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夢能反映你內心的真實情緒

2021-01-18 騰訊網

有些夢能反映你內心的真實情緒

夢是我們心理活動與潛意識的呈現。人在深度睡眠時,大腦處於靜息狀態。有時,部分大腦細胞在夜間還處於活躍狀態,就會「製造」出夢境。

這通常與我們當下的心理狀態有關。國際夢研究協會主席、英國睡眠心理學專家克萊爾·詹森博士近日對6種常見夢境進行了解讀——

1

牙齒脫落」透露失落或不安

詹森表示,第一次掉牙大都發生在6歲左右,這是孩子人格培養和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產生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此時,孩子往往面臨人生第一次分離(入學或上學前班),因此,掉牙的經歷可能與分離的痛苦一起被埋進潛意識。

長大後,如果遇到情感挫折,工作、生活變動,或面臨畢業、離婚等情況,人就可能做掉牙的夢,此時要警惕焦慮症發生。

2

「飛翔」暗示生活輕鬆

臨床心理工作者常把飛翔與自由、自信的感覺聯繫起來。

如果夢到自己像鳥兒一樣愉悅地飛翔,一般說明你已經脫離童年的負面影響,可以輕鬆地生活了。

如果夢到被人拽住、怎麼飛也飛不高或從高處跌落,可能預示著你最近擔心某些事態失控,或想脫離現在的環境,進而非常焦慮。

3

「逃跑」暴露內心恐懼和擔憂

逃跑的夢境,誠實地反映了我們內心想逃離壓力的渴望,更反映出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所產生的恐懼和憂慮情緒。

04

「建築物和汽車」意味著身體透支

夢境中,建築物或車往往是身體的象徵。夢到自己住在一間破房子裡或開著破車,可能預示著你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太大,身體正在透支。

有的人會夢到剎車失靈,可能象徵著當前無法慢下來的生活節奏或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

現代人不斷「驅動」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這樣的夢是在督促你反思自己,是否應該放慢腳步等一下疲憊的身體了。

5

噩夢可能是恐懼的釋放

德國睡眠研究所噩夢研究專家海富特博士表示,噩夢主要分為3種:被追趕或生命受到威脅、失去親人或喜愛的物品、迷路或身處完全陌生的環境。

這些夢境其實是白天焦慮、恐懼、害羞、內疚等情緒在夜間的釋放,一般來說,偶爾的噩夢不僅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反而還能起到調節情緒的作用。

但如果經常做噩夢,則會不同程度地降低睡眠質量,促使免疫力下降。所以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並且不妨把夢裡的場景記錄下來,在就診時提供給醫生,以便醫生判斷可能的疾病。

