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ob、Finn
從去年開始,國內的自媒體網紅們紛紛搞起了「副業」——
陳翔六點半試水網大,票房首周拿到近500萬分帳;papi醬開著變聲器就上了吐槽大會,還順便演了大電影《妖鈴鈴》;咪蒙則轉型職場教母,玩起了知識付費;新世相跟了一波直播問答的風,又拍了微電影廣告。的確,市場大環境在變,自媒體的轉型副業也迎來了小高潮。
喜新厭舊是人性使然,而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如果不抓住窗口期,進行內容的迭代和升級,就會被審美疲勞的觀眾所拋棄,然後被一浪高過一浪的新生「網紅」們拍死在沙灘上。
相對於文字、音頻等自媒體,成本更高的短視頻內容更加艱難,如何實現IP的迭代升級,突破內容變現難關,成為當下讓國內自媒體人焦頭爛額的問題。但在眾多IP中,洋蔥視頻打造的國內首例「國際範」現象級IP——辦公室小野卻一反常態,在短視頻升級變現的路上走得輕鬆寫意,完全不見轉型的壓力。
辦公室小野在商業化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條海外擴張的獨特模式。因此,Morketing專訪到辦公室小野本人,全面揭曉爆紅背後的「野」路子。
不給自己設限的海外擴張
辦公室小野爆紅一年來的種種榮譽足以說明其人氣之高,影響之廣——打破YouTube華人創作者成長記錄;Youtube用戶訂閱量突破140萬;連續八個月問鼎Chinese creator TOP 1;Facebook上大中華地區TOP1創作者。在今年2月的Think with Google年度峰會上,辦公室小野作為大陸唯一一個YouTube百萬級粉絲creator,摘取全場最重量級獎項——黃金創作者獎。
在小野看來,食物是人們共通的語言,不分年齡、性別、膚色和國籍,作為一檔美食加創意的節目,辦公室小野能夠吸引全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的眼球,再加上創意上的天馬行空、逆天的動手能力、全程無對白巧妙跨越了語言的隔閡,種種因素都使得辦公室小野具備走紅世界的潛質。
小野告訴Morketing,從第一支辦公室小野視頻發布開始,她們的國際化戰略就被提到了案前。「去年2月份,在我們發布了第一支熨鬥烤肥牛之後,幾乎同時做出了國際化的戰略舉措,那時的我們面對未知的海外視頻的領域的挑戰非常興奮。」小野說。
而在小野走向國際的過程中,YouTube平臺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因為它的用戶規模和範圍,更重要的是YouTube還能夠為小野帶來行業洞察、決策甚至地區文化差異等方面的建議和幫助。
去年,在YouTube支持下,辦公室小野在香港舉辦了一場粉絲見面會,與粉絲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互動和交流。「一個馬來西亞的小夥子專門飛過來看我,送給我親手寫的信和畫的畫,讓我十分感動,能夠影響到海外的粉絲,使我更加自信,擁有更多創作的動力。」YouTube定期舉辦的粉絲見面會,為小野這樣的網紅博客提供了演講、參與節目、媒體曝光等各類機會來擴大影響。
除了官方的粉絲線下交流機會之外,YouTube還能幫助小野洞見自己粉絲的畫像,在避免敏感內容、促進創意內容等方面帶來巨大幫助。
「辦公室小野在YouTube上面的粉絲,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印尼這幾個地方,YouTube會根據這些地方的特色文化給我們建議,要不要做一些東南亞地方美食?而好的建議我們會採納。」
當然,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最後展現在視頻上的播放量也不同,在國內,「用美食去化妝」這期節目獲得了全網四億的播放量,但是在YouTube上最受歡迎的卻是一期展示小野雕刻藝術的西瓜大餐。
對此,小野解釋:「首先西瓜是在全球都是很普遍的水果,整個節目也正是圍繞著西瓜主題,最重要的節目充分展現了我的雕刻技藝,最終呈現出充滿藝術氣息的西瓜盛宴。」
採訪中,小野表示2018年辦公室小野將會大膽嘗試內容的迭代和升級——去世界各地進行廣泛採風,在內容創作中拓寬國際化視野。而在人設上,小野會更多的開口說話,不給自己設限,甚至去唱歌、去綜藝節目、去拍電影,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質,挑戰未知的自己。
