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歐洲百年的瘟疫最早從這座城市傳播,今天是最重要的港口

2020-12-23 沙漠玫瑰

1347年,一艘滿載著貨物的熱那亞商船停靠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墨西拿港口,船員們帶著回家的愉悅,興高採烈地跳下船,把貨物運到岸上,和他們一起經墨西拿海峽向北運輸到亞平寧半島,進而送至歐洲各座城鎮。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一種當時未知的病毒也跟著他們一起傳到了歐洲大陸,在此後的短短6年間就造成了超過2500萬人死亡。這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

捷克因黑死病修建的人骨教堂

「黑死病」學名鼠疫,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的瘟疫之一。因患者淋巴腫大,皮膚潰爛流水、變黑,在48小時內死去而得名。在中世紀,歐洲篤信宗教,起初認為是上帝的懲罰,後來發現神職人員也有不少因此喪生的。老百姓就開始懷疑了:既然主教是連接耶穌基督和人間的紐帶,他們為什麼也會生病呢?於是,歐洲迎來了文藝復興的曙光。神不再被一味推崇,才有了諸如拉斐爾、米開朗琪羅這些大師們的橫空出世。

而「黑死病」在歐洲最早「登陸」的這座城市,就是今天義大利西西里島東北角的墨西拿(Messina)

墨西拿老城

墨西拿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人建立的殖民地,由於西西里特殊的地理條件,城市在歷史上多次遭受海嘯和地震,最嚴重的一次就是1908年12月28日7.5級的大地震,喪生了10萬人。天災剛過人禍又來,二戰後期遭遇盟軍轟炸,整個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每一次的災難過後,西西里人不屈不撓重建家園。經過半個世紀的重建,重現了她美麗的樣子。

墨西拿扼守住西西里島與亞平寧半島之間的墨西拿海峽,與義大利南部的雷焦卡拉布裡亞隔海相望,海峽最窄處僅有3.1公裡。墨西拿海峽連接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墨西拿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中世紀時十字軍東徵的必經之路。日本女作家鹽野七生女士的叢書《羅馬人的故事》中提到過布匿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因敘拉古與迦太基爭奪墨西拿,將羅馬人引入,從而爆發了三次布匿戰爭。羅馬從此取代了迦太基地中海霸主的地位。

墨西拿的位置

墨西拿海峽一角

許多人知道墨西拿,也因為那部令人心碎、令人心醉的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部分鏡頭就在這座城市拍攝。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取景地錫拉庫薩與墨西拿

今天的墨西拿有大約27萬人,是西西里島第三大城市。不過從旅遊的角度講,小城景點並不算多,半天到一天時間就可以逛完。我兩次來墨西拿都是因為從羅馬乘夜火車至西西里,墨西拿是必經的一站。其實哪怕不需要去掃景點,就坐在港口邊或廣場上的咖啡座裡喝上一杯,沐浴著地中海和煦的陽光吹吹海風,就是我想像中西西里的閒暇時光了。

1、Peloro海岬/墨西拿海峽(Capo Peloro):

距離墨西拿市區約10公裡的墨西拿港口,扼守住了墨西拿海峽。歷史上,這裡是無數次戰爭的登陸地點。港口一座燈塔Torre del Faro為往來船隻指引著方向,是墨西拿永恆的地標之一。港口停滿了各種船隻,從大型貨輪到私家遊艇,反而比市區顯得熱鬧些。早就聽說義大利想在這裡修建一座跨海大橋,許多年過去了大橋依然不見蹤影。原因很簡單,沒錢。

2、墨西拿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Messina)

始建於12世紀中葉的墨西拿教堂也是整個墨西拿教區的主教座堂,又名「聖母升天教堂」。不幸的是教堂毀於1908年的大地震和二戰的轟炸,今天看到的是「修舊如舊」建造的。

推開布滿銅鏽的青銅大門,教堂內部主要為諾曼風格,內部為三通道長方形基督教堂式樣,主祭壇後殿的半圓頂上繪有拜佔庭風格的耶穌像。教堂的裝飾除了帶花飾的窗格以外,還有各種人物和動植物雕塑,牆壁上刻有耶穌的十二門徒和基督教聖人的雕像。內部十分精美。

