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的農民熱烈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圖,討論土地分配方案
朝鮮停戰實現以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陸續撤離朝鮮。圖為抗美援朝取得了勝利,朝鮮軍民熱烈歡送志願軍。
1952年6月在碧桃垂柳風景優美的蘇堤岸邊,活躍著年輕幸福的一代。這是杭州市第一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在蘇堤上跳舞、唱歌。
20世紀50年代,蘇聯被中國稱為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國家領導人史達林自然成了社會主義陣營的領袖。1953年3月5日,史達林逝世。史達林逝世後,中國舉行的哀悼活動不亞於蘇聯。史達林逝世的消息傳來,全國各中學、高校也紛紛舉行追悼會。圖為南京市第三女子中學的學生在舉行悼念活動。
追悼大會
鞍鋼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被喻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圖,1951年,兩名鞍鋼工人不畏艱險,修復高爐上的瓦斯管道。
第一根無縫鋼管
1954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陳巴爾虎旗工作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恩和(左)向畜牧業生產合作社社長胡和勒泰(右)、副社長斯德布(中)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
1955年10月1日,首都各界5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閱兵式和盛大的群眾遊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周年。圖,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元帥檢閱陸、海、空軍各部隊。
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全社會對革命歷史的宣傳和歌頌,與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相關的韶山、井岡山、遵義、延安等一些歷史上並不著名的地方,因其與革命事業的密切關係,其地位得到了不斷的提升。圖,北京知識青年代表在寶塔山下暢談延安精神
1949年底,新中國成立不到三個月,中央人民政府就發出了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指示。中國橋梁工程人員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完成了大橋的設計,於1955年9月1日正式動工興建。當1957年10月15日大橋剪彩通車之時,整個武漢三鎮都沸騰了。修建武漢長江大橋時,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召集了當時最優秀的專家,調動了當時全國最先進的設備。圖為大橋鋼梁在江心合攏。
1957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大橋—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圖為武漢長江大橋通車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