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知名主持人汪涵直播帶貨"翻車"!退貨近80%,更有網紅直播100%退貨,國家監管出手了!

2021-02-14 一點丹東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創下了4982億的新高,薇婭、李佳琦的直播間超3億人次在買買買……

在這瘋狂的背後,卻曝出直播數據造假,退貨率高達70%等問題。最近,繼李雪琴、楊天真等直播中刷流量被曝光之後,「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成為周末的熱門話題。

對於此事,汪涵籤約方銀河眾星回應稱「這是假的」,公司沒有任何虛構數據或購買流量的行為,只是幫該電商平臺帳號做一次直播執行,沒有必要去刷單,這次刷單後退單具有惡意攻擊特徵。目前平臺方正在介入調查,具體攻擊源頭還未查清。

花10萬請汪涵直播

退貨率76.4%?

據網友爆料,11月6日,某公司請汪涵直播帶貨,開播費10萬,當天成交1323臺,退款1012臺,退款率高達76.4%。而且其他商家也有類似遭遇,導致店鋪收到了平臺虛假交易警告。

據紅星新聞報導,參與直播活動的一位商家表示,很多客戶訂貨後又聯繫撤銷了,第二天就退貨了,根本就沒有發貨。

這位客服稱,當天退了50臺洗碗機,退貨率已經超過了70%,具體發貨情況不方便透露。

對於平臺處理情況,客服稱,淘寶對本次訂單異常沒有處罰,但10萬元的開播費是不會退還的。

311萬粉絲

僅11萬真實觀眾

「雙十一」剛過,許多電商平臺與網絡直播的頭部主播紛紛曬出亮眼數據。

有數據顯示,11月10號,薇婭直播間觀看人次8200萬,當場直播(包含0點後數據)銷售額超過11億。「雙十一」期間,淘寶直播誕生了28個成交額1億元的直播間。

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直播商家數量較去年增長了220%,今年超過300位明星、400位總裁參與到了直播間賣貨中。

但是根據騰訊深網報導,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當紅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等被邀嘉賓在京東平臺上參與了一場直播活動,這場針對科技產品的帶貨直播,數據顯示這場直播活動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11萬的真實觀眾。

工作人員向媒體透露,此次直播由平臺發起,承接的主辦方把直播效果維護交給了某傳媒公司,傳媒公司再把直播人氣和互動等需求,外包給一家刷單機構。

事實上在雙十一之前就有人質疑直播帶貨的數據造假。今年的「618」,中消協還曾點名羅永浩直播數據造假。

直播數據造假似乎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雙十一成了這些黑產「衝業績的最佳時候」。一位經營直播刷量軟體的商家表示,他公司開發的「雲控」刷量軟體在雙十一期間需求非常大,每天有幾百萬的流水,相當於大半年的業務量,而購買者既有中小主播,也有知名帶貨網紅。

在商家展示的一段視頻中,雲控系統連接好試驗的手機之後,完成系統設定,商家面前的十幾臺手機自動打開平臺、關注指定主播、開始批量互動。

網紅直播全部退貨

「都說甲方是爸爸,在網紅直播帶貨領域,乙方(MCN)才是說一不二的爸爸。」某護膚品品牌創始人武術哥在社交平臺上的感慨。

武術哥告訴深燃,他們本想雙11期間找網紅帶貨衝一波銷量,結果包括他在內的三十多個商家,被集體刷單了,賠了夫人又折兵,花掉的坑位費和20%分傭全部打了水漂。

這場直播定在10月31日晚的黃金時間段,主辦方宣稱,主播是1600萬粉絲、自稱曾創下6000萬帶貨記錄的網紅「爆笑三江鍋」,直播帳號是有2300萬粉絲的某國字頭帳號。

武術哥表示,直播過程中,本該是主角的「三江鍋」一共在直播間待了不過5分鐘,帶貨效果更是荒謬——「一過凌晨12點,在直播間購買我們商品的用戶紛紛發起了退單。」

事後武術哥一算,退單率高達97%,直播間成交額超過5萬,退單退到只剩了16單,實際成交額只有千元左右。但是開播前,包括他在內的數十個品牌方已經一併將坑位費100%全款打入了主辦方帳戶。也就是說,武術哥為這場直播投入的十多萬元幾乎全部打了水漂。

而同一場直播的其他品牌,退貨率更是高到不可想像的99.99%,甚至部分商家所有訂單被發起了退款申請,一單都沒有發出去。商家們核對後臺才發現,訂單地址「都是瞎編亂造」,買家名字也很奇怪,比如「圖片」。

部分訂單地址 

一場直播後,一單都沒發出去的商家後臺 

針對直播亂象

國家監管已出手

據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13日消息,為加強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下稱《規定》)並徵求意見,其中明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不得發布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數據流量造假。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鄭楊攝

《規定》分為總則、直播營銷平臺、直播間運營者和直播營銷人員、監督管理、附則共5個部分,對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做出多項規定。

《規定》第二章第十一條明確,直播營銷平臺應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注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對不適宜未成年人參與的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直播營銷平臺應當在信息展示前予以提示。

