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電影《菊豆》,為何引起作家張愛玲的關注?坦言不會去看

2020-11-08 好奇文史談


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菊豆》


張藝謀《菊豆》,中國首部奧斯卡提名影片

1990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菊豆》在國外上映,很快引起轟動。

《菊豆》改編自劉恆的中篇小說《伏羲伏羲》。

講的是:

楊金山是一位染坊主。他前後娶了兩位妻子,但都沒有生育後代而死去。面對偌大的家產無人繼承,楊金山後來又千方百計娶了第三位妻子,一位名叫菊豆的年輕女子。菊豆雖說在染坊裡做工,卻受盡楊金山家暴的摧殘。楊天青是染坊的工人,也是楊金山的本家人。他同情菊豆的處境,菊豆也感激楊天青的善良。菊豆終於為楊金山生下一個後代,楊金山取名為楊天白。有一天,楊金山中風,成了癱子。他忽然發現菊豆與楊天青的秘密,惱羞成怒,意圖報復楊天青,但力不從心,掉進染池裡淹死。楊天白漸漸長大。他終於也知道菊豆與楊天青的秘密,於是把楊天青趕出染坊。當菊豆和楊天青走進地窖中,楊天青因為缺氧而陷入昏迷,天白於是把楊天青扔進了染池。絕望的菊豆放火焚燒了染坊,讓一切恩怨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菊豆》劇照,鞏俐扮演女主角菊豆


1991年,《菊豆》獲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這成為中國首部奧斯卡提名影片。


《菊豆》電影海報


《菊豆》和《黃土地》,曾引起晚年張愛玲的特別關注

在上世紀8-90年代,改革開放迎來了文藝的春天,無論在文學領域還是在影視領域,都誕生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作品。西方文藝作品的大量湧入,給中國的文藝創作帶來新鮮空氣,激發了國內文藝作品不斷走向創新之路。在運用新式美學語言的同時,也在努力探求民族文化的自覺,希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探索出一條新路。《菊豆》無疑是這樣一種探索之作。


《菊豆》劇照,由鞏俐和李保田主演


1991年4月,張愛玲在一次與宋淇、鄺文美的通信中,第一次提到在國際上獲獎的3部華語影片;《悲情城市》、《黃土地》和《菊豆》。《悲情城市》曾獲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黃土地》和《菊豆》上映的時間分別是1984年和1990年。1985年,《黃土地》獲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其後的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黃土地》也多次獲獎。這是陳凱歌與張藝謀的第一次合作,當時張藝謀擔任《黃土地》的攝像。色彩鮮明的鏡頭語言和美學風格,為張藝謀後來獨自執導電影《紅高粱》和《菊豆》,奠定了藝術基調。


陳凱歌執導,張藝謀攝像的電影《黃土地》,也曾轟動一時


張愛玲喜歡《紅樓夢》是有名的,就像她說的:"我反正三句不離《紅樓夢》……"緊隨其後張愛玲寫道:"《悲情城市》、《黃土地》等片你們看過沒有?好不好?"


1991年4月,張愛玲與好朋友宋淇通信,談到電影《悲情城市》和《黃土地》


但宋淇和鄺文美沒有看過這幾部影片。


電影《黃土地》劇照


一個月後張愛玲還是念念不忘,在信中寫道:"我上一次問起兩張得獎的國片,也不想想你們哪會得空去看。連我自己都看慣了電視,舒服便利慣了,即使《菊豆》在本地上演也不會去看。"此時《菊豆》已經在國際電影節上多次獲獎:1990年獲第43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991年獲奧斯卡提名,芝加哥電影節最佳金雨果獎。作為第一部獲奧斯卡提名的中國影片,引起身在美國的張愛玲特別關注,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忘記,張愛玲本身就是一位資深影迷和電影編劇!

1991年,張愛玲在與宋淇的通信裡,談到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菊豆》


張愛玲的電影情結,她應該再增加一個名號:著名的電影編劇

在3-40年代的上海,市民們最佳的休閒娛樂活動莫過於"看電影"。身居大都市的張愛玲,就是這樣一位資深影迷。有一年張愛玲和家人到杭州遊玩,恰逢一部電影在上海上映,得知消息的張愛玲要立即返回上海去看,家人勸她等回家後再看不遲,但張愛玲已經等不及了,家人無法,只得派弟弟張子靜陪同張愛玲返回上海觀賞這部影片。張愛玲一連看了3場才心滿意足。


