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諾獎得主兒童文學作品首引進 讓孩子親近經典

2021-01-09 人民網

  多名諾獎得主兒童文學作品首次引進,上海99讀書人布局出版品質童書引發業內關注

  讓小孩子親近大經典,還要走多少步

  「大師傑作的秘密」系列《吹魔笛的雅蒂微嘉》。

  「大作家小童書」系列《寫給女兒的故事》。

  「諾獎童書」系列《愛爾蘭童話故事》。(均99讀書人供圖)

  ■本報記者 許暘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成人文學作品向來是圖書市場的寵兒。但很少有人知道,許多諾獎得主也為兒童創作了不少佳作,但這些作品往往被忽略。眼下,上海99讀書人童書品牌99kids引進推出了「諾獎童書」系列、「大作家寫小童書」系列,勒克萊齊奧、福克納、艾略特、高爾斯華綏、葉芝等世界文豪為孩子們寫的童書被收入其中,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引進譯成中文。

  在業內人士看來,讓經典讀物浸潤童年精神世界,是有勇氣、前瞻性的選擇。如今,童書成了圖書市場上銷量增速最快的領漲力量,全國每年出版少兒童書總數超4萬種,但浩瀚童書海洋中,品質參差不齊,也是不爭事實。有些粗製濫造的出版物,往往就是把一些不用購買版權的公版圖書來個「剪刀加漿糊」,複製粘貼拼湊出大同小異的故事集。「如何從國內外大量作者作品中,遴選出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精品長銷童書,考驗出版人的眼力和魄力。」上海99讀書人負責人黃育海昨天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今年99kids已推出百餘種童書,「以大化小」是關鍵詞,即讓小朋友親近熟悉大作家;以小心靈易於接受的方式傳播藝術中的大美。而從小孩子走到大經典,既有賴於出版前期的專業引薦,也離不開對兒童邏輯的尊重與了解。

  推薦一流大作家小童書,讓孩子「跳一跳才夠得著」

  曾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出版社總編擔憂,童書市場上有種「高糖分讀物」,情節好玩,讀起來不費勁,銷量也不低,但很多小讀者嘻嘻哈哈看完就拋諸腦後。「有趣是重要的,但消遣性不應成為兒童文學的首要指標。」黃育海說,教育界有個重要理論,鼓勵孩子「跳一跳」才夠得著,目標既不遙不可及,也給予孩子提升的空間。

  因此,不妨信任孩子的欣賞能力,擴展他們的閱讀人文視野,看一看世界知名作家如何在筆下構造豐富故事世界。「諾獎童書」系列第一輯中包括勒克萊齊奧 《樹國之旅》 《夜鶯之歌》、福克納 《許願樹》、高爾斯華綏《如夢初醒》、艾略特 《擅長裝扮的老貓經》、葉芝 《愛爾蘭童話》 等。「大作家小童書」系列中不乏蘭姆 《奧德賽》、尤內斯庫 《寫給女兒的故事》、肯明斯《寫給孩子們的故事》、契訶夫 《小狗慄丹》 等名篇。今天的兒童在與經典對話時,會驚喜發現,原來故事有許多種寫法,情感有幽微深邃之分,緩緩流淌的文字背後往往蘊藏著作家要傳遞的價值思索。

  比如,《夜鶯之歌》的敘事結構是故事套故事,第一重線索歌頌少女拉拉和老漁夫納曼間的友愛,而在納曼給拉拉講述的故事中帶出了另一故事,酋長為拯救王國而被迫要犧牲女兒,這時英雄巴拉秘魯救下公主,但他最終卻變成夜鶯……悽美的童話充滿浪漫想像,孩子隨著人物的跌宕經歷初嘗世間苦甜。作家福克納乾脆在兒童文學作品 《許願樹》裡,埋下他對理想境界的隱喻,當每