Tips:教堂不收門票,但有午休,參觀的時候注意時間。

3、鐘樓和天文鐘(Bell Tower and Astronomical Clock)

矗立於教堂左側高61米的鐘樓也是墨西拿標誌性建築之一,始建於16世紀後期,毀於1783年地震,1930-1933年按照原來的諾曼式風格重建。依照當時大主教的要求,從法國斯特拉斯堡購買了一架天文鐘裝在鐘樓裡。

歐洲許多城市都有天文鐘,還記得捷克布拉格那座精美的天文鐘,運行極為精細複雜。但極少有人知道的是,墨西拿這座天文鐘是世界上最大最複雜的機械天文鐘。其中一個錶盤顯示的是年月日,另一個錶盤顯示的是十二星座。每天正午時鐘會敲響,栩栩如生的自動控制的雕塑開始慢慢移動,獅子吼叫、公雞打鳴,雕塑展示與城市有關的文化和宗教事件,十分有趣。

4、俄裡翁噴泉(Fountain of Orion)

教堂前建於1530-1547年的俄裡翁噴泉由米開朗基羅的學生喬瓦尼·安吉洛·蒙託索利(Giovanni·Angelo·Montorsoli)設計,被認為是16世紀歐洲最美的噴泉之一。噴泉最頂上的人就是俄裡翁,希臘神話傳說中強壯的獵人,他是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的戀人,死後變為獵戶星座,傳說是墨西拿城市的建立者。同時也是為了紀念城市輸水管道的開通,從而使墨西拿成為西西里第一個享有活水的城市。

巴洛克風格的噴泉全部由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看上去和羅馬的四河噴泉有異曲同工之處,不知道大師貝爾尼尼是否從這座噴泉中得到過靈感。

5、海神雕像噴泉(Fontana di Nettuno)

不遠處還有一座海神雕像噴泉,建於15世紀,海神面朝大海,手持三叉戟,另一隻手伸向前方的大海,似乎要壓制住海裡的妖魔鬼怪,寓意賜福墨西拿。

關於交通Tips:

1、墨西拿沒有機場,最便捷的方式是乘坐夜火車,每晚21:30從羅馬中央火車站出發,第二天早晨可以抵達墨西拿,還可以看到火車整體上船經過墨西拿海峽的情景。從墨西拿中央火車站就可以轉乘大巴或火車前往西西里其他城市。

2、或者在墨西拿港口,乘坐前往義大利那不勒斯、薩萊諾的夜船。

3、墨西拿並不是傳統旅遊城市,可以從這裡轉乘大巴或火車,前往卡塔尼亞、陶爾米納或切法盧等城市,車程約1-2小時。

雖然來到墨西拿只是匆匆路過,並沒有在此居住。但也許正是因為沒有任何的期望值,才對這座城市有格外的好感。這也是旅行中經常說的「無計劃才有驚喜」。城市雖然沒有米蘭、羅馬的恢弘大氣,也沒有佛羅倫斯的文藝,但卻有著別致的風景。建築上那些斑駁的痕跡,記錄著這座城市曾經歷過的一切創傷。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相關焦點