1944年的張愛玲


在40年代末期,由於受胡蘭成婚姻的影響,張愛玲的寫作遇到困難,她發表小說的陣地大大縮小。為了維持生計,她接受電影導演桑弧的邀請,開始編寫電影劇本。張愛玲走上編劇之路,就是與桑弧合作開始的。桑弧與張愛玲合作拍攝了電影《太太萬歲》、《哀樂中年》等作品。上映後大受好評,引起轟動。這堅定了張愛玲走電影編劇的信心。


張愛玲與電影導演桑弧合作拍攝了好幾部影片


50年代張愛玲離滬去港,後來又到美國寫作,由於接連幾部小說出版受阻,為了維持經濟狀況,張愛玲不斷接受香港電影懋業公司製片部主任宋淇的邀請,編寫電影劇本。這可以說是張愛玲"電影編劇"生涯的黃金時期,她先後編寫出《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六月新娘》等電影作品,先後共有10多部影片。其中的《南北一家親》等影片,都頗為賣座,引起轟動。


張愛玲為香港電影界編寫了10多部電影劇本


編劇讓張愛玲獲得了較好的收入,在相當大程度上得以維持與賴雅的生活。作為一個曾紅透上海灘的著名作家,一個資深影迷,在後來的歲月中當起了電影編劇,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


電影《南北一家親》劇照


張愛玲先後創作了約有50萬字的電影文學劇本。因此,有必要再給她加上一個名銜:著名的電影編劇


電影編劇張愛玲


張愛玲稱《菊豆》為"得獎的國片",但坦言不會去看,為什麼?

1991年的張愛玲,已經是71歲的老人了。仍然對《紅樓夢》,對文學,對電影抱有濃厚興趣,並不遠萬裡通過太平洋上的書信,與宋淇夫婦進行交流。1991年,《菊豆》獲奧斯卡提名後,很快在美國上映。身居洛杉磯的張愛玲顯然是感興趣的。但她卻坦言:"即使《菊豆》在本地(洛杉磯)上演也不會去看。"


1994年,張愛玲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


此時的張愛玲年老多病,尤其是眼睛不好,已經由過去戴隱形眼鏡改為戴邊框眼鏡。她深居簡出,除了與宋淇夫婦和同樣身居洛杉磯的好朋友林式同有聯繫外,幾乎不與別的朋友聯繫,活得像個隱士一樣。


張愛玲居住過的房間,陳設十分簡陋


她喜歡看電視,不寫作的時候,房間中常常開著電視,陪伴她的寂寞。更何況,作為資深影迷和電影編劇的她,什麼樣的電影美學她不懂?因此,她對《菊豆》的好奇,也僅僅是希望通過宋淇的角度來打聽一下有什麼新意,遺憾的是宋淇沒有看過這部電影,而她也懶於到電影院裡親自觀賞這部"得獎的國片"!