  個人都可以許下願望時,只有在人人自我節制、人人成為他人希望的情況下,每個人才能平等享有許願的權利。

  能夠引進世界一流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離不開此前的專業積累。上海99讀書人最為業內熟悉的,便是屢屢成功拿下莫迪亞諾、勒克萊齊奧等諾獎得主的作品獨家版權。十幾年來深耕國際市場、與各大出版機構及版權代理機構頻繁溝通,帶來的直接效應就是,創立5年的童書品牌99kids,目前已引進託芙·揚松、昆廷·布萊克、勒克萊齊奧、大衛·阿爾蒙德等多位享有盛名的大師名作近千種。這也給99讀書人的童書編輯帶來啟發,邀請國內知名作家寫作兒童文學作品,已面世的「我們小時候」系列叢書中,王安憶 《放大的時間》 回放弄堂裡的童年回憶;蘇童《自行車之歌》 拼出小時候遙遠又清晰的記憶碎片,依稀可見「香椿樹街」系列的影子;遲子建 《會唱歌的火爐》 如詩如畫,充滿靈性;畢飛宇 《蘇北少年「堂吉訶德」》 寫下少年在無垠田野上的守望,大地的氣息一路伴隨他的寫作生涯……

  敲藝術審美大門,需要擁有對兒童思維的尊重體貼

  如果說,文學經典提升了孩子對文字創作的鑑賞力,那麼,99kids藝術書架系列則激發了孩子的美學啟蒙,開啟紙上博物館美術館之旅。據北京開卷公司數據統計發現,去年國內童書市場上,藝術類繪本銷售增長速度最快,市場需求顯著擴大。

  談起達文西、畢卡索、梵谷、亨利·盧梭、保羅·克利,這些世界藝術名家如雷貫耳,但對於孩童的最初認知來說,可能有點陌生。藝術名畫畢竟不是卡通畫,怎樣讓孩子對高雅、深刻的藝術產生興趣呢?有專家指出,藝術通過感覺來影響受眾,但兒童並不能自動將生活經驗和習得的知識聯繫在一起,必須有媒介來輔助,那麼故事與解讀視角就顯得格外重要。從法國引進的「大師傑作的秘密」系列叢書,以20個充滿想像力的繪本故事,解讀20幅世界藝術名作,囊括了東西方多個時期、風格流派的藝術家。今年第一輯推出 《貓與鳥》《吹魔笛的雅蒂微嘉》《美然與四季騎士》《瓦朗坦飛起來啦》,根據每位大師的代表作品去生發想像,借藝術傑作外殼,創作出全新故事,每個故事本身的插圖語言,也盡力靠攏大師原風格。

  在資深藝術推廣人姬炤華看來,這種解讀不是單向言語灌輸或說教,強迫小讀者死記硬背藝術流派知識,而是從孩童視角出發,用故事牽引兒童走進情境,幫助孩子將藝術感受納入自身經驗和知識體系中。「這流露出了對兒童思維角度的體貼和理解。原本難以理解的名作變得親切,小讀者也對西方藝術史有了粗線條的感性認識,在心裡種下了一顆顆藝術種子。」

  不久前,99讀書人與上海音樂出版社合作,為優秀兒童小說、童話進行古典樂配樂朗誦,立體完整呈現文學與音樂融合的魅力。首個朗誦版作品《配樂朗誦版彼得兔全集》,收錄了波特創作的23篇經典童話和童謠,讓孩子吸收文學與古典樂的雙重養分。

(責編:歐興榮、陳苑)

