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意外險什麼都賠?保險條款需仔細看,不要理賠時再來後悔

2020-11-25 話險為你

文/話險為宜

縱觀以死亡為保險金給付條件的險種,常被人提及的無非就是定期壽險和意外險。

定期壽險:定期壽險是指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間內,如果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則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若保險期限屆滿被保險人健在,則保險合同自然終止,保險公司不再承擔保險責任,並且不退回保險費。

意外保險:又稱為意外或傷害保險,是指投保人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金額的保費,當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遭受意外傷害,並以此為直接原因造成死亡或殘疾時,保險公司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支付一定數量保險金的保險。

由定義可知,這兩個險種的保險金給付均涉及到死亡,我們知道該類保險合同是指以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保險人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身體狀況按規定向投保人收取保險費,並於被保險人死亡時,由保險人進行保險金給付責任。

但要清楚的是,投保時需要留意合同條款中規定的哪種死亡方式可以獲賠,哪種死亡方式不可獲賠,這一點在定期壽險中顯得不痛不癢,畢竟只要被保險人死亡,便能獲賠。

但是在意外險中卻顯得尤為重要,意外險顧名思義,需要由意外引起的死亡才能夠進行理賠,而在保險實務中,對於「意外」的定義也有自己的一套說辭。如「非本人所預料的、非疾病的」等限制條件。如果經鑑定被保險人的死亡並不屬於意外,那麼該筆意外險保險金是不能夠成功獲賠的。以下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案例:

案例話險,還原保險真相

2016年11月4日,南寧市一商行為馬某在內的85人向保險公司投保了一份短期團體意外傷害保險。2016年11月6日晚8時,馬某在某處泡溫泉時暈倒、昏迷,夠經過搶救無效死亡,醫院出具了《居民死亡認定書》,載明了馬某死亡日期為2016年11月6日,死亡原因為猝死。11月9日,馬某的遺體被送往殯儀館火化,安排好後事後,馬某的繼承人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

保險公司以馬某死亡原因為猝死、並且有高血壓病史,無任何外傷,意外死亡證據不足為由不予給付保險金。後其繼承人認為保險公司拒賠理由不成立,遂訴至法院。

案例爭議焦點:馬某是否屬於因遭受意外事故導致身故。

案件經由法院審理認為:保險事故發生後,受益人請求保險金賠償時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基於此,馬某繼承人應就馬某系因遭受意外事故傷害導致身故死亡承擔初步的舉證責任。而就其提供的死亡診斷書來看,其上記載的馬某的死亡原因為猝死,並未反映馬某的死因是意外傷害。

此外,根據保險公司提供的出具的《調查報告》,其中記載著案發時馬某身體無外傷,法醫排除他殺的可能,同時馬某有高血壓既往病史,推斷為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比較大。由於遺體已經火化,無法通過屍檢確定馬某的具體死亡原因,但是基於現有的證據,不足以認定馬某系因「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觀事件為直接且單獨的原因致使身體受到傷害導致身故,即馬某的死亡原因不屬於意外事故。

故法院一審判決:駁回原告的全部訴求。

馬某其受益人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案件經由二審法院審理認為:馬某在泡溫泉時突然身亡,死亡原因已經排除了他殺或者外傷導致的可能。根據一般社會經驗可知,其死亡的原因可能僅為2種:

第一種為我因冷熱交替或過度疲勞、情緒波動、劇烈運動等原因引起身體潛在性疾病突然發作或者惡化;

第二種為因溺水、窒息導致肺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心臟驟停等。其中,第一種原因導致的死亡為疾病性死亡,第二種原因導致的屬於意外死亡。儘管馬某死亡之後沒有進行屍檢,但是屍檢並不是確定死亡原因的唯一方法。

首先,醫院出具的死亡認定書載明馬某的死亡原因為「猝死」,該推斷書載明的「猝死」顯然不是馬某死亡原因,而僅是馬某死亡的臨床表現形態,但如果是溺水、窒息導致的器官功能性衰竭導致的死亡,醫療病例中應當有相應的記錄,推斷書也不會將死亡原因認定為「猝死」。

其次,保險公司對事故進行調查時,走訪了事故現場,詢問了事發現場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搶救的醫生等相關人員,其均表示馬某在泡溫泉時突然暈倒,也當即被拉出水面進行救援,沒有人陳述馬某存在溺水的情形。

最後,馬某存在高血壓既往症的情形。

綜上,法院認為馬某的死亡符合疾病性死亡的相關特徵。故二審判決,維持原判。

聚焦案例核心,讓拒賠無處遁形

本案審理的關鍵在於確定被保險人死亡原因的認定。在保險實務中,死亡原因的認定通常會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在死亡原因並不是顯而易見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分配訴訟雙方的舉證責任,將直接決定案件的審理結果如何以及公平是否能在個案中得到實現;

其次,將雙方當事人均無直接有力的證據對待證事實加以證明時,在法院審理中通常運作事實推定的方法,基於現有的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判斷。

關於舉證責任分配的問題,除了法律明文規定的以外,應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的舉證能力等因素加以確定。

