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讀 | 吳小衛
十點人物誌出品
昨天我們了解到,工作的目的,除了是為了掙錢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在與其他人分工合作中,為整個人類社會創造更多福祉。
但分工合作並不容易,想要與他人合作,就要在平時與他人保持良好的社會關係。
這也對應了人類要面對的第二個約束,為了生存下去,我們必須與其他人發生關聯,以此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和局限。
那麼,我們該怎麼應對社會關係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吧!
人類需要團結
阿德勒指出,由於人類個體的弱點和局限性,單靠自己一人,將無法達成優越目標。
如果一個人選擇孤單地生活,自己面對一切,最終只會走向滅亡。
小說《島上書店》裡的老闆費克裡,和妻子因為擁有共同的愛好,所以回到家鄉開了間小書店。
由於費克裡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所以妻子負責打理書店的一切,二人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但是,當妻子去世之後,費克裡的生活全然變調了。
他的冰箱裡塞滿了冷凍食品;他只訂自己愛看的書,對來書店客人也冷漠苛刻;他嚴重酗酒,於是,在一個喝得爛醉的日子裡,丟了書店的鎮店之寶。
費克裡一次次地拒絕和別人交流,讓他逐漸變窮困潦倒、沒有朋友,日子過得如同行屍走肉般了無生趣。
一個不和別人建立關係的人,他不但不能繼續自己的生活,還無法使人類的生命得以延續。
因此,只要想繼續生存、想對人類和社會作出貢獻,人們就得團結在一起,學著與人合作,藉助彼此的力量共同發展。
而費裡克的改變,也是因為與他人合作——他決定要撫養被人遺棄在書店門口的瑪雅。
為了照顧瑪雅,費克裡不得不開口向島上的媽媽們求助,於是,他慢慢地和其他居民建立起社會關係,融入了小島上的生活。
所以,如果你遇上了困難、活得很低潮時,一定要堅信,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與他人合作來解決。
工作一直沒有好成績,那就去向前輩請教他們成功的秘訣;感情不順利的時候,和另一半坐下來好好談一談;覺得自己很孤單,去找找那些你已經很久沒碰面的老朋友吃頓飯。
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人生,力量或許不夠,但是,只要我們和家人、同事、朋友們持續一起努力,問題終能迎刃而解。
不能只為自己而活
有人說,我就喜歡一個人呆著,不想和人社交,不必強顏歡笑,自己一個人也活得好好的,為什麼非得考慮到別人呢?
確實,適度的獨處能為我們帶來正面的影響,叔本華說:「一個人如果缺乏了孤獨,就是不幸福的,和幸福無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叔本華同時也說,人類如果沒有社會交往,那麼也就和其他的動物沒有任何差別了。
在阿德勒看來,人只有通過合作來建立對社會的興趣,人類和社會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舉個例子,語言就是社會興趣的產物,人類藉由這個共同的工具交談、閱讀、寫作,與他人進行溝通。
如果一個人對社會裡的其他人完全沒有興趣,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這種自私自利的態度,無論對個體還是對集體的進步,都會構成巨大的障礙。
你可能也遇過這樣的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只尋求自己的優越感,在他們眼中,人就是只為自己而活。
有人為了早日晉升為總經理,對下屬非常苛刻,即使下屬重感冒請假在家休息,他也要求必須完成當天的工作進度。
對自己的競爭對手,他同樣非常不客氣,只要對方和自己有不同的觀點,他就要把對方批評得體無完膚,為了完成績效,不顧一切地搶別人的客戶。
和這樣的人相處,你一定會感到很無奈吧!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只追逐個人利益和自我優越感」並不是普羅大眾可以認可的觀點,這樣自私的人,往往無法與其他人類夥伴建立關係。
此外,缺乏社會興趣的人,還很容易導致「過失犯罪」。
一名工人收工時沒將電纜移到路邊,讓電纜就這麼橫在馬路上,結果一輛車碾在了電纜上,導致車輛翻覆;一個抽菸的人隨手把菸蒂丟到路邊草叢裡,卻沒注意煙上的火花還沒熄滅,最終引發了一場火災。
這兩起案子中的肇事者,其實都沒有故意傷害別人的意圖,但是,他們缺乏了為他人著想的意識。
由於對其他人沒有興趣,而且沒有足夠的合作意識,只關注自己的便利,所以他們不會考慮別人的安全。
所以,人生不是一場只為自己而活的旅程,身為人類家庭中的一份子,享受著前人留下的福祉的同時,我們也要為其他人,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扮演好自己的每一個身份
說到「人生贏家」,你覺得他們擁有哪些令人羨慕的事物?
人緣好、有自信、工作能力強、有個幸福的家庭…,這些對人生贏家的描述,都是我們渴望擁有的一切。
人生贏家們之所以能過上我們羨慕的生活,就是因為他們在面對人生的各種困難時,選擇了用合作的方式,解決人生的三大問題。
工作時他們與同事合作,取得傑出的表現;在家裡,與另一半共同努力經營家庭關係,所以有和睦的婚姻;和朋友在一起時,他們互相分享所學,給彼此出主意,因此有著可以隨時幫忙的各行各業好友。
曾是世界首富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就是一個善用合作的人。
全球有億萬人在使用的微軟,是比爾•蓋茨和發小保羅•艾倫一起創立的。
比爾•蓋茨有一個美滿的小家,因為他和太太在每個重要的人生關口一起討論、做決定,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
他和好友巴菲特常在重大議題上交換想法,然後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為慈善做努力。
想一想,如果我們能和所有人做朋友,並通過有用的工作和幸福的婚姻貢獻於社會,就不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也不會輕易被生活中的困難擊敗。
如此一來,你便會覺得自己處在一個友善的環境裡,心上有喜歡的人,並且可以和其他人平等地面對問題,生活得如魚得水,
即使遇到難題了,你也會積極地認為:「這是我的世界,我必須行動並組織起來,不能等待和空想。」
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就算自己一直保持著正面樂觀的態度,但這個世界並不美好,裡頭充滿了邪惡和困難、偏見和災難,不斷地阻礙著你得到幸福。
不過,這就是我們自己的世界,長處和弊端,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這是一個由我們去創造、去改善,去為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時代。
就像馬克•扎克伯格寫給小女兒的信裡寫道:「不要太擔心你的未來,有我們呢!我們會為了你和其他孩子,竭盡所能,改變這個世界。」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正確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各個角色,我們就是在為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盡到了身為人類大家庭一份子的責任。
如同阿德勒說的:「我們能給一個人最高的讚美就是,一位好同事、一位好夥伴,以及一位愛情和婚姻中的真正伴侶。」
結語
今天我們了解到,想要過上如魚得水的人生,就要建立健康的社會關係,才能享受到合作的好處,同時,透過與其他人一起合作,扮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就是我們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每本傳記我們都會從留言中選出3-5個人贈出精美書籍哦!聽書拿好禮,大家踴躍留言點讚吧。
互動
你有沒有因為與別人合作,而讓自己做得更好的經驗?或者,你是否也曾在與別人的合作中,成就了他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美好經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自卑與超越》⑧ | 一個人生活,沒有你想得那麼美好》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