相關焦點

  • 那些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孩子們寫的兒童文學作品
    本版選取多部由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所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為讀者一一介紹。這些大家寫的童書,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沉澱為難以逾越的經典,為無數讀者的成長插上了翅膀。這些故事,無論古老還是新鮮,無論憂傷還是歡樂,無論平實還是瑰麗,都散發出令讀者怦然心動的力量。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童書」是一個恰到好處的話題。這個話題既富有瑰麗的想像,也不乏現實的思索。
  • 與諾獎得主面對面
    新華網德國林道7月1日電(記者唐志強)「不要害羞,無論是茶歇還是在其他社交場合,抓住機會去接觸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德國林道諾貝爾獎論壇委員會主席康特斯特·貝蒂娜·貝納多特1日對數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學者呼籲。當天,第62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論壇在德國南部小城林道開幕,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90名青年研究人員將在今後一周裡近距離接觸27名諾獎獲得主。
  • 福利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共享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
    匯演,洞察文藝的慧眼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諾獎得主約翰
  • 電影音劇會《美麗心靈》|諾獎得主約翰納什的天才故事-廣州站
    > 法國數學博士後丶鋼琴家斯柔冰再現奧斯卡獲獎電影《美麗心靈》原型人物諾獎得主約翰
  • 2020年諾獎得主揭曉,她的詩像錐子扎人,扎在心上
    這可能是近年來最為冷門的諾獎得主了。而且,在2016年頒獎給鮑勃·迪倫之後,時隔短短四年又頒給一位美國詩人,給人以一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感覺,打破了大家默認的「地區輪轉」原則。 和往年一樣,對於出版行業來說,一年一度的諾獎又是「彩票開獎」時刻,今年「中獎」的世紀文景已經是連續兩年蟬聯了(去年是彼得·漢德克),難怪微博上有人調侃:這邊建議世紀文景的編輯直接轉行買彩票,應該能一步到位實現財富自由(大霧 去年押中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後浪文學編輯朱嶽在豆瓣上恭喜文景,表示:堅持文學價值投資才是正道。
  • 美國諾獎得主怎麼帶孩子?旅行、逛書店、打麻將
    上周,2004年諾獎物理學獎得主弗蘭克維爾切克一家來杭州交流。介紹一下這個家—— 父親:弗蘭克維爾切克,麻省理工大學理論物理教授,諾獎得主;母親:貝琪迪瓦恩,普林斯頓大學工程碩士;大女兒:艾米迪維爾切克,哈佛大學有機生物及進化生物學博士,美國深泉學院教務長;還有一個小女兒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目前從事金融工作。
  • 預告 美繪百年經典兒童文學作品《綠野仙蹤》《格林童話》《叢林之書》一套5本,5歲以上孩子必收!
    甚至進入 「 世界名著 」 的行列,成為一生必讀的經典文學作品之一。再看看《叢林之書》,它是世界文學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魯德亞德•吉卜林寫就的傳世經典。《青蛙騎士》是美國漢密爾頓國王獎、美國插畫師協會接觸貢獻獎等多個藝術大獎得主查爾斯•桑託爾作品。
  • 數十名諾獎得主晚節不保,大神的歸宿都是大神棍? | 雜·讀
    他用後來斬獲諾獎的基因技術,放大了一些過世名人的DNA,然後向廣大群眾兜售含有名人DNA的珠寶,瑪麗蓮·夢露、愛因斯坦什麼的,一個也沒落下。他還沒事兒搞搞「非虛構寫作」,堅信自己的人生曾有個「真·高光時刻」: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丨諾獎得主可不像你想的那麼「老古板」
    2015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將於今天起陸續揭曉,誰說諾獎得主都是「老古板」?
  • 12部兒童文學+音頻+電影,三種方式,讓孩子愛上經典
    孩子想聽的故事很多,也有了很多時間來聽故事,但是年前是很多家長最忙的時候,怎麼辦?書不能點讀,孩子又認字不多。怎麼辦?可以請音頻裡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來幫忙。有了他們的幫忙,一部兒童文學兩天就能聽完。缺點是因為太快,只聽了個故事。好在孩子愛聽的內容,他會聽好多遍。有不少的電影,也是根據經典的兒童文學拍的。電影其實也是起了個引子的作用。
