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偉大的皇帝,精通西方科技,卻少了一眼世界格局——康熙

2021-01-09 歷史滄瀾

記得好多年前看的一部電視劇《康熙王朝》,片尾曲中最讓人熟知的一句詞——願煙火人間 ,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這首歌為我們形象的描繪了一位豪情萬丈,經天緯地的千古帝王——康熙。

如果評選國人熟悉度最高的中國帝王,康熙絕對會榜上有名,而且位置靠前。為什麼呢?影視劇裡演得太多了。甭管是正劇還是娛樂為主的劇,關於康熙的故事,從前朝到後宮,幾乎都被充分挖掘了。

我們還是來捋一捋這位傳奇帝王的豐功偉績。

八歲登基(虛歲)——十歲喪母——十四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親政後仿佛開掛一樣,智擒鰲拜---平定三藩---統一臺灣----驅逐沙俄---大破準噶爾

如果你認為康熙僅僅在武功方面成績斐然,那是不全面的,文治方面康熙的表現才稱得上是仁君表率。

治民總思想:「家給人足,而後世濟」,故採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政策

具體方針:

1、廢止「圈田令」,即廢止貴族圈近京州縣田地的特權,將土地讓與百姓耕種2、延長墾荒的免稅時間。墾荒免稅年限從三年改到六年又改到十年,來刺激農民墾荒的積極性,使耕地面積迅速增加。3、蠲免錢糧。康熙提出「藏富於民」的思想,在陝、雲、貴、川、粵等省全國二十多個省區蠲免錢糧丁銀、通賦4、實行更名地政策。對於農民耕種的原先屬於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詔農民可以不必支付田價,照常耕種。對於已交過「易價銀兩」的,可以從來年的常稅中衝洗。5、「地丁合一」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稅額數作為定額,以後新增人丁,不收丁稅。這就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6、修治黃河,淮河和永定河。有效治理黃河多次泛濫,使原來的斥滷之地,成為膏腴良田。7、廢除匠籍制度。將班匠銀併入田賦中徵收,從而使工匠們擺脫了人身的控制,有利於促進手工業發展。

文治武功,已經讓絕大多數和他有同一身份的「皇帝們」望塵莫及了,關鍵人家還特有學問,不僅有學文問,還特好學。妥妥學霸一枚(此處插入其他皇帝心聲——這還讓不讓人活了,他是我們同類嗎?)

先看看他的成就:

1、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

2、組織編輯並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曆象考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此處插入心聲,單拿出任一本都是專家中的專家了)

3、他是歷代帝王中對科學最重視、最感興趣的一位,還對西方文化十分感興趣,向來華傳教士學習天文、地理、物理、化學,還有高等數學、西洋音樂甚至人體解剖……

有人就要問了,既然康熙這麼喜歡西方的科技,他怎麼沒讓中國吧國門打開,學習西方,大力發展工業呢,要真是在他那個時期就好好和西方學,我們近代可能就沒有鴉片戰爭和後續的一系列被挨打的局面了。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英明神武的康熙沒有追趕世界的潮流,將中國帶入世界發展的大趨勢裡。

康熙在位時間(1654-1722),剛好是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上半葉。這一時期,啟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歐洲各國海上爭霸全都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康熙是生而逢時,卻選擇視而不見。

英國:這一時期,英國已經取代了荷蘭的海上霸主地位,強大的英國海軍橫行海上,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擁有最多海外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國」而且,英國早已在1688年就完成了君主立憲,而在這之前,是資產階級大革命將皇帝推上斷頭臺。

法國: 這一時期法國的一位君主和康熙有相似的經歷,那就是路易十四(1638-17150),這位路易十四也是幼年即位-5歲,即位時權臣掌權,後來自己靠實力收回大權還不算,還把法國建成了當時歐洲大陸最強大,文化最鼎盛的封建君主集權帝國,他本人被譽為「太陽王」

以康熙的聰明,不可能不在學習西方科技的同時了解一下西方的歷史,而對於西方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他作為封建帝王,肯定是不喜歡的,在康熙看來,資產階級革命就是謀逆作亂。對比英法,康熙肯定是更認同法國的封建君主專制集權統治,但他不知道的是,僅僅到路易十四孫子輩的時候,法國就爆發了資產階級大革命,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斷頭臺。

對於在17到18世紀開始的歐洲啟蒙思想和啟蒙運動,康熙更會視如洪水猛獸。什麼「天賦人權」「自由平等」「三權分立」這一切都是要革皇帝的命。防微杜漸,千萬不能讓中國百姓學了去。-這應該是康熙作為封建帝王的心理。

康熙作為大清封建帝國的掌舵人,他愛好科技,但始終只是一種獵奇和雅興,一種個人修為,甚至一種個人能力與權力的炫耀,並沒有將科技提升到整個國家的實力發展上。而他也並沒有認為這個小技巧會對一個國家有如此大的作用。