  • 自然之惡:瘟疫肆虐下東西羅馬帝國,與之產生的巨大社會影響
    縱觀人類的歷史,僅黑死病(鼠疫)在14世紀便帶走了歐洲2500萬的生命,而傳播範圍最廣的流感更是在1918年的10個月間在世界範圍殺死了5000萬到1億人。「天災人禍」被用來稱呼對人類生命最大的兩個威脅,即瘟疫與戰爭,甚至有時候這兩個魔鬼還會一併前來,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不僅僅是帶走生命這麼簡單。
  • 人性的卑劣,造成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慘痛後果
    一、在距今七百年前,公元1347至公元1353年,一場可怕的瘟疫席捲了整個歐洲,並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這個數字,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二、那麼,這場人間浩劫是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開始出現的呢?接下來,泛泛就為您細細道來……這場瘟疫首先是從義大利登陸,之後開始了風捲殘雲般的攻城略地。
  • 瘟疫與人:歐洲鼠疫的大流行
    戰爭與瘟疫的結合無情地蹂躪了中國人口,最合理的人口估計是從1200年(蒙古入侵之前)的1.23億減少到1393年(最終驅逐蒙古人之後的一代)的6500萬。即使是蒙古人的殘暴也無法解釋如此急劇的衰減,在中國的人口減半事件中,疾病肯定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而腺鼠疫就像在歐洲那樣,初次暴發之後便頗為頻繁地反覆流行,無疑最有可能扮演了這一角色。
  • 用四種方法保護了城市
    14世紀時,威尼斯出現了黑死病,這種瘟疫由老鼠傳播,而老鼠正是威尼斯發達的商業環境無可避免的副產品。中世紀每艘商船上都有老鼠,每座城市也有,自從人類開始定居並儲存糧食,老鼠就一直在我們周圍徘徊。城市人口越多,環境越髒,老鼠也就越多。
  • 瘟疫肆虐與天使降臨:永恆之城的「末世」記憶
    俯瞰著這一切的是城堡頂端大天使米迦勒的青銅雕像,這是18世紀弗萊芒雕塑家彼得·弗夏費爾特的作品,形象地具現了《金色傳說》中大天使收劍入鞘的姿態。雖然這尊雕像的歷史並不悠久,但它卻提醒著人們,公元6世紀查士丁尼瘟疫留在這座城市記憶中的創傷,既便已逾千年也並沒有被完全遺忘。
  • 1347,死神降臨:黑死病時代的歐洲
    黑死病的創傷記憶《格林童話》本是格林兄弟收集的德意志地區自中世以來的若干民間傳說,由於黑死病在歐洲肆虐時間特別長、造成的危害特別大,在民眾中形成了創傷性記憶。因此,在《格林童話》中有不少關於瘟疫的故事,其中以《哈梅爾的吹笛人》流傳最廣。
  • 世界大瘟疫啟示錄丨黑死病:歐洲人的銘心之痛
    在歐洲,類似的「人骨教堂」不值得驚訝,多個城市都有。這些人骨大多來自於14世紀中葉——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在幾年時間內奪走約2500萬人(將近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一半),以至生靈塗炭,屍骨遍地。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殺傷力最大的瘟疫之一,黑死病在歐洲留下深深的印記。在維也納格拉本大街中央,在捷克克魯姆洛夫小鎮廣場,都矗立著黑死病紀念柱,銘刻那段至暗歷史。
  • 黑死病:600年前席捲歐洲的大瘟疫
    在公元1347至1353年,著名的黑死病席捲歐洲。其實在中世紀的時候,黑死病這個稱謂並不為人所用,人們普遍稱它為「大瘟疫」「大死亡」以及「世界瘟疫」。海克爾黑死病在歐洲肆虐的時候,人們為了治療疾病,開動腦筋,發明了許多挑戰生理極限的治療方法。
  • 讀威廉·麥克尼爾的《瘟疫與人》的一點思考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我拜讀了《瘟疫與人》這本書。思緒萬千,頗難平靜。該書的作者威廉·麥克尼爾是當今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之一、全球史研究奠基人、世界歷史學科的「現代開創者」。威廉·麥克尼爾以一種獨特的視野,從瘟疫流行這一角度來解釋人類文明的進程。
  • 戛然而止的復興霸業:拜佔庭帝國的「查士丁尼大瘟疫」
    在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的大瘟疫,每一次瘟疫的發生都造成了沉重的災難,有的大瘟疫甚至可以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走向,其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發生在公元6世紀拜佔庭帝國的「查士丁尼大瘟疫」。舊羅馬的榮光公元536年12月,東哥特王國羅馬城的教皇和居民獻城投降,東羅馬帝國名將貝利撒留率領軍隊入城。
  • 中世紀的地中海如何應對瘟疫?鳥嘴面罩和檢疫島
