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天兄」輪番登場——到底太平天國誰才是話事人?

2021-01-08 七弦泠泠上

太平天國的頂層權力構架,是中國封建史上最神奇的存在。

說它是政教合一,但卻又存在代天父、天兄傳言的楊秀清、蕭朝貴對宗教領袖洪秀全的制約;說它是封建統治,天國卻又存在東王楊秀清的「僭主政治」?

那麼,太平天國的權力結構是怎麼回事?

洪秀全的短暫「統治」(1847-1848)

1847年11月,上帝會創始人額馮雲山被抓,整個教會頓時陷入危機之中,到了次年三月,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傳言,安撫會眾。

九月,蕭朝貴邯鄲學步於楊秀清,迎天兄耶穌來到人間。

自此之後,太平天國的權力格局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在此之前,洪秀全是宗教領袖和政治元首,是教中唯一可以溝通神的角色。

洪秀全本人並沒有多少才能,他對太平天國的貢獻在於編寫了傳教教材,闡述了教義。也正是掌握宗教解釋權,所以才能成為宗教領袖。

但要說政治元首,他的貢獻就很小了。前期傳教的主力是馮雲山,造反之後扭轉乾坤的是楊秀清,他一路走來,並沒有展現出與其領袖身份相符合的能力。

那麼,為何他還能在初期成為政教合一的領袖呢?

這就不得不提馮雲山。

馮雲山是上帝會的實際發動者和組建者,他拋妻棄子、數年之間風塵僕僕、披星戴月往來於山河險阻之間傳教,蕭朝貴、楊秀清這些天國的實力派,都是他拉入夥的。

洪秀全在太平天國初期,也只是扮演了一個編寫宣傳資料的存在,他人長期在廣東,來廣西實際傳教屈指可數。

馮雲山才是真正意義上早期上帝會的決策者,但這個決策者不居功、不爭利,遙奉洪秀全為教主,上承洪秀全的宗教指示和行政決策,傳達給各地頭目,再由各地首領將上帝會最高指示傳達給會眾。

洪秀全是馮雲山「捧」上位的,倘若馮雲山對洪秀全不那麼忠誠,完全可以撇開他自己做教主。

這個沒有任何實幹經驗,幾乎沒參與過上帝會創立與組織的「教主」,更像是一個宗教元首和名譽政治領袖,在真正意義上的創始人馮雲山被抓後,便立即失去了會中實權派的支持,想要侵奪他權力的楊秀清、蕭朝貴自然便跳了出來。

蕭朝貴的時代(1848-1851)

在楊秀清和蕭朝貴開始代天父天兄傳言之後,太平天國迎來了一個偽共主時代。

這個時間從1848年九月蕭朝貴第一次代天兄傳言開始。這一時間段,蕭朝貴與楊秀清還需要在教中樹立權威,繼而進入上帝會的核心領導層。

兩人之間或許存在一個有隱藏矛盾的「同盟」,合作染指天國的最高權力。但在天國的權力構架中,表現出來的也並非是天父、天兄、天王的三元結構,而是天父、天兄的二元結構。

在這一階段裡,天國政治舞臺上最活躍的那個人是蕭朝貴。

在蕭朝貴時代,凡上帝會人事變動、洪秀全行蹤、洪秀全家屬安置、會眾思想教育、匯眾獎懲、軍師人選、私人生活、扯旗造反與稱王時間、中樞決策、金田團營等等一切事務,都決於天兄(蕭朝貴)。

洪秀全、後來回來的馮雲山只能俯首聽命,楊秀清則處於配角地位,天父傳言也被日趨邊緣化,蕭朝貴基本控制了上帝會的中樞決策系統。

蕭朝貴的武器是天兄聖旨,他將神的指示傳達給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形成中樞決策,同時又扶植金田大本營的核心力量——韋昌輝,直接管理和領導蓋達組織的各項工作。

