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澄泰鄉高頂村帶動貧困戶發展漁業走出特色致富路

2020-12-28 水產養殖網

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澄泰鄉高頂村帶動貧困戶發展漁業走出特色致富路

2020-07-17 13: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寧晚報        瀏覽量: 22431 次 我要評論
原標題:魚塘用上高科技&nbsp百平方米養萬尾魚——上林縣澄泰鄉高頂村帶動貧困戶發展漁業走出特色致富路

韋建幸拿起網兜在水槽裡撈起活蹦亂跳的鮮魚

百來平方米的水槽,可以養上萬尾魚,水溫、溶氧量24小時監控,還實現魚糞收集澆灌果樹達到汙染零排放,這是記者近日在上林縣澄泰鄉高頂村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項目看到的情景。通過利用科技手段,漁業成為目前高頂村的一項特色產業,自然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生產效率、質量更高,群眾也從中受益。

「別看水槽小,裡面都是魚。」說話間,高頂村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項目工人,同時也是高頂村脫貧戶的韋建幸拿起網兜往水槽裡隨手一撈,就撈起了數條肥美的鮮魚遞到記者面前。韋建幸所說的水槽,位於高頂村高頂莊一個佔地30畝的水塘內,遠看似水箱,實則為混凝土澆築而成,總面積約500平方米,被等分為三個長方形圈養槽。每個槽都安裝有投料、過濾等設備。

30畝的水塘,只有約500平方米是養殖區,其他地方不就浪費了?聽到眾人議論,高頂村第一書記陸建宇微笑著介紹起了情況。「這是運用科技手段的高密度養殖,養殖區外的水域也很重要,是一整套的循環系統。」陸建宇說,養殖區的面積佔總池塘面積1%~3%,把魚苗種投放在圈養槽內並配備氣提式推水增氧,形成流水環境。這樣的模式可以養經濟價值更高的魚類,如叉尾魚、骨魚等。此外,水流還會把魚糞、殘存的飼料等推向集汙區,打撈起來後可以送到後山的果園裡當肥料使用,從而達到有效收集排洩物及零水體排放。「我們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設備,或者對水槽裡的水溫和溶氧量進行監控。整個養殖區只需要一個人就能打理,完全改變了以前的池塘放養模式。」陸建宇說,在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項目的帶動下,家有池塘的村民也慢慢體會到科學養殖的重要性,產量都有所提升,漁業成為高頂村一項重要的產業項目。

陸建宇介紹,高頂村屬深度貧困村,群眾主要種植水稻、糖料蔗等傳統農業作物,種植產業傳統單一、養殖產業規模不大。2019年,村「兩委」幹部成立上林縣高技生態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25戶農戶閒置魚塘資源開展了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項目。該項目帶動貧困戶20戶,帶貧覆蓋率達6.7%,預計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我們從去年9月份開始投產,一條水槽可以養3萬斤魚左右,項目今年預計產值達60萬元」。

