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執導的電影《菊豆》
張藝謀《菊豆》,中國首部奧斯卡提名影片
1990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菊豆》在國外上映,很快引起轟動。
《菊豆》改編自劉恆的中篇小說《伏羲伏羲》。
講的是:
楊金山是一位染坊主。他前後娶了兩位妻子,但都沒有生育後代而死去。面對偌大的家產無人繼承,楊金山後來又千方百計娶了第三位妻子,一位名叫菊豆的年輕女子。菊豆雖說在染坊裡做工,卻受盡楊金山家暴的摧殘。楊天青是染坊的工人,也是楊金山的本家人。他同情菊豆的處境,菊豆也感激楊天青的善良。菊豆終於為楊金山生下一個後代,楊金山取名為楊天白。有一天,楊金山中風,成了癱子。他忽然發現菊豆與楊天青的秘密,惱羞成怒,意圖報復楊天青,但力不從心,掉進染池裡淹死。楊天白漸漸長大。他終於也知道菊豆與楊天青的秘密,於是把楊天青趕出染坊。當菊豆和楊天青走進地窖中,楊天青因為缺氧而陷入昏迷,天白於是把楊天青扔進了染池。絕望的菊豆放火焚燒了染坊,讓一切恩怨在大火中化為灰燼。
《菊豆》劇照,鞏俐扮演女主角菊豆
1991年,《菊豆》獲第6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這成為中國首部奧斯卡提名影片。
《菊豆》電影海報
《菊豆》和《黃土地》,曾引起晚年張愛玲的特別關注
在上世紀8-90年代,改革開放迎來了文藝的春天,無論在文學領域還是在影視領域,都誕生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作品。西方文藝作品的大量湧入,給中國的文藝創作帶來新鮮空氣,激發了國內文藝作品不斷走向創新之路。在運用新式美學語言的同時,也在努力探求民族文化的自覺,希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探索出一條新路。《菊豆》無疑是這樣一種探索之作。
《菊豆》劇照,由鞏俐和李保田主演
1991年4月,張愛玲在一次與宋淇、鄺文美的通信中,第一次提到在國際上獲獎的3部華語影片;《悲情城市》、《黃土地》和《菊豆》。《悲情城市》曾獲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黃土地》和《菊豆》上映的時間分別是1984年和1990年。1985年,《黃土地》獲中國電影金雞獎。在其後的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黃土地》也多次獲獎。這是陳凱歌與張藝謀的第一次合作,當時張藝謀擔任《黃土地》的攝像。色彩鮮明的鏡頭語言和美學風格,為張藝謀後來獨自執導電影《紅高粱》和《菊豆》,奠定了藝術基調。
陳凱歌執導,張藝謀攝像的電影《黃土地》,也曾轟動一時
張愛玲喜歡《紅樓夢》是有名的,就像她說的:"我反正三句不離《紅樓夢》……"緊隨其後張愛玲寫道:"《悲情城市》、《黃土地》等片你們看過沒有?好不好?"
1991年4月,張愛玲與好朋友宋淇通信,談到電影《悲情城市》和《黃土地》
但宋淇和鄺文美沒有看過這幾部影片。
電影《黃土地》劇照
一個月後張愛玲還是念念不忘,在信中寫道:"我上一次問起兩張得獎的國片,也不想想你們哪會得空去看。連我自己都看慣了電視,舒服便利慣了,即使《菊豆》在本地上演也不會去看。"此時《菊豆》已經在國際電影節上多次獲獎:1990年獲第43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第35屆巴利亞多利德電影節最佳影片獎;1991年獲奧斯卡提名,芝加哥電影節最佳金雨果獎。作為第一部獲奧斯卡提名的中國影片,引起身在美國的張愛玲特別關注,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忘記,張愛玲本身就是一位資深影迷和電影編劇!
1991年,張愛玲在與宋淇的通信裡,談到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菊豆》
張愛玲的電影情結,她應該再增加一個名號:著名的電影編劇
在3-40年代的上海,市民們最佳的休閒娛樂活動莫過於"看電影"。身居大都市的張愛玲,就是這樣一位資深影迷。有一年張愛玲和家人到杭州遊玩,恰逢一部電影在上海上映,得知消息的張愛玲要立即返回上海去看,家人勸她等回家後再看不遲,但張愛玲已經等不及了,家人無法,只得派弟弟張子靜陪同張愛玲返回上海觀賞這部影片。張愛玲一連看了3場才心滿意足。
1944年的張愛玲
在40年代末期,由於受胡蘭成婚姻的影響,張愛玲的寫作遇到困難,她發表小說的陣地大大縮小。為了維持生計,她接受電影導演桑弧的邀請,開始編寫電影劇本。張愛玲走上編劇之路,就是與桑弧合作開始的。桑弧與張愛玲合作拍攝了電影《太太萬歲》、《哀樂中年》等作品。上映後大受好評,引起轟動。這堅定了張愛玲走電影編劇的信心。
張愛玲與電影導演桑弧合作拍攝了好幾部影片
50年代張愛玲離滬去港,後來又到美國寫作,由於接連幾部小說出版受阻,為了維持經濟狀況,張愛玲不斷接受香港電影懋業公司製片部主任宋淇的邀請,編寫電影劇本。這可以說是張愛玲"電影編劇"生涯的黃金時期,她先後編寫出《情場如戰場》、《人財兩得》、《桃花運》、《六月新娘》等電影作品,先後共有10多部影片。其中的《南北一家親》等影片,都頗為賣座,引起轟動。
張愛玲為香港電影界編寫了10多部電影劇本
編劇讓張愛玲獲得了較好的收入,在相當大程度上得以維持與賴雅的生活。作為一個曾紅透上海灘的著名作家,一個資深影迷,在後來的歲月中當起了電影編劇,似乎是命中注定的事!
電影《南北一家親》劇照
張愛玲先後創作了約有50萬字的電影文學劇本。因此,有必要再給她加上一個名銜:著名的電影編劇!
電影編劇張愛玲
張愛玲稱《菊豆》為"得獎的國片",但坦言不會去看,為什麼?
1991年的張愛玲,已經是71歲的老人了。仍然對《紅樓夢》,對文學,對電影抱有濃厚興趣,並不遠萬裡通過太平洋上的書信,與宋淇夫婦進行交流。1991年,《菊豆》獲奧斯卡提名後,很快在美國上映。身居洛杉磯的張愛玲顯然是感興趣的。但她卻坦言:"即使《菊豆》在本地(洛杉磯)上演也不會去看。"
1994年,張愛玲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
此時的張愛玲年老多病,尤其是眼睛不好,已經由過去戴隱形眼鏡改為戴邊框眼鏡。她深居簡出,除了與宋淇夫婦和同樣身居洛杉磯的好朋友林式同有聯繫外,幾乎不與別的朋友聯繫,活得像個隱士一樣。
張愛玲居住過的房間,陳設十分簡陋
她喜歡看電視,不寫作的時候,房間中常常開著電視,陪伴她的寂寞。更何況,作為資深影迷和電影編劇的她,什麼樣的電影美學她不懂?因此,她對《菊豆》的好奇,也僅僅是希望通過宋淇的角度來打聽一下有什麼新意,遺憾的是宋淇沒有看過這部電影,而她也懶於到電影院裡親自觀賞這部"得獎的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