    到了1448年,威尼斯共和國規定將檢疫時間延長至40天(quaranta),這也是英語中quarantine(隔離檢疫)的由來。黑死病從1343年開始傳播,在其四處肆虐的「巔峰」年代,僅1347年到1350年的三年間,有約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染病身亡,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群體滅亡事件之一。
  • 回顧查士丁尼大瘟疫:一場永無休止的鬥爭,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因果
    關於這場瘟疫的起源眾說不一:普羅柯比認為,這場大瘟疫起源於地中海港口埃及的普律修姆(pelusium)附近,並沿兩條路線從發源地向外傳播:一條沿尼羅河傳播到亞歷山大裡亞和埃及其他地區,另一條是沿著埃及邊緣傳到巴勒斯坦,然後在從那裡傳到全世界。而埃瓦格裡烏斯認為它起源東非的阿克蘇姆(Axum)即現在的埃塞阿比亞北部和蘇丹的東部地區。
  • 中世紀歐洲大瘟疫有多可怕?2500萬人死亡,威力比核武器還厲害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將近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威力並不亞於核武器的殺傷力,當時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廣島和長崎時,死亡人數將近三十萬,相當於一百次核爆炸。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災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
  • 12座荒島,座座都有驚悚故事..
    大約700年前,威尼斯鼠疫肆虐,不幸感染了鼠疫的當地居民會被送到這座島上。波維利亞島被用於隔離感染瘟疫而死或者生命垂危的感染者,他們的屍體最終也在島上的被焚毀銷毀。在隨後的1630年,黑死病又襲擊了當地,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感染者們被大批送到波維利亞島。島上萬人坑隨處可見,過去的幾個世紀以來,喪命在該島嶼的人多達16萬人。
  • 全球歷次大瘟疫:起源、影響、應對及啟示
    此後,鼠疫又先後於14-18世紀、19-20世紀爆發兩次,其中爆發於14-18世紀的鼠疫大流行是歷史上後果最嚴重、影響最大的一次瘟疫,又被稱為黑死病。  14世紀早期,鼠疫作為一種地方病主要流行於蒙古。1346年,蒙古金帳汗國圍攻現烏克蘭境內的港口城市卡法,圍攻過程中鼠疫開始在蒙古軍隊中蔓延,而鼠疫死者被蒙古軍隊用拋石機拋入卡法城內,疫情傳播至城內。
  • 可以讀書丨《槍炮、病菌與鋼鐵》瘟疫的歷史,與人類文明進程同步
    在故事的結尾,男主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和女主費爾米娜·達薩為了「一生一世」、不被世俗打擾的愛情,他們在船上掛了象徵霍亂的黃旗,於是沿途港口都沒人敢來打擾。霍亂這一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疾病,最早就發生在歐亞大陸——從印度次大陸傳到歐洲,經由歐洲才傳到美洲大陸。
  • 古代歐洲遇到疫情是怎麼辦的?——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古畫作中對黑死病流行的描繪 這場大瘟疫是怎麼出現的?黑死病(鼠疫)的傳播途徑 這場瘟疫的發生簡史 在幾百年前的中世紀,因為交通極為不便,實際上人員流動是遠遠比不上現在的,那麼這樣大規模大範圍的疫情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 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病毒和十大最慘烈瘟疫
    其中最可怕的是病毒引發的傳染病,因為病毒個體小,基因少,變化快,傳播速度快。最可怕的病毒有時不是毒性最強的,而是那些新出現的病毒,因為科學家要找到對付新病毒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往往會造成大範圍內的傷亡。 讓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病毒是如何被發現的吧。
  • 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一、黑死病的出現中世紀後期堪稱歐洲最黑暗的年代,14世紀至15世紀中後葉,歐洲地力衰竭,氣候變冷,暴雨頻頻,饑荒蔓延,更讓人絕望的是被稱作「上帝的懲罰」的黑死病降臨歐洲,並災難性的大規模傳播。成了整改歐洲的噩夢。1347年,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攜帶鼠疫桿菌經地中海各港口傳到西西里島。1348年,傳到了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和英格蘭。
  • 歐洲大瘟疫推動了文藝復興,全靠這個家族燒錢300年資助
    從1347至1353年,一場席捲整個歐洲的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要知道即便是二戰歐洲因戰爭死去的人也只佔人口總數的5%。這場瘟疫就是歐洲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