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接說出要表達的意思,而是用委婉曲折的方式間接地表達。
(一)婉曲的類型
1.婉言
話不直接說,故意換一種委婉的說法。
她(母親)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史鐵生《秋天的懷念》)
2.曲語
話不直接說,通過描述相關事物,曲折地表達意思。
西門豹對巫婆說:「……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西門豹治鄴》)
(二)婉曲與雙關的區別
雙關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婉曲是不宜直言,故意把話說得委婉含蓄,只有言外的一層意義。
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婉曲)
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吧。(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雙關)
(三)婉曲的表達效果
委婉曲折,意在言外,情在言外,給人以含蓄、深沉的美感。
1.魯迅《祝福》:
「祥林嫂?怎麼了?」我又趕快地問。
「老了。」
「死了?」我的心忽然壓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
2. 孫犁《荷花澱》:
四個青年婦女集在水生家裡來,大家商量。
「聽說他們還在這裡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四)婉曲的運用
婉言曲語,妙在含蓄深沉,必須注意避免晦澀艱深,造成誤解,而影響表達效果。
用隱晦含蓄的語言間接地表達意思,讓人通過聯想來領會。
(一)暗示的類型
1.交際中的暗示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用隱晦含蓄的話語表達相關的意思。
老總對我說:「你的工作表現很好,理應升級,可是……」他沒說下去。
2.行文中的暗示
在寫作行文的過程中,用隱晦含蓄的語言表達相關的意思。
一到店,所有飲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魯迅《孔乙己》)
(二)暗示與雙關、反語、婉曲的區別
雙關、反語、婉曲、暗示,都有表裡兩層意義。所不同的是——
雙關:表層意義為實,深層意義一般為虛。
(那些把辮子盤在頭上的清國留學生)實在標緻極了。(魯迅《藤野先生》)
雙關、暗示:兩層意義兼用。反語、婉曲:不用表層意義,只用深層意義。
(三)暗示的表達效果
1.交際中,在不便直言時,運用暗示,可以提高成效,也使自己進退自如。
他期中考試考了第二名,便有些沾沾自喜。父親沒有正面批評他,而是講了自己讀書時如何品學兼優。「可是,」父親有些遺憾地說,「我總想,為什麼我不是第一名呢?」他臉紅了,從此,學習更加努力,不再驕傲自滿。
一個男孩想約心儀的女孩一同出去走走,可又怕她拒絕。於是說:「星期六天氣會很好,我想去江邊逛逛,還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一起去。」
2.行文中運用暗示,可以引發聯想和思考,擴大思維空間,產生藝術魅力。
茹志鵑《百合花》:
我走過去拿起那兩個幹硬的饅頭,看見他背的槍筒裡不知在什麼時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樹枝一起,在他耳邊抖抖地顫動著。
孫犁《荷花澱》:
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裡無雲,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蕩的水銀。
(四)暗示的運用
暗示的意思,要能讓人通過聯想領會出來;深不可測的暗示,達不到目的和效果。
鑑賞下面各題文字所運用的修辭方法。
1.聶耳以二十三歲的青春年華,過早的寫下他生命的休止符。(何為《他的進軍號》)
2.「你看,說走就走了。」「可慌哩!比什麼也慌,比過新年,娶新——也沒見他這麼慌過!」「拴馬樁也不頂事了。」「不行了,脫了韁了。」「一到軍隊裡,他一準得忘了家裡的人。」 (孫犁《荷花澱》)
3.第二天,他們拿了裝項鍊的盒子,按照盒裡面印著的字號,到了那家珠寶店。珠寶商查了查帳說:「太太,這串項鍊不是在我這兒買的,只有盒子是在我這兒配的。」(莫泊桑《項鍊》)
4.今晚若有採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1.婉曲。把「生命終結」比喻為樂譜上的「休止符」,委婉深沉,表達了作者的沉痛心情,而且切合聶耳的音樂家的身份。2.婉曲。婦女們想念她們剛參軍的丈夫,不好意思直說「留不住他們」,而說「拴馬樁也不頂事了」「脫了韁了」,既形象,又幽默,增添了語言的趣味。3.暗示。馬蒂爾德夫婦為了賠償弗萊思節夫人一串同樣的高檔項鍊,按照項鍊盒子裡面的字號,找到那家珠寶店,珠寶商卻說:「這串項鍊不是在我這兒買的,只有盒子是在我這兒配的」,暗示了馬蒂爾德丟失的不是一掛高檔項鍊。使得小說結尾揭示項鍊是假的,雖出人意料卻合乎情理,讓讀者不禁為馬蒂爾德的一再疏漏而惋惜。4.暗示。朱自清欣賞荷塘月色,雖然產生一絲寧靜感,但終究不能擺脫內心的「不寧靜」,於是「想起採蓮的事情來」,「記起《西洲曲》裡的句子」,「到底惦著江南了」,暗示現實中不能擺脫憂愁,便想超脫現實,回到古代;最終「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暗示現實是不能超越、「不寧靜」是無法擺脫的。
下期預告:姚老師講語文•現代漢語修辭 ㉗ | 修辭方法·易色和轉類
往期《姚老師講語文》課程精彩回顧,請點擊閱讀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