(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月亮星座:反映出你內心真實的樣子
    月亮星座代表了你內心的一面,亦即反映了你的潛意識,它主導了你的感情事,愛恨感覺、內心真正對事情的看法和感覺、跟母親的關係、跟周遭女性的關係,以及周期轉運和情緒的反應,所以月亮星座,反映的是內心深處真實的自己。
  • 春夢、噩夢、墜落夢……常做的夢可能是在暗示你這件事
    在中醫的認識裡,也認為夢與身體的健康有關係。小健搜集了一些比較常見的夢境,以及跟他們相關的現代睡眠研究的說法,以及中醫對夢境的解釋,供大家參考。 有些夢,反映你內心的真實情緒 夢是我們心理活動與潛意識的呈現。人在深度睡眠時,大腦處於靜息狀態。
  • 關於夢的紀實—學會控夢
    說起夢,我大概是最有體驗的,三百六十五天,至少三三百天都在夢中醒來有時候夢太真實了讓人覺得那就是你自己有人說夢是人腦裡潛意識的觀念反映我想某種程度上夢是帶有現實性,特別是關於生活上的事情,很多都帶有預示和警示回想以前做過的夢,會把自己最怕的事情毫無顧忌地展現出來,讓你真實地感受到恐懼。
  • 夢中的情緒是連結夢與現實的橋梁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廁所的夢」。在這類夢中,想要清空膀胱的欲望會進入夢的影像。夢中夢這種「假的清醒」可以重複好幾次,做夢的人一再地從一個夢進入另一個夢。我們的朋友理查描述一次夢中夢的經歷,理查的母親最近因患癌症而過世,他在母親過世一個月後做了如下的夢:我發現自己在祖母房子的地下室,四處翻閱舊書和報紙,發現一本屬於母親的舊筆記本。我開始閱讀內容,發現裡面的文字逐漸消失。
  • 夢的解析共讀預告:你的夢就是你真實的自己
    有些人說自己幾乎不做夢,但事實是,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經醫學統計分析,夢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不論你早晨醒來是否存在夢感,你每天晚上都必然會做4~5個夢。而在這些夢中,有的被牢記,有的被遺忘;有的簡短清晰,有的長且混亂;有的直接指向白天的經歷,有的看上去毫無邏輯,荒誕、費解。
  • 知人知面不知心:為什麼面部表情不能真實反映情緒?
    研究人員對埃克曼的結論有效性的分歧越來越大,但這場辯論並沒有阻止公司和政府接受他的說法,即面部表情是情緒的預言。例如,在諸多的西方法律體系中,解讀被告的情緒是公平審判的一部分。正如美國最高法院(US Supreme Court)法官安東尼•甘迺迪(Anthony Kennedy)在1992年所寫的那樣,這樣做對於「了解罪犯的內心和思想」是必要的。
  • 人類圖|乾貨|反映者和情緒中心開放的智慧「房鼎容原創」
    即使你不是反映者, 當你有任何一個開放的能量中心,你的狀態也是如此。你的開放中心是別人能量的被動接收者和放大器。你也因此被別人和環境制約。當你用這種生命狀態生活的時候,很多人也許無法真正理解你,可是生命理解你,自然理解你,宇宙理解你。在這個存在狀態的你就不再是芸芸眾生的一部分,你的存在狀況是遠遠高於眾人之上。你也是跟生命本身在一起,是跟宇宙在一起,是跟自然在一起。這就是真正的反映者狀態。
  • 通過生活中的7個表現:真實反映出你的朋友是不是損友
    通過生活中的7個表現:真實反映出你的朋友是不是損友中國有一句老話,「可以沒有親戚,但不能沒有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不過,如何知道自己的朋友是不是優質的朋友,還是一個傷害自己的損友,很多人其實並不太了解,那麼針對這個問題,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通過生活中的
  • 心理學:現實中想要迫切結束的事情,反映在夢中就是死亡
    關於夢的素材問題在解讀夢到死亡的含義之前,有必要解釋一下夢境素材問題。夢境不是平白無故產生的,它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學習經歷、認知思維相關。一位家庭主婦的夢境中,更多的是家人之間的關係以及生活中柴米油鹽的事情;一位商人的夢境中,更多的是商業合作、財富積累相關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 心理學: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容易做什麼樣的夢
    人生如夢,夢和人生有的時候互為鏡像,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偽裝,會掩飾,但是夢則不會,夢會真實地反應一個人的內心。即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容易做什麼樣的夢,你容易做什麼樣的夢,可以反映出你大概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分析夢,就是分析潛意識,分析夢就是分析真實的我們自己,比如下面四種夢,就可以反映出,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容易做什麼樣的夢:1、如果你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你會容易做上學、考試的夢現代社會,人們很容易焦慮和抑鬱,但是程度很顯然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容易焦慮
