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高黃金期到了!忽視這3點,又要等1年!

2021-03-04 小能學院

「你家寶寶多大啦?在上幼兒園沒?」

每每遛娃最尷尬的就是,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明明馬上要上小學的娃,被問在上幼兒園沒。

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唯有不失禮貌的微笑。

對於被問孩子身高這個問題,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五歲的妮妮,身高才剛剛100cm,比同齡的小朋友矮了大半個頭,媽媽就很納悶:自己和老公個子都不矮,娃能吃能喝能跑能跳,為啥就是不長個?

有妮妮媽這樣疑惑的不在少數。父母身高都不低,也能吃,就是不長高。

其實,對於長高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存在誤區:

覺得身高全靠遺傳,爸媽高孩子長大了怎麼也矮不到哪裡去;

認為多吃就能長高,硬生生把孩子餵成了小胖墩,只長肉不長個;

認為還沒到身高猛漲期,到了那個時期,身高DuangDuang的就長成大高個。

實際上,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遺傳固然重要,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據醫學統計,人體的成年身高70%%取決於遺傳因素,還有30%取決於後天的營養、睡眠、鍛鍊等環境條件。

千萬不要小看這30%的努力,抓住孩子的最佳生長期,對娃的身高進行有效幹預,最後可能就是160cm和180cm的差距。

在兒童青少年的發育過程中,何時身高長得最快?

研究表明:80%的中國兒童身高突增高峰是在青春期,即男孩的13-15歲,女孩的11-13歲。

這也是很多家長所說的孩子還沒到長個的時候。

但實際上,孩子的第一個長高黃金期是:0-3歲的嬰幼兒期,是孩子長高的最重要階段。

寶寶剛出生,醫生都會告訴寶媽:3歲之前要定期帶寶寶做兒保,做兒保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定期檢測孩子的生長曲線,看孩子每個階段的身高體重是否達標。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生長是非常迅速的,從剛生下來的小小一團兒,到可以慢慢行走,這一年可以長 25 cm,第二年放緩到 10 cm,第三年仍然可以長 8 cm。

此後的生長速度將放緩到 5~7 cm,直到青春期的升高突增期。

一般來講,孩子三歲以前的生長規律,大概如下:

0~3 個月:3.5 cm / 月

4~6 個月:2 cm / 月

7~9 個月:1.5 cm / 月

10~12 個月:1 cm / 月

1~ 2 歲:10~11 cm / 年

> 2 歲:4~7 cm / 年

如果2歲後,每年身高的增長少於5cm就要注意了。

由此可見,孩子出生後的前三年對於長高來講是最重要的階段,錯過了3歲以前的長高黃金期,你的孩子無疑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小時候明明挺高的,咋長著長著就不長了?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

就像馬拉松,提前衝刺可能暫時領先,但也會提前消耗能量。孩子的成長要適當幹預,但也要遵循孩子自然發育的原則。

錯過有效幹預期,害怕長不高;過早、過量幹預,骨骼發育得太早,骨骺提前閉合,反而長不高。

孩子的身體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我們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掘孩子的身高潛力。

比如:

7~12 月齡的寶寶絕大部分都開始添加輔食了,但也不能夠忽略「喝夠奶」的重要性,要給寶寶打好身高基礎。

一歲之前的寶寶,晚上的睡眠時間在10-12小時才能保證孩子的大腦發育和生長發育。

要想讓孩子的身高突破遺傳的局限,認識到黃金期的存在還不夠,掌握科學的幹預方法才能讓孩子長高事半功倍。

球星梅西11歲時,被查出患有「生長激素缺乏症」,醫生判斷,梅西成年後身高不會超過150cm。

但在經過3年的激素注射後,梅西最終的身高卻長到了169cm。

如果把長個比作蓋房子,那麼生長激素就是蓋房子的架子,是促進骨骼、內臟、組織器官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

生長激素的缺乏,會直接影響到身高。而生長激素的分泌是有規律的。

研究發現:夜間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期, 21:00~22:00 是第一個高峰,熟睡後會進入分泌高峰期,分泌量是白天的3-5倍左右。

