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喝桂酒,過一個風雅又美味的中秋

2021-02-27 刻畫
《紅樓夢》第七十六回有關於中秋賞月的場面描述。賈母吩咐把家宴擺在大觀園,先在嘉蔭堂布置燈彩,又將宴席移至凸碧山之峰脊上,擊鼓傳花,賞月、講笑話、賞桂飲酒、吃造瓜仁油松穰月餅,復命人月下吹笛。好一派熱鬧景象。中秋,除了吃月餅,古人還有哪些文雅的方式慶祝中秋?想知道古人在「中秋」都對「吃」有著怎樣的精緻講究?深諳中式茶食之道的易筱,以「食」之名,帶你回到古時,領略一下當時的閒情雅致。清本《紅樓夢圖》(又名《大觀園圖》)凸碧堂中秋賞月賞月,吃月餅,是中秋固定的活動,中秋賞月的習俗大約始於風雅的魏晉時期,最初是文人興起,自唐宋時期以來,更是擴展到了民間,熱鬧非凡。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裡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說的就是中秋佳節,人們登高望月、買酒痛飲、笙竽奏起、夜市喧鬧的熱鬧景致。李嵩《月夜看潮圖》此圖所畫即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中秋夜士民觀錢塘江潮情形。白露邊霜|以檸檬、荔枝酒製作而成。清透明亮的圓形像極了滿月模樣,淋上糖漿,是月亮的光暈。除了賞月,月餅的習俗延續至今,更成為了現代人過「中秋」的必備吃食。若論起「月餅」的始源,其實可以追溯到南宋。在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有提到「月餅」一詞。最初,月餅其實是古人用來祭祀月神的祭品。到了北宋,文人們已經吃「月餅」過中秋了。餅裡用的是酥油和糖作餡。直到明朝才形成了全民吃月餅過中秋的習俗。在清代袁牧所著《隨園食單》中有一段關於月餅作法的記載,其中強調:麵皮一定要反覆揉搓方才味美。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如此看來,當時的月餅製作已經相當成熟了。小小的一枚月餅不僅飽含著「團圓」之意,更可以寄託鄉愁。雖然無法還原古時的情景,但卻也可以嘗試用不同的食材搭配,製作出你記憶中的「中秋」滋味。在我的記憶中,中秋時節奶奶都會開始忙碌地製作地瓜幹和山棗糕。我記得那空氣中混合著松樹和泥土的香味,那是家鄉的味道。因此,我特意製作了【松月】月餅以此寄託鄉愁。將抹茶製作的外皮融入香草、芸豆,吃起來口感清新,洋溢著淡淡的茶香。「月到中秋分外明,酒到十五格外醇」。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月中丹桂,潺潺流水,碗中明月,伴著花香,親友舉杯,喝一杯桂花蜜酒,也成為佳節的一種美的享受。這醇香中夾雜著一絲甜蜜的美酒其實製作起來並不複雜,但卻非常磨練耐性。採下桂花,挑揀出花蕊精華,用酒和冰糖浸泡一年,不勝酒力的可以選擇低度酒,其清香撲鼻的酒香也足讓人沉醉。中秋時節,也是蟹正肥美的時候。《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所描繪的「蟹宴」場景可謂真真吃出了情致。從古至今,人們在螃蟹的烹飪方式上也加以諸多嘗試。常見的有醃螃蟹、釀螃蟹、螃蟹羹等。在北宋時期,有一道街頭小吃——洗手蟹,製作方式可謂粗獷。將生蟹剁碎,用鹽梅、椒橙一拌,直接上手吃。而南宋《山居清供》裡的「蟹釀橙」則更顯精細。把蟹粉和少量橙汁,釀在大橙子裡,用酒醋水蒸熟,清新鮮美,「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而吃蟹必手腥,聰慧的古人發明了用紫蘇、菊花或是和著桂花的豆面製成的,能有效去腥的洗手湯。《調鼎集》裡也記載了菊花葉能有效的去腥,如此一來,吃完鮮美的食物,手也是清新的,豈不雅哉。洗手湯的做法並不複雜,只需菊花葉或是紫蘇葉加水煮開放涼即可,倘若我們吃蟹完畢,用自己煮的古法洗手湯洗手,然後印著月光賞花踱步,再小酌一杯,豈不是也如古人一般浪漫。易筱,「元古本店」茶食店店主。擅長製作中式茶點。憑藉自己敏感的味蕾和製作家鄉甜食的記憶,將東西方甜品工藝與中國傳統茶點相結合,在茶點的創意和造型上獨樹一幟。


