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小麥價格每斤九毛、玉米八毛、大豆一塊四,豬肉價格9元多

2020-12-28 每日糧油

日前,海關公布了11月份的糧油進出口明細,從公布的結果來看,小麥、玉米(及其替代品)的進口依舊不容客觀,依舊保持在高位。

以下為詳細統計數據:

從11月數據來看,小麥單月進口為80萬噸,1-11月累計進口達到749萬噸,預計全年進口量將達到850萬噸的水平。

從當月的進口數據來看,進口小麥均價為0.9元/斤(未含關稅等費用)。據悉,目前作為全球主要的小麥出口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小麥出口最近均出現了上漲。

目前1月船期的俄羅斯12.5%蛋白小麥在黑海港口的FOB報價為每噸257美元,2月船期報價為每噸260美元。 烏克蘭12.5%蛋白小麥在黑海港口的FOB價格為每噸255到259美元,11.5%蛋白小麥的價格為每噸254美元到258美元。

此外,俄羅斯將在2月15日到6月30日期間實施1750萬噸的穀物出口配額,並對配額內的小麥出口徵收25歐元/噸的關稅,以便穩定食品價格。

本月進口同比增幅最明顯的依舊是玉米,同比大增11倍,達到123萬噸,1-11月累計進口904萬噸,預計全年進口量將達到1000萬噸。

目前玉米進口單價為0.8元/斤,即便加上關稅、運費、保險費等費用,也遠低於國內市場價格。

此外,作為玉米的替代品,高粱和大麥的進口總量也達到135萬噸。綜合統計,1-11月我國玉米及其替代品的進口總量已經達到了2041萬噸。

在出口方面,大米依舊是主要的出口品種,佔我國糧食出口總量的50%。

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大米出口10萬噸,出口單價約為1.5元/斤,較進口價格低0.1元/斤。

值得注意的是,1-11月我國稻米出口總量為220萬噸,進口總量為223萬噸,這意味著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四大主糧再次全部陷入淨進口行列。