他既主導中樞決策,又直接負責向地方執行系統下達決策命令,可謂大權獨攬。

有天父張虎皮的楊秀清在教內也可以通過天父聖旨傳達指示,但蕭朝貴早早握住了金田團營,使得楊秀清的「天父」被邊緣化,他能夠與神溝通的空間也日益縮減。

雖然蕭朝貴一家獨大,但這一時期蕭朝貴還是有著清晰的大局觀。在他的精心策劃下,與楊秀清的矛盾得以暫時緩解,與洪秀全、馮雲山的權力再分配的摩擦也能進行擱置。一切以金田團營為核心,策劃扯旗造反。

然而,造反之後沒多久,蕭朝貴就迎來了他的政治危機,且直接斷送了他苦心經營的中樞決策人的政治生涯。

鹹豐元年(1851)十月十八日,永安城外發生的水竇村之戰,蕭朝貴身受重傷,喪失了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的能力。

他的重傷(甚至有生命危險),也給天國中樞決策帶來了莫大危機。

為名譽政治領袖的洪秀全只是個多年落第的窮秀才,在軍事上毫無天分與經驗,面對造反迫切需要解決的清廷圍剿的現實問題,他不得不倚仗雷厲風行、辦事幹練且具有天父代言人這一神秘崇高身份的楊秀清。

十月二十五日,永安封王,天王授予東王節制諸王的全權,自此之後,除了楊秀清和重傷的蕭朝貴,其他諸王都不具備總攬全局、指揮全軍的實力及宗教身份。

楊秀清一步步追趕蕭朝貴,最終達到了與他平起平坐的地位。

這也宣告著,蕭朝貴時代的終結。

楊秀清時代(1851-1856)

永安封王使楊秀清在政治上一家獨大,他通過天父的意志限制洪秀全的宗教權力,排擠洪秀全世俗權力空間,繼而以政治(左輔正軍師)和宗教(天父代言人)的雙重權力身份,統領西、南、北、翼各王及文武百官,管理天國軍民。

可這時候,天兄代言人蕭朝貴在宗教權力系統中的作用尚存,雖然「代言」的逐漸被邊緣化;同時,作為上下都認可的、拜上帝教實際創建者南王馮雲山,他的貢獻和資歷也不能被抹殺。

因此,蕭朝貴在宗教權力中對楊秀清起到牽製作用,而馮雲山則憑藉資歷和功勞對諸王在世俗權力上起調節作用。

但這種牽制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馮、蕭兩人先後戰死,帶來了既有權力格局中大片的真空。

在這權力重新劃分的關鍵時刻,洪秀全居然對世俗權力系統的再建採取沉默的應對方式,(或許是沉迷於奢侈享受,不想具體管理事務、又或者是出於對實權東王的忍讓,總而言之,這是他的一大失誤。

洪秀全沉默以對,東王自然能順利接管蕭朝貴、馮雲山的權力。同時,他也展開了對其他諸王的打壓,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胡以晃等中央實力派,皆被排擠於權力核心之外。

北王韋昌輝此時在位次上居於第三,同時又具有後護又副軍事的身份,按理來說,他具有進一步拓展權力空間的可能。

但遺憾的是,他此其的大佬是蕭朝貴,身上被打上了濃鬱的「天兄」派系烙印。

在東王楊秀清全面接管天國權力的情況下,實力位階僅次於自己,卻又不是自己人的韋昌輝,便是他首要打壓對象。

楊秀清對韋昌輝的打壓,從政治地位的打擊到人格尊嚴踐踏,可以說肆無忌憚。也正是楊秀清這樣毫無底線的行為,使得如履薄冰的韋昌輝惡向膽邊生,最終釀成了天京事變,血染東王府。

東王時代的天國,洪秀全完成成了擺設,在對外的政治信息傳達中,也只強調東王的存在,而沒有天王,重要奏章如果沒有楊秀清用印,洪秀全都看不到,韋昌輝想要見單獨洪秀全基本不可能。

