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CEO迪斯:為什麼我們決定開發獨立的電動汽車平臺

2021-01-10 蓋世汽車資訊

撰文 / 朱   琳

編輯 / 塗彥平

設計 / 杜   凱

來源 / Autonews,作者:Burkhard Riering

大眾集團的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對未來的方向很清楚:解決方案是電動汽車。大眾計劃在所有主要細分市場推出純電動汽車,旨在遵守日益嚴格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法規,並為綠色地球做出貢獻。

62歲的迪斯在接受《歐洲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 Europe)德語姊妹出版物《Automobilwoche》採訪時談到了大眾汽車高層管理人員的變動以及特斯拉的股票市值。

與其他老牌汽車製造商相比,大眾正在更加堅定地轉向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為什麼?

如果你想讓交通不產生二氧化碳,你就必須堅持這樣做。如果你不在同一個平臺上開發內燃機和電動汽車,電動汽車將會非常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決定開發一個獨立的電動汽車平臺。

一個月有多少次你會懷疑這種激進的方法可能不是正確的?

我最後一次懷疑是在10年前。從那時起,目標和路線就很明確了。我們想生產無碳汽車,並實現我們車隊的減排目標。如何做到這一點,答案很清楚。

大眾品牌是否會很快在發達國家只銷售電動汽車,而不再提供內燃機?

這取決於客戶和立法者。許多國家都在討論何時只允許銷售無排放汽車。對內燃機註冊的限制,甚至是對這一驅動系統的禁止,將回答消費者在未來能夠購買什麼車的問題。

如果全電動汽車是未來的趨勢,為什麼大眾還在製造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是合理的,但也遭到了如此強烈的錯誤批評。如果你駕駛新的插電式大眾途觀,它在電力驅動下可以行駛50公裡到60公裡。許多途觀客戶的總駕駛距離中有80%是用電力驅動的。現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經濟和生態上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二氧化碳的平衡並不像偶爾顯示的那樣是負的。

在許多國家,內燃機將繼續流行幾十年。大眾會放棄這些市場嗎?

不會,我們有很好的內燃機和混合動力車。在汽車使用率低的國家,從一開始就考慮電動汽車是有道理的。

在那些地方建立加油站網絡還有意義嗎?顯然那裡更多的是太陽能和電動出行。

市場策略的基本原則是,在無碳電力可用的地方,電動出行特別有意義。

電動汽車一次充電需要行駛多遠才能說服懷疑者?

在過去的幾年中,汽車製造商之間進行了一場裡程競賽。這將變得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所提供的東西是環保的。太大太重的電池不利於二氧化碳平衡。介於兩者之間才是正確的。

你駕駛著大眾ID.3電池驅動的掀背式汽車去義大利的加爾達湖度暑假。感覺怎麼樣?

我們這款車的續航裡程約為350公裡,非常適合我們的旅行。

ID家族以數字3和4開始。最終命名法會是什麼樣子?它是否與現有的平臺相同,即從A00到L?

概念是為大眾主要車型建立全電動版本。ID.3開始於高爾夫,ID.4在維度上與途觀相對應。此外,將增加一款轎車,你知道的ID-Buzz(電動小貨車)研究。在命名法上還有一些空白。我們會找到解決辦法。

你認為大眾汽車以ID家族開始是否時間剛好?還是大眾太遲了?

現在正是時候。只要電動汽車還處於市場份額低於1%的小眾市場,那麼只對現有平臺進行電氣化是有意義的。我們用高爾夫和電動版Citigo微型車做到了這一點。但現在市場上的交易量越來越大,我們自己的ID平臺是合理的、最好的解決方案。

ID.3在德國茲威考的投產並不容易。根據Automobilwoche在9月份提供的信息,大眾不得不額外部署約500名員工來返工生產汽車。電動車的生產仍然有利可圖嗎?

「返工」這個詞並不恰當。我們預先生產了車輛,現在正在車上安裝軟體。這才是事實。我們需要員工來做這件事。我們正加班以滿足需求。

大眾汽車的市值對你來說有多重要?特斯拉的規模要小得多,但市值是大眾集團的10倍。你理解股票市場是如何造成這種情況的嗎?