相關焦點

  • 蔥姜價格會不會持續回落 豬肉價格能否企穩?聽聽農業農村部怎麼說
    臨近元旦春節,豬肉需求猛增,再加上季節因素和外調價格持續上漲,豬肉價格11月底再起升勢。此外,大豆和玉米成為12月期貨市場的明星品種,主力合約紛紛創出歷史新高。後市主要農產品價格怎麼走?國產大豆價格持續向好「大豆近期價格確實有所上漲,大豆市場形勢主要從進口大豆和國產大豆兩個方面看。」唐珂表示。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11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9280萬噸,全年很可能突破1億噸。
  • 農業農村部:玉米價格上漲將受限,但大豆仍將高位運行
    目前價格水平雖然創6年來新高,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收穫成本每斤增加了近2毛錢。3 大豆價格仍將高位運行近年來我國進口量最大的農產品是大豆,11月份,山東地區進口大豆到岸稅後價每斤1.91元,連續6個月環比上漲,同比高17%。今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9280萬噸,同比增加17.5%,全年很可能突破1億噸。
  • 糧食價格「漲瘋了」「暴漲」?和其他相比,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糧食價格真的漲瘋了嗎?其實不然,就拿玉米為例今年玉米平均價格2589元每噸,相比年初上漲600多元。每斤玉米價格約合1.29元,上漲30%。小麥主產區山東、河南等地均價1.2~1.3元每斤 。中晚秈稻價格在1.30-1.43元之間,比2019年高出5-8分錢。 表面來看,每斤上漲兩三毛錢漲幅明顯,力度很大。但考慮近年來化肥、農藥等種地成本增加,此次糧食價格上漲是恢復性上漲市場正常配置因素結果。
  • 玉米價格創6年新高!中國仍進口904萬噸,有望破解大豆「卡脖子」
    來源:金十數據12月24日最新消息顯示,11月份,我國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漲至每斤1.2元,同比激增29.7%,創6年來最高紀錄。與此同時,國際玉米價格也出現瘋漲。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明年3月份交割的玉米期貨價格連續第10天上漲,這是自1988年以來最長的增長期。要知道,近年來,我國玉米基本能自給自足,2019年累計進口479萬噸玉米,僅佔全國總產量的1.8%。而我國農業農村部指出,今年國內玉米仍是個豐收年,但前11個月,中國仍然進口了904萬噸玉米,同比大增122.8%。
  • 豬肉重回每斤十三、四元時代有可能嗎?完全有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自2019年底,豬肉的價格衝破二十元「防線」,短短的兩年時間一路飆升又衝破了三十元「防線」,四十元的「防線」已經岌岌可危。這個時候還在討論豬肉價格重回十三、四元的時代,您一定認為是痴人說夢,且莫著急,看了我的觀點之後再下結論。
  • 12月12日小麥玉米大豆價格統計
    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交流,或加入每日糧油小麥、玉米、稻穀、大豆行情交流群 重點提示:近期,經常有讀者反饋收不到文章,這是因為騰訊修改推送規則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建議把公眾號設為星標,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在前進的道路上每日糧油與你們同行。
  • 豬肉價格啥時到10元?陶一山專家:或跌到4元!北大屠夫:不會
    為了能調控肉價,國家還加大了進口,前9個月則是進口了328.6萬噸,同比大漲132.2%,因肉價太高,不少人轉向雞鴨魚蛋的食用,這也讓肉價的下跌成為必然。從目前全國的菜市場行情來看,豬肉真的在下跌中。成都:目前成都已經到了臘肉的醃製中,因此市場購買豬肉的人多了起來。
  • 大豆、玉米、蔥姜價格今年為何漲?農業農村部一次解讀明白
    今年春節後,玉米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5月底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高成交、高溢價,玉米價格繼續攀升,9月份新糧上市後小幅回落,之後再次上漲。11月份,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每斤1.2元,環比漲3.4%,同比漲29.7%,比年初漲了31.8%。目前價格水平雖然創6年來新高,但仍低於2014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
  • 天寒地凍玉米價格奔四望五 小麥跟漲也難掩價格被玉米全面超越
    這是當前全國玉米深加工規模最大的山東市場的價格行情,玉米收購價格開始出現大量1.4元以上的價位,最高收購價格已經在望向1.5元的高位。另據來自銷區市場的消息顯示,四川資陽地區部分飼料企業採購寧夏玉米到站價格已經達到3100-3120元/噸,甘肅和新疆地區玉米價格高位,接貨少。東北及華北地區糧源質量不穩,飼料企業接貨意向低。
