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被證明是對的,人生將變得毫無意義!網友表示網抑雲時刻到了

2020-12-23 騰訊網

「如果我們的宇宙有知識所達不到的地方,那想像力可以達到。」人之所以比動物高級,是因為我們對萬物保持好奇心和創造力,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掌握了無數高端的科技手段,也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甚至飛出地球,飛向銀河系,向著神秘浩瀚的宇宙發起探索。

然而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們許久,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未來又將去向何處,如果有一天,量子力學被證明是對的,那麼現實的人生還會有意義嗎?

量子力學的建立

有一句打趣的話「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是20世紀物理學界的兩大科學支柱,修正了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只能使用了宏觀低速物體的缺陷,深入物體的本質,解釋了微觀高速的原子以及原子核的理論,而20世紀以來,一直是哥本哈根學派所推崇的量子力學佔據上風。

量子力學認為能量是解決一切反常現象的關鍵,整個宇宙就是一個能量的大合體,而難以解釋的量子糾纏其實就是同一個粒子在不同宇宙的映射罷了,而不是一種簡單的疊加狀態,量子糾纏是分裂宇宙的證據。

微觀粒子的運動具有波粒二象性和不確定性原理,應該利用波函數來解釋粒子的存在和運動。就像原子核外的電子云排布是隨機有概率的,我們只能預測下一次原子在哪裡出現的可能性大,卻不能準確得出下一秒原子會去往哪裡,每一個量子態的測量都有不同的結果。

量子不確定性原理使得你無法預知一個微觀粒子未來的狀態,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不玩骰子,但是量子力學讓我們不得不相信,上帝似乎是玩骰子的。

這些都暗示人類對量子的測量行為會破壞量子的疊加狀態,但不能說物質是由於人類的意識而存在,而是因為不確定性原理,每一次的觀測都存在偶然性,不能準確的預測出未來的發展狀態,人類的意識是宇宙能量的一部分,每個人都與量子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會影響今後的發展。

最有名的實驗是人們常拿出來說的「薛丁格的貓」。這一實驗的原理講述的就是事物原本處於疊加狀態,而一旦科學家們對觀測進行幹預,處於疊加狀態的事物就會馬上坍縮成一種較為固定的狀態。

盒子打開之前,我們無法確定貓的生死,而人有自己的想法和精神,通過這種能量來影響最後的結果,人們希望貓活著,那麼打開盒子之後,貓就有可能活著;人們希望貓死去,那麼打開盒子之後,貓可能就處於死亡狀態。

這一實驗告訴我們,世間根本就沒有什麼確定好的命運軌跡,即使可以通過計算得出大概率事件,那我們的生活還是充滿無數的可能性與小概率事件。

人的行為和意志對結果是有影響的,有的人一路順風順水,有的人生來踉踉蹌蹌,都是由於各自的選擇不同罷了。如果量子力學是對的,那麼沒有誰可以被預測,每個人都有存在的意義,我們的存在,是可以改變大概率的事件。

人生存在的意義

其實量子力學所帶來的理論在某一程度上與中國古典的道家太極八卦思想是相契合的,物理學界與哲學界是可以相通的。我們不得不感慨幾千年前老祖宗的智慧。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人的意識不僅僅存在於精神世界中,更是有能量的

可以影響今後事情的發生,善惡就在一念之間,現在所做的選擇是不可以被預測計算的,具有不確定性,現在的所有選擇對今後的結果都會產生影響。

我們努力為了目標奮鬥,我們的意識就會對最後的結果產生正面影響,而消極怠工,得過且過,那我們的意識就會對結果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即使有一天量子力學被證明是對的,我們每個人的存在依舊有意義,我們的命運還是由自己掌握。