所以充足的睡眠是保證生長激素分泌的前提,孩子睡夠了才能長得更高。

一般來說,新生兒只要保證每天 14~20 小時,1~3 歲為 12~14 小時,4~6 歲需要 11~12 小時的睡眠就足夠了。

一般,從入睡到進入深度睡眠,大概需要40-60分鐘,所以在21點之前入睡生長激素才能更好的作用於骨骺,更有利於長個子。

正常情況下,普通孩子是不需要注射生長激素和過分幹預的。

因為生長激素是可以正常分泌的,所以,建議父母給孩子養成固定的睡眠習慣,保證生成激素的正常分泌,才能更有利於孩子的長個。 

想想你小時候,爸媽為了讓你長高,你都經歷了些什麼?

小能君,因為家裡人都不高,小時候我媽為了讓我長高,可謂是嘗試了不少的偏方。

比方說什麼吃煮黃豆啦,胡蘿蔔加牛奶啦,有沒有效果我是不知道,但脹氣是肯定的,現在都感覺肚子有點脹脹的。

相信和小能君有相同經歷的寶爸寶媽不在少數,但為了讓孩子長那麼1cm,各種奇奇怪怪的偏方還是忍不住在孩子身上實踐!

萬一呢……

其實,在吃這件事上,吃飽不夠,吃好也不夠,吃對才是關鍵。

聽說骨頭湯補鈣補鈣長高,就天天給孩子喂。

但醫學實驗表明:骨頭湯鈣的含量微乎其微,根本不能為人體補鈣,更不能讓孩子長高。

聽說缺鈣會長高,就拼命給孩子補鈣。

結果使孩子骨骼提前鈣化,導致骨骺線提前閉合,不僅不能長高,反而縮短了長高年限。

所以,怎麼吃?怎麼補?就顯得尤為重要。

添加輔食之前的寶寶,保證每日奶類的攝入量對生長發育至關重要。

1 歲前每日飲奶 600~800 mL,1 歲後輔食以外要保證每日 300~500 mL 的飲奶量。

添加輔食後,要優先考慮含鐵的紅肉和動物內臟、含鈣豐富的蔬菜、豆類、含鋅量高的水產品。

長高也有專門的營養素——鈣、蛋白質和維生素D。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基礎,只有維持組織中適當的營養素儲備,保持健康,才能更好地發育。

鈣,是骨骼、牙齒的主要無機成分,缺鈣,不僅會阻礙長高,還會引起長不高和骨質疏鬆。

維生素 D,能讓孩子有更好的鈣吸收,促進孩子的骨骼生長。

想要通過飲食來促進孩子身高,家長們要注意保證孩子長高營養素的攝入,正確區分長高食物和長胖食物,均衡營養,合理膳食。

那通過保健品來促進孩子身高發育,會不會更有效?

一些促生長的保健品,雖然短期內可能讓孩子長得更快,但其中含有的激素類成分會讓孩子的骨骺線提早閉合,長遠看起來反而會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

最有效的方法是食補。

牛奶是良好的鈣來源,500ml牛奶約含300mg鈣。

但不建議家長給娃拿牛奶當水喝,不僅不能長高,還會補鈣過度患上尿結石。

家長完全通過多種類的食物多元地補鈣,比如雞蛋、豆類、海鮮製品、排骨等含鈣量都不錯。

蔬菜,往往被家長忽略。不僅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的維生素,含鈣量也是相當得高。

每100克雪裡蕻就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說完了補鈣,那怎麼補充維生素D呢?

曬太陽!

