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異體質學生的在校管理

2021-01-18 校園法律通

對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況的在校學生管理是教育機構的一項重要工作,實踐中,患病學生家長大多不願意主動告知教育機構孩子的真實情況,而孩子的有些特殊症狀在平時也不易被察覺,因此導致學校和家長之間產生一系列不愉快的糾紛,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那麼,對於特異體質、特定基本或者異常心理狀況的學生,學校究竟應該採取怎樣的管理措施呢?

一、基本概念

首先,我們應該對特異體質、特定疾病以及異常心理狀況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1、特異體質,通常分為:過敏體質,指有的人對藥物反應高於一般人,其中一部分是由遺傳因素所致,稱為特異體質;另一部分是由免疫系統參與而形成的差異,稱為變態反應。

2、特定疾病,是指非危及生命的惡性病變,包括先天心臟病、癲癇、肺結核,高血壓、胃潰瘍、哮喘、肺炎、腎炎、精神病、腦血管疾病、輕微腦中風、血液系統疾病等。

3、異常心理狀態,是在大腦生理生化功能障礙和人與客觀現實關係失調的基礎上產生的對客觀現實的歪曲的反映。心理異常一詞是對許多不同種類的心理和行為失常的統稱。其表現可以是嚴重的,也可以是輕微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精神病、變態行為、情緒障礙這樣的詞來對此加以描述和區分。

二、校園安全管理

1、開展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況調查。

在學生入學之初,學校就應當向每一位孩子家長發放《特異體質學生調查表》,明確孩子是否存在特殊心理或健康狀況,對於存在特殊情況的學生,家長應當向學校提供書面的情況說明,並向學校提供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與疾病有關的書面材料,明確孩子的病情、治療情況以及具體需要老師特別防範的地方,以便學校及老師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給予特別保護。

2、建立學生健康檔案。

為確保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為了學校對於在校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地教育管理,在家長填寫完《特異體質情況調查表》後,學校應當為存在特殊情況的學生建立健康檔案,及時做好安全信息記錄,及時更新並妥善保管學生的健康與安全信息資料。(需要特別提醒老師的是,學生健康狀況屬於個人隱私,老師不得在任何場合宣揚或議論。)

3、加強日常保護。

首先,學校應當建立學生安全信息通報制度。對於在校發現的,學生存在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心理異常狀況的情況,學校應當及時以書面形式告知學生監護人,提出關注或治療建議;對於已知的具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心理異常狀況的學生,任課老師應當給予特別關於和照顧,結合家長的情況說明,在全面了解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的情況下,不再組織他們參加各種不適宜的運動、勞動和活動。對於家長強烈要求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不適宜其小孩參加的活動時,家長必須提供書面告知材料,學校應當向家長釋明活動危險性以及其所應當承擔的不利後果。

其次,學校應當將孩子的特殊情況匯總成表,並及時將書面材料傳達到相關部門,甚至個人,以實現分類管控。例如對於具有先天心臟病的學生,應當書面告知班主任、體育老師以及醫務室老師,禁止其參加劇烈的體育運動;對於過敏體質的學生,應當向食堂工作人員書面釋明學生不得食用的食物;對於有抑鬱症或者多動症的學生,應當向學校心理諮詢室說明情況,並要求負責心理諮詢的老師對問題學生進行定期診斷,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

最後,校方及老師應當將具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心理異常狀態的學生的情況向上級進行匯報,制定特異體質學生應急處置預案。

4、建立完善學校心理及衛生設施建設。

學校應當設立心理諮詢師和醫務室,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配備具有從業資格的心理諮詢師和專職醫務(保健)人員。相關人員要時刻關注特殊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定期向校領導和任課老師進行情況反饋。同時也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提高處置各種應急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相關焦點