但小野的轉型顯然不是那麼急迫,因為她的商業化道路比想像中順暢得多,足夠支撐小野在內容迭代上的精雕細琢。
廣告植入別具一格,成出海品牌新寵
在微博上,辦公室小野時常重金回饋粉絲的答謝,那是因為辦公室小野真的賺錢了。小野的大量海外粉絲都來自東南亞,而除了北美市場之外,東南亞是中國品牌出海的第二大市場,因此,小野順理成章的成為品牌出海新寵。
辦公室小野成功的商業化讓她遠離了「變現難」的天坑——藉助Youtube優質的5秒廣告釋放粉絲量價值;與華為、韓後等品牌合作,充分利用植入式原生廣告進行海外市場推廣變現。
「目前我們接觸到的一些大品牌的內容廣告,首先我們都是雙向選擇,他們的調性得符合節目幽默風趣的調性,在進行選擇之後,廣告方不會太幹預創作內容,所以基本上合作是一個非常愉快的過程。」
辦公室小野第一個合作的出海品牌是韓後,作為一個國產的面膜產品找到辦公室小野之後,最初想要讓小野用面膜精華成分做一道美食,但是作為決策者的小野,當即給予拒絕,因為她覺得用面膜做飯的植入過於生硬,可能引起觀眾的反感。
當時,恰逢小野參與微博紅人節,於是醞釀出用美食化妝去紅人節的創意,因為女生在化妝之前一般都會做面膜,在其中進行面膜的植入就變得非常自然,除了一些Logo等品牌元素的露出之外,在片尾的彩蛋部分,融入了一個創意的變臉玩法。
「因為韓後面膜有白色、透明、黑色等多種顏色,所以我們收到了中國傳統的變臉藝術的啟發,拿幾個面膜隨便變了三種顏色出來,韓後也非常樂意接受這種非常創新的想法。」
幽默風趣的人設,加上辦公室的場景腦洞大開的創意美食,成為辦公室小野的制勝法寶。甚至網絡上都出現了諸如越南版小野、辦公室大野的模仿,但都只是學到了皮毛,未能獲取其精髓,因而也就成了過眼雲煙。由於極高的原創性使得小野持續爆火,當然,在品牌廣告的植入也是別具一格。
比如,在和華為的一次品牌合作中,為了彰顯華為手機防摔、防水的產品特性,在節目中就能看到,拿手機當案板拍蒜、用水衝洗的畫面,這樣的創意得到了廣告主華為的認可。在小野看來,和什麼樣的品牌能夠達成合作,最關鍵的能否有好的創意讓辦公室小野去切入。
對小野而言,可植入創意的品牌,才是適合變現的好品牌。而對於合作品牌來說,辦公室小野對無縫銜接露出和創意的堅持也是他們青睞已久的合作方式。
國際化變現紅利
雖然近年短視頻在國內一片大火,但是能夠在海外走紅的幾乎沒有,即使是在國內號稱第一網紅的papi醬也未能倖免,當然小野是一個例外,從定位到題材,從視頻風格到腦洞創意,小野從出生就帶有國際化基因。
在坎城電影節,張馨予等明星還只能通過東北花棉被博人眼球的時候,小野依靠實打實的創意、幽默的探索,打破了國界、文化、種族、語言的隔閡,受到海外網友的喜愛,逐漸成為中國出海品牌網紅帶貨的標杆。
雖然小野的成功很難複製,但是辦公室小野走出的國際化模式,也為國內萬千短視頻創業者提供了新思路,通過助力中國品牌出海,能夠成為破解短視頻變現的難題的方法之一。
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政府開始吹響了中國企業及品牌「走出去」的號角,如今無論是手機、家電、電商、遊戲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走出海外,開拓海外市場。
而全球月活躍度15億的YouTube,也成為中國品牌出海青睞的重要平臺之一。Youtube對網紅播客有著非常成熟的扶植政策,一個粉絲量1000+,年播放量超過4000小時的Youtube創作者就有機會享受YouTube合作夥伴計劃待遇,享受官方的廣告變現渠道。
在創作支持方面,Youtube有線上創作學院提供免費教學,還有頻道訂閱量獎項、官方線下粉絲見面會等措施,對於小野這樣的頂級創作者,Youtube還能以策略合作夥伴經理的形式提供深度支持。
小野在Youtube上的成功給國內的內容創業者到來了一些啟發,特別是短視頻類的創作團隊。當面臨變現或是升級的瓶頸時,或許可以轉化思路,拓展國際化視野,搭上中國品牌出海的風口。
正如,小野在微博曾寫道:「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一些關鍵時刻,蝴蝶扇一下翅膀,命運就被扇出了原有軌道,一發不可收拾。」深處困境的內容創作者們,在這個關鍵時刻,不知道辦公室小野國際化的變現啟示能否煽動你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