「以前我們這裡都是各幹各的,產業發展沒有得到系統規劃,駐村工作隊來了以後情況好多了,除了科學養魚,蔬菜、果樹的種植和養雞大棚都做起來了,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我們現在所見的這個大池塘,以前都是大大小小的池塘,旁邊雜草灌木。」聊起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項目,韋建幸感觸頗深。據了解,現在的高頂村,在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項目以及5個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等項目的帶動下,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形式,貧困發生率降至1.5%。(出處:南寧晚報)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上林縣:探索拆舊復墾新路 建設美麗幸福鄉村
    戶主是來自西燕鎮雲桃村上平莊的搬遷貧困戶潘月振,他兒子韋石東熱情地分享搬遷後的新生活,愉快之情溢於言表。上林縣不斷探索拆舊復墾新路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該縣西燕鎮作為南寧市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試點鎮,探索總結出了「一拆、二墾、三收、四用、五辦證」的工作方法,目前全鎮舊房拆除率達90.58%,名列全市前茅。
  • 香港著名導演羅棋、陳觀泰來廣西上林縣「搞搞震」?
    香港著名導演羅棋和演員陳觀泰要來廣西上林縣「搞」《A計劃》?作者|莫冬梅香港著名導演羅棋。曾執導著名影片《A計劃》,該片由著名影星成龍主演。1月30日,廣西企業國際合作服務平臺啟動儀式暨晚會在南寧市上林縣舉行。屆時,將有海內外50多家優秀企業會聚一堂,共商抱團出海以及在海外深度合作等事宜。
  • 臺灣中國電視公司到廣西南寧市拍攝《大陸尋奇》節目
    12月5日至9日,臺灣中國電視公司《大陸尋奇-盛世絕藝》攝製組一行5人到南寧市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廣西民族博物館、南寧園博園、青秀山風景區
  • 廣西北流: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 凝聚脫貧致富「眾合力」
    廣西北流市緊緊圍繞貧困群眾持續增收這條主線,堅持政策引領、能人帶動、科技支撐,加大資金投入、技能培訓、幫扶指導力度,大力扶持發展市級「5+2」和貧困村「3+1」特色產業,並積極探索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等銷售形式激活產業發展活力,支持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把「輸血」逐步轉化為「造血」,為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脫貧奠定長效基礎,逐步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 記全國文明村上林縣喬賢鎮恭睦村:山青水綠 景美人和
    山青水綠 景美人和 ——記全國文明村上林縣喬賢鎮恭睦村上林縣喬賢鎮恭睦村內旦莊道路通暢、山水秀麗、村容整潔。黨組織引領 找準致富路恭睦村設有一個黨總支部,6個屯級黨支部,現有黨員70名。自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來,恭睦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成立「一組兩會」,黨員帶領全村群眾開展民主自治管理,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每個月都開展黨員活動,獻計獻策。
  • 2021年南寧市上林縣教師招聘178人公告(含編)
    【導讀】廣西華圖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上林縣人民政府發布:2021年南寧市上林縣教師招聘178人公告(含編),更多關於南寧教師招聘,上林縣教師招聘,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廣西教師交流群:712166760,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廣西南寧八大秋季旅遊景點
    2 三裡洋渡三裡洋渡風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的東南部,距上林縣城12公裡,距廣西首府南寧市128千米。景區包括上林縣三裡鎮的大部分、澄泰鄉洋渡村和附近村莊以及交界的鄉鎮。景區內山清水秀,洞穴各異,景觀千姿百態,素有「小桂林」之美稱。
  • 新疆脫貧攻堅「金點子」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在南疆,不僅僅看到的是瓜果飄香,而且看到了一幅幅脫貧攻堅的生動畫面,貧困戶的「金點子」比比皆是,紛紛念起了「致富經」,奔上了小康大道。 「賒牛」讓貧困戶走上了致富路 達吾提•買買提本是庫爾勒市英下鄉的貧困戶,正當他為如何甩掉貧困帽而發愁時,得到鄉裡的一個好消息:鄉裡無償送一頭牛給他們飼養,幫助他們脫貧。
  • 廣西發生一起事件,位於南寧市上林縣,現場情況讓人後怕
    最近廣西南寧山林中,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就有兩個人踩到了捕獸夾,現場情況讓人後怕。近日,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明亮鎮垃圾場山上,兩村民進山施肥,不料被山林中野豬夾住腳被困在山中。視頻中可以看見,消防人員用小型切割機正在切開其中一名村民踩中野豬夾夾子。
  • 【你笑起來真好看】廣西來賓市:產業發展同致富 凝心聚力奔小康...
    廣西新聞網記者 金翔義 攝金秀瑤族自治縣大嶺村:「網紅」民宿 讓他們脫貧奔富路在有著「桂中第一高峰」之稱的聖堂山南麓山腳下,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一個叫作大嶺村的小村子因為發展鄉村旅遊業「火了」。吸引了遠近遊客聞名而來,只為到這裡遠眺聖堂山雲捲雲舒,再在大嶺村的民宿裡閒適地住上一晚,給心情放一個假。
  • 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2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
    (分裝)扶綏縣新寧鎮臨江路(生產地址)廣西冠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東凱店廣西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高新三路3號廣西印刷工業城13號樓402號廣西冠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東凱店廣西南寧市興寧區長堽路179號盛天果嶺16棟113.105.106.107號商鋪上林縣家和榮超市廣西
  • 茉莉花都繪新景 致富路上譜新篇
    做強茉莉產業 好一朵「致富花」  近年來,橫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精準扶貧為抓手,充分發揮優勢特色產業,把培育壯大產業作為高質量脫貧、可持續發展的「重頭戲」,一產抓特色、二產抓升級、三產抓融合,走出獨具茉莉特色的產業興旺、脫貧致富之路。  橫縣享有「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都」美譽。
  • 浦北:打好「浦北黑豬」特色牌 養出增收致富好門路
    為進一步打響「浦北黑豬」這張優質特色牌,浦北縣加大政策扶持,強化黑豬品牌建設,注重黑豬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浦北黑豬」知名度和競爭力,推動浦北黑豬不斷向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助力養殖戶增收致富。
  • 從砍樹到看樹 阿爾山走出靠林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從砍樹到看樹 阿爾山走出靠林致富路內蒙古地區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2014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阿爾山市考察時指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守住生態底線,保護好生態就是發展。阿爾山自然風光四季都很美,阿爾山的旅遊業一定會火起來。」
  • 廣西羅城:發展壯大綠色經濟 生態富民可持續
    依託生態資源優勢,羅城不斷推動生態旅遊加快發展,帶動景區附近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2017年,羅城引進項目投資3.2億元開發棉花天坑景區,將自然景觀、民俗文化、民族特色結合起來,打造「天坑大劇場」、中國仫佬民俗特色村寨、長生洞奇觀等特色景點。自2018年10月開放營業以來,景區接待遊客突破30萬人次。
  • 「風情夏村」走出綠色發展脫貧路
    原標題:「風情夏村」走出綠色發展脫貧路夏村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昊山腳下。幾年前的夏村集體窮、人心散,村集體不僅沒有收入,還負債60多萬元,是省定貧困村。
  • 2020年南寧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12月18日,南寧市召開2020年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按照2020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工作部署,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
  • 黃石市楓林鎮綠色農業產業帶動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產業鋪就增收路"2018年以來,我就在楓盛產業園打工,或培土、或除草、或修剪果樹,工作既不重,更不累,月收入2400多元,能享受一家人的親情快樂,比在外打工強多了。"談起現在的工作,42歲的柯松臉上滿是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