  • 撫寧區教體局全方位做好特異體質學生安全管理工作
    為杜絕特異體質學生意外傷害、欺凌事件的發生,撫寧區教體局強化特異體質學生管理,賦予學生更多關愛,切實做好特異體質學生安全管理工作。多途徑摸底調查,落實特異體質學生。學校通過班主任家訪、家長座談、體育活動課、日常觀察等多種途徑,詳細摸底調查了特異體質學生的情況,建立特異體質學生檔案,對特異體質學生的成長變化進行詳細記錄。層層落實責任,構建管理長效機制。為強化管理,要求各校組織班主任逐一與特異體質學生交流,並籤訂安全責任書,明確特異體質學生安全管理中家庭與學校的義務與責任,杜絕管理漏洞和盲點。
  • 體育老師,你有學生特異體質名單嗎?
    這個引發了小編的思考,開學之初,我就給學生中心主任建議,學校必須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尤其是特異體質學生名單必須落實到位,然後班主任、體育老師以及生活老師(寄宿學校配備)共享名單,做好教學和學生在校生活中的安全防範工作。
  • 特異體質名單,這個事值得再說一遍
    這一時間,讓「特異體質」再一次被大眾提起並且反覆討論,「特異體質「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通常為:過敏體質,指有的人對藥物反應要高於一般人,其中一部分是由遺傳因素導致,稱為特異體質,另一部分是由免疫系統參與而形成的差異,稱為變態反應。一般來說,教育系統所指的特異體質情況,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臟病、癲癇、哮喘、肺結核、高血壓、胃潰瘍、肺炎、腎炎、精神病、傷殘以及其他嚴重疾病。
  • 常德市六中召開關愛特異體質學生專題辦公會
    5月13日,常德市六中召開關愛特異體質學生專題辦公會,研究關愛特異體質學生相關工作,把關愛每一名學生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學校黨委書記程光明、校長李井崗、副校長李衛東、政教科長李建以及各年級組長、全校班主任出席會議。會上,政教科長李建匯報了該校特異體質學生基本情況,各班主任就特異體質學生關愛措施和經驗辦法進行了分享與交流。
  • 三起初中生跑步猝死事件之反思——「特異體質」
    三起初中生跑步猝死案件之反思——「特異體質」,事關學生生命,多方務必實事求是、嚴格落實!初三學生復學複課還不到一個月,在浙江、河南、湖南三地就陸續發生了三起初三學生跑步猝死事件,真是讓人痛心疾首啊。今天我要討論的主題是其中的一方面:「特異體質」,它是指體質狀況不同於常人,例如對藥物、食物、油漆、花粉過敏等。學術文獻中將其通常分為:過敏體質,指有的人對藥物反應高於一般人,其中一部分是由遺傳因素所致,稱為特異體質·另一部分是由免疫系統參與而形成的差異,稱為變態反應。
  • 高二女生父母刻意隱瞞孩子特異體質,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
    每年新學期開始,中小學都會開展學生特異體質(特殊疾病、異常心理)排查。作為負責任的家長,應該從孩子的實際利益出發,填報真實的健康情況。刻意隱瞞實情,將會給學生、家長和學校帶來更多麻煩和風險。文中高二女生小凌的經歷,值得家長深思。星期一是學校秋遊的日子,學生們喜笑顏開,校園裡洋溢著歡快熱烈的氣氛。
  • 對傷害致特異體質人死亡案件量刑應慎重
    近年來,致特異體質人死亡的傷害案件不斷出現,由於對該類案件中刑法因果關係認識的不同,產生量刑不統一的問題。     刑事案件中的「特異體質人」,是指與身體健康的人不同,體內潛藏某種致命疾病,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容易發病死亡的人。
  • 輕微暴力致特異體質人死亡如何認定
    特異體質,是指不同於常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主要包括過敏體質和不常見的惡性病變。行為人針對被害人所實施的侵害行為,在通常情況下不會造成人身損害結果或者只會造成較輕的損害結果,但由於被害人的特異體質,造成了較重的人身損害結果。對於這類案件如何定性,在刑法理論和司法實務中都存在爭議。
  • 以客觀歸責理論處理特異體質傷害案件
    這種被害人具有特異體質的案件,最初的傷害行為是否要對最終的死亡結果負責,這並不是「考慮行為人如何承擔刑事責任的問題」,而是「客觀歸責」的問題。以客觀歸責理論考察,應堅持先客觀歸責後主觀歸責的邏輯方法,客觀構成要件已經不具備,就不必再考察行為人的主觀罪過了。既然被害人的死亡結果客觀上不能歸責於行為人,就不必考察行為人對最終的死亡結果承擔故意責任或者過失責任了。
  • 教育部:95%的學校能保證學生在校每天鍛鍊1小時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學校體育體制機制的「四梁八柱」已經搭建,學校體育全方位融入了教育改革大局,目前,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學校體育體制機制『四梁八柱』已經搭建,目前已進入『全面施工、內部裝修』階段。」會上,王登峰這樣形容當前我國學校體育工作的現狀。
  • 降魔的有第二季麼 小馬的特異體質到底是怎麼來的
    還有最重要是小馬的特異體質到底是怎麼來的?小馬到底是誰?這讓有第二部的節奏嗎?那麼降魔的第二部什麼事播出?下面小編給大家揭曉。­  《降魔的》劇名中的「降魔的」指的是會降魔的計程車,馬國明飾演的馬季一開始被靈異事物嚇到,後來主動要求學習降魔技能。劇中黃智雯一人飾演兩角,一個扮死而復生的醫生同馬明有感情戲,另一個就是邪惡嘅魔鬼同馬明打對臺。
  • 學校封閉管理,教師建議在校度假