  • 羊肉價格連漲9周,每斤超過40元,專家表示:「還要漲」
    文:稚野眾所周知,前段時間豬肉價格上漲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但這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由於豬肉價格太貴,很多網友都表示:「過年不在吃豬肉」。然而,繼豬肉價格上漲之後,羊肉的價格也緊跟其後,出現了連續漲價的現象。
  • 口糧量足價穩豬價持續下滑玉米漲幅較大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隨著秋糧豐收上市,稻穀糧源供給充足,南方的秈稻、秈米價格穩中偏強,北方的梗稻、梗米相對偏弱。11月份,晚秈稻收購均價是1.35元/斤,環比漲1.5%,梗稻1.39元/斤,環比跌0.7%,晚秈米批發均價2.10元/斤,環比持平,粳米2.10元/斤,環比跌0.5%。小麥價格小幅上漲後企穩。
  • 口糧量足價穩 豬價持續下滑 玉米漲幅較大 大豆進口將破億噸
    隨著秋糧豐收上市,稻穀糧源供給充足,南方的秈稻、秈米價格穩中偏強,北方的梗稻、梗米相對偏弱。11月份,晚秈稻收購均價是1.35元/斤,環比漲1.5%,梗稻1.39元/斤,環比跌0.7%,晚秈米批發均價2.10元/斤,環比持平,粳米2.10元/斤,環比跌0.5%。小麥價格小幅上漲後企穩。
  • 玉米、小麥、水稻跌幅加大,糧價大變天?接下來糧價還能逆漲嗎?
    其實官方還超額進口大量玉米,截止10月底,玉米以及替代品的進口高達1700多萬噸,伴隨著進口穀物的陸續到港,玉米行情持續下跌。當然,玉米的下滑也和東北玉米走不出去有一定關係,因價格太高,南方企業不願意採購,導致1.1億噸的玉米很少外運,結果企業並不缺糧,價格隨之下跌。至於年前的玉米價格,筆者認為總體應該有100-200元/噸的跌幅,不會出現大跌的可能。
  • 中國農業軟肋:停止大豆進口,我們將吃不起豬肉
    如果將進口的這83%放到國內生產,那麼大豆播種的可耕地面積,就要擴大為7.6億畝,中國總耕地面積為21億畝,大豆要達到自給自足,需要佔用國內三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積,這將嚴重影響小麥和水稻的種植,所以進口是必須的,這也是我們的一項軟肋,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問不就是一顆豆子嗎?既然無法種植,我們找其它農作物替補就好了。
  • 2020年12月小麥價格行情如何?今年小麥價格還會漲嗎?
    現在小麥價格走向是備受關注的,不過從目前來看,小麥整體的價格行情保持穩定,市場需求飽和,而且走貨比較緩慢,麵粉企業加大了小麥的需求量,但是出貨速度慢,小麥價格進入到了相對溫度狀態,那麼2020年12月小麥價格行情如何?今年小麥價格還會漲嗎?接下來一起了解下吧!
  • 玉米現貨價格一路下滑 小麥也自食「苦果」
    約一個月時間以前,受小麥替代玉米用作飼料原料數量將大幅增長預期提振,很多市場主體紛紛進入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市場搶購,原本指望小麥價格像玉米價格那樣的走勢一樣「芝麻開花節節高」,沒有想到的是玉米現貨價格在上漲到接近2700元/噸後一路下滑,這讓小麥替代玉米價格、內在品質等優勢通通「灰飛煙滅」。
  • 蔥姜蒜價格一路飆漲 大蔥價格創4年半新高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豬價的下跌,關於豬肉的關注熱度漸漸消退。不過「蔥忙漲價」、「姜你軍」、「蒜你狠」卻一個個都不甘示弱。大蔥的價格已經漲到了近4年新高。// 蔥姜蒜價格一路飆漲 //近日,不少市場上的大蔥、生薑等價格一路上揚。
  • 一頭豬仔1600元、一頭毛驢7000元背景下的豆粕價格
    作為豬飼料的主要原料,豆粕的價格近期有所回升。面對國內目前的豬肉等價格,部分來自投資公司和現貨企業的人士進行了熱烈討論,具體情況如下:1一頭豬仔1600元和一頭毛驢7000元說明了什麼問題?來自不少飼料與養殖龍頭企業、大型投資機構的市場人士坐在一起首先要談到的自然是當前倍受大家關注的豬肉價格及其他肉類市場形勢。
  • 國產大豆高於進口大豆每噸2000多元,原因何在?權威回應:這是市場化...
    國產大豆蛋白含量、價格均高於進口大豆,目前,國產大豆價格比進口大豆價格每噸高2000多元,國產大豆的優質特性得到充分體現。進口豆粕沒有價格和品質優勢,大量進口不可能!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進口大豆依然是保障國內市場供應的主要來源。為保障國內大豆市場需求,近年來我國採取了大豆、蛋白粕進口多元化的措施。
  • 豬肉價格暴漲,臺灣造謠大陸憑身份證買豬肉,又想騙我們的豬肉嗎
    最近豬肉價格暴漲,在一些省市的批發價達到二十六七每斤,甚至有廣州的網友說自己當地的豬肉達到50元每斤,網友感嘆,真的是吃不起豬肉啦!小編逛菜市場時發現,對於普通收入家庭真的吃不起了,豬肉22元一斤排骨三十多一斤,這個價老百姓享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