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史稱千古罪人的「兒皇帝」石敬瑭, 其實並不是漢奸

2020-11-17 網易新聞

2020-11-15 10:54:59 來源: 遠山如你眉

舉報

  石敬瑭(892年—942年),後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歷史上著名的「兒皇帝」。

  

  石敬瑭會遺臭萬年,而被稱為千古罪人、大漢奸、賣國賊等,主要與三件事有關,其一是割讓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其二是向契丹稱臣,認比自己年輕的耶律德光為父,當時石敬瑭45歲,耶律德光只有34歲;其三是向契丹借兵滅了後唐。

  

  說一下,為什麼石敬瑭並不是漢奸,因為石敬瑭本身就不是漢人,而是沙陀人,所以稱他為漢奸本身就不妥當。至於說割讓燕雲之地的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最主要的是使得中原地區失去了屏障,門戶大開,遺禍幾百年,對後世影響太大,此後收復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成了中原王朝(譬如宋朝)的夢想。

  

  但是,不管如何要石敬瑭一個沙陀人、沙陀政權為之後的漢族王朝負責,背負漢奸、賣國賊的稱號其實有點滑稽。還有石敬瑭為了皇位割讓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在五代十國的時代其實很正常的,後世的中原王朝(譬如宋朝)收復不了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那是自己的問題,推到別人身上有點說不過去。

  

  另外,「兒皇帝」之說,其實按輩分來說石敬瑭並不吃虧,怎麼說呢?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而李嗣源是李克用的義子,當年晉遼結盟時,李克用和阿保機約為兄弟,而遼主耶律德光正是阿保機的兒子,算起來耶律洪光剛好是石敬瑭的叔叔輩。最後,借契丹兵滅掉後唐,那不過是軍事手段而已,李淵還借過突厥兵爭奪中原呢。

  