 點擊觀看往期視頻  

吃掉小說|《七宗罪》意面|《白鯨記》雜燴|肖申克牢飯|雞肉煎蛋美式早餐|川味小面|瘦身Brunch|「姨媽」早餐

攝影師高遠|楊洋的版畫|陳天灼|葉甫納|北鷗|硃砂和《阿城文集》|孫遜|小野哲平|舞者王亞彬

柑橘森林|Rose三姐妹|拙樸金工|日日之器|住在鄉下|立夏說茶

養24隻貓|文身|小動畫-貓|脫口秀|搖擺爵士舞|動畫-川普

School酒吧|黑膠|衡山和集|松庵文庫|一本書書店|古典音樂咖啡館

相關焦點

  • 吃螃蟹
    後面第四十三回有鳳姐九月初二過生日的明文,中間又有海棠社詩課,初二、十六開社作詩的明文(見三十七回)。這三者如果仔細研究起來,中間洋洋灑灑五六回字。在時間上自有矛盾處。但這系小說,自難像歷史那樣認真細考。但從所寫風光來看,這吃螃蟹的時候,自在九月初二前若干日,以八月中旬左右為宜。這正是以北京人吃螃蟹的生活為背景來描繪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先從時令上說是這樣的。
  • 這個中秋,你還在吃螃蟹粑粑和熱量炸彈嗎?
    如果忽略能量的散失,根據牛頓第一定律計算可得:一個雙黃蓮蓉月餅產生的能量能把一個普通飲料瓶射出大氣層!多吃幾個你就能把玉兔帶回月宮了!  作為一個正常人,顯然沒辦法通過吃月餅登陸月球、創造人類歷史,不過你至少可以吃到登上體重磅創造歷史新高。
  • 泰然野狐禪 吃螃蟹的學問
    ,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晉書·畢卓傳》「可以持蟹螯,逍遙此居室。」——梅堯臣(宋)《凝碧堂》從中秋到重陽,是吃螃蟹的季節。相信不少朋友最近或是下館子、或是從水產市場買回來,多少都要吃幾隻螃蟹解解饞。說起吃螃蟹,這學問大了——王世襄先生的兒子王敦煌寫了一本書叫《吃主兒》,專門有一章寫怎麼吃螃蟹,今兒個咱們撿有趣的聊幾段兒。
  • 帶妙可藍多回家過中秋,跟家人分享新潮的美味
    奶酪相信大家都吃過,那麼妙可藍多芝士流心月餅你吃過嗎?月餅餡料豐富,色澤誘人,餅皮包裹內餡軟糯鬆化,輕輕咬上一口,芝士拉起長絲,奶香濃鬱,回味無窮。   恰逢中秋,妙可藍多推出這款新潮美味的月餅,就是希望大家能把這份新潮的美味帶回家。妙可藍多妙趣成長助力官孫儷傾情推薦,讓大家在回鄉的車站內都能看到妙可藍多的身影。過中秋,就要帶妙可藍多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吃到美食的喜悅。
  • 中秋到,吃螃蟹,別忘了有忌諱
    再過幾天,就是國慶節和中秋節了,是人們團圓的佳節。親朋好友相聚,難免會一起品嘗美食。這個時節也正是螃蟹上市的最好時節,也是螃蟹最肥美的時候。所以,吃螃蟹聚會佳選。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自古以來,一直被人們所喜愛。
  • 中秋吃蟹怎麼吃?一張圖包你秒變吃蟹高手
    中秋佳節,每年都要搶購「美麗心靈」和「半個島嶼」月餅,和家人歡聚一堂,燙一壺小酒、蒸幾個螃蟹,邊剝蟹殼邊嘮嗑,人生就該這個樣子過嘛!雖然中秋吃蟹不是傳統習俗,只不過是這個時候的蟹肥到嘴巴和腸胃直痒痒,那膏滿蟹肥,不吃都對不起菜市場大媽掏心掏肺的吆喝。
  • 史上最全圖文詳解教你吃螃蟹!吃貨必轉!
    回復「鏡湖遊泳」,贏免費遊泳券小皖導語:中秋將至
  • 《雙髻山風雅詩刊》己亥年「中秋節」同題詩詞合輯(總第130期)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賞析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 潮汕過中秋,你知道多少?
    潮汕地區的中秋,之所以令人神往,除了潮汕人的世世代代亙古不變傳承下來的民間習俗,也有著潮汕人心頭恪守著「美景、文化、美食」的信仰。潮汕地區過中秋,有著普天同樂的喜慶,不僅僅是家家戶戶團圓,也有著天上的各神明、先祖也跟著「團圓」。每至中秋,各家各戶都會的拿著各種祭品「拜老爺」,有如地頭老爺「伯公廟」、有如家中管平安的「司命公」等,先祭拜了神明,也就要祭拜先祖。
  • 潮汕過中秋,不一樣的鬧熱
    潮汕地區的中秋,之所以令人神往,除了潮汕人的世世代代亙古不變傳承下來的民間習俗,也有著潮汕人心頭恪守著「美景、文化、美食」的信仰。潮汕地區過中秋,有著普天同樂的喜慶,不僅僅是家家戶戶團圓,也有著天上的各神明、先祖也跟著「團圓」。