相關焦點

  • 張藝謀「捧紅」的作家
    題目打引號是因為這些作家並非明星,他們的作品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作家的思想和對社會的觀察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和張藝謀互相成就。但這些純文學作家無疑是通過電影被大眾熟知的,尤其是在純文學被人忽視的年代。曾有人誇張的說全中國只有一個人還在讀小說,他就是張藝謀。所以,能被張藝謀導演選中作品也是一種榮譽。
  •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張藝謀的《菊豆》,這部被誤解多年的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古老的宅院,掛起飄蕩的布條,不倫之戀的糾葛......由張藝謀導演,鞏俐、李保田等主演的電影《菊豆》,通過其富有張力的表現形式贏得了不朽的成就。視聽語言的隱藏意蘊色彩作為電影視聽語言的一大要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的正確把控與運用,極大程度地渲染了影片的氛圍,帶動了觀眾的情緒。而張藝謀的電影,便是在色彩、聲音、構圖等方面的塑造中,將藝術釋放到極致。電影《菊豆》中,色彩的運用是既符合影片大致結構,又蘊含深層意味的。
  • 《菊豆》:中國第一部被提名奧斯卡的電影,卻讓張藝謀被罵賣國賊
    張藝謀,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所攝影片擁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因為經歷過時代的變遷,所以他的作品總是帶著時代的悲涼與深度,而他尤其擅長改編文學作品,比如《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紅高粱》《菊豆》等作品都是由經典文學作品改編而來。張藝謀改編文學作品,並不會只照搬小說的立意和情節,而是會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見解和想法,也因此,所拍出來的電影都有屬於他個人的味道。
  • 張藝謀的《菊豆》刺痛了誰?
    一時間,影視報刊上充滿了對這部影片的討論,影片的情節、歷史背景以及影片中的民族主義、性和暴力等問題都受到了不同角度的剖析,但導演本人卻一直保持沉默。誰也沒有料到,兩年後的張藝謀又拿出一部比《紅高粱》更有爭議的影片:《菊豆》。 西方觀眾讚賞《菊豆》,而香港華人對這部影片感到不舒服,大陸的某些人則根本反對它。這種情形是對如何闡釋這部影片的一個挑戰。
  • 想當年丨《菊豆》:宗法扼殺個性,張藝謀投射情緒
    1作家劉恆1988年發表的中篇小說《伏羲伏羲》開頭,16歲的孤兒楊天青和他近50歲的親叔楊金山,一前一後騎著兩頭牲口去接親,只是楊天青胯下的小草驢是「借來的」,楊金山的坐騎青騾子是「自家的」。《紅高粱》開場的迎親
  • 菊豆鞏俐被刪除片段,鞏俐主演的電影菊豆
    剛剛落幕的奧斯卡小金人被小李捧走之後幾乎在網上引起刷屏的趨勢,而在這麼多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中國首部被提名的電影還要回看1990年鞏俐出演那部《菊豆》。這部中國早期有深度,樸實唯美的電影卻也在當時給觀眾一種震驚。
  • 以「民俗」視角看電影《菊豆》不是驚悚片也不是恐怖片
    那個時候第五代導演在強烈的色差下釋放著自己壓抑多年的心境,張藝謀總是能給人驚喜。有人說《菊豆》是關於舊社會的恐怖片和驚悚片。其實張藝謀在片中所展現的「民俗文化」也是很值得我們關注的。因為年代的關係,本片的尺度和表現力度都受到了限制,但是主題依然深刻,這是張藝謀第三部個人導演作品,也是正是宣告他的個人風格成熟的一部作品,在內容上一貫是張藝謀個人對於封建桎梏與性壓抑的批判。
  • 《菊豆》:鞏俐的原始美、李保田的男性力,以及張藝謀的悲劇性格
    作為第5代導演領軍人物,張藝謀早期創作過一大批經典。《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這些被寫入中國電影史的作品,足以奠定張藝謀在導演界的地位,他的女性意識主題、電影拍攝手法,被立為標杆。
  • 1990年張藝謀和日本電影公司合作,《菊豆》有一個裡程碑的意義
    今天跟大家聊一部張藝謀在1990拍的電影電影《菊豆》。在《紅高粱》的巨大成功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讓日本的電影公司注意到了張藝謀,於是兩方合作又拍出了一部傑作《菊豆》,電影在1990年在日本上映之後在坎城獲得金棕櫚將提名,另外《菊豆》還有一個裡程碑的意義,這是中國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電影改編自作家劉恆的《伏羲伏羲》,講述的是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一個偏僻山村裡的故事。
  • 一部國產倫理電影《菊豆》,鞏俐犧牲最大的一部電影
    不知道看啥片,關注富拉爾基大眾娛樂。帶你完美避開爛片「一部國產倫理電影《菊豆》 鞏俐犧牲最大的一部電影」楊天青叔叔楊金山,是個有生理缺陷染坊主,折磨死兩房太太后,為續香火,他又花大價錢買了年輕漂亮女人菊豆,對其虐待。
  • 張藝謀的《菊豆》,你真的看懂了嗎?它被誤讀了近三十年!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張藝謀受爭議最大的作品《菊豆》。這部電影於1990年在日本上映,當年在國外獲得了很高的評價,是國內首部獲得奧斯卡和金棕櫚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電影。但因為《菊豆》內容比較敏感(侄嬸偷情),再加上電影的表現形式又過於大膽和直白,以致被禁長達25年。後面即使被解禁了,但也因為電影內容,和主要人物過於「醜陋」的設定,讓張藝謀一直被國內觀眾詬病。