  石敬瑭之所以會背負這麼多惡名,有一個關鍵在於宋朝身上,北宋時期的君臣將收復不了幽雲十六州的原因,歸結到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身上,典型的自己沒實力推脫責任的做法;北宋末期,中原陸沉,南宋衣冠南渡,丟了半壁江山,無處發洩的文人們,就將這一切統統歸結到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的身上去,於是,石敬瑭漸漸的遺臭萬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石敬瑭,傀儡皇帝事跡廣為流傳
    石敬瑭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所謂兒皇帝不是從小就當上了皇帝,而是通過認別人當兒子,才當上的皇帝。說起來也是有點可笑。石敬瑭原是李克用部下沙陀族戰將的兒子,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改為石姓。坐上皇帝寶座後,他說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石蠟是他家的祖先。石蠟以大義滅親的典故名垂青史。
  • 石敬瑭有資格當漢奸嗎?
    起碼他身後千年,一直罵聲不絕,民國時代有「歷史四大漢奸」之說,石敬瑭排名第一,後面還有張邦昌、劉豫和吳三桂作陪。板上釘釘,妥妥兒的。 不過近年來翻案之風太盛,網上已經看到不少要給石敬瑭摘帽子的文章。但是,多數人無非就是指出石敬瑭不是漢人這一點而已。其實毫無新意。
  • 兒皇帝的稱呼由他而起:石敬瑭荒唐無恥的行為禍害中原數百年
    公元936年,後唐的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明宗的女婿石敬瑭,為了當皇帝,甘願向契丹稱臣,與對方約為「父子之國」。從此,一個新名詞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那就是「兒皇帝」。石敬瑭不但認賊作父,而且割讓了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最後終於如願所償,在太原稱帝,是為高祖。他改國號為晉,史稱後晉。當年的盧龍節度使(鎮幽州)趙德鈞和石敬瑭都是後唐重臣,兩人卻都想當皇帝。他二人一個鎮守幽州,一個鎮守晉陽,都是當時後唐的邊防重地。
  • 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前半生像「風」一樣,後半生像「瘋了」一樣
    石敬瑭的第一個勝仗,不是打贏了大唐的敵人,而是贏得了老丈人的欣賞。石敬瑭的老丈人叫李嗣源,雖然他只是沙陀族話事人李鴉兒的義子乾兒,但是卻深得李鴉兒信任,因此他在沙陀的一畝三分地有著超然的地位。石敬瑭當了李嗣源的女婿後,就被任命為李嗣源麾下的親兵統領,由此石敬瑭開始了自己的開掛人生。
  • 生生不息的漢姦殺無赦
    在這裡,用來描繪中國漢奸的生存狀態,太貼切不過了。中國歷來不缺漢奸。如果要編一部漢奸史,估計比司馬遷的《史記》還要鴻篇巨製洋洋大觀。特別遠的就不說了,咱們從比較近的地方說起。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8年),石敬瑭為了自己當兒皇帝,將幽燕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換取苟且偷安。更令人髮指的是,他厚顏無恥地認耶律德光為父,給人當了乾兒子。後世所說「認賊作父」這個成語,就是從他而來。
  • 這個人逼迫唐朝最後一位皇帝退位,大唐就此結束!
    從歐陽修對唐昭宗的評價來看,唐昭宗並不是享樂等死的昏君,相反,唐昭宗生前看到了大唐的藩鎮割據是根源病患,於是唐昭宗建立中央軍,但最終未能敵得過歷史的潮流。唐哀帝禪位朱溫公元907年,在朱溫的逼迫下,末代皇帝唐哀帝將皇位禪讓給了朱溫,從此,大唐王朝正式滅亡。
  • 《南漢山城》:做漢奸是要勇氣的
    其實就算李自成圍困北京城,崇禎皇帝仍然有機會。在南京有一個完整的朝廷班子,派一隊人把皇帝護送出去,這個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一群流寇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完全擋不住正規軍,更不可能擋住皇帝的貼身衛隊。
  • 中原的戰略生命線—燕雲十六州,是怎麼被石敬瑭拱手送人的?
    公元936年七月底,正為怎麼打破燕雲十六州防線、實現牧馬中原壯志發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一覺醒來,手下人趕來報告:後唐的北面總管石敬瑭送來密書一封。耶律德光打開一看,高興得幾乎要精神錯亂,他歡呼雀躍的向母親報告說:「孩兒最近夢見石郎派遣使者來,現在果然來了,這真是天意啊。」
  • 千真萬確:唐朝之後不是宋朝
    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十六歲的唐朝最後一個皇帝李祝篡位自立,改國號為梁,定都開封。早在此前五年,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就被封為吳王,以揚州為都。公元927年,吳國國王楊溥正式稱帝。 但楊溥只是權臣徐知誥的傀儡。公元937年,徐知誥不耐煩再玩操縱傀儡的遊戲,他把吳國變成了唐。因為首都在金陵(南京),所以史稱南唐。
  • 石敬瑭臨終前讓馮道輔佐石重睿,但最後是石重貴登基
    說起石敬瑭這人,我們立馬就會想到一個標籤:「兒皇帝」。他向這個比自己大不少的遼太宗耶律德光稱子,推翻末帝李從珂稱帝建國,但是並不順心。因為自己這個「父親」經常苛責他。境內還有藩帥張叢賓、範延光、安重榮等人的反叛。不僅如此,石敬瑭一共有七個親生子,其中前六個或早夭,或被後唐末帝李從珂、叛將張叢賓所殺,只有幼子石重睿存活了下來。
  • 【歷史知多少】太原原來出過這麼多個皇帝,難怪被稱「龍城」
    年,高洋奪取東魏政權,自立為齊皇帝,歷史上稱北齊,都城在鄴。 後晉開國皇帝 ——石敬瑭 公元936年,契丹派兵支援石敬瑭在晉陽稱帝,國號晉,史稱後晉。
  • 「名人百科」皇帝甘當「龜兒子」——五代晉高祖石敬瑭
    賞析:後唐時期,唐明宗在朝會上要求百官推薦將領率軍抵抗契丹的入侵,李菘舉薦石敬瑭。石敬瑭早有反叛之心,對此心存感激,暗中派人對李菘說:「為浮屠者,必合其尖。」石敬瑭得到大軍指揮權後就開始反唐,投降契丹成為「兒皇帝」。
  • 亂世五代,五位皇后都是雁北人,石敬瑭妻子堪為女中豪傑
    石敬瑭反,稱晉帝,率軍進逼唐京師洛陽。從珂引皇后及其次子重美登玄武門,積薪自焚前,皇后劉氏回望宮殿,建議一併焚毀。重美曰:「石天子至,必不露宿街頭,準欲勞民築新宮,不必焚矣。」從珂與劉後以為然,遂後,帝後及重美自焚而死。
  • 孫皇帝最後的野望:後晉與契丹的戰爭
    >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很多人對於後晉唯一的記憶就是兒皇帝石敬瑭
  • 晉安寨之戰:石敬瑭求援契丹,割讓燕雲十六州,影響此後百年格局
    晉安寨之戰的發生早有預示在晉安寨之戰中,最直接的矛盾兩方分別是後唐末帝李從珂和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石敬和李從珂一樣,最初都是在李嗣源手下幹事,前是其女婿,後者是其養子。事實上,這兩個在軍事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突出。
  • 五代十國簡史:後唐——李存勖滅亡,李嗣源治國,石敬瑭勾結契丹滅唐
    莊宗令州縣上交財賦的歸外府,充作政府經費,藩鎮上交財賦的入內府,充作皇帝宴遊和賞賜所用。因藩鎮權大,外府常空虛,導致外府無錢勞軍,內府錢財卻堆積如山。但莊宗卻不願拿出來。妻子劉皇后和他一樣大肆斂財卻十分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