後天國時代(1857-1864)

天京事變後,首義諸王或死或走,發起事變的韋昌輝最後也死了,天父、天兄神話體系完全破滅,天王洪秀全得以乾綱獨斷。

洪秀全終於不用受制於天父、天兄,可以直接或通過親手提拔中央權貴向地方實權將領下達王命,操縱政治機器。

沒有軍功資本的洪仁、蒙得恩得以躋身中央,抵制掌握重兵的地方實權李秀成、李世賢等實力派幹將。

但天京事變對天國的打擊甚大,動搖了中央威信,加上洪秀全任人唯親,把自己的哥哥家族成員提拔為決策者,而這些人幾乎都沒有什麼能力,在地方也無甚實權。

造成的結果就是,中樞決策系統和地方執行系統之間形成了壁壘,地方形成了自己的決策和執行系統,在天國內部,出現了以陳玉成為首的安慶-皖西派系、以李秀成為首的江南派系兩大山頭。

這兩大派系或因洪秀全的「挑撥離間」,或因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對立,後期幾次重要的進軍失敗,都因兩大派系不合所導致,甚至陳玉成安慶失守,最後身死,都因與李秀成的嫌隙所致,後坐觀成敗而補救,最終使得天國半壁江山淪陷,湘軍直逼天京城下。