  • 張藝謀坦言後悔拍《長城》,沒話語權,景甜還差點跟人「滾床單」
    一時之間, 曾經享譽國際的導演張藝謀成為了眾矢之的。但張藝謀在接受採訪時,為何卻坦言自己這回算是上當了?1.其實最早張藝謀對導演這部中外合拍的電影《長城》是猶豫的!早在2013年,經歷人給他看到最早的劇本以後,張藝謀心想,這是個啥玩意兒?在他看來,這是典型的一部好萊塢爆米花式電影:劇情很老派,諸如什麼老外來中國拯救蒼生,還跟中國女孩滾床單。寫的中國也不像中國,充滿了西方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又是個英文片,張藝謀坦言,自己一開始其實完全不想接。
  • 電影《菊豆》:菊豆的欲望,憑什麼不被滿足?
    菊豆以為伴隨著楊金山的癱瘓和去世,自己和楊天青就熬過了苦日子,得到了解放。殊不知自己和楊天青的兒子楊天白,親手摧毀了原本美好了許多的日子……早期的張藝謀,的確是一個很有才氣的導演,尤其是立足於中國的文化,所拍攝的電影作品,既有可圈可點的看頭,也有值得研究的深度。就比如說1990年上映的電影《菊豆》,即使在三十年後的今天,依舊是難得一見的好片。
  • 菊豆:江南雖好,命比紙薄
    」不得不說,張藝謀的電影越看,對他的景仰越深,不愧為「國師」。老謀子作為中國內地最棒的導演(沒有之一),確實經歷過千錘百鍊。講述的是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某小鎮的染坊主楊金山續弦娶了年輕姑娘菊豆為妻但其性無能,後侄子楊天青與菊豆愛慕生子天白。楊金山死後,漸已成人的天白後怒殺與母「通姦」的生父楊天青。電影故事情節不是很複雜,這也秉承了張藝謀影片的特點,雖然屬於探索片範疇,但是能讓觀眾很容易地讀懂。
  • 菊豆:江南雖好,命比紙薄
    不得不說,張藝謀的電影越看,對他的景仰越深,不愧為「國師」。老謀子作為中國內地最棒的導演(沒有之一),確實經歷過千錘百鍊。電影《菊豆》核心演員今天要講的《菊豆》,改編自劉恆小說《伏羲伏羲》。講述的是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某小鎮的染坊主楊金山續弦娶了年輕姑娘菊豆為妻但其性無能,後侄子楊天青與菊豆愛慕生子天白。
  • 封建的壓抑,扭曲的人性,細讀經典《菊豆》
    張藝謀的這部《菊豆》上映於1990年,1990年距離張藝謀的處女作《紅高粱》僅僅過去兩年的時間,九十年代,幾乎張藝謀拍過的所有電影都獲得過國內外各種大獎,當然這部電影也不例外。這部優秀的影片在當年獲得了第六十三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和第四十三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
  • 《菊豆》:中國第一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電影!
    《菊豆》這部電影是1990年上映的,由張藝謀和楊鳳良導演的,鞏俐主演的一部封建社會令人反思的一部電影。但不久金山中風,半身不遂,菊豆與天青更加肆無忌憚,得知真相的金山想要報復,後卻誤墜染池喪命。按家族的規矩,天青要搬出染房,被迫分離的菊豆與天青只能暗地來往。 10多年後,天白長大,外人的閒言瑣語使他分外仇恨生父……老楊,天青,天白,這些男人都被封建禮教緊緊的束縛著。他們的價值觀導致每個人的悲劇。而菊豆是整個故事唯一一個試圖打破。封建禮教人。
  • 電影《菊豆》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中國電影
    李保田在電影《菊豆》飾演的男主在原著中是個十八九歲的年輕小夥,當時李保田四十多說自己肯定演不了男主年輕時期,在張藝謀力邀下還是去試鏡了,結果他和張藝謀都很沮喪。原本以為一拍兩散,不料過了個把月張藝謀又來找李保田,說找了個年輕小夥曬黑了,下地幹活了,演起來了,還是不行,演不出男主的那種感覺。後來李保田說要自己演也行,但是電影裡得把男主改成中年人,還得加句臺詞說明男主的年齡。
  • 《菊豆》|一部不是恐怖片的恐怖片
    電影在1990上映,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中國電影。改編自劉恆小說《伏羲伏羲》,由張藝謀、楊鳳良導演,鞏俐、李保田主演。講述了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發生在中國小鎮一個大染坊中的故事。 「染坊主楊金山續弦娶了年輕姑娘菊豆為妻為傳宗接代但其性無能,後侄子楊天青與菊豆愛慕生子天白。
  • 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的紅色是封建倫理象徵
    紅色在張藝謀電影中還是封建倫理的象徵。如果說《大紅燈籠高高掛》表現的是對封建秩序的恪守,那麼《菊豆》表現的則是對封建秩序的反叛在這部電影中,導演主動吸納了西方精神分析學的「弒父」情結。紅染池無疑是 「弒父」的理想場所:楊天青與菊豆第一次紅染池偷情,是楊天青對叔父楊金山及其所代表的封建傳統的一次不自覺反叛;楊金山被楊天白無意拉入紅染池,則是又一次不自覺的反叛;而成年後的楊天白有意地棒殺生父楊天青於紅染池中,則更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弒父」終極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