  • 情緒來了,只是在告訴你有些劇情需要你看清真相罷了
    情緒無時無刻不相伴著我們,情緒就是我們調動起來的體內的一股子氣。當你憤怒、痛苦、悲傷、興奮、喜悅、開心、恐懼……你就開始運作你的氣;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解讀,情緒就是我們一個人的生命力。我身邊有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是很情緒化的。
  • 生氣,最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很難掩飾內心深處的真實面目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有的人善於掌握,有的人善於偽裝,有的人卻容易衝動,遇到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也會有著不同的心態,會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但是看一個人的性格,就要看他生氣後的樣子,因為那時最容易失去理智,也最容易暴露出內心深處的真實面目。
  • 看清情緒的本質,從此告別煩惱與焦慮,獲取你內心平靜的智慧
    生活中妨礙我們內心平靜最大的困擾就是煩惱。這篇文章就是和大家探討煩惱的根源,獲取你內心平靜的智慧法則:煩惱的根源說白了就是負面思維和負面情緒的綜合體。我們所處的社會負面思維到處都是:比如憂慮,悔恨、猜疑、自責、嫉妒、頭腦爆炸。而我們的負面情緒也是一個常常的名單:憤怒、悲傷、痛苦、急躁、浮躁、焦慮不安。
  • 疫情心理課|情緒曼陀羅手帳
    上述的這段感覺,皆是來自我身邊許多小夥伴最近的真實感覺。世界這麼大,問題這麼多。在這個是是非非不斷交織的世界中,想要保持自我的內心平靜,無疑是非常難的事情。當外部的事件我們無法掌控,我們還能做的,唯有接納內心,與自己真實相處。
  • 懷孕情緒專題 你能感受到每一天的神奇
    編者按:從懷孕到生產再到產後恢復,女人會情緒波動,會經歷不同的心理變化。如果發現自己懷孕的話……就好像突然體內有個小生命扎了根,好像一瞬間荷爾蒙激素就會爆棚,腦子裡只有一個聲音:咦,我當媽了。懷孕的故事,乃至成長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這篇小小的情緒變化回憶錄,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這樣或那樣的一個小細節讓你也想說,「咦,我也有這種感覺呢!」
  • 嘴巴的動作反映內心的活動
    我們可以根據一個人嘴部的一些小動作來觀察其內心活動。 因為嘴巴是宣洩個人情感的重要通道。舔嘴唇如果天氣不是十分乾燥,而一個人老是舔嘴唇的話,說明這個人正在壓抑著因為興奮或者緊張而引起的內心波動。比如,當NBA著名球星準備扣籃的時候,他們經常會做出舔嘴唇的動作。
  • 雪莉確認死亡|韓國電影《真實》真實反映了雪莉生前的抑鬱狀態?
    說實話小編真的有些難以置信,因為從她以往的舉止來看,她是個非常大大咧咧不太在意別人看法的姑娘。emmm....這麼一說似乎和我國某位經常說大實話的女星有些相似...咳咳(粉絲勿噴)頗有些南韓事業女強人那種灑脫不羈的風範,包括一些在社交平臺放飛自我的照片言論等等。一頓被人攻擊,甚至罵她有病,誰有曾想是真的一語成讖呢。
  • 你確定你現在不是在夢裡嗎?你確定你確定嗎?
    瞬間感覺被戳了一下,一個短短的夢好像濃縮了很多情緒,說不清楚,好像只有用夢的形式才能釋放完。問同事這種複雜的夢怎麼解?他說你以為我是周公麼,心理學一般不會直接給一個夢下結論,更多還是問你自己怎麼看待自己的夢。換句話說,只有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做的夢背後是什麼意思。
  • 暴力的情緒勒索:「施暴者」與「受害者」的內心博弈
    國外學者Susan Forward定義為「情緒勒索」。從勒索者角度:「你無法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而利用威逼或利誘來掌控對方、迫使他順從你,達到自己的目的。」▍轉載自《情緒勒索》勒索者提出要求,被勒索者內心抵抗,在被勒索者內心抵抗的過程中自己不知不覺承擔著「我是不是拒絕他,他會不開心?」勒索者進一步對被勒索者威脅施加壓力,潛意識告訴他「沒錯,你不幫我,我就是不開心」。下面是被勒索者的自我說服「我自己可以多加會班,幫下他吧」。之後就是不停的故事重演。
  • 有人一晚上會做20個夢?做夢是怎麼一回事,晚上的夢意味著什麼
    不同尋常的夢境每個人每天晚上都會做夢,有些人能記住夢境,所以隔天一早起來,就會說出自己做的夢。不過也有些人忘記自己做過的夢,所以隔天會認為自己昨晚並沒有做夢。比如說,最近你遇到了非常糟糕和不好事情,直接影響到了你的生活和心情,讓你產生焦慮、憤怒、恐懼、痛苦等等,那麼我們的自身的心理機制就會不斷地去壓抑這些情緒,將他們從人的主觀意識層面推到了潛意識中。這時可能會做到這樣的夢境,在森林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在夢見自己在工作,可是怎麼樣都完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