而他的後世子孫大多不堪重用。對科學知識失去興趣,尤其是一些敗家子還習慣用自高自大來掩飾自己的愚昧無知,「咱天朝上國,不需這些奇技淫巧」,於是已有成果束之高閣,精密儀器落滿塵埃,只餘康熙九泉之下的嘆息。

所以回到開篇,假如上天真的讓康熙多活五百年,中國會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嗎,我看未必,但中國近代會有那麼多屈辱的歷史嗎,也未必,至少,鴉片不會泛濫,(鴉片泛濫的主要原因是吏治敗壞,官商勾結)。中英鴉片戰爭會不會打起來,打成什麼樣,以康熙抗擊沙俄的功績來看,我們也未必會輸,可能會是一個契機,學習西方的軍事,慢慢的,說不定會像德國和日本一樣,雖然走君主立憲,但皇帝還是掌握實權。那東亞甚至整個世界的格局也會因此變化。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康熙的文治武功再厲害,終究在一個關鍵點上沒把握住,一次世界性眼光的錯失,也讓自己的格局僅局限在封建帝王這個框架。

格局不夠,也錯失了讓中國發展成世界強國的機會。我想,九泉之下的康熙爺看到後世子孫那麼丟人,江山崩壞,國人罹難,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私心決定和狹隘眼光呢。