我能理解。特斯拉並不被視為一家傳統的汽車公司。由於它的高估值,即使是充滿野心的擴張計劃也能很好地通過市場融資。

你將如何讓大眾的工廠適應未來?有些工廠已經有70多年歷史了。

我們有很多現代化的新地點。與其他汽車製造商不同,我們正在把整個工廠改造為生產電動汽車。我們一直在開發規模經濟。這就是為什麼來自四個集團品牌的電動汽車在茲威考啟動MEB平臺。

大眾曾希望在土耳其大舉生產。這是不可能的。現在,你說會是斯洛伐克的布拉提斯拉瓦。

土耳其已經不考慮了。我們決定加強布拉提斯拉瓦的產能建設。這意味著與土耳其相比沒有成本劣勢。同樣由於新冠病毒,我們已經重新評估了我們的產能需求,目前不需要額外的工廠。但仍有一個劣勢,我們無法更好地通過在土耳其的工廠進入土耳其市場。

你還在對高層進行重大改組,這已經在公司造成了動蕩。為什麼重組?

在TMK部門(該集團的最高管理部門),大約300名同事中有30人最近換了職位。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數字。改變對改進很重要。這適用於整個公司和管理層。這就是為什麼有針對性的輪崗也是管理發展的一部分。

人事發展似乎是你最喜歡的話題。

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地方承擔責任是至關重要的。做生意的是人。至少70%的成功取決於擁有合適的管理人員。

您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管理層的調整已經進行了80%,還有20%還在進行中。誰是那20%的人?

從那時起,我們已經繼續前進,作出了新的任命。

最後一個問題:2020年將載入史冊,新冠疫情對大眾汽車造成了什麼影響?

我們以一種專注和始終如一的方式工作,並充分利用我們的市場機會。在疫情期間,我們得以將我們今年的全球市場份額提高了0.5個百分點。當然,我們懷念能夠與我們辦公地點和市場上的同事進行直接交流。現在我只能通過電話或視頻會議與我們的許多業務合作夥伴交談。從長遠來看,這是不夠的。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很重要。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有少數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0.11%的勞動力被感染。在德國,這個數字是0.36%(截至10月中旬)。我認為我們做得很好。

