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ig Mango,Gaggan
連獲三年亞洲50佳餐廳冠軍的阿南徳(Gaggan Anand)在還沒揭曉成績時曾坦言:「我在乎嗎?當然。緊張嗎?不。感到興奮嗎?Yes。」他說這些榮譽改變了他的一生。獎項代表了承諾與肯定,以後做什麼都可能成為一種趨勢。
Gaggan Anand
這位大廚出生於印度,曾在西班牙殿堂級分子料理餐廳El Bulli學廚,到了2010年才在曼谷成立了Gaggan。在此他打破了傳統印度菜式的刻板印象,幾乎每個月都創造新菜餚,但依然還保留著印度千年文化的真髓。從此Gaggan在世界各餐飲獎項都佔有一席位置。
South,Restaurant Andre
另外,新加坡的Restaurant Andre則躍升一級位列亞軍,香港去年排在第4的Amber險入三甲。其實江振誠鎮守的Restaurant Andre曾是當晚的冠軍大熱門。從2011年開始他自創了"八角哲學」,並把「獨特」、「純粹」、「質」、「憶」、「鹽」、「南法」、「工藝」、「風土」八大元素融入菜品概念之中,成為了毎一道菜的創意起源。過去一年他也借著剛出版的書不斷到處做宣傳以提高個人名氣,更令人感嘆的是,由他領銜的另一家新加坡餐廳Burnt Ends則排名第10, 而他在臺灣剛成立2周年的餐廳RAW,繼去年榮獲46名後,今年也再度入選並且排在了第24名。
江振誠
亞洲50最佳餐廳的318位評審幾乎都對曼谷餐廳有特別偏愛。獲得50個獎項的餐廳中,有九間位於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小城市裡。除了Nahm、 Issaya Siamese Club、Eat Me與Bo.Lan之外,新增有Suhring、The House on Sathron、Le Du和L』Atelierde Joel Robuchon Bangkok。主廚盧懌明覺得泰式飲食文化特色鮮明,用融合的方式演繹,所以不會給食客不倫不類的感覺,也許正是這一特質打動了評審們的芳心。
Peanut Relish with Grilled Prawns,Nahm
得獎名單中大陸,香港與澳門餐廳也佔有了9席之多,其中更有榮奪第4名的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行政總廚岑柏濤獲得了大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而年輕又充滿活力的Little Bao餐廳創辦人May Chow則被授予亞洲最佳女廚師的稱號。
岑柏濤
一個明顯的觀察是,大多數大陸獲獎餐廳是以西式或中西合壁的主題料理為主。這些主廚大多數由外國廚師主持,不然就是曾在歐洲、澳大利亞甚至美國的著名餐館裡經過短期訓練的本國廚師。真正以本土味道與技能獲得肯定的只有龍景軒(Lung King Heen)、譽瓏軒(Jade Dragon)以及大班樓 (The Chairman)。
Scallop and prawn dumpling,龍景軒
據排行第48的福和慧主廚盧懌明解釋,大會的原則精神是革新而不是以傳統經典為標準,所以華人的飲食習慣與文化很難套進fine dining的模式要求。這三間都以傳統粵菜為主,客人來吃的不是花拳繡腿菜餚,而是陳恩徳、譚國鋒、鄧天三位得高望重大師傅的精湛廚藝。
Slow-cooked beef tongue,Le Mout
去年兩家入榜的臺灣餐廳,分別是Le Mout以及名廚江振誠的餐廳 RAW,今年同樣再次上榜,且排名躍升到28名與24名,此外,今年還新增由廚師Richie Lam主持的一家結合北歐風味的臺式餐廳 MUME。
日本今年上榜9家餐廳,其中Den和Florilege為新進上榜餐廳,分別排名第11位和第14位。算是近來日本人氣極旺的餐廳,備受矚目。
Florilege 餐廳菜品
對於年輕廚師來說,獲獎是另一個裡程碑,它不單證明了顧客的愛戴,也代表了他們受到同行前輩們的肯定。對於老闆來說,獎項對企業有利,財務上的成功對廚師的創作過程又有相當的重要性。高利潤也給廚師們作不正統的嘗試的空間,他們可以把更多時間花在硏究和開發新概念上。為了獨創一格,當前廚師們正走向「不時不煮」,材料最好是土生土長的,稀有和少見的。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及品質,他們還要與供應原料的農民們建立獨有的供應線。這些烹飪研究需要巨額的金錢來支持。
亞洲50最佳餐廳和拉丁美洲50最佳餐廳同時誕生於2013年,孕育這兩大盛禮的則是世界50最佳餐廳,誕生於2002年。亞洲50最佳餐廳最初都是由廚師長為他們的同僚投票,但這顯然已經落後於歐洲和北美地區的評比方式,於是又招入了飲食專家、記者和著名吃貨來參與評選。
亞洲50最佳餐廳涵蓋26個地區,分別為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澳門、新加坡、斯裡蘭卡、臺灣、泰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菲律賓、越南、寮國、孟加拉國、不丹、汶萊、柬埔寨、密克羅尼西亞、緬甸、諾魯共和國、尼泊爾、巴基斯坦、東帝汶。因此許多人認為,贏獎的過程中一定需要用大量金錢和評審員打交道,很多人覺得得獎與否不只是靠食品的優質,更需要市場經理把公關搞好以獲得投票。
Odette菜品
最好例子是新加坡非常火的Odette。它只開了短短一年多就贏了今年的最高新入大獎。主廚Julien Royer對亞洲50佳餐廳獎項並不陌生,之前他主理的Jaan也曾多次獲得榮銜。當他離開Jaan籌備新餐廳時,他已開始和新加坡各頂尖傳媒人士不斷地溝通以及報導餐廳的進展,餐廳開張後他更聘請專業公關對國內與國外的傳媒展開一系列的宣傳,他本人也極力參與世界各餐飲業活動和搞cross over。
Julien Royer
總體來說,今年的亞洲50佳餐廳,整體在情理之中,但又有些小的意料之外。我本身非常贊同一位落選廚師的一句話:"獎項是讓別人認自己在做什麼,但我不為獎項而活,我是為來吃飯的人而踏進廚房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
點擊下面封面圖
一鍵下單新刊「不到南極非好漢」
▼ 點擊閱讀原文,今日生活市集,發現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