犯了傳統的性觀念,所以激起了這些熱烈的反響。
  • 《菊豆》:中國第一部被提名奧斯卡的電影,卻讓張藝謀被罵賣國賊
    今天就來跟大家講講張藝謀最有爭議的一部電影《菊豆》。小媳婦不堪丈夫虐待,與侄子私通楊金山是村子裡的染坊主,因為有生理缺陷,人到老年還沒一個孩子。在把兩房太太折磨死以後,他又娶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菊豆,同樣沒有停止折磨。
  • 《菊豆》:鞏俐的原始美、李保田的男性力,以及張藝謀的悲劇性格
    作為第5代導演領軍人物,張藝謀早期創作過一大批經典。《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這些被寫入中國電影史的作品,足以奠定張藝謀在導演界的地位,他的女性意識主題、電影拍攝手法,被立為標杆。
  • 想當年丨《菊豆》:宗法扼殺個性,張藝謀投射情緒
    《菊豆》海報張藝謀、楊鳳良1990年聯合執導,根據《伏羲伏羲》改編的電影《菊豆》,楊金山與楊天青的關係由叔侄改成了鄰居(天青父母死後,楊金山將他收在家中充當勞力,兩人以叔侄相稱),他們年齡層面的對立意味(李保田與李緯分飾的楊天青與楊金山
  • 陳凱歌的《無極》被罵了這麼多年,你確定真的看懂這部電影了嗎?
    今天,筆者想問大家一句,說它是爛片,你們看了嗎?你們看懂了嗎?如果屏蔽掉一些主觀看法,認真地去看這部作品的話,《無極》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差。陳凱歌曾經說過,我的作品你們要5年之後才能看懂,這樣說並不是全無道理的。初看《無極》這部電影,你會覺得看不懂,天馬行空的感覺。所以,你要慢慢品。
  • 電影《菊豆》:菊豆的欲望,憑什麼不被滿足?
    菊豆以為伴隨著楊金山的癱瘓和去世,自己和楊天青就熬過了苦日子,得到了解放。殊不知自己和楊天青的兒子楊天白,親手摧毀了原本美好了許多的日子……早期的張藝謀,的確是一個很有才氣的導演,尤其是立足於中國的文化,所拍攝的電影作品,既有可圈可點的看頭,也有值得研究的深度。就比如說1990年上映的電影《菊豆》,即使在三十年後的今天,依舊是難得一見的好片。
  • 《菊豆》: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
    《菊豆》這部電影是1990年上映的,由張藝謀和楊鳳良導演的,鞏俐主演的一部封建社會令人反思的一部電影。但不久金山中風,半身不遂,菊豆與天青更加肆無忌憚,得知真相的金山想要報復,後卻誤墜染池喪命。按家族的規矩,天青要搬出染房,被迫分離的菊豆與天青只能暗地來往。 10多年後,天白長大,外人的閒言瑣語使他分外仇恨生父……老楊,天青,天白,這些男人都被封建禮教緊緊的束縛著。他們的價值觀導致每個人的悲劇。而菊豆是整個故事唯一一個試圖打破。封建禮教人。
  • 以「民俗」視角看電影《菊豆》不是驚悚片也不是恐怖片
    那個時候第五代導演在強烈的色差下釋放著自己壓抑多年的心境,張藝謀總是能給人驚喜。有人說《菊豆》是關於舊社會的恐怖片和驚悚片。其實張藝謀在片中所展現的「民俗文化」也是很值得我們關注的。民俗作為人類的文化遺產,是取之不盡的,張藝謀的電影既借鑑了西方電影美學思想,又吸收了傳統民族的養分,民俗作為民族的標誌之一,而電影是可以輕鬆揭開民俗文化面紗的工具,能使觀眾透過電影看到民族性格的本質。
  • 1990年張藝謀和日本電影公司合作,《菊豆》有一個裡程碑的意義
    今天跟大家聊一部張藝謀在1990拍的電影電影《菊豆》。在《紅高粱》的巨大成功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讓日本的電影公司注意到了張藝謀,於是兩方合作又拍出了一部傑作《菊豆》,電影在1990年在日本上映之後在坎城獲得金棕櫚將提名,另外《菊豆》還有一個裡程碑的意義,這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電影改編自作家劉恆的《伏羲伏羲》,講述的是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一個偏僻山村裡的故事。