按照目前的觀點,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我們無論是出生還是死亡都是存在的,活著是一種狀態,人死亡之後,不過是換了一種存在的方式,還存在於這個空間中沒有消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因此生而為人,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和意志主導自己的命運,而不是坐等著「拉普拉斯妖」的照拂,祈求神靈的幫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存在,沒有人可以被觀測,也沒有人可以被預測,每個人的人生都面臨著各種不同的分岔路口,此時的選擇只能由你自己決定。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被證明,為什麼人生就毫無意義?真相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在科學上的探索一直都是永無止境的,很早以前愛因斯坦就提出了相對論等理論,這些理論都刷新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其中量子力學被證明是對的以後,有科學家認為人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科學家到底為何這麼說呢?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 凌復華:馮·諾依曼在量子力學領域的貢獻
    在這本書中,作者通過探索量子力學的數學結構,可以獲得對量子物理學的深入洞見.他首先介紹了埃爾米特算符和希爾伯特空間理論,它們提供了轉換理論的框架,馮·諾依曼將其視為量子力學的確定形式.應用這一理論,他用嚴謹的數學來應對量子理論中的一些普遍問題,如量子統計力學以及測量過程.
  • 量子力學能夠證明!& 微觀世界「無時空鏡像效應」的特性,讓一切變得皆有可能
    量子力學能夠證明!   轉載自 籠子裡的平田君     發布時間:02-1119:51 導讀:如果說宇宙是一個光碟,光碟裡的內容便是我們的世界,應該沒有多少人相信,畢竟這個「真相」有點駭人聽聞!但諾貝爾得主、荷蘭科學家傑拉爾杜斯·霍夫特卻認為,宇宙很可能是一個全息投影,從而開創了新的宇宙假說——宇宙全息論!
  • 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包括你
    量子力學出了名的令人難以理解,它違背直覺又看起來毫無意義。科普報導總是將它描述為「奇怪的」、「怪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或以上所有特點。然而,我們並不這麼認為,量子力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物理學家在半個世紀前放棄了唯一的理解方法。時至今日,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幾乎停滯不前。當年沒能解決的重大問題今天仍然懸而未決。
  • 【量子物理】顛覆思維,讓你十分鐘搞懂量子力學
    這就是「量子隧穿」。如果放到宏觀世界,人能不能穿牆?按照量子隧穿,宏觀物體也能發生隧穿效應。人也可能穿過牆壁,但要求組成這個人的所有微觀粒子都同時穿過牆壁,實際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從概率上說,人可以穿牆。      愛因斯坦對於這樣的概率說嗤之以鼻。概率的存在,只是量子力學理論不完整的證明。量子力學並沒有找到完整描述微觀和宏觀世界的理論。
  • 量子力學誕生後的120年,沒有人真正懂他
    甚至連普朗克自己對他的發現也表示不解。他用了多年時間,試圖將的這個常數應用到經典物理學中,但都沒能成功。儘管這個想法在當時很荒謬,但事實證明,來自其他研究的數據完美地與量子理論相符合。愛因斯坦是最早領略到量子力學的奧妙的人之一。1905年,他寫了一篇論文,將普朗克的理論應用到光電效應中。
  • 量子力學「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可能有答案了:算不出來
    如果評議通過,這篇文章就能一下子解決純數學、量子力學以及複雜性理論這一計算機科學分支的一連串相關問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還能解決一個已經提出40多年的數學問題。 如果證明成立,「這會是一個非常優美的結論」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理論量子物理學家Stephanie Wehner說。
  • 量子力學究竟「可怕」在哪?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他所以現在我們可以說愛因斯坦錯了,事實證明上帝不僅擲骰子,並且它還擲得非常熟練。有科學家曾指出,只要你懂一點量子力學,那麼你就比90%的同齡人更能看清縹緲的未來。 如今,各個實驗室都在埋頭研究量子力學,一旦其中有飛躍性的突破,那麼將引爆人類的發展、文明的發展,甚至重塑整個世界的面貌
  • 他把「量子力學」講成了「大白話」
    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文受訪者供圖    講著量子力學的大學教授不一定都是「老學究」,還有可能是戴樹璽。    12月1日,44歲的戴樹璽,兩眼的靈光穿透鏡片,以敏捷的思維,接著河南商報記者拋出的話題侃侃而談。