    受訪者供圖  學校:學生返校後封閉式管理,「五一」期間不允許外出  4月8日,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發布通知稱,4月17日起安排學生分批次有序返校報到。同時,該校發布「五一」期間工作安排通知,要求學生「五一」期間無特殊情況不得離開學校,相關部門和二級學院要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和各項日常服務保障,合理安排教學與業餘生活,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 真正落實「健康第一」 解讀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系列文件
    學校體育仍是薄弱環節    記者:學生體質健康一直是我國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為何還要出臺這三個辦法?  王登峰:多年來,各地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發展取得重要進展,但是由於缺乏管理規範和基本制度保障,一些地方思想認識不足,學校體育工作遇到諸多困難,仍是薄弱環節,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 教育部: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體育鍛鍊一小時
    澎湃新聞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課外鍛鍊實效持續改善,校園體育文化蓬勃發展,95%的學校能夠保障學生在校每天一小時體育鍛鍊。此外,評價體系方面,建立起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將身心健康情況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介紹,體育科目被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範圍,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同時,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2019年實施「自主招生」和2020年實施「強基計劃」的高校在招生考試中全面實施體育測試製度。
  • 體測成為很多大學生的噩夢 全班男生體質測試幾乎「全軍覆沒」
    目前,我省各大學正對在校大學生進行體質測試。記者近日調查了六所大學,發現近幾年每次體質測試,都會有不少學生不及格,特別是大一、大三、大四的學生,體質弱的問題更加突出。有的學校大一學生跑步、引體向上兩項體測68%不及格,還有高年級的男生,全班體測居然「全軍覆沒」。學生心臟病、高血壓、低血糖、腰椎間盤突出等病症屢見不鮮,甚至有的學生爬四五層樓上課都喊累。
  • 在校獲取「獎學金」的學生,大學階段的學習,主要通過這些方式
    獎學金是用來提供給在校期間學習和日常行為表現優秀的學生的獎勵措施,分為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每種獎學金根據不同的評定方法和評定標準,設置的額度均有不同。多參加學校活動學生獲取獎學金,除了對自身的專業課成績之外,在校日常行為的表現也是重要考察的一環,考察往往以學生的綜合測評分的排行為主。
  • 太原工業學院8學生體質測試冒名替考 學校通報:取消學位獲得資格
    據山西省太原工業學院網站12月9日消息,該校教務處當天發出《關於對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體質健康達標測試違規學生處理的通告2》稱,在2020年12月15日進行的體質健康達標測試中,202036206(學號)王某豪由202036236楊某茂冒名代替參加測試,違反考試管理規定第十五條,按作弊處理。
  • 這種奶營養又好喝,全國2000多萬學生都在校飲用
    除了做好防護措施,如何保證學生在校的健康成長,切實增加學生的營養攝入,提升學生的免疫力,成為學校和家庭都必須要重視的事情。年,就聯合發起了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旨在通過課間向廣大學生提供學生飲用奶,為在校學生打牢營養基礎,改善營養狀況,同時提出學生飲用奶應遵循「安全、營養、方便、價廉」的八字方針。
  • 上海將為在校師生每人每天提供一片口罩!復旦大學:設置返校學生...
    在校師生每人每天一片應急口罩市教委主任陸靖在回應學生返校安全的問題時表示,市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上海市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開學工作指南》《上海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開學工作指南》及相應的修訂版,對師生進出校門管理、晨檢,健康巡查及日常消毒等各項防控措施及相關全員培訓作出詳細規定
  •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到我市調研,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
    原標題: 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到我市調研,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11月26-27日,教育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陳希原帶領調研組到我市調研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調研組對我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