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2021-03-02 眉如黛

         

         這部電影被稱為印度版的《阿甘正傳》,甚至香港粗暴地翻譯成《阿漢正傳》,以示其相似度。
        主人公可汗有阿斯伯格症。阿斯伯格症我略略有一些了解,他們大都有非同一般的智力和專注力,在人際交往上有些障礙,看不出別人沒有明顯表達的意思。《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和《徒手攀巖》裡的Alex應該都是。
         從智商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可汗跟阿甘很不同,畢竟阿甘的智商只有75。不過相同的是兩人都善良、正直、執著、守信、堅韌,兩人都有大智慧的好媽媽。
        《我的名字叫可汗》更多了宗教的成分,比起「印度版阿甘」,更準確的說法可能是「穆斯林阿甘」。

        可汗來到美國後遇上了美麗的單親媽媽,並與這位印度教女子結婚,擁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看可汗追求女主的過程,很有意思。他不善言辭,只是重複一些簡單的話,木訥卻又深情。
        「世界上有一種聲音會觸動我的心弦,那就是你的笑聲。」當然這是他寫在筆記本上的,而不是說出來的。

        911之後,美國社會開始仇視穆斯林。在兒子被霸凌死亡後,幸福破碎了。失子心痛的女主認為是因為她嫁給了一個穆斯林,才導致兒子遭此橫禍。她絕望又痛苦地趕走可汗,讓他去告訴美國總統「我的名字叫可汗,可是我不是恐怖分子」。

        於是可汗踏上了追總統之路。因為他穆斯林的身份,因為他對總統的「關注」,他被機場保安檢查,被政府關押審問。在整個美國的穆斯林都感到不安時,他還堅持著在公開場合戴禮帽做禮拜。他是個虔誠的穆斯林,不因外界而改變。但他不以此來判斷人。他的世界裡只有好人壞人。

       在喬治亞州的一個鎮,他背一位受傷的黑人小女孩回家,並接受了那位黑人母親的晚餐和洗浴。還參加了一場紀念犧牲士兵的教堂活動。
        一個有阿斯伯格症的穆斯林在一所黑人的教堂裡講出了對死去兒子的感情。

        後來可汗因為無辜被關而受到關注報導,眾人施壓之下得獲自由。此時小鎮遭遇了颶風襲擊,可汗逆行而去,發現小鎮居民全都躲在教堂裡孤立無援。
        追著可汗來的媒體報導了這一狀況,更多的人來到災區幫助重建。
        這世間共同的信仰是愛。