  

研究表明:上午9點-10點,陽光中的紫外線較弱,能夠加快寶寶的新陳代謝;

下午3點-4點,陽光中的紫外線含有很多X光束,存在290-320nm光線,此段波長光線可以有效促進維生素D產生,有助於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提高體質,促進骨骼正常鈣化。

當然,曬太陽也要循序漸進,小寶寶不能直接就抱著寶寶出去曬,最好是先在室內陽光可以照射進來的地方,每天曬一到兩次,曬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還要注意對孩子眼睛的防護和水分的補充。

孩子後天的身高取決於營養、睡眠、運動、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睡眠和營養對孩子長個的作用,就不用多說了吧。

適當的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蛋白質的合成,全身骨骼得到更好地生長。

有研究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孩子,尤其是室外運動,比不運動的孩子可高出4-10cm左右。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裡的森碟嗎?爸爸田亮並不高,但是酷愛運動的森碟,12歲就已經長到了近170cm。

運動後人體的生長激素分泌會明顯增加,前文已經說了,生長激素可以直接影響到身高。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5~17 歲的兒童青少年每周應至少鍛鍊 3 次,一次鍛鍊至少需要累計 1 小時中到高強度的身體活動。

在由北京體育大學、首都兒科研究所與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共同研製的《學齡前兒童(3-6歲)運動指南》中明確指出:

學齡兒童全天內各種類型的身體活動時間應累計達到180分鐘以上。


其中,中等及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累計不少於60分鐘。


對於1-3歲的寶寶,每天也至少要保證1個小時的運動量。

為什麼運動能促進身高?

因為戶外運動可以受到太陽的照射,日光中的紫外線能幫助人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鈣的吸收,從而促進骨骼發育;

同時白天多運動,晚上睡得更香,從而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雖說幾乎每一種運動都會對孩子的身高增長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效果不一。

在運動科學領域的研究中,主要這三類運動對身高的幫助效果非常明顯。

❶ 全身類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簡單解釋,就是那種強度不高,能維持很長時間的運動。比如快速地走、慢跑、在水裡慢慢遊泳等等。

有氧運動是基礎運動,對於小一點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安全的,也比較好控制,看到孩子累了就可以停下來。

我們所熟知的田徑運動員,像劉翔、王軍霞、朱建華都是大高個。

❷ 彈跳類運動

像很多人都會提到的「跳繩」就是典型的彈跳類運動。彈跳運動除了能夠從產生更多生長激素方面幫助孩子長高,更能夠產生作用於生長板的「外力」。

因為彈跳運動中,跳起來落下時,我們的下肢骨骼會承受來自身體的壓力,這種壓力會促進骨骼生長。

彈跳能夠使骨骼的循環得到改善,刺激生長激素分泌,對於青少年兒童身高增長有著促進作用。

這也是為什麼籃球運動員、跳高運動員都比較高的原因。

❸ 拉伸運動

在觀看足球隊員訓練時,我們經常會發現他們會在場邊高抬腿,這就是拉伸運動。他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運動損傷。

但拉伸運動中的踢腿,也可以很好地從內外兩方面,促進骨骼發展。

所以在高強度的學習間隙,起來踢踢腿也能很好的刺激身高增長。

但是在孩子運動這件事兒上,也並不是越多越好。

凡事過猶不及,超負荷的運動會對孩子的生長板造成損傷,肌肉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下還有可能造成生長素分泌降低,反而不利於孩子長高。

