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BBC出了一部紀錄片,名為Icons。這裡的偶像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明星愛豆、小鮮肉練習生,或者呼風喚雨的流量大咖,而是20世紀各個領域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人物。
片中選出的每個人物都非常「硬核」,因為能進入BBC的這份榜單,意味著他們有著憑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能力,並且個性分明,魅力十足,為全世界所崇拜。中文版取名為《面孔》,毫無疑問,他們早已深入人心。
20世紀人類社會空前發展,誕生了眾多科學家、領導者、藝術家、探險家、社會活動家、演藝人士、體壇明星,他們的故事展現了人類歷史上的巔峰成就。
BBC為每個主題選取了四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情節又燃又真實,為我們找出了偶像背後,最激動人心的那個「燃點」。
01
格格不入的科學家
用別樣視角力挽狂瀾
在過去的20世紀,人類一次又一次戰勝肆虐的疾病,在世界級的衝突中破解技術難題,化解危機,力挽狂瀾。入選的傳奇人物,總是以不同於常人的方式觀察世界,並且在關鍵時刻會犧牲個人利益換取人類進步。
這些人物中,包括居裡夫人。她取得的成就舉世聞名,而將她從科學家的位置升級為英雄的是「一戰」。在哀嚎遍地、鮮血橫流的戰場,她思考如何為救死扶傷做出貢獻。她用X光照片,為醫生指出傷者體內的彈片位置。還專門組裝了一批移動X光機,它們被稱為「小居裡」,這些小車拯救約90萬人的生命。事實上,她在放射物質方面的研究,對一些疾病的治療也至關重要。
而史上最聰明的人之一愛因斯坦,從來都是獨立地以極端的方式思考問題,捍衛自己自由思想的權利。1933年,愛因斯坦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演講說,「沒有這樣的自由,就沒有牛頓,沒有法拉第……」據說現場有極端份子準備暗殺他。
這位逃離納粹陰霾的猶太難民,不僅在科學上獨樹一幟,在道德上也旗幟鮮明,包括後來的原子彈誕生和爆炸。科學之外,他站得更高、思索更重。
我國第一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在青蒿素發現40年之後,才走進大眾的視野。從眾多的中國歷史古籍中,搜索能夠治癒瘧疾的蛛絲馬跡。終於在一本古籍中,她發現了一種藥劑。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樣她逐步發現了這種能治癒數百萬人的物質。但發現並不等於可以立即為人所用。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冒著生命危險,以身試藥!最終,她以細緻的研究和驚人的勇氣,幫助世界戰勝了這一災難性的疾病。對眾多人來說,屠呦呦是真的「救星」。
這些科學家,真是燃爆了!
(最值得中國人驕傲的片段:屠呦呦)
02
做最艱難的決定
成就最偉大的領袖
在20世紀,世界多次陷入危機,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危機、冷戰等。然而,每當整個世界的人束手無策時,格外需要偉大的領袖來幫助我們脫離困境。
邱吉爾的一生堪稱傳奇,他最為著名的故事出現在二戰時期,這也被呈現在了許多影視劇中,比如電影《至暗時刻》。在希特勒橫行歐洲之時,英國的許多政治家主張採取綏靖政策,而被稱為「英國鬥牛犬」的邱吉爾強烈反對,「他動員了英語,讓英語為他戰鬥。」
正如電影所呈現的情景,二戰中的抉擇對他來說無比煎熬、感到痛心,與此同時,這展現出了他做出艱難抉擇的非凡能力,關於法國艦隊的處理,以及諾曼第登陸。在重要的戰略面前,他的決定經受住了國家和歷史的考驗。
再如羅斯福上任之時,大蕭條、銀行倒閉、失業、無家可歸,他用「新政」介入這場災難,使美國擺脫了這場經濟危機。但其實,當時羅斯福施行的大型的政府公共政策是與美國的本質相背離的。
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當時美國處於極端的環境之下,歷史的進程有可能偏離航道。羅斯福深刻地認識到,解決極端的問題就需要極端的方式。事實證明,確實有效。
羅斯福還善於使用當時最令人激動的「新媒體」——廣播,像是親切的面對面交談,產生的正面效果比發Twitter強多了!羅斯患有脊髓灰質炎,一生都在與癱瘓作鬥爭。通過自己從輪椅上站起來的經歷,幫助美國人民鼓舞士氣,無畏恐懼,便能創造奇蹟。
BBC給出的評價是:這些偉大的領袖,「一方面有能力在自己所處的時代逆流而行,另一方面又有能力號召數百萬群眾追隨他們,甚至凝聚整個世紀的力量為己所用。」可敬可嘆!
03
一個人的探險
帶領人類前進
跟隨探險家的腳步,人類得以更深入地認識自身、認識這個世界,以及我們的星球以及太空。不管是充滿兇險,生存機會渺茫的極地探險,還是在月球上的足跡。探險家永遠在向我們訴說關於勇氣的驚心動魄的故事。
在探險家中,必然要提到的一位是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在月球上留下印記這個舉動,徹底改變了人類的世界觀。
在我們眼中,鏡頭上呈現出來的影像,看起來激昂壯闊,有史詩般的美感——54321,發射。
然而,那時候一切嘗試都是新鮮的,同時風險指數也是億萬級的。乘坐火箭的感覺應該是坐在一個怪物上,更準確地說應該是一顆原子彈上!這是一項極其危險的任務,尼克森還提前準備了遇難演說。
這並不是一次100%完美的項目實施計劃,在即將在月球著陸的時候,出現了錯誤警報。當地面控制中心還在分析是否要放棄登錄計劃時,阿姆斯特朗正在冷靜地降落。他擅長處理緊急情況,很少有人能經受住這樣極端的考驗,這也是他擔當重任的重要原因。
能力之外,冷靜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
04
成為偶像的演藝明星
使社會受益良多
卓別林出生於英國,他扮演的角色深入人心,是第一位真正的全球影星。他肢體語言之豐富,表演之細緻,不得不說是一種天賦。
但天賦之外,他向我們展示了更多的東西。卓別林的作品總是代表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討論當前的社會現象, 例如傾家蕩產、無家可歸和社會不公。
即使名利雙收,他仍舊心繫社會痛點,儘自己所能進行深入思考,去揭露、去表達。這也是他的作品歷久彌新,任何時候都能惹人笑、引人思的原因。
《大獨裁者》是他最成功的電影,這部諷刺納粹的片子,在美國尚未對德國宣戰之前,並不為當局所歡迎。後來,他也因為這部電影被禁止進入美國,此後終生,只有在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時候短暫停留過。他付出的代價令人唏噓,但他的行為傳遞著無價的正能量。
他對娛樂有著深刻的見解,是他證明喜劇也可以很深刻,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這些偶像的故事,可能說上好幾天也說不完,這部紀錄片儘可能用最短的篇幅展現出偶像們的魅力所在,看完或許會刷新你對偶像二字的認知。總體而言,它有很強的紀念意義與頗為深重的教育啟迪。對成人和青少年來說,這部紀錄片都有很強的可看性。
偶像永不磨滅。
(紀錄片共有8集,本文只介紹部分內容,請移步騰訊視頻觀看完整內容。)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周成剛在路上」編整,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都看了,mark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