        結局很圓滿:可汗見到了總統(歐巴馬),說出了那句話:「我的名字叫可汗,可是我不是恐怖分子。」

相關閱讀:阿甘正傳

                 周末電影:《美國工廠》

                 周末電影:《金剛川》

                 周末電影:《我的個神啊》

                 周末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

春日納福

相關焦點

  • 好電影推薦 :《我的名字叫可汗》
    這部電影我介紹過不好好友,每一位看後都非常滿意。甚至還有人鄭重來反饋致謝,感謝如此難得的好片推薦。此外,女主角靚麗動人,典型的印巴風格美女,很有看頭。男主角是寶萊塢一線巨星,演技與魅力並存,偶像派+實力派!以下是劇情簡介,如果確定了要觀看,劇情部分略過也罷。
  • 心靈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 《我的名字叫可汗》電影劇情及精彩點評
    《我的名字叫可汗》精彩影評  《我的名字叫可汗》劇照《我的名字叫可汗》由Karan Johar執導,Shahrukh Khan和 Kajol主演,福克斯公司發行。該劇長達165分鐘,據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 很慶幸沒有錯過這部印度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
    將一系列充滿儀式感和英雄氣的故事放在一個自閉症者身上這種架構方式很大程度使得《我的名字叫可汗》更加感人和勵志
  • 周末影院 《我的名字叫可汗》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伊斯蘭
    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精彩片段剪輯
  • 我的名字叫好人——《我的名字叫可汗》觀後感
    可汗當面指責穆斯林激進分子 堅持做一個好人 可汗的人生很坎坷,先是要克服自閉症疾患,後,這種思想符合印度宗教博物館的社會現狀,旨在倡導各宗教之間消除隔閡。生活中的我們會遇到各種不同情況,並不會恰好與可汗的兩個特殊情況一樣,但自信生活和做一個好人的信仰,是完全一樣值得堅持和倡導的,尤其是在遭遇挫折時,不要輕易喪失勇氣和放棄信念,好人會有好報的。
  • 《我的名字叫可汗》觀影沙龍
    《我的名字叫可汗》講述的是信奉伊斯蘭教的裡茲瓦•罕(Khan)從小患有自閉症,不善於語言表達,從小由於行為特殊被受欺負,但是他的母親從來不覺得他有病
  • 《我的名字叫可汗》咖喱味的「雨人」+「阿甘」
    曾在網絡上口碑大好的《我的名字叫可汗》本周登陸國內院線,這是繼《生化危機4》《哈利·波特》後又一部開啟新年檔的外片,同時也是新年檔裡不那麼娛樂、不那麼狂歡的一種內心選擇。   美國食材 印度料理  《我的名字叫可汗》以沙魯克·罕扮演的主角Khan引出全片,開場電影感十足,低角度的攝影營造出一種壓抑的心理需求,以凌亂跳躍、線索繁雜的剪輯突出了人物的孤立與不安,但在此之後,銀幕就順利被沙魯克·罕全面接手,全片95%的鏡頭都是他的中景和面部特寫。
  • 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份子
    《我的名字叫可汗》和最近很夯的《摔跤吧!
  • 影音推薦|《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
    這部電影的主題很簡單,風格有些印度,但是內容很感人,前半部分你會笑....作為2010年賀歲檔引進的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中信奉伊斯蘭教的裡茲瓦·可汗從小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母親去世後,他追隨弟弟扎克爾的腳步從印度孟買移民美國舊金山。可汗在幫弟弟的化妝品公司推銷美容產品時認識了經營髮廊的單身母親曼迪婭。可汗不顧弟弟的反對執意與印度教的曼迪婭結為夫婦,一家人和諧美滿。
  • 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 ▏周末薦影
    聲明 有人雜誌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導演: 卡倫·喬哈爾編劇: Shibani Bathija類型: 劇情 /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語言: 北印度語 / 烏爾都語 / 英語上映日期: 2010-11-30(中國大陸) / 2010-02-12(印度)片長: 165 分鐘又名: 阿漢正傳(港) / 我的名字叫罕 / 我叫可汗 / Khan
  • 《我的名字叫可汗》:印度阿甘為愛上訪
    《我的名字叫可汗》是一部與911事件相關的電影,有人稱之為「印度阿甘上訪記」,算是提煉出了精髓。男主可汗是自閉症患者,一位印度穆斯林。他移居美國後,愛上了同是印度人的美麗單親媽媽曼迪婭,並組建了家庭。曼迪婭將仇恨轉向了可汗,跟他說除非他能見到美國總統並說一句「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分子」,否則永不相見。可汗歷經磨難,終於奇蹟般見到了剛上任的美國總統,也為絕大多數穆斯林正了名,並和曼迪婭重歸於好。整部影片的價值觀,建立在可汗小時候,樸實善良母親跟他說的一個道理:「世界上的人只有好人和壞人之分。」
  • 觀《我的名字叫可汗》有感:愛——通向安拉的道路
  • 印度大使館免費觀影 《我的名字叫可汗》,催淚神作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爆發了反伊斯蘭教的風潮,頻頻發生歧視、辱罵、毆打甚至殺害普通穆斯林的事件,許多穆斯林被迫剃去鬍鬚,摘下頭巾以掩示自己的信仰。然而可汗卻從不隱瞞自己是穆斯林,他來到911現場,念誦古蘭經為受難者祈禱,不顧周圍人厭惡的目光。可汗繼子的好朋友,因為父親在伊拉克戰場喪生,與可汗繼子絕交。可汗繼子不願失去好朋友的友誼,與好朋友在學校發生爭吵,卻被另幾個學生毆打致死。
  • 《我的名字叫可汗》今公映 《趙氏孤兒》忙接力
    《我的名字叫可汗》曝光中文版海報 (記者 喻德術)今天,年內最後一部進口分帳大片《我的名字叫可汗》(印度)將在國內公映。 11月19日,《哈7》在國內與美國同步公映,首周末3天勁收7500萬,上一周再收8000萬。如此一來,截至本月28日,《哈7》的國內票房超過了1.5億,截至今天肯定會打破《哈6》的1.64億票房紀錄。 與此同時,16日上映的《生化危機4》首周5天拿下6500萬,上周再收4000萬,總票房也超過了1億。
  • 【佳片推薦】我的名字叫可汗 My Name Is Khan (2010)
    幕後花絮———————————————①關於影片的中文片名,福斯公司有關人士介紹,該片英文名為《My Name Is Khan》,正確的譯法應該是《我的名字是汗》。④2009年,沙魯克·罕因為穆斯林姓氏Khan(罕/可汗),在海關被美國警察幾個小時的盤查,最後不得不調動印度大使館「營救」,而《我的名字叫可汗》開場即是男主角因為Khan這個名字遭受警察盤查的場景。
  • 《我的名字叫可汗》:找總統死磕的穆斯林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印度片《我的名字叫可汗》,由於敏感題材劍指美國9·11後遺症,年初入圍柏林電影節非競賽單元時,曾令筆者期待。幸虧國內引進,才目睹其廬山真面目。  理應高度讚美印度影帝沙魯克·可汗,他不再是《阿教王》中的灑脫王子,哥們高難度模仿阿斯伯格綜合症患者,眼神、動作、舉止都那麼逼真,如此細膩甚微表演,乾脆在《我的名字叫可汗》挑起大梁。若問相比《海洋天堂》中的文章(在線看影視作品)、《硬漢》中的劉燁,《馬拉松》中的曹承佑,沙魯克·可汗強在哪裡?天賦與神韻矣!畢竟他能在全球產片量最大的寶萊塢紅得發紫、婦孺皆知,沒兩把刷子不行的!
  • 《我的名字叫可汗》登陸中國 講述穆斯林9·11後的遭遇
    新華網新德裡11月30日電 (記者毛曉曉)由印度寶萊塢知名青年導演卡蘭·喬哈爾執導和監製、印度影帝沙魯克·汗和著名女星卡喬爾·德夫甘主演的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於11月30日在中國公映,由於近年來鮮有印度電影在中國公映,這部影片上映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
  • 印度靚湯感動觀眾 《我的名字叫可汗》獲84分
    電影網訊(圖/韓華偉 文/第五鐵峰)《我的名字叫可汗》作為近年來唯一被引進的印度電影,雖然在前有《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後有華語賀歲大片的夾擊下上映,但依舊吸引了很多內地觀眾的興趣。
  • 不單為沙魯克汗而看《我的名字叫可汗》
    有兩種電影總是讓我很費解,一種是眾人皆罵的爛片,導演的天賦該有多差才不知道自己拍了部爛片,良心該有多壞才能放這種電影出街去謀殺陌生人的時間和金錢;一種是口碑極好我卻覺得極其糟糕的電影,這不得不讓我自省是不是有反社會的傾向然後順便懷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