關於超負荷運動的危害,我們會在後面講到,掃碼下方二維碼,關注小能同學,了解更多兒童運動知識。

每個階段的孩子變化很大,不管是營養,還是睡眠需求也不一樣,做好孩子的身高管理,按照年齡和個體需求,給寶寶制定相應的長高計劃,不錯過孩子長個的每一個瞬間。

相關焦點

  • 抓住長高黃金期,這最完美的長高運動!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兒童身高——如何抓住長高黃金期,讓孩子長得高,同時也會將自己孩子突破遺傳身高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 家長若能把握住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孩子身高會多長10釐米
    孩子就像樹苗,雖然自身可以自然長高,但是也有其「黃金期」,如果錯過了長高「黃金期」,孩子的身高發育就會受到影響,長不高。那麼,長高「黃金期」是什麼時候呢?抓住孩子3個長高「黃金期」,孩子想不長高都難1.
  • 秋冬季是小孩長個「黃金期」,家長做好這3點,孩子身高躥一躥
    都說春夏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那到了秋冬季節孩子就不長個了嗎?當然不是,不僅不是,而且大多數孩子的身高都是在經過一個秋冬季後超越其他同齡的小朋友的。夏入秋冬後,天氣漸涼,孩子容易生病感冒體質變差,而且這個時候還沒出伏,白天悶熱營養跟著汗液一起大量流失,孩子體內的鈣和鋅等礦物質容易不足,所以老一輩都強調要貼秋膘增強孩子的體質。
  • 抓住長高「黃金期」,家長別錯過這三個徵兆,以免後悔莫及
    孩子長個子時家長別錯過這三個徵兆,抓住長高「黃金期」,以免後悔莫及。其實孩子還是有很大可能性能長高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下吧。我們見過太多的家長為了能讓孩子長高一點,給孩子吃各種營養品,但是到頭來孩子的個頭卻還是原來的那種態勢。
  • 開春後長高黃金期,抓住這三點,孩子猛躥個兒!
    不過孩子長高要講究方式方法哦,且聽晨媽給大家說道說道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青春期的身高發育,而忽視其他年齡階段。但其實孩子是有兩個生長發育黃金期,一個是嬰兒期,另一個則是青春發育期。從表格可以看出,從青春發育期高峰值(即「轉骨期」)之後,孩子身高發育則呈現下滑狀態,直到骨骼線閉合,逐漸進入停滯階段。因而,抓住孩子這兩個至關重要的長高黃金期是很有必要的。
  • 冬至節氣過後,孩子進入「猛增期」,做好這3點,長高15公分不是問題
    一般分為3個時期,6-8歲是準備期,9-18是黃金時期,然而過了18歲之後,就進入了穩固時期,主要側重於骨骼和肌肉的緊密結實度。 家長們在注意到孩子胃口增大,並且容易飢餓時,一定要及時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營養物。 要想孩子身高漲一漲,這3件事情上父母需注意 第一、補充鈣質 孩子骨骼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吸收最多的就是鈣類物質,身高的增長主要是通過破骨細胞的不斷分裂。
  • 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家長若能抓住,娃個頭再長10釐米
    孩子的長高問題,一直是各位家長的心頭要事。畢竟沒有一位家長不希望自家娃身材高挑,從小就佔據身高優勢。不過有些家長太過於粗心,錯過了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期,到後來自家娃可能比同齡人要矮上一截。上小學時,小滿比小豆要高出一截,在班上也是"第一高"。何女士心裡十分開心,認為孩子肯定會照這個趨勢繼續長,畢竟起點已經比同齡人高了。沒想到,兩個孩子上了初中後,小滿便不再長高,每年最多增高1~2釐米,而小豆反而蹭蹭蹭地長高。初三時,小豆已經長到比小滿高半個頭了。
  • 這幾個動作有助成年人長高1-3釐米
    2017-10-21 14:28:41 來源: Tony話增高 舉報   講了幾期飲食增高
  • ​長高-突破遺傳的魔咒
    如果之前有聽過我分享的小講課就知道,兒童發育期分為三個階段:1.儲備期(6-10歲),2.突增期(10-14歲),3.控制期(14-22歲)。最重要身高生長的階段就是女生的初潮前及男生第二性徵發育前(可以用喉結來判斷)的前半年到一年,那一年時間可以長8-10公分,等到第二性徵發育後,就每年長4-5公分,最後就是1-2公分。女性在月經來潮後2-3年身高就定型了,男生可能會再延長2-3年。
  • 為什麼我們建議跳繩長高?被遺忘的殺手鐧,別再錯過孩子的長高季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兒童身高——如何抓住長高黃金期,讓孩子長得高,同時也會將自己孩子突破遺傳身高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 日本節目揭秘「長高秘訣」,3分鐘猛長1.8cm!真的可信嗎…
