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天下財經》)15號,世界氣象組織發布聲明確認,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第二熱年份,全球平均氣溫僅次於2016年。那麼,全球氣候升溫對於世界經濟有什麼影響?
CNBC 葉文多:主要氣象機構的統計數據有輕微差異,但趨勢一致。除了確認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熱的年份外,2015到2019年這五年間以及2010到2019年這十年間的平均氣溫也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的。在全球十大最熱年份中,有六個都在過去十年中。
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平均氣溫的每十年都比前一個十年要高,預計這一趨勢仍將持續下去。現代溫度記錄始於1850年,科研機構通常是以1850年到1900年之間的平均溫度作為基準值,也叫做工業化前水平,而據世界氣象組織統計,2019年全球平均氣溫比這一水平高出1.1攝氏度。
這略低於2016年的1.2攝氏度,2016年仍然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但在部分國家和地區,2019年卻是當地最熱的年份,比如,澳大利亞。
從2019燒到2020的山林大火,為澳大利亞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世界其他地區也飽受全球升溫之害。從席捲整個歐洲的熱浪到南美的洪水,再到亞洲的颶風,北美的風暴,極端天氣廣泛影響了世界經濟發展,讓我們記憶猶新的印度洪災引發的洋蔥荒,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現在,印尼的乾旱又重挫了棕櫚油庫存。
更糟糕的是,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預計2020年,以及未來的幾十年,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更加頻繁,這是由大氣中創紀錄水平的溫室氣體推動造成的結果。
為遏制全球升溫的趨勢,2015年巴黎協定籤署國同意,共同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不超過工業化前水平1.5攝氏度。雖然美國的退出使得這一協定面臨挑戰,但很多國家仍在為此積極努力。周二,歐盟提出計劃用預算的四分之一來應對氣候變化,並在未來十年投資1萬億歐元,以使歐盟經濟更加綠色化。對此,我們也將會持續關注。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