陳玉成死後 ,李秀成一家獨大,為了制約李秀成,洪秀全開始大搞封建諸侯的把戲,大肆在天國內封王,小到一個縣都能出幾個王。

濫封王爵的後果是地方將領紛紛納入地方決策系統,幹預地方決策的形成,李秀成對各級將領的統屬地位遭到嚴重動搖,地方決策的輸出與支持陷入癱瘓。

中央調不動地方,地方實權派又各自為政,這才讓曾國藩孤軍深入,僅僅5萬人便攻克天京,宣告了天國的覆滅。

最終毀滅天國的,便就是這從一開始就「奇葩」發育的權力構架。

相關焦點

  • 太平天國最荒誕的神話:天父、天兄能下凡,洪秀全不敢揭穿
    太平天國是洪秀全等人創建的農民政權,與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不同,洪秀全是通過拜上帝教來鼓動人心,發動起義的,所以頗有「政教合一」的意思。以今天的目光來看,太平天國有了不少荒誕不經的東西,比如說洪秀全自稱是上帝的次子,臨死前還說要請天兵下凡這樣的話。
  • 教科書中不會提,太平天國中除了天父、天兄還有個「天妹」
    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中,我們學到過太平天國的發起人洪秀全,通過「神權」自封「天王」,自己死皮賴臉的和西方「上帝」扯上關係,後來還有「天父」楊秀清,「天兄」蕭朝貴,就是這麼一批人靠著「西方舶來教」創辦「拜上帝教」,對於洪秀全等人建立的太平天國,搜史君覺得就是一群鬱郁不得志之人,「忽悠」百姓一起推翻清朝,就連陳勝,吳廣他們都比不了。
  • 楊秀清耍了一次天父附體,洪秀全知道後非殺他不可,結果滿門抄斬
    楊秀清的「傳言」可以說在宣傳太平天國事業,推動太平天國規模化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不過,隨著太平軍規模的不斷壯大,楊秀清為了彰顯自己作為「天父」的權威和尊嚴,他開始利用「天父」的名義進行審訊、殺人,甚至,實行斬首、五馬分屍等殘忍的處罰辦法,讓太平天國的人對這位「天父」又敬重,又害怕。
  • 太平天國最荒唐的神話:天父天兄能下凡,洪秀全不敢拆穿
    太平天國是洪秀全等人創建的農民政權,與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不同,洪秀全通過拜上帝教來煽動人心、發動起義,因此具有"政教合一"的含義。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太平天國的荒唐事很多,比如洪秀全自稱神二,臨死前說要請天兵下凡。
  • 訪談︱劉晨:太平天國永安封王,為何東王楊秀清能一家獨大
    劉晨:「天兄」代言人蕭朝貴與「天父」代言人楊秀清之間並非純粹的同盟、摯友,兩人在合作共事的背後,隱藏著鮮為人知的矛盾。但「天兄」(蕭朝貴)與「天父」(楊秀清)之間的關係也不能簡單地視為對手、仇敵,兩者微妙的政治、宗教關係以及太平天國生存的主客觀環境,都決定了蕭朝貴的「奪權」僅是一股無法逾越地表的政治暗潮。
  • 由權力的並列結構,而引發的太平天國「王殺王」事件
    東王楊秀清及其部屬約2萬餘人被殺,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佐天侯陳承瑢及其親信不久亦被處死。太平軍精銳骨幹幾乎被洗蕩殆盡,其內部人心開始渙散,軍事形勢開始逆轉,從而為其最終的敗亡埋下了伏筆。所以上帝的第二子可以做天王,上帝第二子的兒子可以做天王,那麼誰就能說上帝的第三子、第四子、第五子、第七子就做不得天王呢?
  • 太平天國全史:天父和天兄
    打死母親幹國法,欺瞞上帝犯天條。迷纏男婦雷當劈,害累世人(火)定燒。作速潛藏歸地獄,腥身豈得掛隆(龍)袍!洪秀全毀壞甘王廟後,下令「該處人等永不準復立此廟,拜此邪魔,倘敢抗命,定與此妖一同治罪」。接著,洪秀全又派人把紫荊山花雷、天泗左右兩水所有社稷神壇全部搗毀,香爐打破,宣布在當地只能信奉唯一真神皇上帝。
  • 「天父」之女洪宣嬌最後是怎麼死的?和洪秀全是什麼關係?
    但在浩如煙海的太平天國史料中並沒有留下她的任何痕跡。經很多學者研究證實,「洪宣嬌」原型是《天兄聖旨》中的黃權政的女兒「楊宣嬌」。但是,楊宣嬌的一生,也是撲朔迷離,至今都沒有弄清楚。按《天父天兄聖旨》,確有稱洪秀全為「二兄」、「兒哥」,馮雲山為「三兄」、楊秀清為「四兄」的記載,但太平天國官方記錄中並沒有出現稱韋昌輝」五兄」、石達開「七兄」的記載,更何況是女子的楊宣嬌。
  • 太平天國中的女性地位
    [11]1857新《天父詩》五百首,更是假「天父」之名,對婦女進行全方面的、嚴苛的規定,發表所謂的「十該打」: [12] 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起眼看大夫,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躁氣不純靜,五該打;講話極大聲,六該打;有喙不應聲,七該打;面情不歡喜,八該打;眼左望右望,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如此嚴苛,更甚於傳統的三從四德對女性的迫害。
  • 「天父」之女洪宣嬌和洪秀全是什麼關係,她最終的結局如何?
    洪宣嬌在太平天國的建立和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女性。洪宣嬌原先本不是姓洪,但因「天父」之女和之子的關係,她與洪秀全成為了兄妹關係,被洪秀全賜姓「洪」。關於洪宣嬌的死因則有多種說法。
  • 太平天國的體制為虛位元首制,故而洪秀全最初不掌實權
    由於太平天國的教眾文化水平有限,理解不了這種制度,馮雲山便用《三國演義》去類比,告訴他們,蜀漢劉備雖然是皇帝,但是大權在諸葛亮這個軍師手裡。太平天國採用的制度和蜀漢一樣,所以太平天國也就是軍師負責制。