相關焦點

  • 大眾「宮鬥」告一段落:CEO迪斯遜位,電動化革命火種得以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卻贏得了自己一直堅持的戰略方向的勝利:確保了其「電動汽車計劃」的未來。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一致決定支持迪斯的電動汽車戰略,「在未來的幾年中,執行董事會將在迪斯的領導下實施這一戰略。」未來,德國電動汽車開發中心作為大眾電動化的研發產業基地,沃爾夫斯堡總部的大眾工廠將成為集團高自動化生產電動汽車的先鋒工廠。迪斯的另一大勝利是將汽車製造巨頭的採購和零部件部門分開,通過削減成本來籌措更多資金投入到新技術上:2023年前固定成本將減少5%,未來兩年材料成本將減少7%。
  • 大眾「宮鬥」告一段落:CEO迪斯遜位,「電動化」革命火種得以延續
    (迪斯與大眾集團的合約將在2023年到期)。值得一提的是,迪斯卻贏得了自己一直堅持的戰略方向的勝利:確保了其「電動汽車計劃」的未來。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一致決定支持迪斯的電動汽車戰略,「在未來的幾年中,執行董事會將在迪斯的領導下實施這一戰略。」
  • 迪斯:大眾只有電氣化這條路
    憑藉將在所有主要細分市場都部署純電動汽車的宏偉計劃,大眾汽車集團目標是,嚴格遵循日益嚴格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法規,為綠色地球做出貢獻。62歲的迪斯在接受Automotive News Europe德語姊妹刊物Automobilwoche採訪時,談到電動汽車計劃、大眾汽車集團高層管理人員變動,以及特斯拉股票市值等問題。以下為訪談摘錄,略做編輯。
  • 大眾汽車CEO稱,蘋果公司或將給現有汽車製造商帶來巨大挑戰
    「我們期待著新的競爭對手,它們肯定會加速汽車行業的變革,並帶來新的技能。」在被問及如何看待蘋果公司正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一事時,迪斯在其領英博文中寫道, 「令人難以置信的市場估值以及近乎於無限的資源獲取能力,足以贏得我們的尊重。」
  • 迪斯的煩惱:狼堡的組織架構僵化了?|大眾|大眾汽車|高爾夫|沃爾夫|...
    <p>大眾迫切需要解決軟體系統問題。5月29日,骰子最終擲下。當天江淮汽車(600418.SH)發布公告,官方確認了大眾中國投資將在今年年底之前投資10億歐元,通過增資方式獲取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江汽控股)50%的股權。
  • 大眾迪斯:2020年最難的人
    2019年4月,正值迪斯上任大眾集團CEO一周年,他在領英博文中寫道:到2028年,我們旗下所有品牌將有7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落地;未來10年,我們將為消費者製造2200萬輛電動車型。   餅畫得夠大,但現實也夠噎人。   2020年一場疫情的突襲,讓大眾集團的轉型路布滿未知。
  • 馬斯克密會迪斯!特斯拉結盟大眾?Model 3歐洲或遭大眾強力阻擊
    距離最近 同臺競技馬斯克對於大眾的褒揚並不單純是出於對歐洲第一大整車企業的客套。事實上,已經決定投入超過70億歐元進行電動化轉型的大眾正被越來越多的行業內部人士視為僅次於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製造商。美國諮詢公司凱恩能源(Cairn Energy)在一份行業報告中就指出,「沒有企業比大眾距離特斯拉更近。」
  • 大眾價值910億美元的戰略轉變:把一切押在電動汽車上
    德國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已經實現了成為全球電動汽車領導者的雄心壯志,而這將得益於其歷史上最大的災難所帶來的積極而冒險的賭注,這家德國巨頭正將自己的未來押注在能夠獲得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的利潤上,而這一成就目前還沒有達到約800億歐元(910億美元)的規模,到目前為止,主流汽車製造商的電動計劃只有一個主要目標
  • 3小時會議商討無果,大眾CEO迪斯能否續籤仍未知
    未來幾天,關於迪斯的合同續籤,以及高級管理職位的人選問題將繼續進行。對此,大眾汽車集團拒絕進行置評。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大眾汽車集團方面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給予回應。迪斯與工會站在了對立面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迪斯就曾申請延長合同,但被工會拒絕。
  • 獨行者迪斯,「大眾內部很多人希望他失敗」
    大眾2019財年收入達2526億歐元(相當於人民幣19955.4億元),比2018年增加了168億歐元(相當於1327.2億元),營收利潤率達7.6%,略超出所制定的目標。協議中最後提到電動汽車的生產基地。除了大眾總部沃爾夫斯堡(Wolfsburg)的工廠改造外,茨維考(Zwickau)將成為另一個電動智能車的製造中心。這兩座城市的工廠將生產MEB平臺的車型。
  • 夾縫中的迪斯與「內憂外患」的大眾
    包括將繼續討論迪斯的去留以及挑選高級管理職位的問題。距離7月1日,大眾集團宣布「卸去」迪斯大眾汽車CEO的職務,僅保留集團執行長一職才剛剛過去五個月時間,這位現年62歲的大眾「掌門人」再一次站在了集團內部權利鬥爭「漩渦」的中心。