  • 《新民周刊》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日常生活,大到日月星辰,中到江河湖海,小到柴米油鹽,全都可以用牛頓的理論來解釋,因此人們認為這就是主宰整個宇宙的終極真理。進入20 世紀,科學家們發現,牛頓力學只適用於我們的宏觀世界,放到尺度特別小的微觀世界,這套理論就完全行不通了。所以,量子力學是關於微觀物質世界運動規律的理論體系。
  • 感知論與量子力學合龍,首度揭開震撼世界的人間真相!
    物質,比如粒子,它們開始呈散漫的游離狀,其實就是無狀態,它們突然間集合或是變得有序,是一種力或者能量讓它們集聚或做有序運動的。這種「力」就是一種規則,是在某個範圍以內運動的作用於介質的方式,是能夠改變介質,比如粒子和夸克運動形態的理由和原因。這種「力」並不能看成是物理的,它是一種抽象的規則到作用力的過渡形態,這個最原始的規則的力的來處就是非感知領域。
  • 快速入門量子力學,看這個就夠了
    之後,普朗克一直試圖將自己的理論納入經典物理學的框架之下,可是,量子力學的發展速度超出了他本人的想像。1905年,愛因斯坦證明了光不僅有能量單元,而且物體吸收的光也是不連續的,並非均勻分布,從而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
  • 黎曼猜想或被量子力學解決?阿蒂亞用了什麼方法?
    阿蒂亞將演講黎曼猜想的證明;2. 舒爾茲等指出望月新一關於abc猜想的證明不真。這兩件事情完全碾壓了剛上頭條的馬雲支持數學事件。具體參考本號文章:巨人大戰:abc猜想還是abc猜想|最年輕菲爾茲獎得主舒爾茲說震驚!阿提亞爵士證明了黎曼猜想?哈代式玩笑還是晚節不保?
  • 量子力學描述的「隨機」是宇宙中唯一真正的「隨機」嗎?
    答案總是一樣的,因為作為一個數學模型,量子力學是以概率為解釋,它不同於經典概率。但在某種程度上,如果量子力學是一個隨機近似理論呢?那麼真相在哪裡呢?  這使得不可能「證明」一系列確定性事件是確定性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發展新的確定性理論。  離散性是量子力學的驅動原理,而不是隨機性。畢竟,這叫量子力學,不是隨機力學。普朗克可以通過假設離散的能量狀態來解決黑體輻射問題。玻爾假設氫原子中的電子軌道是一個離散模駐波,導出了裡德堡公式。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是量子粒子作為波處理的自然產物。
  • 很多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卻都與量子力學有關
    具有一種非常奇特的特性,能解釋一切自然現象,很多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卻都與量子力學有關。研究量子力學,可以從哲學和物理學的角度來理解,也可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研究量子力學,物理學的機會,本質上是機會成本遞減,與最優解的遞減有關。
  • 科普:一條成語牽出量子力學、「爐火純青」背後的科學意義
    爐火顏色與量子力學 古人雖然找到了顏色和溫度之間的對應關係,其實也只能是粗略對應顏色與溫度之間的關係。繼續升高溫度,進入到紫外線波段超出了可見光的範圍,就又看不見了。 從經典物理學出發推導出的維恩定律在低頻區域與實驗數據不相符,而在高頻區域,從經典物理學的能量均分定理推導出瑞利-金斯定律又與實驗數據不相符,在輻射頻率趨向無窮大時,能量也會變得無窮大,這結果被稱作"紫外災變"。
  • 看美劇學知識:科幻美劇中的量子力學
    ,之所以備受青睞,源於量子力學自身與宏觀世界的「矛盾」以及其內核中散發出來的哲學意味,用我們常說的話來講,量子力學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像是「玄學」。當我們所觀察的物質小到一定範圍之內的時候,它的物理性質就會與宏觀世界出現截然不同的變化,量子力學就為了研究這一現象而出現的。比如說我們所知的電子、光子,都屬於量子的範疇。
  • 量子力學是如何改變時間軸的?解決時間悖論問題
    這是量子力學平行世界的解釋。 然而,你可以認為,由於量子波函數的性質,量子力學的任何解釋都可以解決這個悖論。畢竟,解釋是理解測量的方式,而不是預測理論。每一種量子解釋都假設同樣的預測。
  • 論量子波動速讀法是否與量子力學有關
    寫下了今天這篇文章,將快樂與大家分享。乍一看,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快樂學習法,佛性學習法,滲透學習法,諸如此類吸引人眼球,實際操作更是令人為之震驚,接著再不斷感慨的神奇學習方法。(筒子們莫要相信這些「學習「法哦)而為了全面深入了解到量子波動速讀,我不惜餘力地去找到專(sha)業(diao)人(wang)士(you)對它進行了解讀。這是一種革命性的閱讀方式。
  • 量子論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相對論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科學家普遍認為物理學基本上已經發展到了盡頭,由於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方程實在是太準確了。當時沒辦法解決的就只有光速需不需要介質(當然,當時認為是需要一種叫做以太的介質,但實際上實驗發現並不存在)以及黑體輻射問題。 而「以太」這一支,誕生了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