  • 一部國產倫理電影《菊豆》,鞏俐犧牲最大的一部電影
    帶你完美避開爛片《菊豆》 鞏俐犧牲最大的一部電影」楊天青叔叔楊金山,是個有生理缺陷染坊主,折磨死兩房太太后,為續香火,他又花大價錢買了年輕漂亮女人菊豆,對其虐待。年近四十尚未娶親天青,對因叔叔每夜濫施淫威而痛苦哀叫菊豆由憐生愛,兩人私通,生得一子。金山喜出望外,以為己出,取名天白。不久金山中風,半身不遂,菊豆與天青更加肆無忌憚,得知真相金山想要報復,後卻誤墜染池喪命。按家族規矩,天青要搬出染房,被迫分離菊豆與天青只能暗地來往。
  • 《菊豆》|一部不是恐怖片的恐怖片
    7月28日,暑假過去一半,無所事事的日子拾起被我荒廢的推文,沉悶燥熱的夏季,願有讀者再陪我漫遊這部張藝謀的老片《菊豆》。
  • 菊豆的愛情悲劇,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電影《菊豆》是由張藝謀拍攝、鞏俐主演的一部反映舊社會女性社會地位低下並與之抗爭的故事,是由劉恆的小說《伏羲伏羲》改編。這部電影在1990年於日本上映,在國內由於某些特殊鏡頭有很長一段時間被禁播,近日在各個視頻網站得以開播。
  • 張藝謀衝擊奧斯卡屢戰屢敗,中國電影真的有征服好萊塢的必要嗎?
    ,廣大中國影迷,普遍把中國電影衝擊奧斯卡的希望,寄托在了「國師」張藝謀的身上。55屆金馬獎後臺,張藝謀過去的30年,《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英雄張藝謀《菊豆》劇照屢戰屢敗,使得國人有的對衝奧喪失了信心,有的對衝奧完全失去了興趣
  • 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的紅色是封建倫理象徵
    紅色在張藝謀電影中還是封建倫理的象徵。如果說《大紅燈籠高高掛》表現的是對封建秩序的恪守,那麼《菊豆》表現的則是對封建秩序的反叛在這部電影中,導演主動吸納了西方精神分析學的「弒父」情結。紅染池無疑是 「弒父」的理想場所:楊天青與菊豆第一次紅染池偷情,是楊天青對叔父楊金山及其所代表的封建傳統的一次不自覺反叛;楊金山被楊天白無意拉入紅染池,則是又一次不自覺的反叛;而成年後的楊天白有意地棒殺生父楊天青於紅染池中,則更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弒父」終極行為。
  • 封建的壓抑,扭曲的人性,細讀經典《菊豆》
    張藝謀的這部《菊豆》上映於1990年,1990年距離張藝謀的處女作《紅高粱》僅僅過去兩年的時間,九十年代,幾乎張藝謀拍過的所有電影都獲得過國內外各種大獎,當然這部電影也不例外。這部優秀的影片在當年獲得了第六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和第四十三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 電影《菊豆》
    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繼《代號「美洲豹」》之後的第二部作品。在他眾多的導演作品中,菊豆算不上是最出色的,但絕對是對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作品。這樁婚姻,並非你情我願得來的,而是徹徹底底的買賣婚姻。楊金山如同買牲口一樣,買了一個女人做老婆。
  • 《北京愛情故事》你們真的看懂了這部電影嗎
    《北京愛情故事》你們真的看懂了這部電影嗎,北京愛情故事這部電影,是張譯導演的一部愛情電影,那麼小編想問問各位看過這部電影的小主們,你們真的看懂了這部電影嗎。這部電影中的故事可謂是演的一節一節的並且沒有任何的頭緒,這就是給人的感覺啊。但是裡面的劇情也是非常的形容現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