就本案而言,第一,原告馬某的受益人僅提供死亡證明以及火化等證據,應該認為其已經提供了初步的證據,但其提供的死亡證明書上記載馬某的死亡原因為猝死;第二,保險公司進一步舉證,提供了調查報告,證明了馬某有高血壓既往病史,推斷為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比較大。

該案件的審理是採用事情推定原則,事實推定時按照經驗法則從已知的某一基礎事實推斷另一不明推定事實的存在,並允許當事人提出反證推翻的一種證據法則。經驗法則實際上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的一種事物之間高度蓋然性的常態聯繫。

一旦基礎事實得到證明,法院審理時即可根據基礎事實直接推定其實,無需再對推定事實加以證明,因此正確運用經驗法則進行合理推定,不僅有利於正確人認定案件事實,防止訴訟僵局,而且有利於提高訴訟效率,降低訴訟成本。

寫在最後:

由於事實推定依據的經驗法則本身具有局限性和蓋然性的客服,並不具有絕對排他的必然性,結論也並不具有百分之百的真實性,故應當允許對方進行反駁,但是本案中原告並未舉出有力證據進行反駁,這也是其敗訴的主要原因。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熬夜已成了日常,而熬夜十分容易導致「猝死」;其實,「猝死」通常被定為由內在疾病誘發的死亡,也是基於此在各類意外險中,「猝死」都是作為除外責任的,但隨著保險市場的趨向成熟,越來越多的意外險可以附加「猝死」這一責任。因而,在投保意外險之時,應當多留一個心眼,確保保障責任全面,也可以省去日後索賠時的各項爭議。