此外,《規定》指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從事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時,不得發布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數據流量造假;知道或應當知道他人存在違法違規或高風險行為,不得為其推廣、引流;

不得侮辱、誹謗、騷擾、詆毀、謾罵及恐嚇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得有可能引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為和違反社會公德行為、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不得涉嫌傳銷、詐騙、賭博、販賣違禁品及管制物品等其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的行為。

對於違反《規定》,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網信等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版權說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二十二條之規定,即"避風港原則",本站所有文章及內容系第三方作者上傳,如有侵權行為請及時聯繫本站客服刪除。

END—

相關焦點

  • 汪涵直播帶貨「翻車」!退貨近80% 更有網紅直播100%退貨 國家監管...
    但是根據騰訊深網報導,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當紅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等被邀嘉賓在京東平臺上參與了一場直播活動,這場針對科技產品的帶貨直播,數據顯示這場直播活動有311萬人圍觀和互動,但實際只有11萬的真實觀眾。
  • 汪涵帶貨被指「造假」,明星直播屢「翻車」,監管出手整頓
    眼下,直播帶貨這一行可謂如日中天。繁榮的背後,疑似「翻車」事故頻發。日前,汪涵、李雪琴、楊天真等明星網紅因疑似刷單,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正因如此,監管出手整頓可謂是「及時雨」。汪涵帶貨退款率超70%?一張朋友圈散布的截圖,讓知名主持人汪涵再度挺進熱搜榜。日前,吃瓜群眾最關心的話題非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莫屬了。
  • 退款率近80%,汪涵直播帶貨翻車?籤約方回應
    知名主持人汪涵11月6日的一場直播帶貨被曝退款率超七成,引發社會關注。11月12日,汪涵籤約的直播機構上海銀河眾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該司從未有任何虛構數據或購買流量的行為,「合理懷疑是第三方以刷單為手段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 楊坤直播又出事?直播帶貨頻翻車,這9000億元的市場如何規範?
    而另一方面,惡意刷單、花式踢館、虛假舉報等同業競爭也汙染了直播生態。」中消協稱,例如,「汪涵直播帶貨翻車疑雲」、「李雪琴親歷直播帶貨造假」。汪涵順德專場直播截圖此前,據新華網報導,花80元可以在直播中刷上百的觀看數據,150元能買到1萬的觀看數據。
  • 汪涵直播帶貨「翻車」?網信辦出新規:對數據造假嚴厲打擊
    鈦媒體APP註:明星直播帶貨「翻車」已經不再是新鮮事。近日,知名主持人汪涵一場直播帶貨被爆退款率超七成,引發社會關注。日前,有參加汪涵直播間的商戶在朋友圈發文稱,11月6日,該司電商店鋪參加銀河眾星直播機構旗下藝人汪涵「順德專場直播」。開播費10萬,當天成交1323臺,退款1012臺,退款率76.4%,ROI僅為0.3,「更令人氣憤的是直播進行中出現大批多臺退款單的刷單行為,導致我店鋪收到平臺的虛假交易警告。當天直播其他順德商家也有同樣遭遇,至今銀行(應為「河」)眾星未給出解決方案。」
  • 多方出手規範直播帶貨亂象,有望告別野蠻生長
    事實上,當直播帶貨、網紅帶貨「火了」後,引發的相關問題值得關注。比如吳曉波「新國貨首發」專場,付60萬的「坑位費」,最後只售出15罐奶粉;小瀋陽直播賣白酒,當晚下單20件,第二天退貨16件;葉一茜賣單價200多塊的茶具,90萬人觀看,成交額不到2000塊;黃聖依賣5個杯子收10萬坑位費等,都引發全網熱議。中消協發布的「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明星帶貨頻繁「翻車」,還能看好直播行業嗎
    快手辛巴假燕窩事件陳小春直播賣金條,消費者收到塑料片黃聖依否認10萬坑位費只賣掉5個保溫杯中消協點名汪涵、李雪琴、李佳琦有刷單造假、售後不滿意問題直播帶貨亂象叢生中消協通過對10月20日—11月15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
  • 又一知名藝人直播帶貨翻車?商家已報警,經紀人回應...
    在這個電商直播的時代,直播帶貨不再是網紅們的專屬,很多明星藝人也開始加入。其中,楊坤也不例外。靠著獨特「沙啞腔」獨步江湖的楊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風靡全網。楊坤在抖音帶貨的視頻截圖楊坤直播帶貨翻車商家:沒想到全是水分近段時間以來包括汪涵、李雪琴等明星直播「注水」後,越來越多的明星以及各路網紅的直播銷售量都有出現不真實的情況
  • 知名主持人汪涵直播帶貨被曝翻車 籤約方回應:假的
    【CNMO新聞】2020年可以說是直播帶貨發展重要的一年,不論是否是專業直播人士,都開始試水這個行業,尤其是在一些短視頻平臺,帶貨直播隨處可見。在這樣的背景下,直播帶貨的質量也就可能參差不齊,近日,知名主持人汪涵直播帶貨被曝翻車,引發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 又一知名藝人直播帶貨翻車?商家已報警,經紀人這樣回應……