相關焦點

  • 清朝科技落後?康熙有一臺計算器,可以計算複雜的數學題
    讀過歷史的都知道,晚清政府腐敗落後,科學技術落後西方國家數百年,人家早已是堅船利炮,而我們仍然是大刀長矛,這直接導致了清朝的滅亡,造成了近代中國長達一個世紀的屈辱歷史,究其原因是當朝統治者不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不過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康熙皇帝。
  • 清朝康熙大帝和俄國彼得大帝,哪個更偉大?
    清朝享國268年,有過12個皇帝,要問哪個皇帝最傑出,答案多半是清聖祖康熙。智取鰲拜、削平三藩、一統天下、開創盛世,聖祖光輝子孫們難以企及,乾隆主動退位以示尊敬,康熙大帝名頭屬實響亮。康熙是個優秀的帝王基本得到公認,不過如果把目光拉遠到世界格局,或許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結論,有個最好的參照對象,就是同時期的沙俄帝國和他們幾乎與康熙同時期的君主彼得大帝。清聖祖玄燁的生卒年月是1654年到1722年,彼得大帝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的生卒年月是1672年到1725年,可以看到基本處於同一個時代,那我們就從時間線上來捋一捋兩人的貢獻。
  • 乾隆皇帝以後,為什麼清朝再也沒有出現偉大的君主?
    要說乾隆之後清朝再也沒有出現偉大的君主,其實是不嚴謹的。乾隆本身,不應該被稱為偉大的君主。現在大家對於乾隆的印象大多源於影視劇中,以及所謂的康乾盛世。其實了解歷史之後就會發現,清朝到了乾隆時期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 清朝最偉大的一位皇帝,他既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原來是這個人
    康熙皇帝十分重視懲罰貪官,康熙無疑是最厲害的。博學多才,而且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親政。康熙他有一種天生的霸氣,有一種足以壓倒一切的威嚴,睿智無比。好像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他,什麼樣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他還實施了閉關鎖國的政策方針。
  • 清朝皇帝順序(一)
    清朝,愛新覺羅的天下,馬背上的天下,也是歷史上第二個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第一個是元朝),清朝歷經268年,只有12個皇帝,少吧,
  • 清朝皇帝子嗣最全列表:康熙最能生,乾隆最能熬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最能生的清朝皇帝。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於1722年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聖祖,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雍正帝(1678-1735),在位:1722年-1735年
  • 康熙皇帝離世後,整個清朝就出現了異象,已經大不如前
    作為整個清朝最為成功的一位皇帝之一,康熙皇帝別說是在古代的,哪怕是放到我們現在的社會當中,相信人們在對於這一位偉人的所作所為,印象還是應該非常不錯的。在康熙皇帝在位的這期間裡面,讓整一個清朝都完成了一統海內平定四方的偉大事業,這也同時開始了一場長達130多年的康乾盛世。無論從哪個角度評價這一位帝王,康熙皇帝都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皇帝,這一點是沒有什麼太大意義的。
  • 平史 | 康熙是清朝皇帝當中的一股清流正氣,守土有責!
    點名關注☣百萬人關注的最具深度訂閱號;新榜每日原創全國前十。☣真相、內幕、辯證!關注有獲,訂閱增益。大家想過一個問題嗎?為什麼康熙和吳三桂的戰爭歷時八年,但是最終戰果卻是一邊倒呢。雖說清朝相對比較腐朽,也有很多糊塗甚至噁心的統治者,但是筆者認為康熙和雍正卻是清朝皇帝當中的一股清流正氣,雖然有人說「千古一帝」這個稱呼似乎稍微有點過頭,但是康熙和雍正在一些治國理念和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發揚和繼承上,是值得敬佩的。罵了大半輩子的滿清,我們今天來看看康熙這個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任皇帝在歷史面前的選擇。
  • 康熙皇帝比彼得大帝更優秀?兩人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身高兩米的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可謂是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被尊為「俄羅斯帝國」的「國父」。這位雄才大略又殘酷野蠻的沙皇在位期間,曾親赴西歐各國考察先進的制度、科技和文化,繼而對俄國進行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全面改革,推動俄羅斯走上世界強國之路。
  • 康熙作為清朝皇帝,為何要去給明太祖掃墓,甚至三跪九叩
    答案就是清聖祖康熙。  不僅僅是題字這麼簡單,康熙在位時六次南巡,其中有五次都親自前往明孝陵,為朱元璋掃墓,每一次都十分重視,甚至行三跪九叩之禮。那麼康熙作為清朝皇帝,為何要去給明太祖朱元璋掃墓,還三跪九叩這麼隆重?
  • 他是清朝最厲害的皇帝,康熙雍正也比不上!但是很少有人提起他!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皇帝這個「職業」成為了每個朝代必須具備的存在。而中國的清朝,可以說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各種事情頻頻出現,從皇太極開始,到康熙、雍正,再到乾隆,各個都是一頂一的皇帝,要問誰是最厲害的皇帝呢?
  • 這幅圖乃清朝最偉大的全國地圖,傳說是一位高人所繪,事實真相如何
    著名的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一個名場面,康熙皇帝將周培公貶到東北,周培公在臨死前給康熙皇帝一幅全國地圖。
  • 康熙,東方人眼中「貪財好色」,西方人視為「哲人王」,為何這麼大差距
    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的年號。而且此年號是中國歷史使用最長的年號,共61年。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有三藩之亂、雅克薩之戰、多倫會盟,準噶爾之戰、清統一臺灣之戰和九子奪嫡等。
  • 《少年康熙》——霸道皇帝的養成計劃
    本書是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介紹「康熙皇帝」少年時代的歷史故事書。《鹿鼎記》裡的韋小寶,有個最好的朋友,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童書獎獲得者管家琪 傾力打造以史為鏡 細說少年王侯功與過培養青少年大格局領袖氣質《少年康熙》的主人公從故事的開始就有過人的不同。
  • 清朝的罪人其實並非慈禧,而是一世人皆知的皇帝,把中國推入黑暗
    從部落時期開始我國就一直處於全世界的領導位置,秦漢時期的強盛、唐朝貞觀年間的萬國來朝、宋朝時一年1.6億貫銅錢的年財政收入和發達的科技創造、清朝康乾盛世時清朝的gdp更是佔到了全世界的23—27%。可是到了晚晴尤其是1840年之後,我國就飽受西方國家的欺辱,就連一直被認為是我國藩屬國的日本都能夠在甲午海戰中打敗北洋海軍。
  • 哲人王與太陽王——康熙皇帝與路易十四的相互想像
    從康熙自身來說,他在長達六十年的統治期間,持久而深入地學習研讀中國傳統的儒家經典,同時鑽研西方科學知識與文化,將其應用到統治與行政的各項實踐中,從而開創了清代最為繁榮昌盛的「康乾盛世」。 美好的社會和良善的政治永遠是人類社會嚮往的理想之境。
  •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
    清朝皇帝能力排名,千古一帝的康熙僅排第三,第一讓人心服口服翻開中國的歷史,發現歷朝歷代的君王的數目簡直是太多了?不說別的,就說連我們最熟悉的大清朝都有12位皇帝。而這些皇帝肯定有的人是比較無能的,而有的人是實力比較強的。
  • 康熙盛世的歷史思考(組圖)
    英國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發生「光榮革命」,走向君主與議會共同統治的歷史。清朝卻在「家天下」的圈子裡轉悠。其結果,雍正帝實行「秘密立儲制」,慈禧太后實行「懿旨確定製」,路子越走越窄,最後走向亡朝。  第三,吸納西學沒有進行推廣。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學文化,又精通中華傳統文化的封建君主。
  • 一圖看懂清朝十二位皇帝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朝代,也是目前來講歷史最清楚的一個朝代,那麼清朝皇帝順序是什麼,清朝分別有哪些皇帝,另外在位時間表給大家看看!1、努爾哈赤(1559—1626年)努爾哈赤在位11年時間,也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清朝可以說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 被清朝黑得最慘的大明皇帝,去世時朝鮮舉國哀悼
    宋元以來,中國的算學、天文學、地理學等科學知識已經落後於歐洲了,利瑪竇來到中國,開啟西學東漸,中國的傳統的算學、天文學知識與歐洲的數學、天文學知識發生了交流而再度復興,並有可能受到西方傳教士的啟發而發展為近代科學,但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卻發生了一次大轉折,令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