相關焦點

  • 兒童意外險能賠嗎?兒童除了意外險,還需要哪類保險?
    很多寶媽寶爸為了提升孩子抵禦意外風險的能力,都會選擇給孩子投保一份意外險,為孩子的成長道路保駕護航。這不新年假期剛結束,奶爸就收到了很多粉絲關於兒童意外險方面問題的諮詢。那麼兒童意外險到底該怎麼買?兒童意外險能賠嗎?該怎麼理賠?奶爸將通過以下幾點對這些問題進行細緻分析:兒童意外險能賠嗎?
  • 意外險如何理賠,一次性告訴你!
    意外險可以賠哪些費用?一般理賠流程和注意事項什麼樣的情況意外險可以理賠?不能意外險的免責條款:即這些行為產生的意外事故保險是不賠的,職業範圍:保險條款會根據職業風險程度將職業劃分為1~6類或7類,不在承保範圍內的職業類別是是不能理賠的
  • 車主信用卡贈險套路,駕乘意外險理賠,事故責任比例與車險反著來
    開車的朋友辦理車主信用卡的比較多,有的車主信用卡會投其所好,贈送車主一份駕乘意外險,保額還不算低。不少車主可能會因為有了這份駕乘意外險,就不再另外投保駕乘意外險了。作為信用卡持卡人,能了解清楚這些保額也就差不多了,通常不會再細看具體的賠付方式。而該駕乘意外險的「貓膩」就在你沒有看的這部分。我們接著往下看。2019年6月,周某駕車發生交通事故,當場死亡。交警部門認定,周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 國內買的保險,在國外能賠嗎?
    要自己做判斷,首先得看兩個信息:「免責條款」&「投保須知」。這兩項約定都會註明該產品的保障是否有地域限定。經過糊塗君總結得出結論,通常情況下,可賠的:重疾險、壽險、綜合意外險的意外傷害責任、境外旅行保險。
  • 買了100萬意外險,我過馬路再也不看紅燈了
    他興衝衝的告訴我:自從有了這100萬的身價後,膽子瞬間大了,過馬路都不看紅燈了...意外險這麼便宜,保的還全,我還買壽險幹嘛? 保險,可以壯膽,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也許他是開玩笑,不過我還是奉勸他,安全是第一位,而且意外險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 意外險保障範圍有哪些?常見不賠的原因是什麼?
    意外險作為購買條件最寬鬆,且保費最便宜的險種,備受青睞。 在配置保險時,總會有意外險的一席之地,但是對於意外險保障範圍有哪些,你們了解多少呢? 應該有不少的小夥伴們認為只要出了意外,意外險都能賠。
  • 盤點《隱秘的角落》中「隱秘的保險條款」
    而故事引人入勝離不開一連串的意外事故,同樣的一個意外,同樣的意外保險,不同保險公司會有不同的理賠結果,答案就在於保險合同中「隱秘的保險條款」。01 嶽父母被女婿推下懸崖,賠!,所以他們的意外身亡不在免責條款中,意外險可以賠付。
  • 保險入門指南
    有的人又會問了,我醫療險和重疾險都有了,已經這麼無敵了,還需要擔心意外醫療費用嗎?需要的,三種保險產品,保障的內容有很大差別。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更傾向於大病的報銷,比如重疾險只保限定病種,條款裡列出來的,哪一個都非常嚴重。而百萬醫療險雖然不限病種,但是因為有1萬塊免賠,受個小傷、磕磕碰碰什麼的也不會給你賠。
  • 成人意外險,選這兩款準沒錯!
    就是治療時沒用社保卡。我們的客戶蘇女士就吃過這個虧。【理賠實錄】曬被子扭了腰?妥妥的意外事故可以賠!蘇女士買了298元的大保鏢意外險。但因為就醫時沒拿社保卡,按大保鏢的條款只能報銷社保範圍內的費用,還多了100元免賠額, 只能報80%。導致她最後只報了688.82元。剩下的422.92元沒法報銷。十分可惜。
  • 一文看懂重大疾病保險合同條款
    可能對於一般人來說,保險公司的合同條款真的晦澀,讀不懂。我讀了很多保險條款,對比分析,發現共同點,找出重點,理解起來也不難。下面將給大家說一下:如何看懂重大疾病保險合同條款,抓住重點。1.重疾單次賠付:只賠一次,所以與分組不分組間隔期都沒關係。2.重疾分組多次賠付:間隔期一般為1年。既然是分組那就看分組合不合理。合理的分組是:高發重疾分到不同的組,這樣多次賠付的可能性更大。
  • 買保險還被錄音錄像,保險公司在搞什麼鬼?
    不少60歲以上的投保人在給自己或親人投保長期險時,發現僅填寫投保單、告知書等單證還不夠,全過程還要被代理人錄像,中間還會被詢問一些問題,需要回答是否同意、清楚等。很多人覺得這個流程非常繁瑣,買保險還被錄音錄像,整的像審犯人一樣,保險公司到底在搞什麼鬼?
  • 保險,我看清了你的套路
    於是足足花了3個月零21天研究保險條款+理賠案例,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讓我看清了一些門道。好多朋友向我諮詢,無非就是這幾個問題:如何買保險?如何避開保險的「坑」?如何看保險條款?如何理賠?索性直接寫一篇文章,至少能解決大家80%的問題,也算是功德一件,請往下看。
  • 60元的意外險,被狗咬傷理賠894元!-2020年第19期
    在確認朱女士達到理賠條件後,保瓶兒售後協助朱女士進行報案,並提醒朱女士準備所需理賠資料。 考慮到疫苗還有2針未打完,保瓶兒文文提醒朱女士保留病歷和醫用所有材料,建議等疫苗全部打完再申請理賠。
  • 意外險怎麼買 2020最新孩子成人老年人意外險測評 哪個值得買
    成年人在挑選意外險的時候首先看的就是身故傷殘保額,意外醫療是否限制社保目錄如果是經常座辦公室的文職人員或者程序猿,那麼覆蓋意外猝死責任會更好多說一句猝死是因疾病導致的突發性死亡,本屬於壽險的保障範圍,但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降低理賠糾紛,現在優秀的意外險都添加了這項責任
  • 保險師:整容手術保險靠譜嗎?
    但是,手術都是具有一定風險的。因此,會有一部分人選擇通過購買整容手術保險產品來規避風險,但是整容手術保險真的靠譜嗎?今天,保險師帶您了解關於整容保險究竟是什麼!保險師為您列舉:哪些保險產品與整容手術相關?
  • 保險銷售套路多!3大常見話術揭秘,別再被坑了
    話術二:確診疾病就能賠 / 醫療費用都能報不少代理人賣重疾險喜歡宣傳「確診即賠」,告訴消費者只要得了合同約定的疾病就可以拿到賠付。而百萬醫療險同樣容易造成誤解:很多消費者以為只要是醫藥費,醫療險都能報,實際上在理賠過程中很多地方需要注意,但代理人卻只會挑好的地方說。
  • 這些生活中的常見「意外」,意外險可能不賠
    這就導致生活中有許多我們以為屬於「意外」的情況,其實是不符合定義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大家覺得是意外,但實際上不符合保險定義,會被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
  • 出遊遇上這些事兒,保險都能幫到你
    別著急,如果你買了保險,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那麼,對於長假旅遊或探親返鄉的人來說,應該具體買哪些保險呢?投保時又該注意什麼呢?案例1:下飛機時,發現行李箱在託運時被損壞出去度個假,臨出機場了,卻發現行李箱在託運時被損壞了。打電話給航空公司,客服說,具體是誰的責任,還需要進一步認定,但通常情況下,他們不負責賠償。
  • 網際網路保險到底靠不靠譜?
    近些年網際網路保險發展越來越迅猛,尤其支付寶、微信等大的網際網路平臺殺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後,大家對網際網路保險的信任度加強了不少。不過我猜不少朋友除了意外險、車險之類的短期險敢在線上購買,其他重疾險、壽險之類的長期險還是大多選擇線下購買,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網際網路保險這塊的知識。
  • 那些在重疾理賠後沒更新朋友圈的人,可能已經去世了
    在一個六千多萬客戶、營收幾千億的保險公司裡,保險賠不賠,是由員工數量佔比不到5%的人決定的。他們是保險行業對外人員中,最隱秘的那一群人。因為當見到他們時,消費者已經悲喜難辨:喜的是,核賠人員,是投保人的一絲希望,能為已成的災禍帶來一點經濟寬慰;悲的是,如果是重疾險、意外險等,見到核賠,就意味著疾病、傷害已經到達某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