  • 中秋美味限量搶,超級無敵美味的"海景佛跳牆"限時搶訂
    歷經數日慢工熬製蟹黃翅湯底,釣出了鮑魚、海參、花膠、瑤柱、小金鉤翅、花菇等山珍海味的純香美味,文火慢燉將食材的營養釋放出來。美味值得小主您認真對待,建議您按以下步驟品嘗: 步驟一 開蓋,從裡迸發出來的香味,瞬間溢滿鼻尖濃鬱而又熱烈地挑逗著味蕾。
  • 中秋有三寶:螃蟹、南國梨、葡萄!
    秋天堪稱一年裡吃螃蟹的最佳時節母的子粒飽滿公的肉實鮮美不過吃螃蟹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但是在大遼寧遠不止河蟹這一種美味丹東——虎頭蟹時下吃螃蟹至少要注意三點!每逢佳節胖三斤美食地圖是知音中秋佳節記得叫小夥伴兒們和你一起胖胖噠!
  • 中秋故事+最美月亮詩+嫦娥兒歌動畫,陪娃過一個充實浪漫的中秋佳節!
    今年的九月真的是格外忙碌,剛剛結束開學季,轉眼中秋節就又到了……常爸想想,去年這時候自己遠在美國,那種雖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終究「月是故鄉明」的思鄉情感在團圓佳節真的很是強烈。這次回到國內過中秋,常爸可是早早就開始準備上了!
  • 搜城微美食---陪伴中秋佳節的美食
    江浙——大閘蟹西風響、蟹腳癢,吃蟹賞菊,可謂中秋最為風雅的一道景觀每到中秋,就會不由的想起桂花酒香香甜甜的味道。江南各地過中秋節,「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由來已久。傳說南山腳下住著一戶窮苦人家,雙親年老,膝下一女名叫黃花,連年災荒,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缺衣少食,病倒在床奄奄一息。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非智人,而是他們,智商超高最後還是滅絕了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一個人的勇氣可嘉,據說這個典故源於人類第一次接觸到螃蟹這種生物,當時沒有人敢對這種外形奇特、行走怪異且帶著一對堅硬「鉗子」的動物下手,直到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出現後,人類才開始認識到螃蟹其實可以很美味。那麼,這個故事中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否真實存在呢?
  • 《當代》中秋賞讀 | 原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京華煙雲》第十六章遇風雨富商庇寒士 開蟹宴姚府慶中秋中秋節是一年的大節,傅先生應邀來姚家吃飯,也是立夫母子在姚家住的最後一個晚上。姚先生買了兩大簍子最好的螃蟹。持蟹賞菊度中秋,是中國的老風俗。結果桌子上擺的是溫過的酒,每人面前一小盤姜醋醬酒油調好的佐料兒,這種熱性的佐料正好和螃蟹的寒性兒互相抵消。  全家人人都喜愛的一餐,沒有勝過一桌螃蟹席的了,每逢吃螃蟹,總是熱熱鬧鬧的。一點兒不錯,螃蟹是講究美食的人最貪最迷的東西,香味,形狀,顏色,都異乎尋常。在中秋,螃蟹正肥,這一年,夏季雖然多雨,對螃蟹這一道美味並沒有害處。
  • 中秋節別光顧著吃月餅,還可以留意3樣特色菜,傳統美味難以忘懷
    明天既是國慶又是中秋,除了出遊之外,美食也必不可少。月餅估計大家都吃膩了,每年基本都是蛋黃蓮蓉、奶黃流心等月餅,至於冰皮月餅、冰淇淋月餅也就吃吃罷了,說到底最愛吃的還是各地的特色菜,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各地的特色應節菜。
  • 「聞馨走月」 四川自貢文藝界人士舉行中秋書畫雅集活動
    封面新聞記者 陳章採 鄧丹中國文人歷來崇尚風雅。一個人的風雅多少有些寂寞清寥,一群人的風雅便是一種崇尚自然和閒逸志趣的文化風氣,也是一種文化品位的提升。文人雅集以特殊的力量將文人凝結在一起,也成為中國文化長河中的一大奇觀。
  • 在成都人眼裡,會吃宮廷糕點才是真的風雅.
    從此,桂花糕變成了範兒姐印象中最高級最美味的點心,跟「糕」字沾邊兒的食物也一定美味無比。待嘗過文殊院宮廷糕點之後,電視劇中的情景化成了真實的舌尖滋味。來過成都的人,也常常會大包小包的買回家鄉,和朋友分享來自成都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