  • 原版媽媽圈大熱的歐美兒童文學,集中引進了中文版!
    《老鼠偵探社》原版第一冊出版於1958年,至今已超過60年,今年首次引進到國內。它是兒童偵探小說的標杆之作,兩度凱迪克大獎得主保羅·加爾頓繪製插圖,榮獲全美票選「讓孩子著迷的13部偵探小說」。這套書是給孩子的入門級「社會小說」,講述的是社會這門必修課。[美] 阿維 著[美] 布萊恩·弗洛卡 繪欒述蓉 譯這套書的作者阿維(AVI)是美國廣受讚譽的童書大師,三度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得主(一次金獎,二次銀獎)。迄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了80多部作品,為世界兒童文學寶庫貢獻了許多經典之作。
  • 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從不頒給兒童文學,但是有一位作家成為了唯一
    結果一公布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有些出乎意料,但是也有一些出版社會欣喜若狂,因為這個作家的書又可以趁著諾獎的風頭大賣一番了。有的家長可能會有疑問,諾貝爾文學獎是不是只頒給成人讀的書,而兒童文學是不是根本不會獲獎啊?其實不然,有一位作家就曾經以兒童文學作品獲得了這一獎項。
  •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抗議政府停止資助新冠科研機構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抗議政府停止資助新冠科研機構 2020-05-25 15:24:21 來源:人民網  |  作者:譚晶晶| 字號:A+ | A- 【77諾獎得主聯名譴責】77名美國諾貝爾獎得主日前聯名發表公開信,抗議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近期停止資助從事冠狀病毒傳播研究的、曾與中國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盟
  • 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而「諾貝爾」獎更是對一個科學家、一個學者所獲成就的最大認同,然而國外頻頻獲獎,可中國人很少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原因是什麼,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聽華人「朱棣文」怎麼說 作為中科院外籍院士的朱棣文,這一生獲得的成就數不勝數,其中最重要的當屬1997年獲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於1948年2月28日出生於美國,是第12任美國能源部的部長,現在在史丹福大學擔任教授一職。
  • 諾獎得主對話知識網紅 《科學家請回答2020》今日頭條上線
    諾獎得主對話知識網紅,會碰撞出什麼火花?近日上線的《科學家請回答2020》系列視頻嘗試回答了這個問題。該系列由今日頭條科學頻道聯合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推出,頭條科普創作者連線對話科學家,聚焦2020年度科技大事件和科研成果,帶觀眾了解科學家大成就背後的小故事。
  • 這套諾獎得主的經典繪本,再不買,就買不到了
    雖然依然在銷售的經典繪本還有很多,可當昨天得知Bob Dylan這套詩歌繪本即將版權到期不再銷售的時候,我破天荒地第一次聯繫出版社去主動申請代理。雖然我的任何努力都無法改變這本書註定要不再銷售的現實,可我就是想讓多一個人能有機會看到這樣的繪本,聽到他的歌,讀到他的文字。
  • 2015諾貝爾獎揭曉在即,盤點那些諾獎得主的爆笑之「最」
    大家都知道科學家很忙,但下面這位「鬍子哥」,居然忙到連諾貝爾獎領獎都要省掉。然而,早在1989年她的前妻就已經預測到他會獲得諾獎,於是在他們辦理離婚手續時,他的前妻提出「若盧卡斯在1995年前獲得諾獎,她應該分得一半的獎金」。
  •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0-2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天天出版社為兒童文學不同體裁打造經典
    五部作品體裁豐富、視角各異,除了小說、童話,更將出版的眼光投向了詩歌和戲劇,力圖構建中國兒童文學完整的體裁拼圖,並為每一種細分體裁提供經典樣本。中國作家網總編輯、著名書評人劉秀娟擔任這場具有突破意義活動的主持人,並從專業角度暢談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李巖出席活動並致辭。
  • 風靡世界的史詩級兒童文學!孩子看了就著迷(7~14歲)
    如果你面對浩如煙海的兒童文學作品,不知道選擇什麼,那就讓《光明勇士團》系列成為孩子人生的第一套長篇小說吧!  這套《光明勇士團》系列目前包括三部作品:《羊皮紙的古老秘密》《永生者的11歲生日》和《綠巫師的意外獻禮》。5個11歲的孩子,3段冒險之旅。