  • CEO宮鬥劇結束,大眾還是選擇了模仿特斯拉
    幾天前,大眾CEO宮鬥劇最高峰的時刻,我們曾撰文《大眾CEO危機的背後,是VW變弱的先兆?》,觀點是大眾如何抉擇它這一輪的人事任命,直接決定著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今,任命和方向都已初步落地大眾監事會給出聲明,成員"一致決定"全力支持Diess的戰略 [Together 2025+],"特別是公司對電動汽車和數位化的定位"。董事會表示:"在未來的幾年中,執行董事會將在赫伯特·迪斯的領導下實施這一戰略。"
  • 大眾投資電動車:我梭哈,你隨意
    迪斯博士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和其他車企老大們對特斯拉的不屑一顧相比,迪斯從來沒有輕視過這個對手。  他一直強調,特斯拉在電動車和軟體方面都有優勢,這些都是大眾需要迎頭趕上的。他還經常把諾基亞的例子掛在嘴邊,警示員工們,如果一家巨頭反應不夠快,就會被淘汰。  在迪斯博士看來,繼續做硬體製造商,只懂得造汽車,然後從第三方那裡花錢買軟體,是沒有出路的。只有把自己變成科技公司,像特斯拉那樣打造真正的軟硬結合的汽車產品,才能適應汽車行業的變化。
  • 迪斯密會馬斯克:為何大眾「熱情」而特斯拉「冷淡」
    布倫瑞克機場距大眾汽車集團總部沃爾夫斯堡很近,而馬斯克來到這裡,是應大眾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的邀請。據彭博社報導,當天,馬斯克秘密會見了迪斯,兩人進行了近2個小時的會談。在迪斯的邀請下,馬斯克參觀了大眾電動車項目中的兩款產品I.D.3與I.D.4,並親自在機場外的跑道上試駕了I.D.3。
  • 大眾集團CEO寫下車企《出師表》!吐露四化轉型心事
    據路透社報導,迪斯日前向大眾集團高層發出了延長任期的申請,後者或將於本周召開會議討論是否接受這一申請。可以說,這場即將召開的內部會議正決定著迪斯和大眾集團未來10年的命運。就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迪斯在領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如何改變大眾》的長文,向外界詳細介紹了當下汽車產業的形勢、自己在大眾集團作出的努力和成果,以及自己推進改革時遇到的各種阻力與困難,並在最後發出了大眾集團將會轉型成功的吶喊,簡直就是車企版的《出師表》,非常值得一看。
  • 大眾CEO:與豐田等傳統對手相比 蘋果造車將給行業帶來更大挑戰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大眾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表示,與豐田等傳統競爭對手相比,蘋果這種手握雄厚資金的科技巨頭髮布自己的汽車,將會給汽車行業帶來更大的挑戰。近日有報導稱,蘋果正在開發電動汽車,並且計劃於2024年投產,對於這個消息,迪斯在其LinkedIn帳戶上發布了一篇文章,他寫道:「我們期待迎來新的競爭者,他們一定會加速行業的變革,並且帶來新的技術。他們有著難以置信的高估值,以及幾乎無限的資源,因此我們非常尊重他們。」
  • 大眾「Mission T」巧合「翻紅」的背後,能否打通迪斯的續約之路?
    前段時間,大眾宣布了一項五年投資計劃,為全面推動電動化轉型,集團決定向德國茨維考和埃姆登工廠分別投入大約10億歐元,將其改造為能夠生產MEB平臺產品的工廠。也就是說,這樣一來,除沃爾夫斯堡工廠外,大眾集團在德國的所有工廠都將引入MEB生產線。而隨著ID.系列產品的比重不斷增加,可以預見的是,沃爾夫斯堡工廠存在的意義將越來越小,最終勢必難逃被出售甚至關停的下場。
  • 大眾汽車圓夢:建立中國「狼堡」
    在中國汽車工業亟待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改革開放的這一歷史背景下,大眾汽車集團從沃爾夫斯堡來到上海。1983年4 月,在中國生產的第一輛大眾汽車——桑塔納轎車在上海組裝成功。1984年10月10日,中德雙方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籤署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資協議,上汽大眾成為最早一批轎車合資企業。
  • 迪斯不再身兼二職 大眾品牌任命新CEO
    買車網(Buycar.cn)獲悉,當地時間6月9日,大眾汽車宣布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 Brandstaetter)將擔任大眾品牌執行長。而此前同時擔任大眾集團和大眾品牌CEO的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將專注於大眾集團的管理工作,該人事任命將於7月1日起正式生效。
  • 大眾宮鬥劇2020版落幕
    關於未來的大方向,監事會表態,委員會成員將一致支持迪斯的改革措施,尤其是在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領域。從一定程度上來看,大眾電動化發展方向得以確定,但是「代價」是將電動車開發重心設在德國。一方面,監事會宣布,位於沃爾夫斯堡的大眾總部工廠將成為集團高度自動化的生產電動汽車的「先鋒工廠」。另一方面,沃爾夫斯堡工廠已被指定負責生產大眾品牌的電動汽車旗艦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