    1.8cm、1.2cm、1.1cm,平均長高了1.5cm左右。不過,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院長這也是很幽默了,確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高當然也不可能是3分鐘解決的事情啦~代博方提醒各位家長:想要擁有理想的身高,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 想要孩子長的高,快抓住孩子這3個長高信號
    但是我們要知道,對孩子來說身高的增長是有「猛漲期」的,這是孩子長高的重要時刻。在孩子的猛漲期我們能提前知曉做好對策,也能助力孩子長的更高哦! 當孩子身體出現這 3 個信號的時候,就說明到了身高猛漲期,家長們千萬不好錯過哦!
  • 停止長高的徵兆有哪些 女生停止長高的年齡是多大
    2、肚子,手臂,大腿,肉越來越多的時候,也證明著停止長高了。其他其實身體停止長高會變現在各個方面。具體包括:1、心理慢慢走向成熟,五官體型也穩定下來。2、還可以到正規的醫院拍片觀察生長線的生長情況,如果還沒閉合,證明還在長高,閉合的話就不能再長高了。
  • 長高必須知道的 個子矮怎麼增高長高方法
    在骨骺線閉合之前,有三個黃金關鍵時期,家長一定要抓住:☑第一個黃金期:嬰兒期(1-3歲)充足的睡眠、全面均衡的營養可以助力孩子快速生長!☑第二個黃金期:兒童期(4-9歲)注意孩子骨齡的發育程度,每年大約長高5cm。
  • 骨骺線閉合之前,會有3種跡象,在閉合前做到3點有助孩子長高
    這讓許多家長都十分擔心,不少家長帶著自己家沒有長高的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最後卻得來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孩子的骨骺線已經閉合,身高已經停止成長。骨骺線的閉合,意味著孩子逐漸失去了長高的能力,他們比同齡人提前停止發育。那麼,骨骺線的閉合是否會有信號呢?
  • 為什麼專家建議孩子跳繩長高?父母抓住這幾點,別再錯過長高季
    因為跳繩是一種跳躍運動,雙腿不停跳躍,雙臂不斷搖擺,極其適合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不僅有益於長高,還可以讓孩子的骨骼發育更勻稱、反應更靈活。1、怎樣跳繩可以長高?跳繩想長高的話,最好選擇青春發育期前因為一個人80%~85%的身高是在這之前完成的。這個時候跳繩會明顯的增高,如果再做一些其他有助於增高的運動效果會更好。但是骨骺已閉合的成年人一般是不會長高的。
  • 如何長高10釐米?協和名醫告訴你幾個長高真相
    這只是我接診過的十幾萬案例中的一個。「孩子還小不著急」、「二十三竄一竄」,很多父母都抱著這樣的心態,硬生生讓孩子錯過了長高黃金期。 等到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 更嚴重的是,中國矮小症發病率在3.3%,也就是每30個小孩裡就有1個,但就診率只有可憐的1%,這些無辜的孩子,真的再也沒有長高的可能了。造成當前局面的根源,就在於中國90%以上的家長,缺乏必要的兒童身高管理意識。
  • 孩子要長高的4個跡象,父母別忽略(內附各年齡段標準身高圖)
    02孩子容易餓,並且飯量增加長高的人比平常人要餓得快、吃的多,很容易飢餓。假如父母發現孩子胃口變好,飯量增加,剛吃完飯沒多久又感到餓要東西吃,這就說明他的身高正在增長。發現了這個情況,父母要保持孩子飲食的合理搭配,加快他的骨骼的發育。
  • 3種徵兆,暗示孩子即將體質長高,最後的長高機會要抓住
    身高不止靠遺傳,通過後天努力父母不高孩子也能長到理想的身高。所以,如果能夠幫助孩子把後天這30%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那麼即便先天優勢不明顯,也能夠通過後天「拼」出一個理想身高!2、 青春期第二特徵顯著孩子的青春期一般在11歲到16歲開始,這個階段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開始有了明顯的青春期特徵。如果男生開始出現喉結並長鬍子,女生開始胸部發育初潮到來,這也意味著孩子的即將結束。
  • 男孩花16萬長高7.2釐米,現狀堪憂,這一增高術早被明文禁止
    2014年,身高167cm的李亞諾比班上同齡男生都要矮,同學也常常拿身高開他玩笑,以至於讓他感到深深的自卑。高三那年,他立志報考飛行員,卻因身高不達標被刷掉,這讓他的自信心更加挫敗,老師的一句「身高不行」更是如針扎一樣刺痛著他的心,這都為他做斷骨增高術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