    楊坤在抖音帶貨的視頻截圖楊坤直播帶貨翻車商家:沒想到全是水分近段時間以來包括汪涵、李雪琴等明星直播「注水」後,越來越多的明星以及各路網紅的直播銷售量都有出現不真實的情況。楊坤在開啟他的「32場直播帶貨「之旅後不久也翻車了。
  • 國家出手幫你講武德|跟直播帶貨一起翻車的,是消費者對直播的信任
    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李雪琴直播帶貨數據造假、李佳琦遭消協點名,還有最近正鬧得沸沸揚揚的:網紅辛巴和職業打假人王海關於燕窩的對峙……最近的直播帶貨陷入了一場危機。01藍海變紅海 一場殊死搏鬥起初大家都看不上眼的「網紅」、「網絡直播」,早已慢慢沁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不論你到底有沒有看過直播、有沒有買過直播間的東西,但相信你肯定聽過李佳琦、薇婭的名字,甚至在一些綜藝節目中也見到過他們的身影。
  • 從理財產品暴雷到直播帶貨翻車,汪涵還有多少信任可以被消耗
    開播費10萬元,當天成交1323臺,退款1012臺,退款率76.4%,ROI僅為0.3,「更令人氣憤的是直播進行中出現大批多臺退款單的刷單行為,導致我店鋪收到平臺的虛假交易警告。」該商戶還表示,當天直播其他順德商家也有同樣遭遇,至今銀河眾星未給出解決方案。明星直播帶貨這一年,翻車不在少數,只不過像汪涵這種咖位以這種形式「翻車」著實不夠光彩,輿論很快發酵。
  • 汪涵、李雪琴之後,楊坤也翻車了?直播帶貨120萬被指實際成交4萬,商家已報警
    楊坤在抖音帶貨的視頻截圖楊坤直播帶貨翻車商家:沒想到全是水分近段時間以來包括汪涵、李雪琴等明星直播「注水」後,越來越多的明星以及各路網紅的直播銷售量都有出現不真實的情況。圖片來源:@楊坤明星網紅直播帶貨頻「翻車」廣電總局出手治理事實上,最近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頻發,此次刷單數據造假也並非個案
  • 汪涵帶貨翻車背後,瘋狂的直播造假產業鏈
    知名主持人帶貨翻車!!!最近,知名主持人汪涵帶貨翻車的消息,廣受關注。其三,可能是汪涵的競爭對手刷的單,目的是搞臭汪涵直播帶貨的名聲。反而,更有可能是汪涵的競爭對手刷單,藉此搞臭汪涵帶貨名聲。 截止目前,銀河星眾和直播平臺並沒有給出結果。到底是汪涵被人坑了?還是該商家被人坑了?都是後話!
  • 這20起翻車 抖出了直播帶貨的所有亂象
    直播帶貨變成直播「翻車」。  上月底(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詳見《直播大整頓!薇婭/李佳琦要被「重點管理」了》)。  本月初,「快手一哥」辛巴即栽跟頭。
  • 屢屢翻車的網紅明星帶貨直播:未來的路還能走多遠?
    大家都知道,現在網紅和明星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個新的銷售風口,一些大網紅和明星一場幾個小時的直播,銷貨動輒上億甚至幾個億,比一些中小型商場一年的銷貨額還要多,難怪現在那麼多人都投入到了直播帶貨這個行列。
  • 直播帶貨總「翻車」,這事快有救了?
    好消息是,在全民直播帶貨、市場規模接近萬億大關情況下,虛假宣傳、貨不對板、質量劣質、售後維權難等尖銳問題,正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6月5日,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就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其中就包括對網絡直播帶貨管理規則的探索實施。
  • 「遠見」明星直播帶貨「翻車」 誰之過?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正所謂「不舉不知物重,不試不知水深」,明星名人的帶貨終於批量翻車了。近日一篇《戳破明星直播泡沫: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誰在「裸泳」?》的深度調查,引發輿論和行業關注。文章列舉了一些咋舌的案例:某二線歌星直播間顯示的在線觀看人數近90萬,200元客單價的直播,一場下來賣出不到2000元。某春晚成名的喜劇明星一場直播帶貨20單,第二天退貨16單。
  • 汪涵、李佳琦、李雪琴等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圈粉熱刷單售假頻「翻車...
    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 (一)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圈粉熱刷單售假頻「翻車」 監測期內,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334083條。每日負面信息量較為平穩,日均在12373條左右,其中11月11日輿情信息量最高。
  • 出新規,遏制直播帶貨亂象
    有專家分析,「這一條規定明確了直播營銷號的名稱、頭像、簡介都需要受到監管,符合規範,這種情況可以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有評論稱,「直播帶貨亂象可以休矣。」 單日幾千萬、上億元的成交金額,使得直播帶貨成了新的營銷風口,但是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不規範的營銷行為被相繼曝光,其中圍繞直播帶貨產生的消費者投訴也與日俱增。 此前有媒體揭露,在一場粉絲量達311萬的直播中,300萬的互動實際上是通過刷單公司營造出來的虛假繁榮。 明星帶貨,也同樣經常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