  •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為何戰鬥力直線下降?
    「太平天國運動」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運動,由於清王朝的腐朽,前期太平天國運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被後來譽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被石達開打的差點跳江,僅僅半年,太平天國運動就席捲了半個清朝,可以說南方半壁百姓都加入了太平天國的運動之中。
  • 天父下凡是怎麼回事?
    所謂天父天兄下凡,是指楊秀清、蕭朝貴分別假稱天父上帝、天兄基督附體,以天父天兄的名義發號施令,處理軍政事務。天父天兄下凡在基督教中毫無依據。按照基督教的說法,上帝純靈;耶穌升天后也是個靈,與上帝互為一體。
  •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太平軍戰力為什麼直線下降?洪秀全太不要臉
    「太平天國運動」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運動,由於清王朝的腐朽,前期太平天國運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被後來譽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被石達開打的差點跳江,僅僅半年,太平天國運動就席捲了半個清朝,可以說南方半壁百姓都加入了太平天國的運動之中。
  •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後,進行大肆封賞,為何唯獨不追封自己的父親
    作為這場運動的發起人和領導者,洪秀全在建立太平天國政權以後,尤其是定都天京進行了諸多封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場體系。 在所有受到封賞的人中,既有作戰勇猛為太平天國政權立下赫赫戰功的人,也有曾經有恩於太平太平天國的人,比如說將從小撫養失去雙親的楊秀清伯父楊慶善,追封為「開朝王伯」。然而,洪秀全從來沒有對自己的親生父親進行任何追封,甚至在還刻意了迴避了自己的生父。
  • 密詔入京引發流血政變,太平天國的後半程:堡壘都是從內部瓦解的
    永安建制中分封諸王 東王楊秀清在起事之初曾以「天父」自居,洪秀全自稱是天父的次子。儘管在世俗之中洪秀全為天國的最高領袖,但在思想「中西混雜」的太平天國,四不像的基督神學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洪秀全自然也就在神權方面低楊秀清一級,成為了他的「兒子」。 在世俗世界裡,洪秀全是君,楊秀清是臣;但在宗教世界裡,楊秀清是父,洪秀全是子。這樣一來,二人在權力分配上就產生了錯位。到底誰指揮誰?
  • 洪秀全自稱「天父」次子,現代心理學專家:他患有精神疾病
    1851年,洪秀全等人發動金田起義,創建太平天國,戰爭持續了十多年的時間,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在太平天國運動中,洪秀全等人創建「拜上帝會」,以宗教的方式來擴大群眾基礎。洪秀全自稱是天父的次子,奉天父之名,下界除妖,建立人間的天堂。洪秀全這些言論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事情呢?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榜: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不論孰對孰錯,封王永遠都是太平天國的「主旋律」,不變的主題,也似乎只有這點才是太平天國拿得出手的。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朵奇葩,其將領可謂是武力非凡,各有特色。因此,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太平天國的諸位將領,並根據個人實力給他們排一下座次。
  • 太平天國各王實力排行:誰才是太平天國第一名將
    在清朝的後期,出現了一場危機,那就是突然爆發起來的農民起義了,也就是我們都熟悉的太平天國運動了,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王朝的後期都是會遇到的,比如秦朝後期的陳勝吳廣的起義、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唐朝的黃巢起義、明朝的李自成起義和張獻忠的起義了,所以清朝出現這個事情也就是仿佛是歷史的重現而已,但是這場太平天國運動還是給清朝帶去了十分大的危機
  • 太平天國的「女狀元」,迷亂於風塵,淹沒於亂世
    最後,只有那些真研讀過太平天國出版物諸如《天理要論》、《天情道理書》、《原道救世歌》、《舊遺詔》、《新遺詔》、《天父天兄下凡詔書》等等天主書的人,充分運用那些出版物上的語句進行阿諛吹捧、拍馬屁、捧臭腳,才得以順利錄取。徐珂所編的《清稗類鈔》中就記,洪秀全據金陵十三年,開科取士有好幾次,每次考三場。有一年,第一場的題目是 「天父七日造成山海頌」,「天王東王操心勞力贍養世人功德巍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